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月前,出生約80天、體重僅3.5公斤的患先天性幽門肥厚小嬰兒和中山醫院“大國工匠”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教授團隊一起創造了一個世界紀錄,成爲內鏡“超微創”成功救治的“最輕嬰兒”。

  4月5日至7日,在2019上海國際消化內鏡研討會上,日本、意大利、葡萄牙、新西蘭等全球兩千多醫療同行來到上海,向連破“世界紀錄”的中國醫生們取經。4月6日,周平紅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從102歲老人到出生僅40天患兒,從體重逾300斤的“超重量級”到僅3.5公斤的“最輕患兒”,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團隊逐步解密內鏡運用“密碼” ,治癒的患者年齡跨度100多歲,體重相差300多斤!

  這種先天性疾病,新生兒也能手術

  吐奶、喫不進任何東西,出生近三個月的寶寶只有7斤?到底是怎麼了?

  專家們檢查發現,這個寶寶得了一種先天性疾病:先天幽門肥厚,3500-5000個孩子中有一個這樣的病例。孩子那麼輕,胃部又沒發育好,能不能用微創方式解決?

  就在二月中下旬,周平紅教授爲出生僅40天、5.3公斤的嬰兒成功實施超微創手術。“這個孩子更輕!食道、胃壁更薄,手術難度更大!”周平紅教授透露,這次手術一波三折,手術中這個孩子食道和胃黏膜下層和肌層太薄,術中常規部位建立隧道開口失敗,臨時決定改由難度更大的非常規部位建立隧道開口,開口建立後,向黏膜下隧道內部推進時再次遇到困難。最終順利爲患兒完成幽門環肌切開手術,手術持續80分鐘。

  手術以後已經半個月了,孩子能喫下東西了。現在孩子一天一個樣!

  兩個小嬰兒幸運地接受了生命挑戰,也意味着內鏡超微創這種方式可以逐步爲先天幽門肥厚新生兒打開希望之路!

  內鏡機器人已在醞釀創新中

  “希望內鏡超微創手術能夠爲更多的人減少創傷、減輕痛苦。真正使內鏡治療從消化道管腔內逐步走向了腔外病變,做到“由表及裏、由內而外、無孔不入。”

  周平紅今天透露,從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到內鏡黏膜下隧道技術,直至內鏡經消化道腔外手術,現已完成了經內鏡保膽取石、經內鏡腹腔腫瘤切除等衆多NOTES手術。

  今年,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完成了經內鏡經胃膽囊切除術等國際首創的內鏡手術的技術創新。在疑難危重病例方面,首次完成了經內鏡食管開窗縱隔異物取出術等。目前,還在嘗試用內鏡方式開闌尾炎。

  未來,還將創新內鏡技術,試圖發展內鏡人工智能和內鏡機器人。

  百位世界各地專家來“取經”

  吸引了包括歐美發達國家在內的30個國家,近200位醫生前來培訓、學習,目前就有6個不同國家的醫生同時在中山醫院內鏡中心進修學習。

  本次大會主題演講超過一百個,有近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外專家前來“取經”。

  周平紅教授介紹說,人才培養是學科發展的基礎,要帶出真正優秀的團隊,不能只依靠“掌門人”的絕世武功,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應掌握一門甚至多門“絕技”。以POEM爲例,這類在一般醫院屬於“專家級別”的內鏡手術技術,在中山醫院已成爲了部分年資較高的住院醫生都已經熟練掌握的常規“小手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