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古英二我相信许多男生看见这个名字总会有一种陌生而又特别熟悉的感觉...

不过说起这个名字,我们就要把镜头拉回到上世纪60年代的拍摄现场。

这张照片网上流传非常之久,而照片中这位正在严肃批评奥特曼的男人,就是圆古英二。(一旁的小怪兽表示很心疼)

圆谷英二

他是日本著名特摄

公司圆谷株式会社的创始人,反战人士。

但更能让人记住他的是奥特曼之父、哥斯拉之父等一系列的名头。

他更是全世界第一个敢对哥斯拉、奥特曼呼来唤去的男人。

作为近代日本特摄理念的奠基人,他被世界尊

为「特摄之神」,是开创了日本特摄业的终极元老。

上世纪50年代,圆古英二想拍怪兽片,可在那个没有CG又没有特效的年代下,圆古英二用一颗执著并又智慧的心,走出了他自己的道路。

圆谷英二

1901年7月7日,圆谷英二在日本福岛县出生。他3岁就丧母,父亲也另娶新欢,是外祖母把他一手拉扯大的。

少年英二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在15岁的时候,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到了当时日本第一所飞行学校。

即使民治维新之后,飞机在当时的日本依然是个稀罕玩意儿。

「人倒霉的时候,喝开水都会塞牙。」这句话用来形容当时的圆古英二可以说是相当贴切。

圆古英二才入学没多久,这所学校唯一的飞机就因为事故坠毁了...

这是当时的新闻

圆古英二当时表示真的日了狗了,而当时坐在飞机上的教官也对圆古英二说:「麻烦你那只狗借我日一日!」

飞机没了,教官没了,学校就这样倒闭了。

当「飞行员」的梦想破灭之后,圆古英二便进入了现在的东京电视大学。

生活的拮据让圆古英二不得不在学习之余,在另外一家玩具厂打零工。

而在玩具厂打零工的闲暇日子里,圆古英二遇见了一位大牛,也是一位改变了他一生的人摄影师枝正义郎。

正在给哥斯拉训话的圆古英二

当时的枝正义郎已经是当时日本影视圈的大牛,枝正义郎当时一看见圆古英二就表示这个年轻人太太太太符合他的要求了。不但懂飞机方面的知识,又有各种各样的创意。

于是在枝正义郎的软磨硬泡之下,18岁的少年圆古英二便开始踏入到了影视行业。

可即使是有著过人才能的圆古英二,到了影视圈也表示这一行根本不是人混的,摸爬滚打了将近十几年依旧没有什么起色。

直到1937年侵华战争的开始,他才有了第一次拍摄自己作品的机会。

当时的日本,对国内电影管制相当严格,禁止拍摄任何具有批判社会倾向性的电影,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时候,所有的影片已经被限定配合战争。

因为擅长拍摄虚构的镜头和拥有过硬的特摄技术,圆谷英二被日本军方看中了。

圆谷英二和他制作的模型飞机

于是他便被日本军方命令拍摄了不少脱离现实的「抗美神剧」,作为日本军方洗脑的影视作品。

在日本攻击珍珠港成功后,圆谷就拍出了轰动一时的特摄电影《夏威夷大海战》。

《夏威夷大海战》中的制造出来的珍珠港全貌

在完全没有电脑特技的年代,圆谷英二和他的小队模拟出了无数逼真的战斗场景。

据说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场地,上面就有无数战舰、飞机、假山和房屋。

在这方寸之地,圆谷英二拍摄出了一个个宏伟的战斗场景。

无数不懂特摄的观众都认为这就是真实的作战场景,无不为之叹为观止。

圆谷英二与航母模型

不过,这种过于真实的画面除了给圆谷带来名气之外,还酿成了一出大悲剧。

随著日本的战败和军方的倒台,美国日盟总司令部开始驻扎日本。

因为画面太过逼真,美国人完全不相信这些「抗美神剧」是用模型拍出来的。

他们直接把圆谷英二拍摄的电影定位为「纪录片」,逼著要他交出「攻击珍珠港的真实记录胶片」。

《夏威夷大海战》的逼真场景

哥斯拉的由来

1954年3月1日,一艘名为第五福龙丸的渔船在外海打鱼,而美国却在附近试爆了一枚氢弹。

放射尘直接落到渔船上,上面23位渔民回港后陆续患病死去。

再加上二战时,日本人直接挨了美国扔在自家的两枚原子弹,核辐射的恐惧一直笼罩著日本人民。

原子弹轰炸后的日本

为讽刺美帝带来的无尽核恐惧,圆谷英二被封杀后的第一部作品——《哥斯拉》诞生了。

哥斯拉是一只受强烈核辐射影响长大变异的小蜥蜴,他再次将战后复兴的日本卷入毁灭性的危机。

1954年,第一部《哥斯拉》电影

当时有一种名叫定格动画的拍摄手法,可不但使拍摄十分耗时。

而且还会让动作极其不连贯,失去其特有的「生物性」。

为了逼真的效果,圆谷首次制造了可以让人穿著的特殊怪兽皮套,人穿上去后便像真的怪兽一样。

哥斯拉皮套的哥斯拉演员

就这样,圆谷英二再次以惊人的精细度实现了城市被怪物破坏的恐怖场景。

此后,哥斯拉更是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怪兽。

到现在,与哥斯拉相关的电影已经超过了30部,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电影系列。

进入20世纪60年代,日本民族的娱乐中心也从电影转向了电视。

圆谷英二也开始向电视节目进军,著手于制作能使孩子和大人一同欣赏的作品。

于是,1966年这位维护宇宙和平的正义使者——奥特曼就诞生了。

1966年的初代奥特曼

他是来自遥远M78星云的光之巨人,身高40米,飞行速度达到5马赫。

日常任务是对抗袭击地球的怪兽和宇宙人,维护这个世界的和平。

初代奥特曼

这位穿著紧身衣的英雄一出来,就马上就俘获了无数孩子的心。

尤其是那个放大招的姿势几乎成了一代儿童见面的打招呼方式。

初代的奥特曼一上映就把当时的怪兽热潮推到了顶点,年轻观众可谓彻底迷上了这部作品。

因为原本只能在电影院才能看到的大型怪兽,现在每天都能在电视中观看了。

每一集都会出现的新怪兽,更是孩子们在学校最大的谈资。

初代的奥特曼在当时的日本直接创造了42.8%的惊人收视率。

要知道2016年的央视春晚收视率也不过30.98%,奥特曼到底是怎样一个轰动法不言而喻。

初代奥特曼

说起奥特曼,大家可能对一个奇怪的设定有点疑惑,那就是奥特曼只能在地球战斗3分钟。

正打得激烈的时候,奥特曼胸前的能量灯就会发出「滴咚滴咚」的响声。

圆谷英二说这是因为地球上的太阳光不够补充奥特曼所需的能量,才会造成这样的情况,简直是让大家捏了一把冷汗。

这是圆谷英二对我们说的最大一个谎言。

原来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剧组——太穷了。

在那时候,一集奥特曼的制作经费是1000万日元。

从1966年到1968年两年间,圆谷制作就已经负债了两个亿的日元,可谓相当的惨烈。

所以在打斗过程中,为了人道和「制作经费」著想,奥特曼都会尽量把小怪兽拖到山谷里再开始战斗。

这样屋子的模型就不会被弄坏了,就不用再多花一笔钱来修复模型了。

但是这种山谷打斗的戏份多了观众也不满意,所以圆谷英二才想出了3分钟「真·奥特曼」的设定。

赛文奥特曼

尽管经营不济,一直亏空,但圆谷英二仍一直坚持著。

因为这不单是自己的英雄梦,更是属于电视机前孩子们无限美好的幻想。

继《初代奥特曼》后,1967年圆谷又拍了第二代奥特曼《赛文奥特曼》。

在拍完《赛文奥特曼》的1970年,圆谷英二就在家中去世,享年68岁。

但是圆谷英二离去,并不代表著特摄就此死亡,更不代表奥特曼离我们远去。

圆谷英二的后代,也一直继续继承著父亲的英雄梦,创造出一代又一代被我们奉为偶像的英雄奥特曼。

我国最早引进奥特曼已经差不多接近21世纪,那时已是「平成」的时代了。

平成三杰,即迪迦奥特曼、帝拿奥特曼和盖亚奥特曼。

虽然现在看来奥特曼确实傻到掉渣,穿著紧身衣,用广播体操来打怪兽,各种奇怪的设定和俗套的剧情。

但是他展现的效果却有著自己独特的生命和气息,这是与冷冰冰的电脑CG技术有别的历史情怀。

回归到圆谷英二为什么要拍奥特曼的问题上来。

我们需要一个英雄。是的。我们不是神,只是普通人,普遍缺乏安全感。

我们天生就喜欢追随在强者身边,即使我们让步了部分自由,也要寻找安全感。

越是普通人,就越需要神,需要强大的心里靠山。有神,就会去拜神,无神,就会去造神。

周国平曾经说过: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

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

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著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

面对宇宙,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

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或者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我相信部分喜欢奥特曼的人,就是把奥特曼当成了心灵的归属,对吧。

动图

人总是倾向于相信点故事的,故事的真实性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中情感的真实性。

只要奥特曼还是个英雄,还能能成为人类部分心中的力量来源,那么他就符合当初拍摄奥特曼的初衷。

纵使世间再多磨难,再多邪恶。只要奥特曼一天不消失,圆谷英二给我们传达的爱与正义就不会间断。

正如奥特曼里面经典的台词:

直到最后都不放弃,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这就是奥特曼!

欢迎关注「Floatingbird」与你分享最新资讯趣闻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