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也是清順治元年,在中國東北興起的以滿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政權——清朝的軍隊在明朝山海關守將吳三桂的帶引下大舉進入山海關內、攻佔明朝首都——京師(今中國北京)開始對中國長達三百年的統治。清朝在接管了紫禁城的同時,也接收了一部分前朝的太監。

太監,也稱宦官,通常是指中國古代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而成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們是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又稱寺人、閹(奄)人、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唐甄在《潛書》中對於太監有這樣的描繪:「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聽之不似人聲,察之不近人情。」中國早期宦官不都是閹人,在東漢之後才完全使用閹人做宦官。至於那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稱謂:「太監」,則是最早出現於遼代,但是主要的意思也是指政府的一個高級職位的名稱,任官者並不一定都是宦官。「太監」成為對宦官的特定稱謂是在明代,明朝時,宮廷內設十二監二十四衙門,提領者被稱為掌印太監,俱由宦官出任。低階宦官名「少監」、「中監」,高階宦官是「太監」;於是「太監」變成了高級宦官的稱謂,再後來又演變成對宦官的統稱。

太監在明朝時發展達到頂峯,據史書記載,明朝時太監人數最多時,擁有近十萬人的龐大的太監隊伍。甚至出現了「凈軍」一詞,意思就是指由太監組成的軍隊。而明朝太監權勢之盛,為禍之慘烈,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空前絕後的。大太監劉瑾被稱做「站著的皇帝」,魏忠賢則被呼為「九千九百歲」。

鑒於這種情況,清朝的統治者對於太監亂政的防範監督和懲處尤為嚴厲。

首先,大量裁剪太監人數。清政府將明代的數萬的太監隊伍大幅裁減至千餘人,此後清朝的太監人數一直維持在這個規模,最高時也不過3600餘人,與明朝動輒以萬人計的情形相比,著實縮水不小。

其次,不斷增加太監管理機構,對於太監的管轄機構也是幾經更迭。順治十一年(1654)六月,裁撤內務府,改設八監、三司、二局,合計十三個衙門。十月,復設尚方司。順治十二年,改尚方司為尚方院。順治十八年,尚方院改為內刑部。康熙年間,廢十三衙門,重設內務府。康熙十六年(1677)設立敬事房,又稱宮殿監辦事處,管理太監。改內刑部為慎刑司,負責處理太監犯罪案件。

再者,從品級等多方面防範監督太監,限制太監的權力。自順治朝就立下了鐵碑,嚴禁太監幹預朝政。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二月,明確了敬事房的品級設置。清朝太監的品級自清初至道光年間,一直都嚴格遵守品級不得超過四品的鐵律,直到晚清這一鐵律才漸漸被打破。乾隆年間在朝廷編寫的《國朝官史》中《官制》一章中還專門編輯錄入了懲治太監的相關條例:宮殿監處分則例(3等11條)、各處首領太監處分則例(3等16條)、宮殿監凡例。

最後,在薪酬上對太監嚴格管理。清朝時太監的俸祿結算有時候是按月有時候是按年。俸祿和公費錢都有定例,俸祿高不過銀8兩,米8斛,公費錢不高過1兩3錢。對於俸祿和公費錢的領取,清朝初年是由總管太監將錢數匯總後,呈報給戶部,一併領取。乾隆二十八年(1763),又在東華門外設「恩豐倉」,專門負責發放。支領流程也比較嚴格,例如太監的公費錢如果需要提前支取,則由宮殿監提前半個月向內務府下轄機構廣儲司呈報詳細的支取數字,經其核準無誤,再有廣儲司行文至戶部,方可支取。

雖然清朝對太監的嚴格管理,但是對於最為接近整個王朝權利中心的太監而言,統治者稍有不察,太監們獲取權勢也是很容易的。到了晚清,各種鐵律逐漸廢弛,清朝也出現了一些權監,在本文的附註,就列舉了一些有較大影響的清朝太監們。

註:1,用閹割過的男人作為宮廷內侍並非中國獨有產物。朝鮮和越南的王室也喜歡使用去勢的男性作為內待,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都曾經有相同的做法。聖經新約中亦有向來自非洲衣索比亞的太監傳福音的記述。英文中太監(eunuch)一字即由希臘文「守護牀的人」轉變而成,可見宦官在中外本來都是為了保護後宮貞節、皇族血統而設。土耳其人使用的是黑人太監,名為諸女領班,也有白人太監,但黑人人數多,勢力也較大。另外,在古代並非所有的國家的皇宮內院都會有所謂的宦官,例如日本的江戶幕府時期負責將軍後宮 (即大奧)的一切事務都由女官負責,男性則除了一些特殊情況外一律禁止進入。

2,內務府:滿洲八旗中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歸皇帝統率,被稱為「上三旗」,而隸屬於上三旗的包衣,因為是侍奉的是皇帝的內廷事務,叫做「內廷差事」,也就是內務府。最高長官為總管內務官大臣,初為三品衙門,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為正二品,由皇帝從滿洲王公、內大臣、尚書、侍郎中特簡,或從滿洲侍衛、本府郎中、三院卿中升補。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種事務,都由內務府承辦。1911年辛亥革命後,廢帝溥儀仍居宮內 ,為皇帝服務的內務府也得以保留,直至1924年溥儀被驅逐出宮為止。

3,唐甄(1630-1704):中國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論家。初名大陶,字鑄萬,號圃亭。四川省達州(今通川區蒲家鎮)人。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清順治十四年 (1675)中舉人。曾在山西長子擔任過10個月的知縣,因受逃犯牽連被革職。後曾經商,因賠本乃流寓江南,靠講學賣文維持生活。著作主要有《潛書》。唐甄與遂寧呂潛、新都費密,合稱"清初蜀中三傑"。

4,《潛書》:共4卷,明末清初唐甄(1630-1704)撰。《潛書》原名為《衡書》,意在"權衡天下",後因自己接連遭遇不幸,改其名為《潛書》,意即"潛存待用"。

5,太監的時代的終結:1923年7月16日中午,溥儀下一道「將宮內太監全部裁撤,立即出宮」的諭旨,命紹英、耆令調集全部護軍,把太監強送出宮。太妃們開始曾力爭不可,後知道溥儀已經降旨,也就無可奈何了,只是要求留下若干名太監,以供驅使。最後決定除3位太妃、溥儀、淑妃這5個宮各留20名太監外,其餘全部裁撤。由於絕大部分太監在北京沒有家,若讓數百名太監流落街頭,未免有礙北京的治安,於是又把王懷慶、薛之珩找來,商量處置的辦法。議定由內務府籌措一筆遣散費,北京有家或有親朋投宿的,即刻攜帶行李出宮;實在無處投奔的,暫時住在地安門內大街雁翅樓內,待領到遣散費後,再各自回鄉。傍晚,當紹英把全體太監召集在乾清門內,宣讀了溥儀的諭旨時,太監們都非常恐慌和憤慨。他們絕大部分都是河北滄縣、河間一帶的人,在宮中當了幾十年的差,宮中就和他們的家差不多,也積攢了一些東西;如今限令在幾小時內出去,他們將投奔何處?以後怎麼生活?有的慘號大哭,有的高聲咒罵。晚9時許,太監們除留下的以外,已全部出宮。7月下旬,內務府籌妥了遣散費,在雁翅樓裏會同軍警人員開始發放。綜計這次裁撤的太監,共有700多人,首領每人發200元,一般太監發20元。太監除北京有家的外,其餘有的搬到了廟裡,有的回到原籍,還有300餘人仍舊住在雁翅樓內,靠乞討為生。不少衣衫襤樓的太監在廊下升火做飯,極像逃荒的難民,其狀頗為悽慘。

6,安德海(1844年-1869年),清末宦官,直隸南皮(河北省南皮縣)人。他在八九歲時凈身,進宮後在鹹豐帝身邊為御前太監。由於安德海聰明伶俐,善於奉承,他很快就得到了鹹豐帝和葉赫那拉杏貞的好感。鹹豐死後安德海成為慈禧心腹,幹預朝政,打壓恭親王等。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慈禧要派安德海出京赴南方採辦服飾的消息,被同治帝知道後,立即報告了慈安太后,並且說,只要安德海敢走出京城,就立即斬首。慈安太后知道同治皇帝非常痛恨安德海,而她自己也深知安德海與慈禧的關係極不正常,如果任其所為、對不住鹹豐帝在天之靈。於是就答應了同治帝的請求,並將這個消息迅速密報給山東巡撫丁寶楨,讓他見機行事,務必殺掉安德海.安德海一行到達德州後,被逮捕押送到了濟南府巡撫衙門,由丁寶楨親自審問。最後安德海當即被綁赴刑場斬首示眾。同時被殺的安德海黨徒還有二十餘人。

7,崔玉貴(1860-1925),原名崔治世,清朝慈禧太后後期的二總管太監。崔玉貴與李蓮英是同鄉,據說崔的堂嫂是李的叔伯姑母,按輩分崔是李的表叔。李蓮英生於1848年,所以崔玉貴也可能生於1848年之前。崔玉貴12歲在家鄉閹凈身進京。先在慶王府當太監,後來宮內成立戲班子,崔的武功非常好,被舉薦進宮在昇平署戲班演戲,討慈禧太后喜歡,從此得以發跡。光緒年間升任二總管,授三品銜,亮藍頂戴。清朝慈禧太后後期的二總管太監。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京師,慈禧帶領光緒皇帝逃亡前,命崔玉貴把珍妃塞進井中溺死(井口很小,需強塞纔可將人投下),隨後崔玉貴跟慈禧逃往西安。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先派崔玉貴回京查看情況,見留京的嬪妃宮女等果然安然無恙。慈禧太后和光緒帝於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一月)回到北京。慈禧為安撫光緒帝,派人把珍妃的屍體打撈上來,重新裝殮,厚葬,並把罪責推在崔玉貴身上。按理這是死罪,但只是削去崔玉貴二總管的職務,送回慶王府。不久,崔玉貴又回到皇宮,在慈禧太后身邊伺候。1908年慈禧光緒死後,崔玉貴出宮,給立馬關帝廟捐680畝地,就跟服侍他的徒弟住在廟裡,以種稻為生,1926年(民國15年)因疽發背病死在立馬關帝廟太監大院,葬在北京西郊金山寶藏寺墓地。

8,李蓮英(1848--1911)(又作:李連英),原名李進喜,慈禧太后賜名連英,俗作蓮英。是清王朝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亦是第一個叫慈禧太后為"老佛爺"的人。鹹豐五年凈身為太監,翌年入宮。同治六年,受封二總管。宣統元年61歲時,為慈禧守孝百日後,隱退,宣統三年,亡,時年64歲。

9,最後的太監孫耀庭:出身於天津市靜海縣一個貧農的家庭。一家6口,父母和4個弟兄,孫耀庭是老二。他出生時,閤家只有7分地,兩間上房。村裡,有個私塾教師,家有七八十畝地。孫耀庭的父親為他種地,母親為他做飯,孫耀庭因此得以在這個人手下讀了四年的書,並且不必另交學費。但是,這種「好景」不長。孫耀庭失學了,父母淪為乞丐。迫於生計,孫家早想把這個兒子送去當太監。但不久,武昌城登高一呼,清皇溥儀不得不在養心殿簽署「退位詔書」。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宣統宣佈退位。孫還鄉先後在本村傅學舜、傅學蘭私塾學習。後通過他大嫂認識的原醇親王府(北府)太監賀德元介紹,於1916年,到原清朝攝政王府,其時,正趕上原清朝載濤貝勒處要人,孫耀庭就去了載濤處當差,載濤給孫起名順壽。1917年孫耀庭離開載濤處,回到老家,不久又通過宮內北花園太監首領欣衡如,進了紫禁城,伺候九堂副督領侍任德祥,後又伺候端康皇太妃、「皇后」婉容。1924年11月5日隨溥儀從紫禁城回到原攝政王府。載灃讓孫耀庭回了老家。不久他又回到北京北長街的出宮太監的居所萬壽興隆寺居住。溥儀充當偽滿洲國「皇帝」後,孫耀庭曾去長春溥儀處當差。後因患病離開長春回到北京。「文化大革命」後,他住進廣化寺一直到逝世。他在91歲時曾書寫「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條幅,以表達自己的情懷。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 1996年12月17日18:50分,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靜靜走過了94載漫漫人生,在京城什剎海畔的廣化寺安詳地閉上了雙眼。

10,憂國太監寇連材(1868—1896)是北京昌平人。出生在農村,為人耿直,也讀過幾年書。少年時就結了婚,生了3個孩子。由於人口多,家庭生活越來越貧困。他的父親寇士通,為田界,與財主打官司,結果丟了家裡賴以胡口的土地。父親悲憤難言,含恨死去。23歲寇連材,接連遭禍,無法維持生計,只好跑到北京去尋找出路。經一個太監的介紹,被閹後進了清朝皇宮,給慈禧太后梳頭。由於他聰明能幹,做事精細謹慎,頗得慈禧喜愛,待遇十分優厚。口諫不成,寇連材下決心書諫。他請了5天假,回到家鄉與親人們訣別,並拿出記事冊一本,交給小弟弟保存。回到宮裡後,他把平時的積蓄部分給了小太監們。在2月15日,他把早已寫好的奏摺交給慈禧太后。這個奏摺共有10條內容,其中包括:請太后不要攬政權,歸政於光緒;不要修圓明園,幽禁光緒;要顧及京師特大水災,立即停止擅自動用的海軍軍費去修建頤和園;贖回被日本佔領的臺灣,寧可賠款,不可割地;不宜去掉忠直之臣而專用阿腴奉承之人;皇帝沒有後嗣,請擇天下之賢者立為皇太子等。這些內容,字字飽蘸血淚,條條切中時弊,充滿憂國憂民之情,都是當時許多人決不敢說的話。寇連材居然寫進奏摺,直接送給慈禧,可見他抱定了一死的決心。《甲午戰爭有關摺奏史料》中記載有寇連材的這道奏摺,題目是《太監寇連材死諫折》。慈禧看過奏摺,暴跳如雷,一連聲地呼叫著,把寇連材抓來審問。慈禧起先懷疑奏摺是寇連材受別人指使寫的。寇連材光明磊落地說是自己寫的,與別人無關。慈禧還不相信,叫他口述一遍。寇連材開口直言,果然從頭至尾地說得一字不差。慈禧沒有想到寇連材會寫出這樣一個指責自己的摺子,不禁怒火中燒,以「內監言事者斬」的朝例,加上「私通宮外,泄露宮內事」的罪名,下令把寇連材送交刑部,立即正法。2月17日,寇連材被押到北京菜市口刑場處決。臨刑前,他神色鎮靜,整好衣冠,朝宮殿拜了9拜,又向遠方的父母叩了頭,坦然地說:「如此足千古了!」圍觀的羣眾無不為寇連材愛國憂民、捨生就義的壯烈行動所感動。寇連材為生活所迫,凈身進宮,成為世人瞧不起的「閹豎」。他位卑不敢忘國憂,以堅不可摧的愛國憂民的意志 ,去抗爭腐朽的封建勢力,閃現出熱愛家國的人生亮點。

11,本文資料來自《落日晚鐘·清代太監製度》,梅顯懋,遼海出版社,1997年版;360百科

【想要看更多文章,您還可以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小魚仔的歷史課),查看歷史消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