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這兩天,鄭州烈士陵園裏前來進行掃墓祭奠的市民非常多,軍人、學生、公務員等等,人們懷着無比敬仰的心情走進陵園,緬懷先烈。

  繞過陵園的紀念碑,走進墓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座烈士墓,墓碑前已經擺滿了鮮花,不時還有市民上前鞠躬致敬,這是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的墓。吉鴻昌1934年被反動派殺害的,他的墓原先在老家扶溝,後來爲了更好地進行紀念,經吉鴻昌家屬同意,1964年遷墓至鄭州烈士陵園,至今已有55年。

  吉鴻昌早年從軍後一直在馮玉祥的部隊任職,1932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察綏抗日同盟軍軍長,吉鴻昌帶領將士一直戰鬥在抗日前線。英勇就義前,吉鴻昌曾在刑場上用樹枝寫下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至今讀來仍然豪氣幹雲,令人欽佩!

  革命戰爭年代,無數中華優秀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爲了民族解放、爲了新中國建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鄭州烈士陵園裏,還建有包括吉鴻昌烈士在內的四座紀念碑亭。這是吳煥先烈士的紀念碑亭,吳煥先生於1907年,河南新縣人,他曾長期在鄂豫皖地區堅持對敵鬥爭,後來又創建鄂豫陝蘇區,1935年8月在甘肅涇川英勇犧牲。

  這是彭雪楓烈士的紀念碑亭。彭雪楓生於1907年,河南鎮平人,早年參加革命,身經百戰,被譽爲紅軍中德才兼備、智勇雙全的軍事家。抗日戰爭時期,彭雪楓帶領部隊主要在豫皖蘇一帶與敵鬥爭,戰功顯赫。1944年9月,彭雪楓將軍在河南夏邑東八里莊親自指揮戰鬥時,不幸流彈擊中,英勇犧牲。

  這是楊靖宇烈士的紀念碑亭。楊靖宇生於1905年,他原名馬尚德,河南省確山縣人。1932年,楊靖宇受命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他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一度令日軍聞風喪膽。1940年2月,因叛徒出賣,楊靖宇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仍孤身一人與日寇周旋戰鬥多日,最終壯烈犧牲。

  在烈士陵園紀念碑亭的後方,這裏是一大片墓園,長眠於此處的是在解放鄭州戰役中犧牲的部分烈士。鄭州是1948年10月22日解放的,當時的戰鬥主要發生在鄭州西北雙橋、老鴉陳一帶。爲了追擊殘敵,解放軍戰士犧牲後都是由後續部隊就地安葬,很多人無姓名可查,只能用樹枝做標記,寫下部隊的番號。1955年,鄭州烈士陵園建成,有88位解放鄭州的烈士遷墓於此,其中,大多都是無名烈士。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與烈士們生前所處的年代不同,現在的中國已經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烈士們犧牲生命爲之奮鬥的夢想變成了現實,“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