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男兒浴血中,衛我中華一脈同”。他們,以血肉之軀爲祖國做出了不朽貢獻;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捍衛了祖國的尊嚴。今天,追思、緬懷;今晚,請記住這些閃亮的名字,銘記他們的犧牲與奉獻。天地清明,追思悠悠,祭如在。

  朗讀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 央視新聞主播 賀紅梅

  配樂丨歷史回憶- 徐鯉

  這是一封封最深情的家書,

  譜就了一闋闋痛徹心扉的千古絕唱,

  向親人告白,

  向最摯愛的人告別,

  情真意切,字字泣血,

  穿越歲月風雨,

  涓涓流淌至今……

  我即離去,切莫爲我悲傷。

  誰不熱愛生命?

  誰不眷戀親情?

  她是母親,是媽媽,

  面對犧牲,

  她最放不下的,

  就是自己最最親愛的孩子啊!

   趙一曼遺物、與兒子的合影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宜賓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負傷,不幸被捕。翌年8月2日英勇就義,時年31歲。〕

  寧兒:

  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

  母親因爲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

  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爲國而犧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親趙一曼於車中

  (注:這篇遺書是趙一曼被押赴刑場的途中,在囚車中寫下的。)

  未惜頭顱新故國,

  甘將熱血沃中華。

  白山黑水除敵寇,

  笑看旌旗紅似花。

  節選自趙一曼《濱江述懷》

  他,是丈夫,

  是愛人,

  生死麪前,

  他最牽掛的,

  是並肩攜手的愛妻。

   林覺民

  〔1911年4月24日深夜,24歲的林覺民夜不能寐。3日後,他將和同志們一起,發動震驚中外、反抗清朝暴政的廣州起義。抱着犧牲的決心,林覺民翹望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的神州大地,無比思念遠在福州美麗文靜的愛妻陳意映,在案頭,他寫下這封致愛妻的絕筆書。〕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爲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爲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爲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雲: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爲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爲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

  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鄧中夏

  〔鄧中夏,1920年參加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10月在南京雨花臺就義,時年39歲。下面這封信寫於1933年5月,由於叛徒告密,鄧中夏的妻子夏明不幸被捕,囚禁於上海法租界監獄。〕

  妹妹(即夏明):

  你四月二十七的信,我收到了,自從你入獄之後,到現在,整整半年了,我沒有接到你半個字,今天得到這封信,你想我是多麼喜悅呵!我前後寫了四封信,據說有一封你是收到的,大概是去年陰曆年底罷:每逢二十七我都託一位女人來看你,據說只有一次見着你,那時你恰在病中,後有幾次則因另有人看你,她看不到你了,信和東西送不進去,從此就杳無消息,我多麼的掛心呵!好!現在弄清爽了,我放心了!

  我很好,你囑咐我的話,我當時時記在心頭。妹妹!父前知道你的消息嗎?你沒有寫信回家嗎?如父母不知道,還是不告知他們的好,如已知道,我寫信去。我有不少的話要說,有機會再談罷!

  即此祝你健康!

  哥哥書

  那有斬不除的荊棘?

  那有打不死的豺虎?

  那有推不翻的山嶽?

  你只須奮鬥着,

  猛勇的奮鬥着;

  持續着,

  永遠的持續着。

  勝利就是你的了!

  勝利就是你的了!

  鄧中夏《勝利》

   吉鴻昌

  〔吉鴻昌,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捕,24日在北平英勇就義,時年39歲。以下是1934年11月24日,吉鴻昌就義當天,寫給妻子胡紅霞的遺書。〕

  紅霞吾妻鑑:

  夫今死矣!是爲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家中餘產不可分給別人,留作教養子女幹(注:指革命工作)等用。我筆囑矣,小兒還是在天津託喻先生照料上學,以成有用之才也。家中繼母已託二、三、四弟照應,孝敬,你不必回家可也。

  鴻昌手啓1934年11月24日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就義詩》

  他是兒子,

  永別母親,

  可以想見媽媽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心欲絕。

  可他,

  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

   夏明翰

  〔夏明翰,湖北早期黨組織重要領導人,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1928年在武漢被捕後英勇就義,時年28歲。〕

  你用慈母的心撫育了我的童年,你用優秀古典詩詞開拓了我的心田。爺爺罵我、關我,反動派又將我百般熬煎。親愛的媽媽,你和他們從來就是格格不入的。你只教兒爲民除害、爲國除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關鍵時刻,你給了我們精神上的關心、物質上的支援。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口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

  ——夏明翰致母親陳雲鳳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夏明翰《就義詩》

  他是父親,

  卻舍小家爲大家。

  他去世後只留下了兩件遺產:

  一是8元6角錢,

  二是關於發展阿里經濟的12條建議。

  “青山處處埋忠骨,

  一腔熱血灑高原”。

   孔繁森和藏族兒童在一起

  〔孔繁森,一生清貧,將一腔熱血灑向高原。他領養了3名藏族孤兒,3次以“洛珠”的名義獻血900毫升。他擔任阿里地委書記後,跑遍了98個鄉,行程達8萬多公里。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不幸殉職,時年50歲。〕

  玲玲:

  你現在填補了咱家沒有正式大學生的空白。你考上了大學,了卻了爸爸盼望已久的心事。回想往事,爸爸覺得你的成長至少有兩點值得我總結,一是由於我的工作環境,朋友多、同事多、工作調動頻繁,影響了你的學習,也使你接觸社會太早,成熟過早。二是我要求你們幾個孩子太嚴,望子成龍的心情過於迫切。我看過不少名人自傳及成長過程,比如居里夫人、宋慶齡主席、我國醫學專家林巧稚等,她們的出身有的是貴族,有的是貧民,但她們卻有個共同的條件,一是家教比較嚴,二是性格內向,三是有自己的奮鬥目標。爸爸不盼望你當什麼名人,而想讓你儘早成爲一個人格、素質俱佳的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家庭的需要。爸爸知道你是一個十分要強的人,而且也有雄心壯志,我相信你一定會成長爲一個有出息的人。我肯定地說,爸爸沒法和你相比。

  玲玲,我本應早點給你去信,但在你和你媽媽走後的第三天下午,我就做了手術。今天剛下牀,不久就回阿里。躺在牀上,才能靜下心來想好多事,也想到了我的女兒。所以,今天就寫了這幾個字。

  爸爸:孔繁森

  1993年9月20日於醫院中

  多想,再見你一面。

  當他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離開這個世界,

  最傷心地,

  莫過於他的愛人與兒女。

  “爸爸,我們好想你!”

   焦裕祿和夫人徐俊雅結婚照

  〔焦裕祿,原蘭考縣委書記。他“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被後人稱之爲“焦裕祿精神”。1964年因肝癌病逝於鄭州,終年42歲。〕

  親愛的父親:

  您知道嗎,如今的焦家已經四世同堂,是一個27人的大家庭,這個家庭溫暖幸福。這麼多年,您的兒女們是多麼的想念您啊!

  您去世後,我們過了一個又一個沒有鞭炮沒有歡笑的春節。我們最怕過春節、也最怕清明節。那幾年,每年的除夕夜,母親都是流着淚包一整夜的餃子。大年初一給我們下完餃子後,她卻不喫不喝地躺上一整天。我們心裏清楚,母親是在想念您啊!每到清明節,母親手把着我們的小手給您掃墓,她有幾次哭得昏倒在您的墓前,不得不讓人攙着她回家,那情景讓每一個人都心痛。

  如果您活着,您也一定對我們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而喜不自禁,酷愛唱歌的您一定會指揮我們一家人高唱《黃河大合唱》吧,我們也會把工作生活的事情常說給您聽聽。

  如果您活着,您一定不會離開蘭考。您太愛蘭考這片土地了,一草一木,一溝一壑您都用腳丈量過。現在您所牽掛的這片土地也變得富饒美麗,您愛蘭考的鄉親,他們一定會像走親戚一樣來看您……

  我們想念您,親愛的父親!

  女兒

  當她爲國犧牲,

  倉促離去,

  最愛的親人,

  要如何面對這長久的別離?

  “旭兒,媽媽咋就夢不到你?”

   餘旭

  〔餘旭,出生於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空軍二級飛行員,先後飛過4種機型。漂亮、聰穎、會跳孔雀舞的她被稱爲“金孔雀”。2016年,餘旭在訓練中不幸犧牲,年僅30歲。〕

  旭兒,媽媽昨天又夢到你了,還是小時候的樣子,站在街邊上,我衝過去抱你,可你一下子就消失了,我醒來眼淚打溼了枕巾,你爸爸說下雨了,清明節快到了。你走的時候是冬天,現在油菜花都結籽了。沒有你的日子,一天一天過得特別長,我總想在夢裏抱抱你,和你說說話,問你爲什麼這麼狠心離開我們,可是我咋就夢不到你。旭兒,這次真的跑得太遠了呀!

  那些報道上都說你是英雄,我們是偉大的父母。可旭兒,我從來沒想過這輩子會和偉大兩個字連在一起。你曉不曉得每次看你飛行,我和你爸爸的心都是懸着的,什麼激動啊、驕傲啊,都是你平安落地後纔會有的感覺。我記得那年勸你停飛,你哭着說不願意,我就曉得我這個女兒,是要嫁給飛機了。

  旭兒,你記不記得,我用微信還是你教的呢。你對我說,要會用智能手機,做個時尚的媽媽。我一個老太婆時尚個啥子喲,我最高興的是經常從手機裏看到你了。你的每次刷新,我和你爸爸都要認真看好久,我們要猜你在哪裏,你的心情好不好。你讓我們遵守部隊的紀律,我從來不敢亂髮你的消息,微信裏只有和你的那一張合影 。現在覺得好傻,爲什麼不趁你回來的時候多拍一點呢?

  ——餘旭母親 胡中秋

  圖/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