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國內的購物中心發展時間很短,短到令絕大多數人難以相信的地步。國內大規模開始建設購物中心,最快也是2009年之後的事情了,除開北京上海深圳,稍微慢一點的省會二線城市都要到2011年之後,十年前國內只有個別的購物中心零星分布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

也就是說,購物中心在國內真正的擴張期,只有短短時間十年,三四線城市的購物中心發展時間更短,也就五年左右時間吧。如果有人覺得購物中心早就遍地都是,那只是一個錯覺而已,並沒有。

那麼,之前的是什麼?

十年前,人們普遍逛的地方是商業街和百貨商場,並非購物中心。

為什麼最近幾年會感覺近些年購物中心特別多?這個感覺倒是對的,最近五年購物中心確實建了非常多,一窩蜂到處開,一個城市一年開業二三十個不稀奇。

之所以最近五年,海量購物中心冒了出來,原因不外乎四個:

1、被迫的。不少開發商拿地的時候,往往都有強制性要求配套建設一個購物中心。

2、唱戲的。如果是一個大型住宅盤,位置又沒那麼好,房子不好賣怎麼辦?配套建一個購物中心啊,這樣一來,售樓員賣房子的時候就會指著小區配套的購物中心說,你看,買了這個房子,家門口就是一個購物中心,以後生活多方便。

3、自持的。房子賣完了,一個房地產項目就結束了。如果房子賣完了,配套的購物中心自持,就有了一個長期收入來源。這個對個別良心開發商來說,也算是個長期性的剛需考慮。

4、核心點。購物中心這個商業模式,被萬達驗證出來了。雖然今天萬達開始走下坡路,但是回顧國內商業史的時候,萬達永遠都繞不過去。王健林最大的貢獻,就是驗證了購物中心連鎖經營的可行性。商業模式這個東西,大家都明白,一旦被驗證出來又沒有太高准入門檻,大家就會蜂擁而上。尤其是地域性非常強的實體商業,一個購物中心不過輻射三公里商圈,五公里了不起了,這麼大一個國家,容得下海量購物中心的存在,真的溢出了,可以互相競爭嘛。購物中心不像電商那樣有強大的虹吸效應,即使電商有阿里這樣的巨頭,尚且容得下多家數十億美金的垂直電商平台,何況購物中心這種天然就是區域性的東西呢?所以購物中心的商業模式一旦被驗證出來,一窩蜂衝進來才是正常的。


三四線城市綜合體還是比較少的,通常一個在一二線城市拿不到核心地段的萬達廣場在三四線城市卻可以成為絕對的市中心。遵義似乎是比同類城市擁有更多商業體,但是根據網上查證,遵義星巴克0家,麥當勞僅四家,優衣庫僅一家,zara等快時尚為0,如果這些購物中心沒有有一點分量的品牌去支撐,那隻不過是傳統百貨超市的借屍還魂


三四線城市,估計都是萬達、新城吾悅、本土開發商佔了吧。

不少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城市規劃里總少不了規定了一定規模的商業面積,就是為了周邊的住宅地更加好賣。往往一塊商住地塊,指標里規定了要多少面積的商業(有些可能還指定了要購物中心),剩下的住宅面積才是開發商賺錢的主菜,開發商為了拿這塊地只能一起拿了。能做公寓、能做街鋪賣掉的盡量賣掉,畢竟無論三四線城市的人口規模及消費力,還是部分開放商的商業運營能力都是支撐不了這麼大的人均商業面積的。

舉個例子吧,例如二線城市佛山的南海區,幾乎地鐵站站有購物中心,2016年人均商業面積超2㎡,競爭可是非常激烈。這時開發商招商運營能力就看出來了。

所以後來王健林為了更大的擴充資產,玩的就不是「商業+住宅」的模式了,玩的是「文旅+商業+住宅」,很多當地政府一高興,紛紛批了幾百上千畝地,可惜去年轉手都賣了套現了,現在玩回「商業+住宅」了


上海有230多個,感覺要吐了……


不僅三四線多,一二線更多購物中心是拉房價的利器,誰都希望自己住的附近採購方便,生活服務方便。在三四線一個購物中心能把周邊房價抬個幾千是妥妥的。購物中心造價才幾千,一來一去相當於免費建,還能出政績。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