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前,出生约80天、体重仅3.5公斤的患先天性幽门肥厚小婴儿和中山医院“大国工匠”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团队一起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成为内镜“超微创”成功救治的“最轻婴儿”。

  4月5日至7日,在2019上海国际消化内镜研讨会上,日本、意大利、葡萄牙、新西兰等全球两千多医疗同行来到上海,向连破“世界纪录”的中国医生们取经。4月6日,周平红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从102岁老人到出生仅40天患儿,从体重逾300斤的“超重量级”到仅3.5公斤的“最轻患儿”,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团队逐步解密内镜运用“密码” ,治愈的患者年龄跨度100多岁,体重相差300多斤!

  这种先天性疾病,新生儿也能手术

  吐奶、吃不进任何东西,出生近三个月的宝宝只有7斤?到底是怎么了?

  专家们检查发现,这个宝宝得了一种先天性疾病:先天幽门肥厚,3500-5000个孩子中有一个这样的病例。孩子那么轻,胃部又没发育好,能不能用微创方式解决?

  就在二月中下旬,周平红教授为出生仅40天、5.3公斤的婴儿成功实施超微创手术。“这个孩子更轻!食道、胃壁更薄,手术难度更大!”周平红教授透露,这次手术一波三折,手术中这个孩子食道和胃黏膜下层和肌层太薄,术中常规部位建立隧道开口失败,临时决定改由难度更大的非常规部位建立隧道开口,开口建立后,向黏膜下隧道内部推进时再次遇到困难。最终顺利为患儿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手术,手术持续80分钟。

  手术以后已经半个月了,孩子能吃下东西了。现在孩子一天一个样!

  两个小婴儿幸运地接受了生命挑战,也意味着内镜超微创这种方式可以逐步为先天幽门肥厚新生儿打开希望之路!

  内镜机器人已在酝酿创新中

  “希望内镜超微创手术能够为更多的人减少创伤、减轻痛苦。真正使内镜治疗从消化道管腔内逐步走向了腔外病变,做到“由表及里、由内而外、无孔不入。”

  周平红今天透露,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到内镜黏膜下隧道技术,直至内镜经消化道腔外手术,现已完成了经内镜保胆取石、经内镜腹腔肿瘤切除等众多NOTES手术。

  今年,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完成了经内镜经胃胆囊切除术等国际首创的内镜手术的技术创新。在疑难危重病例方面,首次完成了经内镜食管开窗纵隔异物取出术等。目前,还在尝试用内镜方式开阑尾炎。

  未来,还将创新内镜技术,试图发展内镜人工智能和内镜机器人。

  百位世界各地专家来“取经”

  吸引了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30个国家,近200位医生前来培训、学习,目前就有6个不同国家的医生同时在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进修学习。

  本次大会主题演讲超过一百个,有近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外专家前来“取经”。

  周平红教授介绍说,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基础,要带出真正优秀的团队,不能只依靠“掌门人”的绝世武功,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掌握一门甚至多门“绝技”。以POEM为例,这类在一般医院属于“专家级别”的内镜手术技术,在中山医院已成为了部分年资较高的住院医生都已经熟练掌握的常规“小手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