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共享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之一。当前,建设特色小(城)镇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让人民群众共建特色小镇,共享成果,是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小(城)镇里的群众有两种类型,一是原住民,绝大部分是农牧民;二是新住民,即去创新创业的人。特色小镇建设的共享理念,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让小镇全体居民都充分参与进来,使原住民生活能够改善、职业能够保障、创业能够引领、就业能够尊严,他们快乐地生产生活成为小镇当中美丽的动态风景;新住民能够被小镇宜居宜业的舒适环境吸引,把小镇作为他们创业的平台、心灵回归的港湾、安家置业的新家园,接踵而来,为小镇注入新活力、新生机。

一、特色产业发展要富民

习总书记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和农民。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产业结构单一,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小而散、缺乏市场竞争力,群众科技意识和商品意识淡薄,市场经济观念落后,农民持续增收还面临诸多不利的因素。当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2.8倍左右,虽然在逐年缩小,但农村牧区就业渠道窄,致富项目较少,特色小镇建设是带动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

1、把特色产业培育成致富产业

特色小(城)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产业是小镇建设发展的「根」,是小镇建设发展的核心,小镇的培育发展必须通过一个个「产业」 「项目」来实现。产业培育和发展主要是在「特色」上下功夫。一是 「有中生新、精益求精」。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在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地方有独特的资源或产业基础(包括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应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好这些独具特色的比较优势,在产业的差异化定位和行业领域细分中精研产业链,整合升级,把优势产业做特、做精、做强,做响品牌,逐步发展成为农畜产品小镇、交通枢纽小镇、历史文化小镇等传统资源特点明显的特色小镇,比如,西湖龙坞茶小镇、萧山空港小镇、陕西礼泉县袁家村等都属于此类;二是「无中生有、创新突破」。随著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资源流动更为快捷便利,哪里市场活跃,机制灵活,资源就向哪里流动聚集,一些并不具备优势资源的产业在传统的「零资源」地区,也可以「无中生有」地培育成相关商品集聚中心,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意,是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逐渐形成有效供给能力,形成满足市场新需求的创新特点鲜明的特色小镇,类似一些金融小镇、电商小镇、「双创」小镇,如北京的房山基金小镇、浙江云栖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四川菁成都蓉创客小镇等就是这类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的「大」产业,既是一定区域内最有竞争力的「立镇强镇」产业,也是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就业富民」产业。

2、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创业

实现约1亿人就地就近城镇化 (李克强总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吸引村民和群众回乡创业,让他们不再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找工作,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也是特色小城镇建设要实现的真命题。特色小镇大多分布在大城市周边,相对中心城区,小镇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是吸引新生创业团队和年轻创业者的理想栖息地。要把创新创业作为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新动能,千方百计打造「双创」平台,降低门槛,减少束缚,营造环境,让更多的优质资源就近向特色小镇集中,吸引和引导青年人返乡就近就业、创业、兴业,让当地群众挣钱和顾家两不误,享受到特色小镇建设的红利。主要是解决困扰创新创业的「三难」,一是改善营商环境,破解准入难;二是规范政策环境,破解成本难;三是构建金融环境,破解融资难,让小镇创业者成为受益者。例如,山东德州近年来培育了十几个特色小镇,已吸引40多万劳动力返乡务工创业,不仅群众家庭收入增加,而且家庭团聚,还解决了「留守」、「空巢」等社会问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据住建部数据显示,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公布后,新增企业就业人口10万人,平均每个小镇新增工作岗位近80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数据来源于住建部公开资料)。带动产业和农村发展效果明显。

当前还有一个很好的特色小镇产业创建模式,就是田园综合体。它为农业型为主的特色小镇发展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方向和发展路径,是特色小镇建设现实的方法论和优秀的商业模式选择。过去,传统的农业乡村大多以单一产业类型或农作物作为主要支撑,现在,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就是各类新产业叠加的特色村镇,它有农牧业生产,还有紧紧围绕农牧产品的加工、营销等下游产品以及旅游、文化等衍生产品,让农业的多功能性大为扩展,由单纯农业生产向农业观光、农事参与和对农耕文化的体验品味等复合功能转变,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既把传统的农事产业培育成农民的当家产业、致富产业,还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回家置业,带动了更多的农牧民群众在发展特色产业中得到实惠。

二、环境建设要便民

如果说,「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根」,那么「人」就是特色小镇的「本」,是小镇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牧村镇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欠账、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生态脆弱、环境治理跟不上,社会管理滞后,是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瓶颈,也是城乡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差距。能够像城市一样,有便捷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公共服务、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是小镇产业集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支撑,也是小镇人民群众对美好新生活的热切期盼。

1、倾听群众意见

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特色小(城)镇的规划、选址、设计、建设、管理等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群众、企业的意见和需求,要让小镇发展理念直接链接小镇群众的意愿和诉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与自身息息相关,激发他们热情参与。小镇不需要可望不可及的「乌托邦」,小镇的定位、规模和风貌要构建在小镇居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要符合小镇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要与小镇的文化民俗传统结合、与小镇生产生活承载能力配套,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协调、与周边城镇功能布局统筹,要彰显出自己的独特魅力,有了特色,就永远不会落后。

2、满足群众真实需要

在建设中,要立足补短板,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一是硬体上建设基础设施,加快道路交通改造,尤其是出行环境脏乱差的背街背巷、小街小巷、土路泥路,让群众能干净便捷出行。加快水、电、气、视、讯等进村入户,要降低综合成本,让群众用得上、用的起,用的长远。要加强污水、垃圾处理、物流通道等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让更多企业愿意选择把总部设在小镇上。二是软体上配套多样化公共服务,要引导开发正能量的休闲度假项目,图书馆里要有群众愿意看、看得懂、看了有用的图书,广场、体育场上要有群众喜闻乐见安全健康的休闲活动,要调动好基层党组织、青工妇群团和群众团体组织引领丰富群众文化精神领地。要重视引进优良的幼儿园、小学教育资源和社区医疗资源,实践证明,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比产业更能吸引人口聚集,就近入托上学、就近看病就医和就近放心养老是农村牧区群众「最大」的后顾之忧,要疏导城镇的优质资源向特色小镇平衡和倾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让小镇群众享受到更有质量、更愉悦的公共服务。

3、给群众一个生态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小镇的本色和底色,要把绿色生态理念融入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全过程,依托小镇独具的、城市匮乏的「山、水、林、田、草」等生态优势,打造山水秀美、设施完善、生活便捷、宜居宜业的魅力小镇,特色小镇首先必须是生态小镇,要统筹用好「生态+」和「+生态」理念。要有乡土温情、出门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要有生态「颜值」。小镇群众在幸福工作生活中,不仅享受著本来在大城市才能享受的城市文明与公共服务,还能享受大城市人所向往的现代山水田园风光。

借助政策和资金支持的东风,各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如火如荼,浙江计划3年内特色小镇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项目);河北3年内将完成20亿元以上;天津到2020年将完成50亿元以上。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高颜值小镇正在崛起。

三、文化建设要乐民

文化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魂」,是小镇建设发展的精神原色。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生活贫乏,农闲之余,农民除看了电视和村头晒太阳之外,最多的消遣活动是串门、打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跟不上,低俗的东西必然会乘虚而入。只有做足文化内涵,赋予小镇文化气息,才使每个特色小镇都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才能够区别其他小镇,让人念念不忘,长久不衰,文化会让小镇更欢乐。

1、让生活更加优雅

立足于文化富民、文化强民、文化惠民,盘活和利用好各类文化资源,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配套、保障供给的基础上,还要大力发掘地方文化资源潜力和特色,保护和整理好小镇区域内文物资源和非遗文化资源,鼓励和支持当地优秀文化项目开发,引导积极向上的等各类节庆活动,把小镇独一无二的文化元素注入小镇建设,在特色产业定位和创新中,重构小镇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凝聚力,使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传承、人文气息、文化产业、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互动叠加,提升小镇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培育形成小镇独特的文化印记,让小镇生产、群众生活处处洋溢著鲜活的文化特色和恋恋的乡愁情怀。

2、做快乐产业

文化也是特色小镇的核心资源,要培育和发展文化创新创业,让小镇群众以文化兴业、添乐、扬名的同时,还能有实实在在的收益可见。一是文创产业。特色小镇建设进入白热化,特色文化潜移默化成为小镇的超级IP,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时代从1.0、2.0发展演变,进入3.0,出现了一个商机无限的大市场,文创产业迅速发展。但是,相比与常规商业,文创产业更加脆弱,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孵化过程,更赖于政府前期扶持、有赖于专业的配套服务,要先「放水养鱼」,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和融资环境。对有些条件成熟的小镇可著力打造建设文化主题小镇。二是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是助力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发展模式,「旅游+」和「+旅游」则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最典型、最重要的路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拆分理念。要在小镇的创意策划之初,就专注于以特色文化产业做基础,整合小镇及周边文旅资源,再切入相关市场要素,设计一条「文创产业+旅游景区+文旅产品开发+市场运营+N」的文旅产业链条。文旅特色小镇就是以文化资源为依托、旅游产业为主导,实现「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典型特色小镇,它不仅是简单地作为一种小镇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也是一块美丽生态示范区和特色文旅产业集聚地,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当然,每一个特色小镇都可以站在一个特色文化和独特风景的文旅景区的思路来精心设计和规划,让特色文化与地方主导产业、旅游产业和社区建设有机融合,使文旅产业为小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营收补充,产业因文旅更加兴旺、小镇因文旅更加美丽、群众因文旅更加富裕。

四、机制建设要助民

特色小镇建设投入大、周期长,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小镇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体制机制创新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源」,是小镇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持久地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和一贯的政策扶持,把惠民的好事办好。

1、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特色小镇建设政府是引导,企业是主导,群众是主人。政府不仅要在看得见、摸得著的硬环境上惠及群众,更要探索在软环境上让群众得到帮助。政府不用大包大揽,既不当「家长」,也不要做「保姆」,而是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搭建要素汇聚平台上,用在提供完善的制度供给和精准的公共服务上。

以建设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为例,一直以来,农牧民的脱贫致富问题作为热点民生问题吸引了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各级政府在政策资金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和帮助。但是由于牧民居住偏远分散,牛羊养殖传统上比较封闭,对接市场和企业远不如农民直接和广泛,缺少中间平台和服务,牧民脱贫致富成为重点中的难点。内蒙古扎鲁特旗政府以道老杜苏木(镇)为核心打造现代草牧业小镇,给当地农牧民和企业搭建了一个现代草牧业发展的共赢平台。一是采用PPP模式投资4亿元,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和治理系统工程,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以「政府引导+平台运营+核心企业主导+牧民合作+金融机构+美丽草原+光伏小镇+纯净食品加工区」的模式,构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化品牌运营体系,年可治理草原生态60万亩左右;拉动当地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左右,收入增长5%左右;「十三五」期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4000 元以上。二是建设草牧业综合科研实验平台、大数据应用系统,建立草畜产品追溯认证体系,吸引来大量最前沿的产业技术、现代管理经验和模式。年可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以上,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5000人以上。「十三五」期间可培训草牧业高端人才2500 人次以上。三是引导企业通过联合生态家庭牧场养殖模式与农牧民展开合作,建设产业化联盟体系,成立品质联盟,培育品牌伞,联盟企业牧户共享受扎鲁特「高端草畜产品」、扎鲁特「纯净食品」的品牌溢价。年可培育带动10个示范嘎查村、200户示范养殖合作社及养殖大户;「十三五」期间可安排富余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 2—3 万人。四是政府积极为企业和牧民广开门路,搭建与种草、养殖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平台、多渠道的银企对接平台和实时连通国内外市场的网路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了当地小微企业和牧民市场竞争力弱、融资渠道少、人才储备不足、信息资源欠缺问题。「十三五」期间可新增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带动农牧户6万户左右(《扎鲁特旗现代草牧业示范园区发展规划》)。草牧业小镇建设的一些政府搭台精准服务的经验非常适合在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借鉴和推广。

2、落实政策明确要求

自浙江省特色小镇典型树立,特色小镇建设取得积极成就,国家和各省市区陆续出台了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系列政策。要及时梳理和调整对接,抓好落地到位,确保兑现政府对群众的承诺,保护特色小镇建设的成果和群众的利益。一是对扶持类政策政策,尤其是在用地、融资等关键环节上给予重点扶持的政策,要用活用好。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了「千企千镇工程」,搭建小(城)镇与企业主体有效对接平台,引导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特色小(城)镇建设;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分别出台支持支持小城镇建设办法,对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环境塑造和传统文化传承等工程建设给予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以批发的方式融资支持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以及返乡农民工等各类创业者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安徽省出台多项差别化用地支持政策,支持特色小镇新产业、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养老服务业发展;海南等一些省区还设立了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浙江省对特色小镇建设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与配套奖励。二是对规范类政策,要紧跟要求。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规范和指导特色小镇发展。要因地制宜创建特色小镇,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不能「一哄而上」,防止「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规划和建设要注重坚持「无特色,不小镇」原则,少点功利色彩,不要简单复制模仿,搞遍地开花,导致同质竞争,恶性竞争,不仅浪费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好事办不好,更伤民心。要防止借小城镇概念炒作,搞形象工程、大拆大建,圈地炒地,嬗变成房地产开发或产业园区建设的变种,人为推高房价,抬高企业生产经营和群众生活创业的成本。

五、多方参与共惠民

小镇是群众的家,要吸引居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让小镇建设处处呈现出当地居民群众人人参与、人人努力、人人有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1、积极参与规划和建设

注重开发和尊重民智,通过激励引导措施,提高参与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积极性,让群众从观众变演员,而且要担当主要演员。群众作为小城镇的使用者,可以更好参与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特别是「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一部分群众的身份会从客人转化为主人,要鼓励引导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和有条件的群众参与规划建设开发。

2、建立有效利益联结机制

在产业培育上,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和引导本土中小微企业、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和当地群众投身投资特色主导产业,让群众主动谋划和发展特色产业,自主发起、自主谋划、自愿参与、自主组建、自主管理、自主开发。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原料、市场、销售等关键环节,做好技术指导、专业培训和服务管理,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兴业致富。

3、广泛参加运营和管理

特色小镇的施工建设只是开头的第一步,后期的管理、维护和运营就必须依靠小镇居民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小镇的镇、村两级干部要敢于和善于做好群众工作,要重视带动本土企业和小镇群众的亲身参与和实践,打造一个让当地群众生活快乐幸福,让外来游客乐于参与分享的共同的生活空间,实现小镇群众与游客和谐相处、互相尊重的平衡,这也是特色小镇保持持久魅力的法宝。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城镇承载著大梦想,要突出以人为本,以产业为核心,以绿色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建设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让小镇群众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