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化科门诊常可以见到一些忧心忡忡的患者拿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检查报告咨询专家:“教授我这胃是不是变小了啊,我说最近怎么吃得少了呢,这病危险吗,我都没有胃了,以后可咋整啊”。

那么,萎缩性胃炎真的是胃变小了吗?或者像下面这只苹果?

首先大致了解一下胃内炎症的分类:

根据病变程度及特点主要可以分为:

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增生性胃病等。

一般认为,浅表性胃炎通常不会恶变,而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最为密切。

不过,单纯的萎缩性胃炎只是胃癌的背景性疾病,当其进一步发展出现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时,就被视为癌前病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很多人喜欢望文生义,认为萎缩性胃炎就是胃的体积缩小了,但实际上萎缩性胃炎是指胃内腺体的萎缩或消失,胃的整体体积是没有明显变化的。萎缩性胃炎大多依靠内镜进行诊断,在内镜下可能会呈现花斑样改变。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胃内腺体的萎缩,可伴有肠上皮化生,表现为胃内黏膜被肠道绒毛样上皮所取代,并可能有大而黑的杯状细胞(荧光素钠染色)。

图A显示黏膜粗糙、可透见血管;图B可见灰白色肠化结节;图C可见胃角变薄

图A:共聚焦激光纤维内镜下可见上皮呈柱状排列,胃小凹数目明显减少,小凹开口扩大(无明显肠化);图B: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下可见胃小凹呈绒毛状,可见较多杯状细胞,腺体分散稀疏,间隔增宽(肠化明显)。

那萎缩性胃炎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

Hp的感染程度与胃黏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大部分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

2、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长期浅表性炎症损伤会导致黏膜腺体萎缩,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

3、遗传因素:

据调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第一代亲属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恶性贫血的遗传因素也很明显。

4、生物性因素:

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患者常有慢性胃炎的症状和体征,胃黏膜染色也证实在乙肝病人胃黏膜内有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5、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但是贫血引起胃炎的机理尚不明了。有些学者认为胃炎是原发病,因为胃炎胃酸低致铁不能吸收,或因胃出血以致形成贫血;另一种意见认为先有贫血,因为身体内铁缺乏使胃黏膜更新率受影响而容易发生炎症。

6、体质因素:

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愈大,胃黏膜机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

7、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

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黏膜屏障,促使胃蛋白酶反散至黏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8、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反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之一,在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黏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有异常。

9、其他:

如饮食不当、长期嗜烟酒、滥用药物、上呼吸道慢性炎症、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胃黏膜受损,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分泌胃泌素的胃窦区切除,致使胃黏膜营养障碍等,均易导致胃黏膜受损而发生萎缩、炎症变化。

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

萎缩性胃炎一般都有哪些症状?

临床上,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没有特异性症状,有些患者在饭后会出现严重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有些还会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黏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定会癌变吗?

所谓炎癌转化并不专指胃中的炎症与肿瘤的转化,身体其他器官如宫颈慢性炎症与宫颈癌、慢性肝炎与肝癌等也有类似的转化。

“炎癌转化”在胃内体现大多表现为由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到胃癌,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有中度以上肠化生及异型增生更具有癌变的危险性。

但是所有的炎症都会转化成癌症吗?

答案是否定的。

癌症并不是那么“接地气”,不是随随便便的炎症就可以转化成的。

那么,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概率有多大?

目前认为,绝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预后良好,仅少数会癌变(多数研究发现癌变率不超过3%)。

有一点值得注意:

一旦胃黏膜出现不典型增生,癌变机会明显增加。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呢?

1、一般治疗

饮食宜选用富营养、少刺激、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吸烟、酗酒、咖啡、浓茶以及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消除患者疑虑,调整精神情绪,保持心情乐观、舒畅、平和,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抑酸或制酸剂

适用于黏膜糜烂或以烧心、反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者"可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受体阻断剂( 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罗沙替丁等)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等) ,制酸剂(复方氢氧化铝、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

3、胆汁结合剂

适用于各类胃炎伴胆汁反流者,有考来烯胺、甘羟铝、铝碳酸镁等,后者兼有抗酸、保护黏膜作用"。

4、根除 Hp治疗

适用于 Hp 阳性者:

( 1) 胃黏膜糜烂/萎缩病变的慢性胃炎;

( 2) 有胃癌家族史者;

( 3) 伴糜烂性十二指肠炎者;

( 4) 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慢性胃炎;

目前推荐方案是铋剂加PPI加2种抗生素组成的四联方案,特别适用于发达地区Hp耐药较高的地方; 而对于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和社区基层Hp耐药较低的人群,则仍可采用铋剂或PPI加2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

5、黏膜保护剂

适用于胃黏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常用的药物有铋剂、硫糖铝、康复新液、米索前列醇 、复方谷氨醯胺、吉法酯、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片等。

6、促动力剂

适用于上腹饱胀、早饱、嗳气、呕吐等症状为主者,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盐酸伊托必利、马来酸曲美布汀等。

7、助消化药

适用于萎缩性胃炎伴胃酸偏低,或食欲减退等症状为主者,常用药物有稀盐酸、胃蛋白酶、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米曲菌胰酶片等。

8、其他

抗抑郁药和镇静药适用于睡眠差、有明显精神因素者。常用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选择性5-HT及NE再摄取抑制药等。

9、手术治疗

对病灶局限、范围明确的胃癌前病变可行EMR或ESD内镜手术治疗,也可酌情分别采用微波、激光、射频氩气刀或高频电切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或重度大肠型肠腺化生者可行胃切除手术治疗。

萎缩的胃能否再重新恢复?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萎缩和肠化的组织是否能够恢复。现在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积极治疗,养成健康的生化方式毫不疑问是可以改善病情的,至少是可以停滞其恶变的倾向。

据报道,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对较为年的轻患者能够在病理层面达到治愈或逆转。

患了慢性萎缩性胃炎

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该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也不忍饥挨饿,一日三餐规律进食,在进食的食物方面,应该尽量少食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尽量少熬夜,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

在患有其他疾病需要应用药物时,应及时向医生提供自己的胃炎病史,尽量不用或少用对胃肠道损伤较大的药物。

“脾胃为后天之本”,胃肠道功能良好,才能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动力,保护胃肠就是保护健康。

作者:丰丙程 来源:胃肠病

关注消化界,精彩每天不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