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风流猪狗”可以订阅

  最近几年,科幻题材大热,《流浪地球》的出现,更是为这种火热定了一个调子,但我却有一种“重返科幻时代”的感觉,眼前的这一切,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电影《流浪地球》

  我童年少年时代,也有过一股科幻热潮,而且,比现在更热烈。七八岁的时候,我们都爱看叶永烈小说,那时候的叶老师,既写《小灵通漫游未来》,也写科幻探案小说,一个系列好多本,主人公叫金明,有一个助手叫戈亮,类似于福尔摩斯和华生这种CP,他俩的人设很简单,都是警察,浓眉大眼,英气勃勃,英俊非凡,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眉毛微蹙,发现真相的时候,眼睛里闪过一道明亮的光。

  《小灵通漫游未来》

  他们的敌人,是来自西方的间谍,他们带着各种超前的科技产品,例如用壁虎皮肤提取物制造的隐身衣,来我们国家窃取情报和搞破坏。但最终,都被浓眉大眼的金明戈亮擒获。这些小说写得生气勃勃,从开头到结尾,都有一种光明灿烂的气氛,现在读来,仍然激动人心。

  同时期的作家,还有郑文光、童恩正,甚至郑渊洁写的很多童话,其实都有浓厚的科幻色彩。其中有一篇《天梯》,至今难忘,故事讲述三个孩子,在乡下过暑假的时候,因为好奇,走进了一座被封闭的白石头房子,没想到,那个石头房子背后,是一条时空隧道,等他们走出隧道的时候,已经是多年以后了。故事里有古代的传说,有现代的科学猜想,非常迷人。至今,也还有读过这篇小说的人,在论坛上找收录了这个故事的书。

  不只有国内作家的作品,也有国外作家的,伊·安·叶夫列莫夫、星新一、L·G·亚历山大、阿·德涅普罗夫,还有威尔斯和凡尔纳。尤其可恨的是那套带插图的凡尔纳小说,每一个故事都要分成好几册,常常是读了上集没下集,遇到中册没有上下册,而我竟然也到处借来凑着读完了。多年后在旧书摊上遇到,却有故人重逢的狂喜。

  不只有小说,也有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大气层消失》《霹雳贝贝》《错位》《魔表》,在那个时间段的我们看来,都是脑洞大开的,但接受起来,也毫无障碍。看过《霹雳贝贝》之后很长时间,我们都在和同学模仿贝贝发电的动作。

  电影《霹雳贝贝》

  再次遇到科幻时代,就是现在了。而这个科幻时代,比上一个科幻时代要求更严格,要有更符合现在科学进展的设定,要有更具想象力的细节。不管是小说或者电影,都是这样。《地心引力》、《星际穿越》 、《火星救援》、《降临》,都是这种拥有巨大想象力的故事。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航天飞机该怎样被撞毁,他们怎么逃脱,逃脱之后怎样返回地球,这些情节全都是从虚空中唤出来。如果那是一个发生在地球无人区的故事,编剧凭借日常经验和资料积累就可以完成情节的推进,想象力去哪里,走多远,是有边的,但那是在太空中,日常经验全都不管用,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没有边的世界。

  电影《火星救援》

  这些故事还有一个共同点,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那就是它常常让一个人去面对宇宙,个人的渺小和宇宙的壮阔貌似在对比,实则划上了等号。让我感动的,就是这种一个人面对整个宇宙,在大到无处下嘴的宇宙里找突破口的勇气,似乎宇宙就是一个稍大的密室,一片稍大的荒野、水域和森林。

  这些故事,提供了一种参照,让我们看到过去,很久很久之前,人类走出洞穴,走上荒野,面对山峰旷野、犀牛大象,乃至色彩绚烂的植物和动物的时候,也有过同样的惶然无助,也曾为一些细小的进展,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许,牺牲一个部落所有人的生命,换来的知识不过是,某种植物是有毒的,某种动物可以驯养。这些故事,也让我们看到将来,不久之后,人类走进太空,面对星系、黑洞,面对各种维度的空间,也会有同样的惶然无助,也得通过巨大的浪费或者牺牲,慢慢摸索出一条航道,一个可供移民的星球。

  电影《地心引力》

  我喜欢这种近乎窒息的阔大,以及近乎荒凉的激越,故事很可能俗套,可能简单,但那种阔大和激越,却巍然地等候在太空站之外。

  多年以后,我们终于重返这个时代,重返这种激越。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