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什麼都可以賣?視覺中國重重跌停!

毫無懸念,視覺中國(000681.SZ)跌停了!

4月12日開盤,近20億市值隨著一字跌停而灰飛煙滅,自媒體的「苦主」視覺中國這次真的栽了。

?

視覺中國怎麼了?這兩天鋪天蓋地的報道之後,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4月10日晚,舉世矚目的「黑洞」照片首次發布,刷爆各大媒體。

這本是科學界的大事,但誰能想到,視覺中國居然把「黑洞」的版權據為己有,黑洞的照片在視覺中國網站上被註明為:「此圖僅限於編輯用途,如用於商業用途,致電或諮詢客戶代表」。

這意味著,微信公眾號們只要使用「黑洞」的圖片,就得給視覺中國付錢。

視覺中國惹了眾怒!之後,開始被各種「扒皮」。

結果,越扒越令人震驚。

不僅科學家的成果「黑洞」圖片視覺中國可以拿來賣,就連國旗、國徽照片,視覺中國都可以拿來賣。

共青團中央也忍不住了,發微博質問:「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

一些大公司,如蘇寧、360、招商銀行、鳳凰網科技也紛紛發布動態,不滿自己的商標圖片被視覺中國用來收費。

?

事情越鬧越大之後,人們發現,消防烈士的照片居然都被視覺中國拿來賣了!

?

是可忍,孰不可忍!

黑洞照片,版權到底是誰的?

視覺中國說「黑洞照片」的版權是它的,但自己說是就是嗎?

視覺中國官網上顯示,黑洞照片源標識為ESO,即歐洲南方天文台。

然而,ESO在卻明確表示:視覺中國的這種版權主張不合法,視覺中國從未就黑洞圖片聯繫過ESO。ESO從未,也不能將他們的圖片版權轉讓給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

所以,視覺中國根本就沒有黑洞照片的版權。

但視覺中國還在嘴硬。

新京報報道,視覺中國方面回應稱,確實並未直接聯繫到歐洲南方天文台,是通過法新社拿到的編輯類使用授權,但並不是每張照片都需要直接聯繫作者。

視覺中國回應:「我不可能每張照片都需要自己去搜集啊,這是我們的正常運營情況。」

網友們在歐洲南方天文台官網上,找到了這樣一段話:

If you want to use our materials without having to pay,the full image or footage credit must be presented in a clear and readable manner to all use :rs, with the wording unaltered。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如果您想使用我們的材料而無需付費,則必須以清晰易讀的方式向所有用戶呈現完整的圖像或素材,並對措辭不作出修改。

黑洞照片無需付費,版權已經開放,但視覺中國硬是能假模假式對外收費。呵呵,真是太敢玩了。

「勒索型」商業模式,利潤年年漲

說起視覺中國,可謂自媒體人的苦主,如果哪個自媒體因為圖片版權問題還沒被視覺中國告過,這家自媒體一定不太出名。

用一張照片動輒賠償視覺中國數萬元,「自媒體苦視覺中國久矣」已經成了業內共識。

靠著「維權——訴訟——和解——簽約」這種「高級商業模式」,視覺中國大賺特賺,凈利潤年年增長,業績曲線堪稱完美。

?

(視覺中國近年近利潤)

揮舞著版權大棒告這告那的視覺中國,發財的武器是「鷹眼系統」。

這個「鷹眼系統」,有著自動全網爬蟲、自動圖像比對等能力,能夠自動追蹤公司擁有圖片在網路上的使用情況,並提供授權管理分析、在線侵權證據保全等版權保護服務。

靠著這套系統打天下,視覺中國真是一家「名副其實」的科技公司啊!

視覺中國說自己有很多簽約攝影師,因此版權眾多。但有的圖片,比如名人肖像、老照片等,明顯不是其簽約攝影師拍攝的照片,視覺中國為什麼也說「此圖片是編輯圖片,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聯繫客戶代表」呢?

視覺中國,你這是不是侵權了呢?

再者,那些消防烈士的圖片,你拿這些圖片收費,經過烈士們的家屬同意了嗎?你該作何解釋?

其實,視覺中國的「碰瓷式維權」早就被眾人詬病。

投資圈的大佬@經緯張穎早在2018年就痛斥過視覺中國漫天開價的「勒索型商業模式」。

?

視覺中國這種「勒索型商業模式」令人髮指到了什麼程度呢?

明星們使用自己的圖片,甚至都要倒貼給視覺中國錢。

4月11日,演員莫小奇發微博稱,在自己平台發自己照片被要求付費。

她的工作人員說,小奇在自己創業的微信平台宣傳電視劇《天衣無縫》時用了小奇劇照,結果被視覺中國要求付費,但劇組並未授權劇照給視覺中國。

?

楊冪做廣告說:「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但筆者看來,視覺中國才是一個神奇的網站!

什麼樣的照片都是自己的,什麼樣的照片都能拿來賺錢,難道還不神奇嗎?

董事長、總裁都是外國人

視覺中國雖然公司名字帶有「中國」二字,但其高管卻幾乎是清一色的外國人。

董事長廖傑加拿大籍,總裁梁軍美國籍。

?

明明是一家洋人開的公司,名字中卻帶有「中國」二字,行為上更是對中國的企業進行「勒索式簽約」。

這樣的公司配得上「中國」二字嗎?

說來也巧,就是這家「外國人」的上市公司,在黑洞照片引發巨大風波的第二天,就面臨著天量的股票解禁。

4月12日,視覺中國將有3.88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占公司總股本的55.39%。

五年前視覺中國借殼遠東股份上市,定向增發了股份,當時的發行價為5.28元/股。

目前公司25.20元的市價,比定增價格將近翻了4倍。

定增的股東們,本來已經賺得盆滿缽溢了,但按照目前的架勢,視覺中國僅僅一個跌停板是很難打的住的,後面再來幾個跌停板的話,這些股東們的收益恐怕就大打折扣了。

「豬隊友」視覺中國

對同行公司來說,視覺中國可謂「豬隊友」。在視覺中國出事之後,全景網路(代碼:834877)也被發現出售國旗圖片牟利。

於是,全景網路的運營網站全景視覺也關閉了。

公開報道顯示,僅僅2018年,被全景網路告上法庭的自媒體就至少有79家。

全景網路對自媒體們的開價是一張照片要價至少1萬。

全景網路公司法務部門維權訴訟產生的毛利率一度達到100%。

毫無疑問,這是個一本萬利的生意。

全景網跟著出事之後,資本市場的著名網站,做路演互動服務的深圳市全景網路有限公司也因為名字跟全景網路太相似,從而「躺著中槍」。

公司不得不專門發聲明,澄清自己與從事圖片銷售的全景網路沒有任何關係。

?

致命的打擊:商業模式終結

在被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之後,筆者認為,視覺中國和全景網路面臨的最大衝擊並非是名聲徹底毀了,而是商業模式可能會被徹底終結。

這件事之後,視覺中國和全景網路肯定會大批量下架一些「打擦邊球」的圖片,進行「勒索式維權」的圖片數量大大減少之後,業績也許會受到重大衝擊。

之前是眾多自媒體迫於視覺中國們的壓力,不得不與其簽署圖片付費合約。但這件事情之後,勢必會有自媒體不再畏懼視覺中國們的這套模式,選擇不再與其簽約。

這樣以來,視覺中國們的現金流也許就會迅速枯竭。

對於任何公司而言,商業模式被破壞都是最致命的問題。在充當了無數次原告之後,視覺中國會不會被別家公司「反訴」?這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畢竟它得罪了太多公司。

結語

當你在凝視黑洞,黑洞也在凝視你。誰能想到,視覺中國居然成為第一個被黑洞「吸走」的企業。

這就是傳說中的「不作死就不會死」吧!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在看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在看,以示鼓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