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取自pixabay)

美国木制玩具大厂KidKraft与Amazon合作,将扮家家酒玩具导入智慧语音助理Alexa,推出语音互动式产品「Alexa 2-in-1 Kitchen and Market」。透过与Alexa的互动,孩童可以更拟真的进行买菜、煮饭等游戏。

根据外媒《 》报导,「Alexa 2-in-1 Kitchen and Market」中的厨房用具、食物、收银台,都加装上RFID晶片,台面各处也都有感测器,让孩童在进行游戏时,都可以利用感测器装置,即时传送资讯给Alexa,使它进行准确的反馈及互动。

虽然日新月异的科技为生活带来许多方便,没有生命的玩具,也能在导入AI语音助理后,与人进行互动交流,但其隐私问题仍不可不重视。

以下盘点5个,Alexa过去曾爆出的隐私争议。

美国波特兰市的一对夫妻,在2018年发现,家中的Amazon智慧音箱Echo不仅录下他们的私人对话,更将该段对话传给通讯录上的其中一人。

根据外媒《 》报导,而Amazon在调查后强调,这是「极端罕见的事件」。在这对夫妻的对话过程中,先是不小心触发了Alexa,接著又被Alexa理解为,将对话传送给通讯录上中的某个人,因而造成了该事件。

Amazon也在事后强调,将会采除行动,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根据外媒《 》于2019年的报导,Amazon智慧音箱Echo,会把使用者提出的问题及指令录音,并且经由内部听审人员纪录及注释,借此提升Alexa的精准度。

而Amazon也承认Alexa听审团队的存在,并强调只有极少数员工可以取得授权,借此处理少量的交互样本训练,以及系统改进服务。

使用者在设定Alexa时,会被要求输入住家地址,并要求用户手机定位的授权,借此提供使用者更精准的答案、建议及触发提醒等。

但在2019年4月,Amazon被爆出其员工可以借由Alexa,来取得使用者定位,甚至能轻松找到用户的地址。

根据外媒《 》报导,德国联邦内政部公开表示,正在研究透过语音助理Alexa和Siri,来取得重大案件或恐怖攻击的相关资料,帮助他们打击犯罪,以利破案。

不过德国司法部认为,科技监听属于违宪行为,即使是被告人,也应该要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

由于这项提案引发各方争议,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新的进展。

根据外媒《 》报导,英国一名女子Danni Morritt在家中要求Alexa查询心跳周期资讯时,Alexa竟然建议:「为了更大的利益著想,要确保刺入自己的心脏来杀死自己。」(Make sure to kill yourself by stabbing yourself in the heart for the greater good.)

而Amazon经过调查后表示,Alexa可能意外撷取到维基百科中,遭到恶意窜改的资讯。因为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并非大家质疑的「人工智慧语音助理劝主人自杀」,这样可怕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