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爱吃鱼的小伙伴们

  鱼刺卡喉大家是怎么处理的?

  可千万别吞饭、喝醋!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先跟着乌山君看看

  福州40多岁房大姐的遭遇!

  因为一根2.4cm长鱼刺卡喉

  差点要做开胸大手术!

  为这事还惊动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五个科室多位专家

  (耳鼻喉科、麻醉科、超声科、

  影像科和消化内镜中心)

  一起找这根鱼刺

  最终……

  鱼刺卡喉竟要开胸才能取出

  房大姐到医院就诊时

  CT检查显示鱼刺已嵌入食管壁

  医生只能取出外露的一小部分

  其余部分断在食管壁内无法取出

  十几天过去了

  房大姐虽然没有吞咽不适的感觉

  但全家寝食难安

  一家都很纠结的问题来了——

  不及时取出:这根鱼刺很可能不断“漂流”,刺破食管腔,甚至可能引起严重的内脏损伤!

  取出来:传统的方法是行开胸大手术,在食管壁下找出鱼刺。

  可如果为了这部分鱼刺

  做开胸大手术

  房大姐一家又很难接受

  焦灼不安中

  五个科室专家出动“抓鱼刺”

  犹豫再三,房大姐还是来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

  鱼刺找不到了,就像大海捞针

  “此时鱼刺已经刺入2周了,刺入的部位已完全愈合,内镜下见到的食管黏膜已十分光滑,未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庄泽豪主任说:“鱼刺太细,且可能不断移动,尽管有CT图像辅助,但仍无法直接帮助内镜定位,通过内镜在黏膜下层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

  在食管开“隧道”

  为此,耳鼻喉科、麻醉科、超声科、影像科和消化内镜中心的专家们组织了多学科讨论,决定采用内镜隧道技术进行食管黏膜下层切开探查。(隧道技术即在食道的粘膜层和肌肉层中打洞,深入内镜探寻鱼刺)。

  手术远比想像中更为困难,经过数小时的地毯式搜寻,医生们终于找到了这根长约2.4厘米的残刺。

  为避免取出过程中夹断鱼刺,医生们还采用了一种新办法:

  在鱼刺远端的食管黏膜再切开一道深度接近肌层的小切口,然后自鱼刺近端建好的黏膜下隧道再次进镜,将“漂流”的鱼刺完整地从远端切口里“驱逐”出去。

  术后房大姐恢复迅速

  隔天就出院回家了

  未及时取出异物后果严重

  庄则豪提醒,除了鱼骨外,鸡骨、鸭骨之类的小骨头以及枣核也非常容易卡喉,对食管造成伤害。每年都有接诊因误吞异物未及时取出,而不得不行开胸大手术的案例。

  异物卡喉后 ,这些偏方不要用!

  异物卡喉一定不要采取吞米饭、塞馒头、喝醋、咳嗽等偏方,应立即停止吞咽,将口中食物尽量吐出来,并漱口清理口腔中残留的食物残渣,或用镊子顺着鱼刺刺入的反方向拔除。如果找不到鱼刺的位置,可试着喝几口水,较小的鱼刺会被水带走。若效果不明显,或痛感强烈,需立即就医。

  异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越久,消化道穿孔、大动脉破裂出血、难以控制的纵隔和胸腔感染、颈部脓肿致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的机率越大。

  一旦发现异物卡喉,

  千万别随便吞饭喝醋!

  应迅速去医院处理!

  最重要的还是

  吃饭时一定要少说话,少打闹

  避免异物吞入!

  转发提醒更多人!

  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福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 潘温祥

  监制 王新 范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