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企业内训沟通技巧课程中,借由一个讨论活动观察到在不同产业,任何年龄层,都有著相似的倾听习惯「担心自己将要说的,而无法听对方说」,因而容易漏接某些重要资讯,也或者完全没有听进任何讯息。

 

过度担心在沟通上的表达,就容易疏忽了「倾听」的力量

 

台上认真的分享著:「我们蓝色最有成就的就是被肯定,只要一句简单的赞美,我们就会很开心了,因为…最让我们感到挫折的就是,部门间不能和谐相处,因为…如果中了三亿乐透我们会这样…」。

 

报告结束后当我提问:「蓝色刚刚说我们只要怎么做他们就会开心?」


一个你现在都可以立刻回答的问题,但在教室现场却只有少数人答得出「赞美」两个字。

 

当学员发现在小组上台分享后,老师都一定会做提问,并且给予回应者分数作奖励时,他们会立刻调整倾听的模式,从专注在自己等会的报告,移转到在台上伙伴分享的内容上。

 

从上述过程中,你不难发现,沟通是否顺畅往往不是受对方沟通技巧或表达能力程度的影响,而是决定于你的倾听专注度。

 

练习提升沟通技巧-倾听的三个方法

 

分享三个在企业内训时,学员立刻应用立即能见成效的倾听沟通技巧。

 

1.释放沟通讯号:刻意释放沟通讯号,像是:微笑、点头、简单会应示意、放下手边进行的事物、身体微向前倾,这些讯号都能加强对方在表达上的自信,因而说得更加完整且明确。

 

请你想像当你和主管做报告,过程中他都默不出声,没有任何回应和表情,你必定会猜想,他是不是不满意我的报告,也或者是他有在听吗?这些无谓的猜测都在无形中影响著你的表达意愿、顺畅度与程度。

 

2.边听边做记号:将对方说的关键字记录下来,像是:人、事、时、地、物,更可以尝试记录下对方说的「为什么」?这些记录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心理的复述默念。

 

当我以电话和企业做课前需求访谈时,本子除了记录基本上课人数、时间、教室样貌外,更多记录下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办这堂课程?因为这些资讯能帮助我跳入他的思考架构中来进行模拟思考。

 

3.大脑整合摘要:倾听对方表达后,每一次都试著摘要出对方的重点和思考系统,可以说出来作确认,也可以是与自我原有的观点做对话,若能养成此习惯,将大力提升你的思考与表达。

 

每次在课堂一开始让学员做自己的部门、年资、性格、心情颜色介绍时,你会看到所有学员除了专注听对方说外,还会加以记录,或是在学员介绍后复述他说的资讯,因为学员们都认为他们随时会被老师要求将所听到的内容作摘要。

 

沟通不是听你说,而是听对方说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