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好不容易回穩,但是內政部的築巢優利貸讓壽險業以1.75%的超低利率得標,再度挑起中央銀行敏感的神經。

國內利率已經自由化,央行不願也不該過度幹預,但眼見房市投機風甚囂塵上,央行雖沒有明說,銀行也心知肚明1.84%是房貸利率的「鐵板價」,在考慮風險後,各大銀行也將利率訂在此水準之上,避免成為炒房幫兇。
至於築巢優利貸,主要是提供公教人員較優惠的利率買房,內政部選擇開出最低利率的業者無可厚非,但新辦的築巢優利貸利率不僅沒有隨市場趨勢提高,反而「向下探底」,提供低於市場行情的資金挹注房市,看在為高房價所苦的一般民眾眼中,難免仍有一國兩制之感。
且這幾年臺灣房價一波波高漲,好不容易透過跨部會聯手,利用奢侈稅、實價登錄,及央行一連串調控措施,讓房價逐步擺脫投機客的影響並回歸基本面,如果因為業者低利搶標,進而引發其它金融機構跟進,對先前的平抑房市政策無疑是揮了一記耳光。
不可諱言,實價登錄後房價下跌速度雖然緩慢,但確實有降溫跡象,堪稱是馬政府的「有感施政」之一,但眼見好不容易拉抬起的利率又開始下降,難保投資客不會捲土重來,進一步影響房價起落。
公教人員的合理福利需要保障,可是低利恐引發的投機風氣也不容小覷,不論是始作俑者的內政部、壽險主管機關的金管會,還是掌管雙率的央行,都有責任權衡時局,拿出對策來,避免過低的利率再度成為炒房的溫牀

--------------------------------------------
個人認為利率低其實有好有壞
當然一方面會引起投資客的利用
但另一方面對想買房子的人來說也可以減輕負擔
不然付不起房貸也一樣買不了房子
只是要如何管控申請的人的身分就是重點
基本上現在有奢侈稅兩年限制
要利用人頭也是有限
至少兩年內投資客不能利用這個利率短期套利
房價雖會往上漲
但不致於暴漲
只要長得赴度在合理範圍內, 其實對整體經濟還是有幫助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