《暴雪将至》是一部落伍的电影,但段奕宏饰演的保卫科干事余国伟非常传神。所以,《暴雪将至》该重新拍。

电影所说的长宁像是南方的县城,雨水充足,让人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潮湿感。尤其在影片中,几乎没有过阳光,仿佛大气层单独为这里开了个天窗,任凭瓢泼。

(这是老段迄今最好的演出,忍不住再赞一句)老段非常仔细地调整了形象,头发看起来不常洗,眼泡肿肿的熬夜使然,皮夹克鼓鼓囊囊,跑起来像个小胖子,说话探头探脑,又有点反应迟钝……

这样的余国伟是我熟悉的厂矿企业中的基层形象,他们的最高荣誉就是厂领导授予的奖状、配发的福利和额外的奖金,此外没有想过外面的世界。极少数真聪明的也是在厂子所在的地方折腾起一两个企业而已。

余国伟上台讲话的一幕很逗,没有时间概念,说了一句规定动作的话,还想继续自选动作,又语无伦次。幸亏是舞台出了故障,否则被领导而不只是被职工赶下去,那多没脸?

他梦想著进入编制,嘴里不敢承认,这有点像反著的阿Q,心里面的意思都已经路人皆知,还使劲捂著。

这时候,接二连三的凶杀案给了他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我能破呢?

傻子如保卫科徒弟所言,犯罪现场失物招领能引出罪犯?没想到还蒙对了!余国伟兴奋地不顾一切地追捕著,徒弟从高10米的梯子上失手坠落,他看著还能抬头,犹豫了一下,继续追下去。雨大得睁不开眼,听不见人,狭路相逢,近身肉搏,仍然没能抓住。

徒弟临死前,余国伟还在自责「就差一点儿」。

对于死亡,他震惊,但不后悔,徒弟也是为了师父。

然后轮到了燕子……这个女人是被余国伟感动了留下来,放弃了遥远的去香港开发廊的梦。她虽然疑惑余国伟不和她上床,但感觉很安全很踏实。其实她发现不对的时候,按照现实的脾气,可以头也不回地走,走得歇斯底里,或者意气风发,比如扇这男人一个耳光,烧了门面房。

但是编剧有私心,让她自杀了,意思是,余国伟,你没救了。

于是,余国伟歇斯底里了,把一个心目中的嫌疑人暴力致残,警队张队长在囚车上问:「你怎么了?」余国伟什么也说不出来,他是个双商有限的人。

电影结尾,安排余国伟和所有剩下的下岗老职工见证冶炼厂被爆炸,让人想起他们被下岗时的冷酷无情,延续著对国企和国企改制过程中的不公的哀怨与谴责。

但是,落伍了。这种哀怨无非是觉得安置不够,安置不妥之类,是等靠要的翻版。事实上,等待施舍是一种选择,钉子户是一种选择,出外谋生也是一种选择,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到底谁更有远见,只有现实做反馈,电影若只有单一思维,难免落伍。

余国伟坐上公交车,车里播放著《好日子》,但车熄火了。

我在想,都什么年代了,还自我同情呢……

《暴雪将至》故事不错,真的该翻拍,拍成一部籍籍无名的保卫科干事余国伟抓获特大杀人犯的故事。

他有缺点,但不傻。


看完本片,感慨颇多。

我看到了20世纪末的国企改制,埋葬了一代人的青春。

小人物在历史变迁面前的无能为力。

这部号称中国版的《杀人回忆》,讲述了那个年代发生的犯罪故事。

连环杀人,扑朔迷离,让人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案件,更是一个旧工业时代人民的内心写照。

全片以冷色调为主色构建出一个90年代的中国,凄风冷雨、命案频现。

影片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全片压抑的基调。

1997年的南方小城,几起连续的命案,一个国营工厂里的保卫干事,一个临近退休的当地刑警,所有人都希望能够破获案件。

但最终,一切却奔向歧途。

内心动荡、无枝可依的人们,才是真正的主角。

案件和死亡不过是催化剂和引信,滴入一潭死水,引爆长久的憋闷。

90年代下岗浪潮过后,许多只有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的工人,无法在社会中生存。

有人精神崩溃,带著妻儿一同自杀;有人孤注一掷,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每个人都是迷茫的,不知路在何方。

全民犯罪,有如大厦将倾,却无法力挽狂澜,每个人都只能跟随命运的洪流做个时代的看客。

其实这几年反映那个动荡不堪的年代影片很多,比如《少年巴比伦》,《白日焰火》等。

只因时代的变迁,产生了光怪陆离,电影中所营造出的工厂迷宫里的黑色危险不是来自外部,而是诞生于正在解体的工厂生活本身。

每个意象都昭示著消沉麻木的人海下是暗流涌动的焦躁,却无法找到正确的宣泄出口。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肥肥答)


关注《暴雪将至》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主演段奕宏,他凭借在片中饰演的工厂保卫科科长角色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其二是我书法老师的师叔是《暴雪将至》片名的书写人。

虽然我个人不太主动看犯罪悬疑片。因为每次透过屏幕触及那种人性的恶,总觉得内心隐隐地不适。

《暴雪将至》里的凶手,在全片出现不超过1分钟,这部影片更多地在表达主人公追凶的过程。尤其导演选择了90年代作为影片的历史大背景,将普通小人物的扭曲和分裂,崩塌和迷茫,伴随著那时特有的下岗潮,那是一个让人愈来愈迷失自我不知何去何从的年代。

段奕宏饰演的工厂保卫科科长余国伟一心想侦破「连环女尸案」,希望以此为跳板上调成为事业编制的人,为此延误了徒弟的送医时间,走火入魔的余国伟又不惜以喜欢的女人燕子为饵「钓鱼执法」,燕子发现真相后自杀,扭曲中的余国伟因打死「嫌疑人」入狱。10年后出狱,他才获知真相。

让我感慨的是初次执导长片的导演董越竟毫不露怯意,将整部片子的氛围营造得淋漓尽致。在现实关怀、人性思考和审美表现三个维度都能打到不错的分数。虽然在故事完成上有些许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在我看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而凭借余国伟的角色斩获东京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的段奕宏的表演尤为可圈可点,那种对上的卑微,对下的不留情,对女人的笨拙,和濒临崩溃时对嫌疑人的暴击,包括片中每一个眼神的处理,和对人物姿态的把握都很有分寸感。


作为一个98年的妹子,我的心里话是,其实我的内心是没有太多波澜的,甚至有些地方没看懂。

但我想说的是另一个角度的感慨,如果也有和我一样的98年的,95后的,没看太懂没感触的观众,赏个脸稍微看一下。

电影看完,只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没有太多感触,不像真的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感触那么多。不过讲真段奕宏老师的演技是真的打动我了。

于是我去豆瓣上看影评,就看到好多人在说阴冷彻骨的冬天,厂房的童年生活,体制内外的人的形象等等都是他们深刻的印象,看到了这些我才明白这部电影对那些人意味著什么。我非常想换位思考一下去体会在那个时代的人在想些什么,很可惜我做不到,一方面我确实不生活在那个年代,一方面我的人生阅历也不够。

所以我突然想到,像我们这一年龄的观众,看不懂也没什么的,而且也不应该用看不懂作为借口不去看,反而更应该去看,因为看不懂也许只是暂时的,等我们的人生经历丰富了说不定哪天就开窍了呢,说不定哪天就产生共鸣深有感触了呢,而且观看这些优秀的作品是真的能培养我们的人文情怀,因为你在这过程中会想要去体会和这部作品有关的一切,虽然你暂时不能体会出个所以然,但是至少你在思考,思考就意味著升华。这样不是也挺好的吗?

最后给我段奕宏老师疯狂打call。


《暴雪将至》讲述的是一个工厂保卫科科长追查连环杀人凶手的故事,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这是一部讲述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改制、下岗潮造成时代心理创伤的故事。

对于导演董越而言,「大时代命运和小人物间的故事」是令他真正著迷的地方。在影片接近结尾的地方,段奕宏饰演的主人公余国伟回到旧时的工厂,老职工告诉他,「这里不是你工作过的地方」。

这场戏被董越称为写作时「最飞」的一笔,也是他在电影中自我表达的最后一个空间,「真相之间的距离。」

「虽然不成熟,但是野心蛮大的」,董越对自己的评价,也是社交媒体上影迷对于这部电影的主要评价方向。这至少意味著,董越赢得了在电影市场上「生存」下去的机会,「我有下一部电影可拍了」。

面对带有强烈作者性的类型片,如何发行是项目方要去思考的关键问题。「我觉得走两边的院线都有可能,商业片排片的套路和艺术片排片的套路,可以尝试同步进行的。」

当作者性的类型片提供了识别度和信用度的基础后,留给新人导演的时间窗口也并不多。一位业内人士曾在一次交流中直白地告诉李霄峰,「这些投资方那么爱你,还要继续给你投的话,你下一部一定考虑怎么赚钱」。

在两天正式上映时间里,《暴雪将至》的票房占比为3.5%,该数据远低于9.4%的排片比,这也意味著拥有段奕宏、江一燕等明星参与、东京国际电影节加持的这部犯罪片没有获得乐观的上座率。

11月17日晚上七点半,《暴雪将至》举行映前论坛,董越说,「我以前更多的身份是影迷,这部片子还有一些瑕疵,我觉得我真正会做好的一部电影会是我的第三部作品。」


刚看完这部电影,感触良多。我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一头雾水,没关系,我简单分析一下这部电影。

电影名字叫《暴雪将至》,然而整部电影都是大雨滂沱,只在电影结尾男主坐在大巴上,外面开始下雪。奇怪吗?不奇怪。因为导演在这里的「暴雪」并不是指真正暴雪,而是暗指如今这个冷漠残酷的时代,导演想告诉大家,冷漠残酷的社会从2008年开始就已经来了,覆盖全国。

那么,这个冷漠残酷的年代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变质了?没错,从1997年。也就是本片故事的背景设定下的时代,片中的1997年几乎都在下暴雨,这也其实是在预示著「暴雪」将至(社会开始变了)。

本片讲述的故事主人公是1997年某厂保卫科人员,热衷于查案甚至是痴狂。但实际上这不是一部破案题材的电影,而是借助该题材反映导演内心强烈思想的电影。

电影很不错,这里我不做太多描述,只挑重点:片头第一杀人案发生时,男主角骑了一辆摩托车赶往现场,下著暴雨,摩托车熄火了,男主角著急地打火没打著。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在片尾,男主坐的大巴也熄火了,司机一直在打火没打著。这场景分别设置在片头和片尾,一是97年的年轻男主奔往理想的路上,充满干劲,一是08年的中年男主坐在回家的大巴里,百般无奈。导演的这个设置,很有玩味。

片中出现了连环杀人案以外的另一个杀人案,凶手是死者的丈夫。再次强调一遍,本片不是警匪片……为什么在本片连环杀人案之外要安插进一个毫不相干的案子?不是显得多余吗?其实不是,是导演的精心安排。当凶手被锁在警车里后悔莫及的时候,张警官问了他一句,现在是怎么了?这句话可以说是张警官的疑问句,也可说是导演对这个即将变质的,暴雪将至的社会的反问句!

男主角在1997年评上劳动模范,上台讲话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幕:男主头上某个机制坏了,掉下了许多漫天的棉絮,台下的观众全都哄堂大笑。注意,漫天飞舞的棉絮像什么?不就是暴雪吗?而此时此刻男主大概正在说:「我相信努力奋斗就一定有好未来,我要怎样怎样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之类的话,导演通过这种形式,通过这种场景,去讽刺即将到来的「暴雪」新世纪时代。且在此刻,台下的观众们都诡异地笑了,似乎是在嘲笑台上那个充满干劲,一心想扎进新世纪的傻子。电影中段播了冶炼厂辞退大批工人的场景,他们无奈站在铁闸之外,成了一个个淘汰者。这是1997年下岗热潮的冰山一角,他们绝望地被这个时代,被这个社会淘汰了。

片中出现了两个对男主角有影响的人物,一个是他徒弟,另一个是按摩女。这两个人物的设定,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一个摔死了,另一个,也是摔死了。那么,导演为何这样设定?这两个人有什么共通点吗?有,他们都是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他们在临死前,都做了积极的事,都听从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去做自己。徒弟积极抓凶手,临死承认自己偷厂里物质的错误。按摩女从良了,开了梦想的理发店,爱上了男主,准备积极生活。但是,他们还是死了,死得很惨。包括男主,一个积极努力抓凶手的热血青年,最后也没落得好下场。是什么害了他们,是他们自己?还是这个操蛋的社会?让他们从高处重重摔下。导演是不是想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即使你积极地想改变自己,改正错误,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电影中还有很多细节在反映导演对如今这个社会强烈控诉,这些还需要观众亲自去挖掘。这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仅供参考,不喜勿喷,谢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