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筆者若干年來學習馬列主義理論的一些心得體會的分享,試圖總結客觀規律,但免不了帶有個人主觀性,因此請讀者奉行「拿來主義」原則:能用則用,不能用僅供參考,最重要的是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首先分享幾點心得:

第一,理論學習,特別是左翼青年的理論學習,並不只是學給自己,也同時是為了進行宣傳和普及工作的需要,因為貧瘠的理論水平是做不好思想工作的。從這點出發,左翼青年的理論學習便不能只順從個人興趣或喜好(只學自己感興趣的或擅長的),而是根據宣傳工作的進展,缺什麼就補什麼。

第二,理論學習,特別是來自國外的理論學習(馬恩列斯),由於年代、地域和翻譯等原因,對中國的讀者來說有其天然的難度。從這點出發,我們在進行理論學習時需要做好難讀、難啃甚至讀不懂、啃不動的心理準備,要給自己「讀不懂是正常的」這樣的心理暗示,絕不因難而退、自暴自棄。

第三,理論學習,特別是自己此前從未接觸過的理論學習,如一切陌生科目一樣,對其的學習有特定的方法、規律遵守,也需經過特定的學習周期(療程沒夠,病就治不好;同理,周期沒到,理論也學不紮實)。從這點出發,青年在學習理論時一方面要避免毫無方法和頭緒的一頓亂學;另一方面則在自己學習受挫時及時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以促改進,而不是直接否定自己的學習效果,認為自己笨,再學也學不好,也沒必要再學了。

第四,理論學習,特別是內容豐富、含義深刻的理論學習,對其內容的理解可能是多角度、多層次的,每個角度、每個層次的理解可能都只能了解到原文一部分的含義(層次越高理解的會越全面),而且受讀者年齡、社會閱歷、學習時長等因素的限制,每個人在特定的時間段內只能理解到某一個或幾個角度,達到某一個對應層次,只有經歷漫長的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過程後,才可能實現最全面角度和最高度層次的理解和掌握(類似「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三種境界的差異)。從這點出發,青年在學習理論時一方面不要有「要讀就要完全讀懂,否則不如不讀」這樣完美主義的想法(在特定的角度和層次上只能是認識部分真理,不可能達到全部真理),否則會憑空給自己增加難度和壓力;另一方面也不要自我限制,認為自己已對某一文本讀過多次、完全掌握了它的內容,進而主觀臆斷,乃至驕傲自滿(古人說「溫故而知新」,隨著實踐的深入和自己知識、閱歷的增加,很可能在後期閱讀的過程中又發現自己以往不曾關注到的內容、對同一文本產生比此前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上述心得的基礎上,再談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第一,制定大計劃和小計劃。所謂大計劃即時間跨度較寬、內容較籠統的計劃,比如一年的計劃或一個學期的計劃。而小計劃是時間跨度較窄、內容較具體的計劃,是對大計劃的階段性拆分,比如某一周的計劃(按時間拆分)或讀某本書的計劃(按項目拆分)。

舉個例子:馬列主義的理論學習基本可以分為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其中政治經濟學又可分為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資本論)、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當代經濟形勢與問題三個部分,而科學社會主義又可分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從空想到科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實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三個部分。小明在評估了自己的理論掌握程度後認為,制約自己目前認識提高的主要是科學社會主義部分,即自己清楚知道國情性質,也多少知道一些關於剝削、剩餘價值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政治經濟學知識,但是對於社會主義到底是什麼樣子、該怎麼實現以及建設社會主義、以往的社會主義到底有哪些經驗和教訓以及以後又將如何實現社會主義等問題一直不清不楚,雖然學過一點國史,但是學的非常粗糙,基本只是記了個結論,跟別人講起來也非常簡單生硬。小明認為對科學社會主義一塊的學習和掌握可能關乎到自己對於社會主義的信心,也關乎到自己以後的工作和成長。於是,他選擇了科學社會主義作為自己接下來一年的學習目標,這就是大計劃。

但是一年時間很長,不可能只空洞地定一個題目,必須有內容填充。小明於是在向學長學姐請教後鎖定了如下任務:1、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經驗(《獲得權威》、《在地下》);2、俄國革命歷史經驗(列寧的若干重要著作——《怎麼辦》、《進一步退兩步》、《左派幼稚病》,斯大林編著《聯共黨史簡明教程》、史料《蘇聯共產黨歷史》);3、馬克思、恩格斯與機會主義鬥爭史。之所以只選了科社三部分中社會主義實踐的內容,是因為小明考慮其餘兩部分(科社理論、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雖然重要,但不迫切,不構成自己目前最主要的認識瓶頸和工作障礙,因此可以先放一放,優先突破科社實踐一塊。接下來,小明對自己在一年中的學習任務做了大致規劃:第一個學期,重點放在列寧單篇原著上,通讀《怎麼辦》、《進一步退兩步》、《左派幼稚病》三篇文章,接著閱讀《聯共黨史簡明教程》,實現對俄國革命歷程的初步了解;第二個學期,在前一個學期基礎上閱讀較為細緻的《蘇聯共產黨歷史》(十月革命前部分),對俄國革命進行更加充分、深入的了解,接著學習在俄國革命經驗啟發下進行的中國革命的歷史,特別是白區群眾工作的歷史,閱讀《獲得權威》和《在地下》兩本書。考慮到自己平時還有很多事要忙,自學理論的時間較為有限,很可能在完成上述計劃後就沒有多餘時間了,因此馬恩與機會主義鬥爭史便暫時擱置,不列入計劃。

之所以要在第一個學期先讀單篇原著,再讀全面歷史,是因為小明認為單篇原著與具體的歷史時段、事件結合更緊密,敘述更生動形象且有說服力,但也因此觀點偏零散化、碎片化,難以形成完整的歷史脈絡和框架,如果先讀《聯共黨史》再讀列寧原著,那麼固然是在初期降低了閱讀難度(《聯共黨史》比原著易讀),但整個學期下來卻只能記住最後閱讀的原著中的碎片化結論,而初期閱讀的黨史脈絡早就忘記了;反之則不同,先以原著將自己帶入歷史,以更鮮活生動的案例和敘述理解當時發生的一切,再通過黨史學習將碎片化的映像串聯起來,形成全面、完整的歷史脈絡,建立初步的歷史框架。這樣,雖然到學期結束時早先學的原著內容全忘了,但是已經形成了整體脈絡,思路已經比一學期前清晰多了。

這些就是小計劃。以上小明的例子是從項目上來拆分大計劃的,還有一種方式是從時間上拆分大計劃,比如規定一個學期中這幾周讀什麼、下幾周又讀什麼。究竟是按項目拆分還是按時間拆分或者混合拆分,取決於個人的習慣和偏好。

之所以需要大計劃,是因為需要準確理解和評估個人當前的理論掌握程度和短板所在,確定某一個較長時期內努力的大方向;而之所以需要小計劃,是因為要避免大計劃流於頭腦和口號,就必須將之做時間或項目的具體拆分,從而便於後續制定更確切的實施方案並付諸實施(小計劃相當於是大計劃與實施方案之間的中轉環節,沒有這個中間環節,一般人很難直接從大方向制定出詳細方案來,除非你天資異常)。

第二,制定合適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在小計劃的基礎上精確到天,一種是累積式的,第一天做什麼,第二天做什麼......最後一天全部結束;另一種是重複式的,每周一做什麼,每周二做什麼......每周日把一周的任務結束,下一周再開始依次重複。後者較適用於時間安排規律並且已經有較多安排的人,比如大一、二、三學生和在職人員。大一到大三課業較多,且課表固定,可以根據每周課表把自己周內每一天的課餘時間量、課餘時間段等計算出來,設置恰當的安排,之後便周周固定了。前者適用於時間安排不規律且自由程度較高的人,比如大四(及部分不考研的大三)學生。因為每天沒有固定安排,便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設置每天的任務,逐天累積以至完成。制定方案因人而異,且太過具體不方便舉例,以下僅談幾條注意事項:

1.進階。一般規律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簡單)到繁(複雜)。進階次序的設置意味著不可跨越,否則如果由難到易、先深後淺、先複雜後簡單,通常都是費力不討好。

2.辯證法。雖然通常在難易、深淺等階段上不能隨意跨越,但就現象與本質、理論與運用、原因與結果等問題上卻是可以相互轉換、交互強化的。這是因為這些範疇並沒有固定的難易程度,很多時候不存在其中一項是另一項的更高階段的關係。舉個例子,「現象」看起來沒有「本質」高級,但是精通某一領域的現象未必就比只是模糊認識到它的本質要低級(就像古代人不懂科學,但是懵懂中發現了物質和變化的奧義,有樸素辯證的唯物論;近代人詳細研究了各門自然科學,卻在把握本質上出了問題,走向了機械論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那麼難道能說抓住了本質的古代人比把握了現象的近代人思維更高級嗎?)。在生活中,一個生活經歷豐富但是沒讀過多少抽象理論的老農可能比一個學了系統理論卻缺乏社會閱歷的大學生更對社會有真知灼見。這就是說,制定學習方案時不一定要遵循先了解現象再總結本質或先學其理論再推其運用的順序,完全可以倒過來,先給出一個簡單或抽象的本質(或是對本質形成一個簡單和抽象的理解),再到豐富的現象中去求證、理解和深化本質(或是對本質進行更加生動和深刻的理解),等等,或者是採用更加複雜的本質——現象——再本質,或現象——本質——再現象的模式,形成相互轉換、交互強化的效果。

3.寬緊。指的是實施方案的鬆緊度,一般要適度寬鬆,否則遇到不理想情況很容易執行不下去(這種情況又時有發生,難以避免)。適度寬鬆的意思是既要給自己做臨時性的調整留有餘地,又不能過於寬鬆,導致方案缺乏約束力,難以鞭策自己用功執行。總結起來,實施方案制定的原則是:可操作性(有具體方法)、可實現性(目標符合能力)、鞭策效果(有督促和提高作用)、留有餘地(不可過於緊張以至無法進行臨時調整)。

4.原則性與靈活性。處理好整體計劃的原則性與具體方案的靈活性、長期時段的原則性與短期時間的靈活性、最終效果的原則性與落實進度的靈活性之間的關係。僅解釋最後一個:最終效果的原則性指我們制定計劃及方案的最終目的——增加認識、提高自己,不是為了計劃而落實計劃;落實進度的靈活性指在落實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或追趕或拖延的調整,不必完全按照計劃的進度來,也不必因未能完成計劃的進度而灰心喪氣,要記住計劃只是實現的手段,所要實現的目的還是增加認識、提高自己。如果目前的方案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得到較大程度的落實,但是哪怕我們現有的進度只是比實施之前超越了一點點、只是增加了我們一小部分的認識,那麼也是成功的,值得肯定的。

5.點面結合。主要指整條快時間和碎片化時間的結合與利用,連貫性內容與穿插性內容的結合與利用。前者意味著零散、碎片化的時間也可以被重視和利用起來,後者則是說在學習某一固定主題的一整段時間內可以靈活穿插進若干其他主題的內容(但不能多),以開拓視野、緩解疲勞。

第三,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方案因人而異,方法就更加因人而異。以下說幾條我個人比較認同的方法:

1.艾賓浩斯記憶法。其原理為「遺忘率隨時間的流逝而先快後慢」(詳細可查百度百科),直觀的反映就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此方法的核心結論是學習過程結束後知識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遺忘掉,因此需要及時複習和強化,促使瞬時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2.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要光看光讀,也要經常性的動手總結和梳理,做讀書筆記、寫讀書報告是很好的鞏固學習效果的方式。

3.就學習中出現的疑問要及時進行記錄(抓住瞬時靈感),以免忘掉,待之後有合適的機會再找人詢問。

4.先自己解決,再找他人。養成遇到問題自己先查資料的好習慣,不要輕易問別人,否則容易養成對別人的依賴性並可能受到對方不正確觀點的誤導。很多問題其實自己查一下也就明白了。

5.用好書籤,發揮大作用。很多人都有看完一段內容後很快就忘記的習慣,有的人不得不每次都翻到最前面重新看,結果一直看不完。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技術手段就是書籤。看完一部分便把書籤插上去,下次打開直接從書籤以後的內容開始,絕不退回到前面去。因為前面的內容只是看似忘記而非真正忘記,你能夠讀下去,說明文章的分析思路和基本結論你都已經接受了,潛移默化之中已經理解了作者的邏輯,所遺忘的僅僅是對分析思路的展開和對基本結論的論證(雖然這些佔據了絕大多數篇幅)。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在之前結束的位置繼續往下讀,而且會越往後越省力。書籤就是強迫自己不斷開始新內容的技術工具。

最後,學習是一項長期反覆的過程,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態。試圖讀一次就全記住、全理解的想法是錯誤的。如果對於社會科學的東西看一遍就能記住,那麼當年高中時候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同學不選擇文科了(拋掉文科不好就業的因素),很多人不願意學文不就是因為背不過、記不住嗎?中國近代以來大概也就是錢鍾書有「照相機式的記憶力」,過目不忘,不過這種人少的可憐。學習不是立竿見影,而是長期熏陶積累。有時候結果重要,有時候過程也同樣重要(當然,過程也是一種結果,沒有完全無結果的過程),讓我們下定決心、擺正心態,去爭取結果、享受過程吧!

原標題:青年如何學習:馬列理論學習方法分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