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7年3月,拿破崙將軍偕夫人參觀盧森堡大公國第一國立小學。小學的師生熱情地接待了他。在辭別的時候,拿破崙慷慨、瀟灑地向該校校長送上一束價值3個金路易的玫瑰花,並承諾:「為了答謝貴校的盛情款待,我不僅今天呈上一束玫瑰花,在未來的日子裡,只要我們偉大的法蘭西國存在一天,每年的今天我將親自派人送給貴校一束同樣價值的玫瑰花,作為法蘭西與盧森堡友誼的象徵。

然而,時過境遷,疲於連年徵戰,又因政局動蕩,最終因滑鐵盧慘敗而深陷囹圄後被放逐在大西洋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把曾經躊躇滿志時許下的那個「盧森堡許諾」徹底忘了。

拿破崙忘記了諾言,但盧森堡這個友邦小國卻把這段歷史載入了史冊,還編成畫冊和兒童文學故事,成了一則膾炙人口的美談。

近200年時間過去,到了1984年底,盧森堡通知法國政府,提出了「玫瑰花懸案」之索賠要求:要麼自1798年算起,每年3個金路易,加上5分(5%)的年利息,以「複利」計算進行賠償;要麼法國各大報紙承認他們的一代偉人拿破崙是個言而無信之徒。

起初,法國官員不以為然,這區區小數目對於法國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可是,等計算結果一出來,法國官員目瞪口呆了:這筆債務竟高達11003550法郎!(1個金路易等於20法郎)

為了拿破崙的聲譽,法國政府還是準備支付這筆鉅款。但是,關鍵還不是錢的問題,這裡還關係到另一個問題,也是關於拿破崙的聲譽:如果法國政府支付這筆外債,也就間接承認了偉大的拿破崙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這一歷史公案使法國政府陷入極為難堪的局面。

冥思苦想之後,法國人最終以這樣的措辭取得了盧森堡人的諒解:「今後,不管在精神還是物質上,法國將始終不渝地對盧森堡大公國的中小學教育事業予以支持與贊助,來兌現我們的拿破崙將軍那一諾千金的『玫瑰花』諾言。」


拿破崙1797年在義大利打仗,年初時候就在圍城曼圖阿;盧森堡在1795年被法國第一共和國吞併,毫無友誼可言; 並且18世紀晚期,其實歐洲沒有那麼普遍發達,我個人認為這個時候盧森堡有沒有小學都很難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