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东方、好未来等教育巨头的重重包围下,流利说仅仅用了6年时间便成功上市,牢牢抓住AI的风口。正应了互联网行业那句老话:“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顶着“AI+教育第一股”的光环,流利说敲开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大门。

  但流利说依然没能逃出亏损的怪圈,这背后反映的或许也是整个在线教育行业的现状。

  技术引领上市的流利说,迟迟未能实现盈利

  2016年来,AI一直被视为最大的风口之一,AI技术也将引领下一场科技革命。谷歌、百度等等科技巨头的纷纷介入实现了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的成功落地,但伴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退,资金多、项目少、营收难等等现象的出现让AI产品看上去貌似噱头更大。

  在这样的格局下,英语流利说悄然上线了AI英语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能给学生们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案。虽然AI英语老师还没能达到完全真人的大师级别,但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已经足矣。

  流利说的官方介绍版本是这样的:在自己的平台上将技术和教育完美结合,使得教育的效率和时效性显著提高,没有场地以及学习时长限制的流利说也以高性价比捕获了不少用户的芳心。一个以用户为核心的学习平台,用户规模也是开始了迅速增长。

  然而,流利说依然没能摆脱烧钱换流量的互联网商业逻辑:

  2016年净亏损0.89亿元;

  2017年净亏损2.43亿元;

  2018年净亏损4.88亿元。

  上市之时,流利说共有员工1689名,其中研发人员234人,占比13.8%;技术人员126人,占比7.5%;内容开发人员78名,占比4.6%;剩余1193人,占比70.6%的则全部都是营销人员,这占比让流利说看上去更像是一家互联网营销公司。按理来说流利说应当以技术发展为主要核心,如此看来难免有点本末倒置。

  也正因受到高昂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影响,流利说迟迟未能实现盈利。

  除去营销,流利说可能还是在走上坡路

  我们来看流利说的财务状况。

  2018年全年,流利说净收入6.372亿人民币,较之2017年全年的1.656亿上涨了284.9%;完成现金收入9.866亿元人民币,较之2017年上涨了245.2%。

  亏损方面,流利说2018年全年净亏损4.881亿人民币,相比于2017年的2.428亿而言,亏损幅度扩大了101%。不过其年度亏损占据收入的比重却是从2017年的146.63%缩窄至76.59%,和2017年相比流利说的毛利率也上涨了7.4个百分点。

  而造成流利说巨大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营销。

  2018年全年,流利说运营花销总额达到了9.26亿人民币,较之2017年的3.56亿元增长了160.1%。研发方面,流利说2018年投入了1.552亿人民币发展研发,相比2017年的0.532亿增加了191.9%。但这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的薪酬和福利进一步提升,研发费用占净收入的百分百实则降低了7.8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和大多数的在线教育公司类似,市场营销占据了流利说的大部分成本,逐渐扩大的趋势也成为其亏损的主要原因。

  好的方面是,流利说的付费用户规模始终在增长。截至2018年末,流利说累积注册用户达到了1.103亿,2018年约有250万用户付费购买了公司的课程和服务,由此带来了6.3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了284.9%。

  这也说明了流利说通过免费服务来吸引新用户并将其转化为付费用户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从2016年年底至2018年年底,流利说的注册用户从3400万突破过亿。两年间的用户增长幅度超过220%,也是流利说人工智能受到用户认可的一个表现。

  从这样的形式也促进流利说在相关领域的研发力度进一步增加,2018年第四季度流利说研发费用5370万人民币,相比17年同期增长了148.4%;2018年全年研发费用为1.552亿人民币,较之2017年也增长了191.9%。

  若不惧亏损,在线教育的未来依然是一片光明

  根据预测,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到2.96亿人,市场规模将达到4330亿元,但在这片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的红海中,亏损依然是普遍现象。

  我们来看一些在线教育头部企业的数据。

  1、沪江:2015年至2017年,沪江的总收益分别为1.85亿元、3.40亿元以及5.5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3.3%。亏损情况为2.80亿元、4.22亿元以及5.37亿元,2018年前8个月沪江营收4.36亿元,同比增长27.2%,亏损净额8.63亿元,并且这三年里沪江的经营性现金流都为负值。

  2、51Talk:2015年至2017年,51Talk净亏损分别为3.27亿元、5.15亿元、5.81亿元。直至2018年,51Talk第一季度亏损1.127亿元,17年同期1.4亿元;第二季度净亏损0.737亿元,17年同期1.393亿元;第三季度净亏损0.904亿元,17年同期净亏损1.418。从这里才能看出来好一点。

  3、尚德:2015年至2017年,公司净收入分别为1.59亿元、4.19亿元、9.70亿元;净亏损分别为3.18亿元、2.54亿元、9.19亿元。

  能看出来,亏损依然是教育行业的常态,亏损的大部分原因还是一开始大家都热衷于用烧钱的方式来抢占市场。而烧钱就意味着在得到回报之前要不断地产出,也就是不断地对教育系统以及师资力量的投入,所以盈利跟不上来的在线教育自然是一片亏损的迹象。

  而在亏损收窄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这个行业在不断夯实自己。首先是在线教育的用户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从2015年的1.1亿人到2018年的1.79亿人,用户规模始终在呈现上升趋势。

  2015年到2017年,在线教育的使用率也从16%上涨至19.2%。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接受在线教育这种使用形式,整个市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

  短短五年时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上升超过12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4330亿元。

  AI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相继和在线教育领域结合,孵化出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这也说明流利说选择的方式其实是行之有效的。

  事实上,在线教育行业的亏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这场持久战或许还要打上好长时间,也只有对市场有信心的企业才能走到最后。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不要太惧怕亏损,聚焦于教育模式的优化才是重中之重。

  待到亏损结束时,或许:大浪淘沙始见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