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于这个问题,在中文互联网上有广泛不同的版本流传,基本上是一个广泛传播的谣言,爱因斯坦对所谓的「终极设计」或者说上帝的态度是鲜明的。

爱因斯坦不信神。

1954年3月22日,一位技工给爱因斯坦写信,提到他读到一篇有关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的文章,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爱因斯坦在24日回信说:「你所读到的关于我信仰宗教的说法当然是一个谎言,一个被有系统地重复著的谎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从来不否认而是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如果在我的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之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的结构的没有止境的敬仰。」

最近发现了一封爱因斯坦在1954年写给一位犹太教哲学家的信,信中对这位哲学家的著作表示了不同意见,指出「对我来说上帝一词不过是人类弱点的表达和产物」,而《圣经》则是「原始」和「非常孩子气的」,不管后人对《圣经》做如何精巧的诠释,都「不能改变我的这个看法」,因为这些诠释和《圣经》的原文几乎毫无关系。爱因斯坦虽然是犹太人,但并不信犹太教,也不特别看重犹太教,在信中他直言不讳地说:「对我来说犹太教和所有其他宗教一样,是最幼稚迷信的体现。」

爱因斯坦写给犹太哲学家葛金(Eric Gutkind)的,言语直接犀利。爱因斯坦写道:「对我来说,『上帝』一词不过是人类自身脆弱性的表现和产物,圣经不过是一本可敬但仍然幼稚的原始传说集。没有任何一种解读,不管它多么奥妙,能改变这一点……」,这封信的原件在2012年在网上以300万零100美元被拍出。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来看,题主的意思显然是——是否存在一个「终极意志」,这个终极意志决定了所有事物的每一刻状态。

把这句话展开,就是:

  • 宇宙存在一个初始状态(终极意志)

  • 粒子运动是按照一定物理运动规律进行的

——那么,所有粒子运动的轨迹是确定的,只要承认精神由物质决定,宿命论就是成立的。

在这段推断中存在两点问题。

1.前半部分即决定论是不可证明的

2.依然存在「自由意志」的空间

先说1,我们说我扔出石头「导致」了石头飞出去. 但是休谟指出「因果」概念是无法证明的. 因果=时间的先后性+重复多次.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每次扔石头石头都会飞出去. 我们所谈论的「因果」只是根据日常经验总结出的高概率重复, 因和果之间没有「逻辑」必然性. 如果我们不接受「因果」的概念, 那么谈论决定论就没有意义。

"因果"概念的问题看似平庸, 但其实深刻地影响了科学哲学的发展. 如果没有「因果」, 那么自然科学有牢靠的基础吗? 因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花费了大量笔墨证明在表象界「因果」概念的存在性. 爱因斯坦也对「因果」的概念抱有怀疑态度. 他认为没有所谓「因果」, 科学只是对生活中大量经验的总结和描述。

决定论既不可以被完全证明, 也不能被证伪的。

决定论不能被完全证明. 能被完全证明的是数学和逻辑学. 只要是对「现实世界」的断言, 都是不能被完全证明的。决定论也不能被证伪. 只要是对「世界」整体的断言都不是科学问题. 因为它根本没有限定条件. 科学的理论都是有限定条件的,可证伪性是科学的基础。

再说2,我们需要提到「不确定性原理」,这项原则陈述了精确确定一个粒子,例如原子周围的电子的位置和动量是有限制 。这个不确定性来自两个因素,首先测量微观粒子的行为将会不可避免地干扰那个例子,从而改变它的状态;其次,因为量子世界是基于概率,概率上微观粒子又呈现一种确定性。

我们怎么理解「不确定性原理」呢?

首先,一定要明确说明的是,微观世界的量子叠加态已经超出宏观世界的想像,并不能够完全代入到宏观世界的理论想像中去;另一方面,尽管不确定性依然呈现出概率上的「确定性」,但微观的「不确定性」依然会对宏观的「确定性」造成影响,无论这种可能又多么之低,这就是「自由意志」存在的余地。

总结

不可能存在一种所谓的终极意志决定一切,因为我们既无法确认因果,又无法否认自由意志,而终极意志不过是存在在宗教领域里的一份人文关怀。

宇宙冰冷无情,世界如此荒谬,个人渺小不堪,生命脆弱无比。想像一个终极意志关怀、操纵,甚至发自内心的爱著你我一切,会让我们获得心灵的抚慰、内心的宁静。

如果相信这一切是被操纵的,会让你过的好一点的话,尽管信吧。但是,不要放弃向上的努力与追求,不要放弃自由意志的攀登与呐喊。没有谁,终极意志或者什么,会决定一切。


这是很有可能的。

近些年来,科学家猜测我们的宇宙不过是类似于电脑程序般的存在。这不是没可能。因为宇宙实在是太精密了,精密到所有的东西,所有的物理规律不会出现一点的误差。所以很有可能是被设计好的。

打个比方,我国古代讲究人命天定,人的命运天注定的说法。并且衍生出了易经八字等用来测算人的命运的著作。不得不说,八字算命还是很准确的,可以大概的算出一个人的一生。这很有可能说明人的命运以及宇宙就是被设计好了。易经八字不过是我国古人发现了宇宙的被设计好的规律而已。

例如著名的推背图预言书,基本上都应验了,成功预测了唐朝的各种大事。大家都会奇怪难道真的存在未卜先知?我想,这不过是当年李淳风等人通过易经发现了宇宙发展的规律而已,而这种规律类似于电脑程序,早被设计好了,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像代码一样被设计好,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不能改变,虽然这不利于激励每个人靠自己努力争取,但是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再努力也没用,这说明了命运就是被设计好的,宇宙也是类似于电脑程序般的存在,我们不过是代码而已。

著名的案例有时间重置现象。大家都知道,电脑程序运行一段时间会进行时间校准。我们人类世界也是这样。比如曼德拉去世复活现象,很多人印象中觉得曼德拉早在十几年前就去世了,但是最近的新闻发现其实他近几年才去世。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觉得额他应该早就去世了,而是世界上不同地点,不同语言价值观的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那就是曼德拉本应该在几年前就去世了,还能记得当年曼德拉葬礼之类的新闻。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有人就猜测实际上是我们的宇宙时间被重置了,就像电脑程序一样经过一段时间就重置。所以本该去世的曼德拉,又复活了。这间接证明我们的宇宙很可能是个程序,我们不过是电脑中的模拟人生,电脑中的gta 游戏而已。

近年来,许多科学家认同了这说法。例如著名物理理论学家加来道雄也觉得宇宙就是一个大程序,我们人类也不过是其中的代码而已。

随著科学的不断发展,我相信关于宇宙,人生是否是被设计好的,我们也能从中发现蛛丝马迹。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谢邀。

爱因斯坦其实是最不信神的人。

作为物理学界的泰斗,他的晚年是保守的,他最不愿意相信量子力学。他不相信只骰子的科学,他不同意,甚至说是死活不同意:一个粒子所在的位置可能在这里,可能在那里,仿佛上帝论。

所以爱因斯坦说出这样的话,很像是谣言。

我去查了一番,确实不是爱因斯坦的原话。因为一个科学从事者,一个无神论者,连推导出来的量子理论都不能相信,怎么会相信这种唯心的论点呢?

就好像是,现有意识,后有物质?

其实量子理论,在微观世界里,是一个物理理论,但是放到宏观世界里,就是不确定性的代表。这种不确定性,就否定了一切过度肯定的论调,从某种程度上是支持了唯物论。

只是,有些形而上学了。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萌~


那么如果这一切都是必然发生的,宇宙的目的是什么进化出高级生命体,我们是相信必然结果,还是偶然巧合出现,如果是巧合出现,那只是一个美丽的梦,如果是必然出现,宇宙的目的就是产生高等生命产生高等思想来表达宇宙,那么这一切的自然规律是谁设计的。

决定论认为只要我们能知道宇宙中所有粒子的位置和动量,那么我们就能计算整个宇宙的演进方向——即:上帝不会掷骰子。然而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揭示,我们不能同时准确的计算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此从本质上证伪了决定论。有一个和决定论相似的理论,叫「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注定好的。不管我们举出什么样的例子都丝毫不能反驳宿命论的观点,像这种无法证伪的理论,不会得到科学的认可。

思考本来就是按著规律来进行的,用眼睛去发现规律,当你给我说这是偶然的,请问你是怎么思考出来的。

宇宙是哪来的,目前科学都不能确定,所以根本就没办法回答为什么会有宇宙了,但是可以从人类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人类的出现是生物进化来的.这是自然现象,我们广义上想,人类代表生物,代表智慧生物,宇宙是敷衍生物的,这个宇宙不光光只有人类, 人类的智慧是在自然中不断学习得来,一代代的相传.学会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一切.我们又要考虑人类(也就是生物)到底在宇宙中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这点很早以为就能找到答案了,人类的天性就是利用资源让自己生存,最基本的就是改变周围的环境,也就是说,人类是用来改造宇宙的. 当然,目前人类的科技还不能够彻底的改造宇宙,连自己星球的环境都会破坏.人类真的很让宇宙失望.宇宙敷衍出生物,生物又会改造宇宙,这是生物存在这个宇宙的最终目的.不合格的生物会消失在宇宙中.就拿地球的生物来说吧.恐龙不会改造环境,那么就会被灭绝.,有一天我们人类不珍惜地球,科技水平还没能力让我们移居其他的星球,我们也会灭亡!这是自然规律.如果我们人类,能够好好的学习,改造地球的环境,利用宇宙中的资源,改造其他的星球,比如火星,或是其他的星球,一步一步的前进,改造宇宙只是时间问题.那么总体上说,宇宙敷衍出生命,最后会有一种能力很强的生物适应并且改造整个宇宙.那么可以说是宇宙是由一种能力很强的生物创造.至于宇宙外面是什么?可以借用莫比乌斯环去考虑这个问题.宇宙没有边界.起点也就是终点,终点,也就是起点。

我相信概率论,尤其是微观世界,蝴蝶效应到宏观世界,就是概率后的决定论,本质上依然是概率的世界。

爱因斯坦:波尔,亲爱的上帝不掷骰子

波尔:爱因斯坦,别去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

霍金:上帝不但掷骰子,他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


上帝不掷骰子

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准确来说是后人总结爱因斯坦的话得出的一句话。

那么,爱因斯坦说这样的话想说明什么?或者在什么背景下说出的?

爱因斯坦作为量子力学的建立者之一,对于量子力学的发展方向更多的期许并不是碰上诡异的量子现象,但怕什么来什么。

爱因斯坦作为机械决定论的拥护者,拒绝不确定的量子世界。为此,爱因斯坦还和另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玻尔争论了近半个世纪。

上帝不掷骰子,是爱因斯坦对宇宙中没有随机的事件的坚信。

这另一种解释就是认为宇宙的一切法则都是被设计好的。

这是谁设计好的?还是谁在操纵?

有人曾经问及爱因斯坦为何研究物理学,他曾这样回答:

「我想要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世界的。我并不关心这种或那种现象,也不关心这种或那种元素的光谱。我想了解上帝的想法,其他都是细枝末节。」

这是在说宇宙是上帝设计好的吗?那么爱因斯坦口中的上帝又是什么?爱因斯坦是有神论者?

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颠覆时空的相对论刷新著人类的认知,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他曾谦卑地这样说:

我们看到宇宙间万物惊人地排列在一起,遵循著特定的法则,但我们只是朦朦胧胧知道个大概而已。

这听起来像是爱因斯坦把宇宙的法则归功于某种神明,但究竟是哪一种神呢?是人格化的神还是某种超自然神力?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爱因斯坦的每一句话都会被仔细的解读,爱因斯坦曾收到问及这神秘的超自然神力和上帝的关系的信件,他这样回信过:

「我无法想像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一个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行为、或是审判自己的造物的上帝。我们对可知世界的少得可怜的了解,揭示出一定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精神;而我的宗教虔诚正是在于对至高精神的一种谦卑的赞赏。我坚信这难以理解的宇宙揭示了至高理性力量的存在,这种坚信形成了我对上帝的看法。」

这样的答案似乎并未让这个写信的人满意,于是他又写信问爱因斯坦认为的上帝是什么?

爱因斯坦又写信回复:

我反复说过,在我看来人格化的上帝是幼稚的。 你可以称我为不可知论者,但我并不具有专业无神论者那种十字军般的精神, 他们的热情大多来自于一种从青年时期接受的宗教教育的束缚中痛苦的挣脱。我更倾向于一种谦卑的态度, 以反映我们在智力上对自然和人类本身理解的微弱。

爱因斯坦的每一句话,都揭示著自然在某些方面的无法理解,他对于上帝的看法,只是对于人类自身渺小的一种谦卑的理念。

1955年4月18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

而他本身对于死的看法,在生前他曾给一个去世的好友贝索写过一封信,信里有这么一句话:

对于我们这些有信仰的物理学家,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区别只是一种固有的幻觉。


答:爱因斯坦是否真的说过这话,我们不必去追究!对于宇宙以及宇宙中的生命,存在著很多难以解释的巧合倒是真的。


不过,爱因斯坦是无神论者,他相信的是「斯宾诺莎的上帝」,斯宾诺莎的上帝和宇宙是一回事,并不存在什么实体的上帝,宇宙规律即上帝,宇宙中的一切发展,都是严格地遵循著宇宙规律的。

不过,宇宙中的很多事物,都有著惊人的巧合。


比如物理学中的精细结构常数(α≈1/137.03599976),这个常数包含了基础物理学中的所有重要常数,而且自身没有量纲。

科学家就发现,该常数要是再大一点,原子将不复存在;就好似我们宇宙被精确设计一样,四种相互作用正好在合适的强度,才构成了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才使得我们宇宙中出现生命。


另外,科学家们在生物体中,还发现一个巧合的事:自然界的氨基酸一共20种,其中有19种存在两种构型(左构型和右构型);在非生物反应当中,左右构型出现的机率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生命体中,这19种构型惊人地都呈现左构型(只有极少低等级病毒存在右构型)。

这么神奇般的巧合,是否隐藏著更深的机理?我们不得而知!

或许「上帝」在设计生命之时,就是偏好「左」而已,就像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不守恒一样——上帝是个左撇子!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这里,喜欢我们答案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宇宙运行的背后好似有一只大手在操纵著一切,很多科学家们研究到最后都有此感觉。牛顿为什么晚年沉迷于神学?爱因斯坦又为什么觉得宇宙的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呢?

因为我们的宇宙存在了太多的巧合,巧合到让人难以置信。就好像宇宙的每一个常数、每一个物理规律,都像是被精心设计过的一样。宇宙的运行,就像一个庞大无比的计算机程序,精确无误地运行著,永远不会出错,永远没有尽头。而我们,不过是里面的一行行代码而已。当然,这些想法也只是我们在茶余饭后的灵光一闪而已,科学并不允许我们把一切归结于「造物主」。

虽然现在人类科技已经发达了很多,但是依然不能解决生命起源的问题。进化论觉得生命就是成千上万次偶然的化学反应,慢慢组合而来。可是,把生命起源归结于偶然真的对吗?如果生命物种这种具有复杂结构的生物都可以经过自然界的排列组合而得到,那么,宇宙诞生至今,为什么连一台电脑、一个收音机都没有因为偶然的排列组合而创造出来呢?似乎这些高度有序且结构复杂的物质,都是由智慧生物创造的,无一列外。

那么,地球生物这种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个体,会不会也是由另外一种更为高级的智慧生物创造的呢?而这个高级生物,就是所谓的「造物主」。

特别是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预示著人类自己都可以创造新的生命。 2010年,美国科学家J. Craig Venter和他的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报道了世界上首个「人造生命」——含有全人工化学合成的与天然染色体序列几乎相同的原核生物支原体,引起了轰动。而今日,覃重军研究团队则在<Nature>上表发了一篇重磅文章:他们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他们把酵母菌的十六条染色体经由人工设计合成、创建改造为一条单链染色体。并且表明,这个只有一天人工合成的单链染色体酵母菌,具有和原来的酵母菌一样的功能。

该项工作表明,天然复杂的生命体系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变简约,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为打破,甚至可以人工创造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

由此,可以肯定的是,随著人类科技的发展,人工创造生命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呢。那么,在未来,我们是否可以创造一个类似于太阳系的地方,把自己创造的人工初始生命放置于其中,暗中观察它们的生存发展和进化。而我们,对于若干年后的它们来说,不就是造物主吗?

所以,真的有可能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们的宇宙都是别人设计好的,我们不过是他们暗中观察的对象而已。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找到外星人,整个宇宙就像只有我们地球有生命一样。

当然了,以上纯属于科学之外的臆想,如果大家喜欢,就关注一下吧,总有你想要的~


任何事情都时由意识决定的,这个观点其实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爱因斯坦所说的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其实也时表达方式的一种。

如果让我用我自己的方式来陈述的话:

假设现在,在你面前有一块石头,那么这个石头是先在这里,你才认知到这是块石头。还是你先知道了这块石头后,它才在这里?

现如今的主流世界观是唯物的,还记得我们的初中物理书的其中一篇章节吗?明确的写到,是先有物体的存在,才有我们对他们的认知。这迎合了大部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普遍都认为物体肯定是先存在的,我们才能去触摸和感知。可是当我们深入思考时却发现了很多解释不通的地方。

人类目前所有研究方向都是在研究规则。试图将宇宙中的一切规则研透彻,从而达到利用规则造福自己的目的。然而随著我们研究的越加深入和透彻时却发现,未知的领域越是遥不可及。未知领域就像是气球的表面面积,而知识就像是填满气球内部的空气,我们了解的知识越多,注入气球的空气越多。气球的表面面积反而越大,更多未知的,需要研究的领域接踵而来。

现在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无视世间的规则是如何运作的,直接探讨最初的规则是谁创建的。

万有引力,我们都知道,只要有质量的物体就存在引力。质量越大引力越强。对于引力说我们已经有一大堆的公式可以验证。胆识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我们要讨论和知道的是,最早最早,究竟是什么人(或者不能称之为「人」),制定了世间万物都存在引力这一根本现象呢?同样的,热胀冷缩,分子结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以及生物出生就存在的本能等。。。所有的种种,最初又是谁设定的呢?为什么1+1=2,而不是3。人不吃东西会饿而不是饱,时间默认是向前推进而不是向后,这些最最基本的原理,理所当然的就已经在我们脑海里更深蒂固,丝毫不会有人去怀疑它们为什么会这样,也没有人会从这个方向试著反驳。我们总是在试图研究为宇宙中的规则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却很少有人思考最初是谁设定的这些规则。

回到最初的问题,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先有意识还是现有物质呢?

我认为是先有意识。假设如果我意识不存在了,那么相对于我的所理解和认知的整个宇宙,包括我的肉体在内的整个世界也将不复存在。但是我的肉体还会存在于他人认知的世界中,因为认识和知道「我」的人还活著,他们的意识还存在,所以在他们的理解中,「我」虽然已经死了,但是尸体会在那里,只会慢慢腐烂而不是平白无故的消失(这和平行宇宙的观点不谋而合)。这又是碰到最初的原始设定了,为什么我们意识里认为人和物体是不会平白无故消失的,死亡后尸体会存在,慢慢由真菌分解,这种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应当的事,使我们不会去思考究竟是为什么,谁规定和设计的?

现在我们假设意识才是决定物质世界,那么一定是先有一个最原始且庞大的主体意识

这个主体意识一定是最原始且庞大的,我们都是在它设定的框架下存在和成长,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平衡。这样很多事情就解释的通了。意识是可以弥生新的意识的,假设你现在写了一部小说,画了一本漫画,因为有人看过和阅读过,那么小说和漫画中的人物和世界也就形成且真实存在了,只是因为原始意识的制约框架,不同世界不会有交集。小说中的主人公们相互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中,他们发现不了我们的存在就如同我们无法知道主体意识的存在一样。但是如果当一个人思想意识强大到足以改变千万年间大家都理所当然认同的规则时,神迹就会出现,他可以在他的世界中穿越时空,瞬间移动,只要能自圆其说且深信不疑(原谅我找不到更合适的成语表达),那么他就是无所不能的。这可以比喻成一个永远醒不过来又真实存在的梦境。但是这也只是在他自己的世界中。在他人的世界看来,只是单纯的多了个疯子。

接著我们用这种假设来解释物理学、生物学和玄学。

我们会发现其实人们不断辩证出来的公式,都是因为巧合成立后不断「洗脑」说服的自己和周围的人,从而达占领和重塑大部分人的认知,随著历史的推进,这个公式就完美成立了。它的存在将变得合理。同样的方式我们来解释圣经。圣经的伟大在于好多篇章都在验证和隐射著之后世间的走向,具体事例请自行查找,这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是无法说通的,但是从我们之前的假设来说就解释的通了,耶稣是个牺牲自我救赎世人的主,他的意识是强大且难以动摇的,通过强大的意识影响带动了一批忠实的信徒,再经过信徒们多年的传教后,很大一部分人对圣经的内容深信不疑,这就和数学及物理公式一样建立了新的认知(或者说潜在认可),这时候神迹就会出现。当大部分人最深处的意识都承认时,它就是存在的。坚定且合理。

既然意识决定一切,那我们可不可以通过自我洗脑从而获取神力或者出现神迹呢?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上却是不可能实现的,渺小的个体思维是不可能突破最原始的自主意识和已经经过千年重复塑造的大众意识,潜意识里的更深蒂固会让深度的自我催眠形成思维封锁。

接下来说说最原始的,创造世间万物起点规则的主体意识。

这个最原始的自主意识它究竟是谁?是怎么样的存在,现在还影响我们吗。还是说在制定出最早一套基本体系后,任由我们渺小的思维自行发展弥生后慢慢编织呢?曾经,对于探索它的欲望使我废寝忘食,常常深夜在楼顶天台一人独坐,仰望繁星,不间断的深度思考,只想抓住一点点关于自主意识留下的痕迹,然而随著越深度的思考,越清晰的看到了一个如同黑洞般的眼睛,我不清楚它对我有没有恶意,但是在探入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原始的恐惧侵入大脑。这也许是自我保护机制,也许是它无意的警告我不要再深究了,它告诉我这不是我该思考的事情。我该想的是如何挣钱,如何能在短暂的人类社会中摸爬滚打或享受生活,这才是聪明正确的做法。

我在多次努力后屈服于内心的恐惧妥协了,将挣钱当成自己的爱好。我们就像是漫画世界中的人物,无法猜测创造者的心,大家如果有关于主体意识(或者你称他为其他什么都可以)的理解,你们可以留言探讨。

最后说一说如何达到永恒

在中国,历代皇帝都有著追求长生不老的心愿,但是却没有一个成功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错了。他们希望在世人的意识中持续存在,这是再强大的信仰都无法办到的。说白了就是与最初的自主意识对抗。人类统治者想和创世神对抗?别闹,想达到永恒只有一种办法,在意识还存在的时候编织创造自己的世界,一笔一划,由始至终,在现有的几十年里将它逐步完善,在潜意思里承认它的存在,只求完世之后能够在这个世界中,靠持续的思考维持著意识的不消散。这就是永恒。

好了。以上只是一个奔三的九零后的脑洞大开,大家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看看就好,别深度思考了。


这片文章为【聚财小样】原创,如需转载请表明出处。关注我的头条号,置顶文章文末还有一段当初和朋友的探讨,欢迎有兴趣者一起讨论。


额,就据我所知,爱因斯坦从来没有这么说过,而且爱因斯坦本人也不信上帝,所以这个说法属于一个网路流言,没有任何的现实依据。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无非就是有神论和无神论之间的争议,而爱因斯坦则是这个问题的注角之一,另外一个则是牛顿。

例如网上经常有一个说法,就是牛顿晚年研究神学的问题,有神论者认为牛顿在研究科学的时候,发现了某些惊人的秘密,这个秘密可能就是所谓的上帝,所以牛顿从一个大科学家变成忠实的信教者。

但实际上牛顿一生都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他所生活的年代,宗教主宰了人的宇宙观,所以作为一个基督教徒,牛顿研究神学是很正常的,而且牛顿的写过的著作当中,有80%的都和神学有关。

而爱因斯坦则不同,他生活的年代,现代科学的框架基本已经有了,爱因斯坦曾经在一封信当中明确的指出,他不信任何人格化的上帝,因为在他看来,所谓的上帝只是人类软弱的一种产物,是被人为虚构的。

所以爱因斯坦不可能说过这句话,他对于无神论的观点是鲜明的,宇宙当中不存在一个人格化的主宰者,也不存在一切都是设计好的这个概念,所以这句话属于网路谣言,可以听之,看之,但最好不要信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