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張愛玲愛胡蘭成愛的陷入泥潭,愛的不能自拔,張愛玲愛上胡蘭成有以下幾個方面!

張愛玲童年極度缺少關愛

張愛玲從小父母離婚,在繼母手下討生活的張愛玲受盡折磨,爹不疼,娘不愛,沒有一個知冷熱的人,在家裡是個小貓小狗一樣的存在!

這樣的人,外表冷漠,自卑,心裡極度尋求愛,別人一點點的關愛,就會受寵若驚!

通過雜誌結識

胡蘭成和張愛玲的結識,是通過一本雜誌《天地》,胡蘭成僅僅是問了張愛玲一句,你的稿費是多少錢,就這麼一句平常的話,就讓張愛玲淚流滿面,竟然覺得是有人在關心她,竟然對胡蘭成敞開心扉!

胡蘭成情場高手

張愛玲是一個內心自卑,才華橫溢,涉世未深的女子,胡蘭成可是一個情場高手,認識張愛玲時,有妻子,有孩子,還有很多女朋友。胡蘭成特別會討女人歡心,巧舌如簧。

張愛玲認定胡蘭成

張愛玲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胡蘭成對她是最好的了,在也沒有別人了。在張愛玲的心裡,自己始終是卑微的,彷彿是塵埃一般的存在,現在有個人願意對她好,當然對胡蘭成是感激涕零了!

胡蘭成在《今生今世》中寫到,自己有妻室,有子女,張愛玲不在意,自己有很多女朋友,張愛玲不會喫醋,說張愛玲願意世界上的女子都喜歡自己!

那張愛玲真的不在意嗎,不是,張愛玲在意,張愛玲怕自己的在意把胡蘭成嚇跑了!

內心缺愛是張愛玲的悲劇根源

這就是張愛玲愛胡蘭成的原因,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缺少關愛,極力尋求關愛。內心的想法就是,只要我好,只要我乖一點,那麼對我好的人,就不會走了。

以至於在後來胡蘭成不斷的背叛,娶老婆,還給她郵寄生活費,可能是覺得胡蘭成是她生活的空氣!

張愛玲的前半生是絢爛之極,後半生張愛玲說自己是一座孤島,渾身上下只剩下冷漠了!

我是花火,歡迎大家指正!


傾國傾城之戀向來都是悲慘的結局,戀愛中的人啊,就是像被一層薄紗遮蓋了雙眼,無論旁人怎麼勸阻,都沒法幫你將面紗拿下,只有心愛的人會教你該如何放棄。等塵埃散盡,也許就到了一段感情的終點。

1944年的早春,胡蘭成午睡過後坐在家中的庭院躺椅上,隨意的翻看著好友蘇青寄來的雜誌,不經意間被一段文章「如果不碰至封鎖,電車的進行是永遠不會斷的。封鎖了。搖鈴了,……切斷了時間與空間」封鎖成為一個與日常生活失去關聯的突然凸現出來的真空狀態。胡蘭成深深的被這段文字吸引了,本也是文人的他開始佩服作者的文筆與情感的抒發,他開始好奇這位作者的模樣,想了解他想接近他。於是他立馬著手聯繫蘇青詢問這位作者是何人物,蘇青便告知他,作者名為張愛玲,居住於靜安寺路赫德路口192號公寓6樓65室。胡蘭成興奮不已,第二天便前去拜訪,絲毫忘卻了他本身是有家室的人。

來到張愛玲的門前,張愛玲因感到陌生拒不接見,胡仍不死心,便塞了張字條,上面寫著自己的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等到張愛玲發現,可謂是技高一籌啊。沒過幾日,張愛玲真的主動聯繫了胡,並同意兩人見面交談相識,他們來到一家店中,起初胡覺得張愛玲與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他認為一個個子如此之高之人且滿臉的稚嫩怎能寫出如此細膩的文章,不過還好,兩人交談甚歡,一聊便是5,6個小時,他們無話不談,從天論到地,從古聊到今,然而胡蘭成這人心直口快,問道張愛玲每篇文章的稿費,這對於第一次見面的人來說是很冒犯的,但張愛玲卻不覺得有什麼,他問我便答,似乎兩人像相識很久的有情人。張愛玲遇見胡蘭成之後,心底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便寫下一段文字「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後來他們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便相戀了,張愛玲認為找到了自己心愛的男人,胡蘭成懂得自己貴族的家室,也懂得她童年遭遇的不幸而產生的及時行樂的思想,還懂得自己那每一個欲言又止的心情。她將自己的所有都託付給了胡蘭成,不管他是汪偽政府的漢奸,也不在乎他還有妻子,她願意等,哪怕等到海枯石爛。胡蘭成也深深的迷上了張愛玲,兩人墜入愛河,讓世人大開眼界,在世人詫異眼光和評論中相愛,同樣愛得那麼真誠。

後來胡蘭成的妻子向胡提出離婚,這也讓胡蘭成和張愛玲的愛情走進了神聖的婚姻殿堂,但胡蘭成此時已是汪偽政府的要員,深怕舉辦婚禮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於是兩人便用一團紙書草率證明婚姻,不過胡蘭成心中明白總有一天他會無處可歸,國破家亡。

這一天並沒有等太久,胡蘭成被調去湖北接編雜誌,此時的他與身邊的一位護士又產生了情感,愛得同樣纏纏綿綿,張愛玲完全不知此時,仍然想念著胡蘭成並寫信給他告訴他每天的瑣碎之事。紙是包不住火的,張發現了此事,但卻沒有責怪胡蘭成,她認為胡蘭成是愛她的,無論他如何,只要最後回到身邊即可,這一次張愛玲原諒了胡蘭成,因為她深愛著胡,很難與他分開,然而胡蘭成見此狀況,也越來越大膽,在溫州謀生的胡蘭成又愛上了另一個女人叫做範秀美,這一次張愛玲想要親自尋到胡蘭成的住處,這三人的三角戀關係也發展到了極點,三人坐在一起,張愛玲感覺自己就像旁外人,似乎她纔是那個毀壞他人愛情的人,她為了化解尷尬,便提議畫眼前這個貌美如花的範秀美,同時也是為了緩解自己的憂愁,可是隻畫完眼眉鼻,張愛玲變沉默在一旁,不再動筆。後來胡蘭成詢問為何作畫一半,張愛玲便告訴他「我畫著畫著,只覺得她的眉神情,她的嘴,越來越像你,心裡好不震動,一陣難受就再也畫不下去了。」原來人世間說的夫妻相是真的存在的,果不其然,我雖然愛你,但終究抵不過你和她的般配。

張愛玲與李香蘭合影(1943)

後來張愛玲告別了胡蘭成,也終究選擇了對這段愛情的放棄,愛一個人哪怕肝腦塗地,也不見得能換回那個人對你的一絲關心吧,愛情就像一陣小雨,只有久逢乾旱的人才曉得它的彌足珍貴,張愛玲曾經天真的以為胡蘭成能夠為自己改變,但她終究還是錯了,成千上萬張書信也換不回一個想要出軌男人的心,無論你們之前相處的有多愉快,也抵不過此時另外一個女人對他的陪伴,胡蘭成後知後覺,終於懂得真正的愛情如此珍貴,但為時已晚,張愛玲早已對這個男人失去了信心,兩人的愛情也就此畫上句號。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張愛玲】

張愛玲是孤傲的民國才女,很多人評價她不染紅塵焦火氣 ,是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

她看透塵世的蒼涼,洞察了世間一切的人情世故,寫盡了男歡女愛,可是卻寫不盡自己哀怨的一生。

再孤傲的女子,在愛情面前都是迷茫的。

張愛玲也是,遇到胡蘭成後,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可是終究還是沒有開出一朵花來。

這段戀情耗盡了她所有的溫情,胡蘭成離開後,她慢慢枯萎,慢慢凋零,蒼涼落寞。

可是一代才女為什麼會愛上大漢奸胡蘭成了?我們一起去看看這段曠世孽緣吧。

一,原生家庭的影響。

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家境很好,可也是一個破碎不堪的沒有溫情的家。

她的父親是清末典型的遺少,母親卻喜歡西方文化,兩個人感情不好,分分合合幾次,最終還是離婚了,張愛玲是姑姑帶大的。

張愛玲自幼就沒有安全感,缺乏愛,缺乏溫情,導致她後來遇見胡蘭成,聽了幾句甜言蜜語後,就淪陷了。

二,胡蘭成會玩獵艷遊戲。

很多文字說胡蘭成和張愛玲有過一段愛情,筆者是不贊同的。

拋開胡蘭成的漢奸身份不說,感情上他更是一個花花公子,他一生交往的女人很多,知道的就有八個:唐玉鳳、全慧文、應英娣、張愛玲、範秀美、周訓德、一枝、佘愛珍。

這八個還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張愛玲遇見他是不幸的。

張愛玲只是他眾多女人中的一個小插曲,可是傻傻的張愛玲卻當了真,還執念成魔了一輩子。

胡蘭成追女人很有一手,1944年,還在南京的他偶然在《天地》雜誌上看見了張愛玲的文章《封鎖》,對這個女子的才華很欣賞。

於是回到上海後,就託人聯繫到了張愛玲,和她談文學,談理想,談得天花亂墜,當然最後談到了愛情,他說喜歡張愛玲。

胡蘭成還說了一句很諷刺的情話:我的三生石上只有張愛玲這個名字。

當時胡蘭成38歲,家裡還有一妻一妾,可是24歲的張愛玲卻著魔一樣愛上了他。

張愛玲的眼裡只有愛情,忘了他的一妻一妾,忘了他的漢奸身份,執意與他寫下婚書: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這麼一個花花公子,哪裡能留得住了,果不其然,胡蘭成一次又一次背叛了她。

在滿世界逃亡的日子,他還是找了一個又一個,在武漢,找了小護士,在溫州,和別人的姨太太又同居了。

張愛玲絕望了,寫信給胡蘭成分手: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

傻傻的張愛玲,還把自己當時所有的積蓄30萬元稿費都寄給了逃亡中的胡蘭成,希望他過好點。

胡蘭成去了臺灣,安安穩穩過日子了,可是張愛玲卻上海,香港,紐約滿世界流浪了。

這個傻女人的愛無比熾烈,卻也只有一次,被辜負後,整個人都徹底凋零了,她和賴斯也只不夠是湊合過日子罷了。

1995年9月8日,在美國洛杉磯寓所,孤零零的張愛玲去世了,七天後才被人發現屍體。


因為寂寞,她在想《小團圓》裏寫,九莉晚上去買燒餅,賣燒餅的大漢看了她一眼,她心中一凜,想,寫愛情小說的人,還沒有談過戀愛,給人知道了不好。然後就感到難以名狀的寂寞,而這個時候,胡蘭成出現了。

當時,胡蘭成家中還有妻子,但是,在當時,中國雖然名義上已經開始推廣一夫一妻制,但男女關係帶有一定的自由和隨意性。張愛玲的女友蘇青曾說,因為戰亂死了很多男人,男女比例失調,職業女性如果想獲得感情上的慰藉,可以和有婦之夫戀愛,而不必要求跟對方結婚。這種說法聽起來令人震驚,但是在當時並沒有引起抵觸。

張愛玲本人的想法又有所不同,她是真正不在意有婚姻這件事,剛剛和胡蘭成在一起時,她對胡蘭成說,你在我這裡來來去去也可以,意思是,你不需要固定地在我這裡,我們的關係,可以隨著感情的親密和疏離,或者是各人處境的變化而做出調整。

胡蘭成當時的妻子卻無法忍受這種局面,主動提出離婚,恢復單身的胡蘭成寫了一張不具備法律效應的婚書給張愛玲,不過按照中國當時的情形,只要兩人對外公佈結婚,就可以視為合法夫妻。這個婚書裡面有一個名句叫做:「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這句話是胡蘭成寫的,可以視為他對這段婚姻的承諾。

然而胡蘭成終究給不了她靜好,很快有了蘿莉和御姐兩位新歡,張愛玲度過了一段特別痛苦的時光,她形容那痛苦像個鬧鐘,在耳邊一夜一夜滴滴答答地走,早晨醒來,發現它依然在走著。


胡蘭成首次拜訪張愛玲,二人促膝而談,就有了相惜之意,張愛玲應胡蘭成請求,贈與小照,背面題字,又何嘗不是芳心暗許!

一段世人嗟嘆的情感就此鋪開,強勢影響了張愛玲的人生和創作,多少關於愛情的溫暖和悽涼也來源於此!

拋開民族大義不說,張愛玲在這方面本來也沒有態度,只從胡蘭成處處留情,閱女無數來說,已經是女人的劫難了,唯嘆張愛玲癡心錯付,傷情半生。

張愛玲本是冰雪聰明,目光冷清的女子,世事冷暖都洞察秋毫,何至於如此不能識人?

她為什麼會愛上胡蘭成呢?這的確是個值得考究的話題。

以為與張愛玲的原始家庭也很有關係。張愛玲雖然是沒落家庭的小姐,卻並不受寵溺,自小飽受人性涼薄,父母分裂,說到底她不過是個缺愛的女子。

她說: 人生三大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人生比較可嘆的,就是欲求不得。

越缺什麼,就越求什麼,越求什麼,就越容易陷入局中,迷像重重,難辨是非。

她越缺愛,就越沒有安全感。她什麼都可以不信仰,可是她信仰愛,胡蘭成有她正好喜歡的愛的溫度,缺愛的人如果有一份對自己剛剛好的愛放在面前,一定是脆弱的很,完全沒有免疫力。

此時,不管紅綠黑白,她不過是個飛蛾撲火的人。

她說: 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

之前的歲月用來選擇,之後的歲月用來買單,如此而已。

降生何處是命運,成為何人是人為。

可惜一代才女,半生凋零,孤情孤影。

若一定要個緣由,那麼,這一切的一切,無非是 : 一半命運,一半人為。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女作家。她一生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也留下了好多的經典語錄。

比如「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還有「生活就是一襲華麗的袍子,裡面爬滿了蝨子。」

還有她的作品《紅玫瑰白玫瑰》當中的名句,更是被許多人奉為經典。「也許每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牀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料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這樣一個對人生、愛情有著通透理解的女子,一生卻未遇良人,而是讓文人漢奸胡蘭成耽誤了大好的青春。心靈受到重創的張愛玲再無戀愛的能力,她特立獨行,最終在異國他鄉孤獨終老。她被人稱為「比煙花更寂寞的女子」。那麼,當初張愛玲為何會愛上胡蘭成呢?

張愛玲的「缺愛」VS胡蘭成的「關心」。

張愛玲的父母是包辦婚姻,經常吵架。張愛玲的父親在婚後一年就在外面娶了小妾。而母親卻毅然拋下一對兒女,去英國留學。這一去就是四年。

然後,張愛玲又度過了跟父親的小妾共處的幾年時光,然後父母離婚。父親再娶,她與父親、繼母的關係一直很不好,甚至因為一些問題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張愛玲的父親把張愛玲關了半年的禁閉。

後來,張愛玲找機會逃了出來,母親不管她,又加上戰爭,大學上的時間不長,她生活費沒有著落。為了養活自己,張愛玲走上了職業作家的道路。

當時,她租住在上海的一個公寓裏。期間,她發表了多篇轟動性的中短篇小說,包括《傾城之戀》《心經》等,在淪陷區的上海一舉成名。從1943年至1945年,是張愛玲的黃金創作期。

事業上的成功,使張愛玲名利雙收,卻也引來了心懷不軌者的覬覦。

胡蘭成當時是汪精衛成立的「汪偽政權」的宣傳部次長。他雖然出身於貧苦人家,但是多年混跡江湖,使他養成了唯利是圖、追求奢侈的生活態度。他雖然有一定的才華,但是卻投靠在汪精衛的門下,成為為他「歌功頌德」的走狗之一,徹底成了一名鐵杆漢奸。

當時,胡蘭成在報紙上看到張愛玲的文章,並且想法設法要到她的照片。於是,他對這個文采出色,相貌也還不錯的女孩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開始留意與她有關的文章,收集與她有關的信息。

當時,胡蘭成已經38歲,還結過三次婚,可謂情場老手。他找到張愛玲的家,憑著自己「宣傳部次長」的身份,敲開了張愛玲的房門。於是,胡蘭成投其所好地跟張愛玲進行攀談。很少和男人說話的張愛玲被胡蘭成的談吐迷住了,兩人一談就是五個小時。這場談話讓張愛玲覺得,她與胡蘭成在精神上有高度的契合度。天真浪漫的張愛玲彷彿找到了心靈的知音一樣,開始打開了封閉的愛之心門。

兩個人分手的時候,在深深的弄堂裏,兩人肩並肩地走著。胡蘭成看了清瘦的張愛玲一眼:「你的身材這樣高,這怎麼可以?」這種來自異性的關心,溫情又曖昧。四目相對,她一下子就栽進了這個男人的眼神裏。

而張愛玲由於缺少家庭關愛,一直想找一個既像丈夫,又像父親一樣大自己十歲甚至再大一些的,寵自己、愛自己的男人。而胡蘭成恰恰滿足了她對男人的這個幻想。

張愛玲單純VS胡蘭成情場老手。

張愛玲雖然文章似乎很成熟,但是整個人卻像一個中學生一樣單純。確實,24歲的張愛玲因為性格孤僻,從來沒有戀愛經驗。

胡蘭成見到張愛玲的第一眼,就竊喜,他就覺得自己「喫定」她了。以他的情場經驗,拿下張愛玲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感情像一張白紙一樣的張愛玲,這一次和風度翩翩的胡蘭成相談甚歡,甚至還有一點相見恨晚。她心中有了小鹿亂撞的感覺。

不久,胡蘭成對張愛玲展開了感情攻勢,張愛玲徹底墜入了愛河。胡蘭成每個月從南京前往上海一次,一住就是八九天。

張愛玲癡情VS胡蘭成渣男本質。

戀愛中的張愛玲很快樂,也對愛情極為憧憬。

張愛玲知道胡蘭成是有妻子的,而且她也知道他的年紀幾乎跟父親一樣,更知道胡蘭成是個「文人漢奸」。但是張愛玲根本不管這些,只希望胡蘭成可以跟妻子離婚,跟自己長相廝守。

1944年8月,胡蘭成跟第三任妻子離婚後,與張愛玲在上海祕密結婚。可是,二人結婚不到兩個月,胡蘭成就勾引了一名17歲的女護士。

她後來還親眼目睹了胡蘭成跟一個寡婦鬼混。深受打擊的張愛玲仍然愛著胡蘭成,她把自己的稿費寄給胡蘭成當生活費。

後來,張愛玲漸漸醒悟,與胡蘭成分手。之後她遷居香港,後離開香港去美國定居。

直到1995年9月,75歲的張愛玲在美國孤獨地死在出租屋的地板上,一個星期以後才被房東太太發現。

張愛玲曾是一個風光無限的女人,只是因為小時候家庭的影響,使得她渴望愛。但是又因為她單純,輕信了胡蘭成的花言巧語。

而胡蘭成的「學識」與成熟,也是俘獲張愛玲的重要因素。後來她屢屢遭到胡蘭成的背叛,但是她仍然愛得執著。

一次次變故,終於傷透了她的心。她心灰意冷,人生最後以悲慘的方式收場。她究竟是「紅玫瑰」還是「白玫瑰」呢?恐怕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吧。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復: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之前我們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張愛玲愛上胡蘭成是因為寂寞和時間剛好。每一次,我看到《小團圓》中關於他們相識段落的描寫,總會唏噓。一個美好的女子,一個沒有多少社會經驗的女子要被騙有多麼容易,如果騙她這個人才華橫溢,那更是難以抵擋。

不知道大家了不瞭解最近有一種勾引女孩的歪門邪道叫「pua學」,通過適當的示弱,通過約會的頻率,通過經過練習的良好的談吐吸引女性,最終玩弄女性。在我看來,胡蘭成簡直是天然的「pua學」專家。

和張愛玲的初始,先在報章媒體上寫文章讚許她,吸引好感度。然後第一次見面之前剛從獄中出來,像個職業志士,增加戲劇性。然後細心地控制約會頻率,開始每天來,每天下午長談,當張愛玲習慣了這種相聚後忽然不來了,連隔兩個星期音信全無,讓姑娘牽腸掛肚,再在適當的時候忽然出現,這時的張愛玲自然是又驚又喜。

他的殺招還有一個,就是見面就求婚。他說「我要和你確定,我不喜歡戀愛,我喜歡結婚」。求婚是對一個女子最大的讚美,如果一段關係從開始就令姑娘踏實溫暖,那麼墜入愛河是多麼理所當然的事。

除了胡蘭成手段的高超,還有一方面是他真的有才華,他的文字水平毋庸置疑,一直到晚年去了臺灣,年輕的朱天文、朱天心姐妹還拜胡蘭成為師,對胡蘭成讚譽有加,成為胡蘭成的紅顏知己,很多人說,她們之所以沒有發生超越師徒的關係,完全是胡蘭成當時的妻子佘愛珍管束太嚴。

又渣又有手段又有才的人,也許真的是很多女性的死穴。


張愛玲的閨蜜蘇青在《續結婚十年》裏,直白地說到了自己離婚後的私生活。

她交往過的男人,拉出來,上海都要震三震。

有一位叫談維明的,巧舌如簧,知識豐富,蘇青被他說昏了頭,和他上了牀。

——據說,這位談先生便是胡蘭成。

當時,胡蘭成和張愛玲已經結婚。在《今生今世》裏,胡蘭成也沒有把她寫進去,但蘇青寫了。

於是蘇青與張愛玲,從此生了罅隙,餘生幾無往來。

胡蘭成是文壇響噹噹的人物,書法也受到弘一法師的大力稱讚,但他後來卻追隨了漢奸汪精衛,發表文章為汪的賣國行為辯護。

他曾許給張愛玲「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承諾,卻四處留情,有家不回。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依然引得無數女人為他瘋狂,不離不棄。

情史豐富不稀奇,稀奇的是他愛過的女人統統深愛他,而且幾乎都心甘情願地倒貼錢,都對他生死相隨。

更稀奇的是他葷素均佔,老少通喫,口味多樣,真正是位跨學界、跨年齡、跨階層的把妹行家。

胡蘭成有過4任妻子,包括一代才女張愛玲,還有上海灘的大姐大佘愛珍。

然而生性風流的他還同時有多位曖昧不清的情人:中學同學的姨太太,日本房東的妻子,甚至是上海當紅歌女。

胡蘭成之於女人,就如同賈寶玉之於女人一樣。一樣的懂得,一樣的愛惜,一樣的成為女人命中的魔星。

俗話說,不怕流氓長的帥,就怕流氓長的帥還有文化。

胡蘭成先生在《今生今世》中詳細解說了自己搞過的八個女人。今天就來和大家來分析一下這位先生的「羣芳譜」。

01

溫厚老實的髮妻玉鳳

玉鳳是胡蘭成的髮妻,當時胡家很窮,有人帶胡蘭成去玉鳳家說親,玉鳳非常嬌羞,不肯去見他。

等到胡蘭成走的時候,她才偷偷的溜到一個地方,大概的看了一眼,然而他只看到了胡蘭成的身影便覺得:他是好的,於是就嫁給胡了。

她是一個典型的古代江南女子,很傳統,沒有經過一點外來文化的薰陶,整一個純凈的受中國傳統教育的女孩,一直生活在農村,身上又沾著那個時代農村婦女特有的淳樸。

婚後也是孝順公婆,勤儉持家,並為胡蘭成生了一子一女。

《今生今世》中,胡蘭成多情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活和愛情。他對髮妻唐玉鳳的描寫,顯得格外的婉轉和小心。

毋庸置疑,他對這箇舊式女子是不滿意的,而且玉鳳也知道他的不滿。

玉鳳活著的時候,一直處在被胡蘭成休回孃家的擔憂之中,而他去世多年之後,胡蘭成回憶起她的點點滴滴,筆觸卻又變得深情很多。

兩人的新婚之夜,胡蘭成是這麼回憶的:「我看她先解衣睡下了,我去睡在另一頭,兩人即刻都睡著了,真是天地清明,連個夢亦沒有。」

充滿了對那種無邪旖旎時光的眷戀。

玉鳳自知大病不起時曾對胡蘭成說:「你待我是好的。

只是你一回說,和我結婚以來你沒有稱心過,這句話我聽了一直擱在心裡。」

胡蘭成對她解釋,那是對她生氣時故意傷她的話,是口不對心的。

可是夫妻二人之間,「沒有稱心過」也是不容狡辯的事實。

胡蘭成因為感覺不稱心,在外四處獵艷,儘管也有碰壁,卻沒有來自家庭的限制。

玉鳳不是胡蘭成心儀的女子類型,但因為她的「舊式」,甚至是她的卑微,給了胡蘭成更多的「自由」。

他說:「玉鳳待我,好比白蛇娘娘待許仙,瑤池風日,世上人家,她是這樣的感激知恩。」

他又說:「我的妻至終是玉鳳,至今想起來,亦只有對玉鳳的事想也想不完。」

胡蘭成回憶起一生的幾段愛情經歷時,對他「不稱心」卻共患難的髮妻,反而傾注更多情感,所佔篇幅竟然也不遜色於張愛玲。

胡蘭成這一生,對手足之情、朋友之交、男女之戀等等很多感情都是很冷漠的。

也許在他看來,在髮妻唐玉鳳這裡,他已經把該還的都還了,從此他可以了無牽掛、率性而為了。

02

中學教員全慧文

玉鳳死後胡蘭成去了廣西,在廣西教書時有過一段婚姻,全慧文也是中學教員,兩人經朋友介紹結了婚。

在《今生今世》裏,只有下面這段文字提到這段婚姻:

「我那年二十八歲,不要戀愛,不要英雄美人,惟老婆不論好歹總得有一個。

如此就娶了全慧文,是同事介紹,一見面就為定,與世人一式一樣的日子。我除了授課,只在家用功讀書,有時惟與慧文去墟場買龍眼黃皮果喫。」

張愛玲在《小團圓》裏提到全慧文,她後來得了精神病,離婚後依舊被胡蘭成贍養。

張愛玲與她見過一面:容長臉,面色蠟黃,長眉俊目。

胡蘭成剩餘四個子女都由她所生,兒子胡紀元的回憶中有一幕很有意思:

父親坐房間寫稿,母親衝進來糾纏,他也不回頭,等她近身時,反手單臂提起她摔到牀上,她再撲過來,他又摔,如此反覆幾次,他卻堅持不中斷寫稿,定若磐石……

後來,全慧文被送到胡家村養老,胡蘭成逃到日本還不忘匯錢給她。

他濫情,對待女人始終是有始無終,但又對每一個女人仁至義盡,實在不合常理!

03

上海灘歌女應英娣

據胡蘭成的侄女後來回憶說,胡蘭成交往的女人裏,應英娣是最漂亮的一個。

只可惜到今天照片已經不存,無法一睹芳容。

但可以想像,應作為當時上海灘的當紅歌女,其風姿綽約自然不用說。

他們相識於酒樓,感情很快升溫,不久便訂婚同居,雖然沒有正式舉行婚禮,但兩人生活也算安樂。

當然,一切的美好都因為另一個女子的到來而宣告破滅。

現在看來張愛玲倒成了破壞他人婚姻的第三者。

應英娣為胡張的曖昧哭過鬧過,最後還是無奈妥協,和胡蘭成離了婚,成全了當時上海灘的一場所謂傾城之戀。

也許是看透了胡蘭成的風流成性,兩人離婚以後竟還能繼續做朋友,有時碰面,還一起散散步,喝喝咖啡。

應在後來的回憶錄裏也說:「我覺得我們都有過錯,所以雙方都不相恨,只是不能再在一起罷了。」

在《今生今世》的最後章節,有一段話順帶提到應英娣。

「應小姐原是我前妻,昔年為了張愛玲,發脾氣離開了我。

她是個柔和脾氣人,待人心思好,我問了她的別後種,彼此敬重,如兄弟姊妹的親。

她今年還只有三十二歲,她的人品與相貌,好比一朵白芍藥。」

我一生就是對好人叛逆,對應,對愛玲。可是我不後悔。

現在看來應應英娣還算是幸福的,長痛不如短痛,這樣的男人只適合遠距離觀賞,並不適合拿來當丈夫。

先來的後到的,奇女子張愛玲都被他傷透了心,誰也無法倖免於難。

04

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張愛玲

「「花來衫裏,影落池中。」

「柔艷剛強,亮烈難犯。」

「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

「張愛玲的頂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種震動。」」

在《小團圓》中,燕山對九莉說:「你大概是喜歡老的人。」

九莉覺得老的人至少生活過,因為她喜歡人生。

張愛玲也是一樣,她實在太愛人生了,與其說她愛胡蘭成,還不如說他愛的是他身上的那種風塵氣和歷史感。

愛他走南闖北的經歷,周旋於君子小人之間如魚得水毫無縫隙的人格。

這個向來以悲憫的眼神洞察世人,妙筆生花,把人世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天才,在胡蘭成的花言巧語面前,自己卻也犯了一回傻。

她說:在你面前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我的心裡是喜歡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胡也許她: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那一年,胡38,張23,這段傾城之戀轟動了上海灘。

只是這一紙婚書,短短三個月就化為泡影,抗戰勝利後胡不得不開始逃難,輾轉各地。

1944年11月,與張愛玲結婚三個月後,胡蘭成在武漢認識了17歲的護士小周,而後又在溫州和範秀美結成夫妻。

先是護士小周,後是斯家小娘,張愛玲不是不能容忍這兩個女子的存在,要不,她也不會一直寄錢給身邊總有女人的胡蘭成。

她是不能容忍胡蘭成竟用同一顆心去愛。

她是一個多麼驕傲而不合流俗的人,她不能容忍這樣的沒有區別。千里尋夫,只為要胡蘭成做出選擇。

他對張愛玲說:「我等你,天上地下,沒有得比較。若選擇,不但於你是委屈,亦對不起小周。

人世迢迢如歲月,但是無嫌猜,按不上取捨的話。」

她還這樣質問他:「你與我結婚時,婚帖上寫現世安穩,你不給我安穩?」

胡蘭成答道:「世景荒蕪,已沒有安穩……」

張愛玲只能嘆了一口氣,自傷地說:「你到底是不肯。

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夠再愛別人,我將自是萎謝了!」

過了幾天,張愛玲寄錢給他,還寫信說:「那天船將開時,你回岸上去了,我一人在雨中,撐傘在船舷邊,對著滔滔黃浪,佇立涕泣久之。」

張愛玲是很少流淚的。

這一生,她可能只哭過三次。

第一次,是與父親反目。

第二次,是在香港念書時,炎櫻放假沒等她,她傷心痛哭追她而去。

再有,就是這一次了……

這是兩人最後一次見面,一年半後張愛玲才寫來了分手信,並把自己寫劇本所得的30萬元稿費寄給了他,幫他度過劫難。

胡蘭成最後東渡日本,繼續徜徉在溫柔鄉,而張愛玲也自此萎謝,在美國離羣索居,晚景悽涼。

後人說起張愛玲,無不扼腕嘆息。

沒有人認為張愛玲為感情所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她得到的僅是一輪水中的月,一片山中的雲。

胡蘭成靠張愛玲的救濟生活,卻轉而投入其他女人懷抱。

而張愛玲至死也未曾說過胡蘭成一句壞話,唯獨留下一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來令世人感慨不已。

旁觀者意淫太多,當事人的辛酸又怎能瞭解。

「讓我感謝你,贈我空歡喜。」王菲唱的多好啊,可是有多少女人能像這樣豁達呢。

張愛玲為他,心碎了又碎,這是個他無法控制的男人,是她的愛人。

後來在美國,她和賴雅老頭結了婚。

面對殘破的人生,一個平靜夜晚,喫一頓平常的晚餐,在夜風中散著步,身邊還有個人陪伴,這難道不是餘生中最大的幸福?

儘管這幸福,也帶著苦澀的味道。

但世間哪一件事,不是委屈又苦澀呢? 

05

周訓德

胡蘭成生性風流,所到之處,沾花惹草,四處留情。得到張愛玲後,胡蘭成並不心滿意足,絲毫沒有改變和收斂。

胡蘭成利用在武漢辦報的機會,拿出了他泡女人的看家本領,駕輕就熟,很快就勾上了僅17歲的護士周訓德。

胡蘭成看上的女人都不一般,小周也是,那年她十七歲,就像一朵清純潔白的桃花。

她是見習護士,學產科,風雪天夜裡常出去接生,日裏又要幫同醫生門診與配藥,女兒家的志氣,做事不肯落人後。

她的做事即是做人,她雖穿一件布衣,亦洗得比別人的潔白,燒一碗菜,亦捧來時端端正正。

胡蘭成誇她:就像江邊新濕的沙灘,踏一腳都印得出水來。

想問問世間,有哪樣的女孩經得起這等誇讚,還不曾動心的。

胡蘭成恬不知恥地說:

「我只管看她,如紹興媒婆說的越看越滋味,我說你做我的學生罷。

但過得多少日子,又說你還是做我的女兒。

後來又說要她做我的妹妹但到底覺得諸般都不宜。《詩經》裏『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沒有法子,只好拿她做老婆。」

後來胡蘭成逃亡,傾全力留十兩金子給小周,還細心買足夠三兩月喫的大米送她家安置……

胡蘭成逃跑後,小周因他入獄,胡大急,要自首換她,被朋友強力攔住。

逃亡路上,胡蘭成經常默默一人思念小周,拿樹枝在無人沙灘勾畫她的名字,在菩薩前上香祈求她平安……

張愛玲逼他在二人之間選一個,明知當時世局之下他可能永無法再見小週一面,胡蘭成依然不肯選擇捨棄小周。

後來輾轉得知,小周嫁給了姓李的編輯,生了孩子後才知道他鄉下有老婆,幾欲脫身而不得!

她當年曾拒絕過胡蘭成,說:我媽是做妾的,我不想也給人家做妾!可惜命運輾轉飄零,她終還是以此結尾。

後來流亡日本、臺灣的胡蘭成也多方打聽過小周的下落,卻終究是天涯佳人難再尋。

06

溫州女子範秀美

抗戰一勝利,胡蘭成就隱名埋姓,四處逃竄。

1945年,胡蘭成到諸暨斯家避難,由斯家姨奶奶範秀美帶路,轉去範秀美的孃家溫州。

範秀美十八歲守寡,二十三歲上桑蠶學校,還跑單幫生意,共同維持斯家生計。

她雖略年長,但皮膚雪白,明眸皓齒,粗布短衫長褲,那樣沉靜,竟是一種風流。

而且一向人緣好,受敬重,且有膽氣,胡蘭成在斯家有危險時,挺身而出護送他到別處。

範秀美一路護送,對胡蘭成照顧有加。在路上,兩人結為夫婦。

照胡蘭成的話:「在我是因為感激,男女感激,至終是惟有以身相許。」

生活落魄,胡蘭成的文人風流倒未見折損。

他時時拉著範秀美遛遛信河街,爬爬海壇山,逛逛大士門,三月看桃花,六月看荷花,他稱自己的這段中年情,是初夏時期荷花的愛情。

胡蘭成說:「女人矜持,恍若高花,但其實亦是可以被攀折的。」

他一生起伏,每行一段,必折一花。一段之後,落花有情,流水無意。

這位範秀美,區區溫州女子,名小份小,卻天生有民間的俠義心腸,安穩,懂得柴米油鹽,胡蘭成亦懂得她的好。

胡蘭成確實也待她不錯,給她十萬買阿膠補身體,怕她不收,塞到她箱子裏,她到杭州開箱子纔看見,寫信說:你待我這樣真心,我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連範秀美的老外婆,胡也經常寄錢過去。

但問題是,胡蘭成正在逃亡,哪裡來的錢呢?

一方面張愛玲嘔心瀝血寫著長篇劇本賺錢供養他,另一方面胡卻拿著這些錢對別的女人好。

並且不像今天的男人們包二奶都是偷偷摸摸,胡蘭成倒是坦誠相見,誰也不瞞。

他只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對哪個女人他都是愛意滿滿,絕對的一碗水端平。

他也曾跟範秀美求婚,但範堅決不願,胡蘭成苦苦相逼也不從。

她說:你以後世面上有張小姐和周小姐,我就呆在杭州,你有時間來看看我,彼此敬重就好!

難得一個女子頭腦清楚,有主見!

另一邊的張愛玲雖然對胡蘭成用情至深,卻沒有因愛生恨,遷怒於旁人。

比如範秀美曾懷孕,去上海流產,胡蘭成寫了一張條子,託青芸帶範秀美找張愛玲:「看毛病,資助一點。」

那時張愛玲寫劇本的錢都接濟了胡蘭成,也是窮困潦倒,但二話沒說,拿了一隻金鐲子出來給青芸:「當掉,換脫伊,給伊做手術」。

女人不為難女人,任俠相對,令人嘆為觀止。

範秀美和胡蘭成自然也是不會長久的,解放初期,胡蘭成去了日本,永遠拋棄了範秀美。

範秀美就像一座浮橋,幫胡蘭成度過了危難,過去了也就無用了。

胡蘭成是個何等薄情寡義的人,這樣的人竟有這麼多的女人,甘願為他獻身,甘願為他流淚,甘願為他犧牲,我們還能說些什麼呢?

搖搖頭,說聲不懂算了。

07

日本房東一枝

胡蘭成踏上日本的國土,立刻打響了征服日本女人的戰爭。

一枝是日本女人,是有夫之婦,是胡蘭成的房東。

胡蘭成是個見到女人都想佔為己有的人,他公開坦誠說:

「我是陋巷陋室亦可以安住下來,常看見女人,亦不論怎樣平凡的,我都可以設想她是我的妻。」

胡蘭成似乎對結婚很感興趣,凡與之交往的女人,都提出與之結婚,全然不理自己是已婚人士。對一枝胡蘭成又故伎重演。

正是,使君已有婦,羅敷亦有夫,不如我倆湊成一對,豈不美滋滋?

一枝作為房東照料胡蘭成的飲食起居,陪胡蘭成不清不白地度過了在日本的前三年。

關於一枝,胡蘭成是這麼交代的:「有言賭近盜,奸近殺,我們卻幸得清潔無礙,可是以後就沒有與她通音問。

李白詩,永結無情契,我就是這樣一個無情的人。」

胡蘭成在一枝家住了三年就搬走了,據胡蘭成說,一枝不能離婚,故不能嫁給她。

08

黑幫大姐大佘愛珍

在日本期間胡蘭成開始學習日語,並結識了大數學家岡潔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湯川秀樹。

1974年來到臺灣,受聘為臺灣中國文化學院(當時叫做陽明山文化學院)終身教授。

開課教書,朱西寧、朱天文、朱天心父女,受其影響頗深。

胡蘭成像過客一樣,先後從七個女人身邊走過,把女人當作提供享受和服務的驛站。

在日本這個異國的土地上,胡蘭成的最後一站是第八個女人佘愛珍。

佘愛珍是上海黑幫頭子吳四寶的遺孀。吳四寶是何許人也?

想當年民國時期,上海的弄堂裏有哪個小孩不乖,只要喊一聲:吳四寶來了,立馬安靜。

能被上海黑幫頭子吳四寶看上的女人自然不一般,她是上海大戶人家出身。

當年叱詫江湖,雙手持槍,美艷毒辣,一生賣過毒品,坐過牢,殺過人,個性十分堅韌。

這樣的女人在胡蘭成的眼裡有一種別樣的美,於是很快就對其展開了熱烈追求。

黑幫大姐大也招架不住胡的甜言蜜語,兩人很快結婚。

婚後佘愛珍開酒吧,繼續做黑道生意,而胡蘭成則賣字為生。

胡被這黑幫大姐大降服,不再與其他女人來往,兩人一起度過了晚年生活。

順帶提一下胡蘭成的字,國內書法家都對其有很高評價,日本人對他的書法更是崇拜有加,所以他的作品自然不愁銷路。

川端康成對胡蘭成書法的評價:「於書法今人遠不如古人;日本人究竟不如中國人。當今如胡蘭成的書法,日本人誰也比不上。」

川端在日本以小說家出名,然亦善書。其書法有顏魯公意趣,別具一格,可以說造詣也是非常高的。

1981年7月25日,胡蘭成在日本東京去世,結束了情債累累的一生。

看完胡蘭成的《今生今世》讓人感到驚訝,胡蘭成對待感情和女人,如玩遊戲,玩過就算,重在過程,不計結果。

胡蘭成玩三角遊戲,得心應手,他從不檢點自己的行為,他這樣說:

「我已有愛玲,卻又與小周,又與秀美,是應該還是不應該,我只能不求甚解,甚至不去多想,總之它是這樣,不可以解說,這就是理。」

毛姆的《面紗》曾經有言:

「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

胡蘭成這樣一個男人,即便渣,然而才貌情性都一等一,女人愛起來便如飛蛾撲火般不顧一切。

左:臺灣女作家朱天文 右:胡蘭成

「一個人也許只有五六十分,但只要站在他面前一定想做足一百分。」

朱天文說胡蘭成有這種發掘女性美的能力。興許這就是他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女人投懷送抱的原因了吧。


這有什麼關係,漢奸渣男也是人,只能說這些人的才華用在錯誤的地方了。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再無恥的壞蛋也會有人愛,在某些方面志趣相投,或者相吸引,很正常,愛情不能以世俗之事來評判。

張愛玲愛上胡蘭成的可能肯定大於愛上你,然後再大於愛上我。因為才華不夠呀。。

再者說咱也沒經過各種誘惑,誰知道誘惑來了,我們抵擋的住嗎,再說日本人來了,拿針扎我們的指甲,那刀刺我們的牙裡面的神經,我們會不會投降做漢奸,真是未知。


在愛情裏,沒有社會地位,沒有階層,沒有漢奸流氓人渣,只有那一刻,彼此欣賞的自己內心中那個能聊且聊得到心底層次的哪一個,這一刻的驚喜歡欣將整片暗談的星空都遮蔽了。打動我女神張愛玲的只是那一瞬間,愛神驟然降臨,那一刻,她、他都只是文藝世界中最純碎的自己。至於後來要面對的現實的不堪,與此又何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