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開展內鏡術時,都是去日本向日本專家學習的,現在不僅衆多歐美發達國家派醫生來學習,連我們的老師——日本醫生也回來向我們討教!”今天上午開幕的2019上海國際消化內鏡研討會上,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教授說。

  “中山品牌”內鏡中心已蜚聲中外,並在多項技術中不斷開拓創新:從102歲老年人到出生僅40天的新生患兒,內鏡治療連破“世界紀錄”:治癒患者年齡跨度100多歲,體重相差300多斤。

  創新“超微創”一再突破醫學紀錄

  過去十年來,中山醫院將消化內鏡切除技術不斷創新,一步一個臺階,從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到內鏡黏膜下隧道技術,直至內鏡經消化道腔外手術,而今業已完成經內鏡保膽取石(迄今完成百餘例),經內鏡腹腔腫瘤切除等衆多手術。

  周平紅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針對新生兒發病的“先天性幽門肥厚”,是內鏡治療的全新嘗試。今年2月20日、3月18日,他領銜團隊先後開展兩例“超微創”——爲先天幽門肥厚寶寶實施胃鏡下幽門括約肌切開手術(G-POEM)。

  這種疾病在新生兒中發病爲3000-5000分之一,患兒症狀是反覆吐奶,難以餵養,傳統開刀技術創傷較大。“超微創”利用內鏡可以實現治療,恢復快。“針對新生兒的內鏡治療,對技術要求相當高,孩子小、心跳快、胃壁薄得像層紙,這些都是考驗。”周平紅說,“所幸療效十分樂觀。 ”體重僅3.5公斤的患兒成功治療後,吐奶症狀不再,媽媽用“一天一個樣”來形容孩子的成長速度。據悉,目前全國已有多地婦幼保健院與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團隊聯繫,希望技術能讓更多患兒受益。

  多國醫院派駐醫生來滬“取經學技”

  今天的大會通過手術演練直播,展示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專家的高超技藝,百餘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前來“取經學習”。“這裏的內鏡治療真正從消化道管腔內逐步走向腔外病變,實現了‘由表及裏、由內而外、無孔不入’。”前來觀摩的外國同行由衷感嘆。

  記者瞭解到,目前中山醫院內鏡中心的手術量穩居世界前列,成功走出一條“學習+創新、超越+引領”的發展之路。今年,以中山醫院爲依託的上海消化內鏡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還在“2018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評估中獲得優秀。讓更多中國自主創新的技術造福全球患者,迄今包括日本、葡萄牙、意大利、新西蘭、伊朗、印度在內的六個國家派出醫生前來中山醫院進修學習。此外,希臘、意大利、埃及等一帶一路沿岸國家同時設有“大國工匠工作室”,便捷當地患者之時,也通過遠程培訓等傳授先進技術。

  “學科發展不能只依靠掌門人,每位成員都應掌握一門或多門絕技。”周平紅直言,“以POEM術爲例,普通醫院內屬於專家級別的技術,在中山醫院部分年資較高的住院醫師,也能熟練掌握,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可使應用得到最優化。”他同時透露,人工智能、內鏡機器人的探索,將是學科發展的方向,未來期望內鏡可發揮更廣闊空間與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