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 La Cafe Jetaie 取景于普庆坊 18号,现在已经拆卸,新的食店应该会在九月初开张。室内地方连半露天的小巷,是我理想中的舖位设计。

小时候,我是一个很祟洋的女生,入戏院通常都会选择看国外的电影,尤其是动作片,图的是大屏幕和立体音效带来的刺激。港产片?电视播才看吧。

可是人愈大,对香港本土的关注多了,口味也转变了,偏向喜欢看温馨小品。最近印象最深刻的是由郑伊健和娜姐主演的《分手100次》,难得地,亮灯离场后还会去搜查电影关于的影片和资料。喜欢娜姐和电影配乐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它主要在上环普庆坊一带取景,呈现了小社区的美。这个小社区的特色,绝不能被复制。

特色一:无限的楼梯和斜路
因为是依山发展,整个社区有很多楼梯和斜路,电影里面就有不少场面都是取景在楼梯。也因为要不停上上落落,所以没有一条确实路线可言,一直兜圈就是了,反正一直向山下走就会找到电车路或是地铁站。

楼梯街有长超过160年的历史,是一级历史建筑

  香港人懒又追求快捷,扶手电梯和升降机的数量我相估可能会是全球之冠。何解街坊会反对在磅巷建扶手电梯?除了亲身到磅巷走一转外,好奇的人还可以到磅巷关注组的 Facebook 寻找较早期的讨论。

特色二:小店林立
太平山下是个很有趣的地方,明明中上环电车路两旁是个繁忙的商业区,近太平山一带却相当宁静,而且比较少大型连锁店进驻,让小店有多一点生存空间,当中最出名的我最喜欢的是绿色铁皮档胜香园。

▲ 胜香园我个人首推柠蜜脆脆,曾经想在家里DIY但失败了

▲ 还有很多艺术工作室

▲小店门前的猫

特色三:街头艺术
或许是因为上环一带有很多艺术工作室和画廊,给街头艺术生存的空间。

 ▲随街可见的壁画,这一幅墙绝对是 Profile pic-able,不过要拍照就得有耐性

 也忘记了在那儿见到铜像

 针织涂鸦 (Yarn Bombing),首先在美国兴起,从附在作品的 tag 上面得知是 Esther Poon的作品,除了上环,针织涂鸦也曾出现在铜锣湾一带

特色四:追踪历史
中上环是香港最早发展的地区,每条街每条小巷,都见证著香港发展的历史。例如:

水坑口街Possession Street〉是十九世纪鸦片战争后,英军乘军舰登陆占领香港的地方,本名Possession Point,即「占领角」,后来为了减少华人对街名的反感才改名为水坑口街,但英文名则被保留。也因为填海工程,现在站在水坑口街也看不到海了。

太平山街是早期华人聚居地,十九世纪末香港鼠疫流行,死亡人口高达全港百分之一,太平山街一带问题最为严重,后来政府为了改善卫生环境,实行名为「清洗太平地」清洁项目

广福义祠现已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用以供奉客死异乡的华人灵位,曾收容患病华人,可是因为卫生环境欠佳,政府下令关闭,并在上环普仁街成立东华医院,接替收容患病华人的工作并接管广福义祠,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医院。

以上就只是几个例子,要认识香港的历史绝对不止是逛这几条街或是几个地方,而是要认识整个社区。漫步上环,除了让自己上上落落好好运动一下外,还可以认识容易被忽略的香港早期历史。

 

胜香园
地址: 中环美轮街2号排档
电话:2544 8368
服务时间:08:00–17:30

 

交通:
可乘港铁至上环站或中环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始于足下】

去旅行不一定要经过海关,只要带著好奇,哪里都是旅行地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香港出发,发掘本地容易被遗忘的一面。

 

盛夏光年 by Larb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