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客家文化(含義門客家)?概括地說,客家文化是以漢民族傳統文化爲主體,融合了畲、瑤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種多元文化。她具有質樸無華的風格,務實避虛的精神。它包括歷史文物遺蹟,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民俗文化,民間文藝等方方面面。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客家精神代代相傳。耕讀傳家是客家文化的特點。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質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與山區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質,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觀念、尋根意識、開拓精神,以及奇特而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風水術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這三種文化特質的外化。義門陳文化的融入,又增加了更多的內涵。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徵上也有所不同。義門客家人遍佈中國的廣東、福建、江西、廣西、四川、重慶、海南、湖南、湖北、河北、天津、浙江、臺灣、香港等省區,甚至遠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越南、韓國、泰國、緬甸、北美、歐洲等地,分佈廣泛,影響深遠。 

一、義門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徵

閩粵贛三角地區是義門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大本營,汀江、梅江、贛江貫穿其中。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義門客家文化即三江文化包括汀江文化、梅江文化和贛江文化,承襲了中原漢文化的基本特徵。義門客家人在不斷的遷移和長期的客居生活中,逐漸地形成了特有的人文精神:崇尚讀書、崇先報本、吃苦耐勞、勤儉創業、團結互助、勇於開拓、愛國愛鄉,並具有超強的革命精神。

(一)崇尚讀書,興學育才

汀江文化形成較早,唐末至宋初開始興學育才。汀州郡學創建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在州府建文廟,培育人才。各縣相繼創設縣學,興辦書院。汀州客家讀書成風,人才輩出。據《客家風情》一書收錄自唐宋至清代進士以上及其他人物的汀州客家名人計148人。如文狀元張顯宗,寧化人,武狀元丁錦堂,上杭人。清代著名畫家有上杭的華巖、長汀的上官周、寧化的黃慎、武平的李燦等;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有顯著地位。還有著名書法家、惠州知府伊秉綬(伊汀州)是寧化人,著名愛國華僑胡文虎是永定人。從書中所記,可見汀州人文鼎盛。 梅江文化發源於宋,盛於明、清。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嘉應州後,每年應童子科考試的都有萬人以上、嘉應州知州王之正在州衙照壁上題"人文秀區"四字,盛讚梅州好學之風。嘉應州主考官吳鴻撰文雲:"嘉應之爲州也,人文爲嶺南元均是嘉應州人,有"五科五解"之佳話。自宋至清代。梅州人登進士者有121人,翰林院學士33人,舉人1645人。其中,梅縣有清中葉著名詩人、書法家宋湘,晚清有著名愛國詩人、外交家黃遵憲,大埔有不辱使命的外交官何如璋,豐順有軍事家、詩人丁日昌,蕉嶺有抗日誌士、愛國詩人、教育家丘逢甲等等,都較爲出名。清嘉慶年間,梅州讀書人數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直至今天,梅州、汀州客家人重視教育的傳統仍得以發揚,辦教育的熱情源於中原而又超過中原。

(二)崇先報本,尊祖敬宗

客家人佛、道、儒三教都信,有着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祠堂及族譜很能反映其宗教文化。祠堂是過去客家人宗族興盛和崇祖意識相結合的產物,每個自然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有的姓氏除建有總祠外,還建有分祠、支祠,如寧都縣洛口鄉南嶺村盧氏就有一個總祠,四個分祠和兩個支祠;上猶縣營前鎮壓黃氏除有總祠外,還建有四個分祠。贛南各地現存明清時期的祠堂不少,如贛縣夏府村的戚氏宗祠,寧都洛口鄉靈村的丘氏宗祠,南康鳳崗的董氏祠堂等等就是代表。這些祠堂不僅規模宏偉,建築風格別緻,而且文化內蘊深厚,是我們研究古代家庭文化的最好的實物資料,同時又是海內外客家後裔尋根問祖的精神載體。譜籍資料則是研究客家歷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據。客家人的譜籍經“十年浩劫”,雖多有遺失,但因客家人對族譜愛護有加,保存不少。正因爲如此,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客家人士和專家學者來贛南尋根問祖或探源追流。因而,客家人的譜籍也就愈來愈受到人們的珍視。在梅江、汀江流域客家城鄉,多建有宗祠,在祠堂內設龕立祖宗牌位,每行考妣共列,記明世系,窮源究委,昭穆分明。逢年過節,各姓普遍備牲儀祭祖。除祭祠外,還有祭墓之俗,多在清明節進行。掃墓又稱"掛紙"。據《帝京景物》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以紙置墳頭。"可見"掛紙"之俗是古代中原文化的傳承。老人去世後,喪事不可馬虎,是爲"慎終"。梅州、汀州客家葬俗極爲相似,其過程有報喪、安靈、入殮、家祭、埋葬、改葬等繁文縟節,其清規戒律是從儒家的周禮傳襲衍化而來。

客家人的崇本源意識,本屬儒文化範疇。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梅江、汀江流域客家人受傳統儒文化的直接影響,崇先報本、尊祖敬宗的意識源於中原,而又比中原人更強烈。這種崇本源意識在海外同胞中尤爲突出。他們千里迢迢回家園,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拜祭祖先,把愛國愛鄉與紀念上代融合在一起,表達了不忘桑梓和祖宗的虔誠情懷。

(三)獨特的民俗文化

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樸和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而爲世人所矚目。客家民俗活動一年四季均有舉行。如春節期間有龍燈、蛇燈、鯉魚燈、馬燈、獅燈等各種燈綵的表演;端午節有龍舟競賽;中秋節有“放孔明燈”、“請月光姑姐”等活動。客家民間娛樂內容非常豐富,節日的主要有秧歌、龍舟競渡、踩船燈,舞龍燈,舞獅,高腳師,迎花燈,踩馬燈,打花鼓,樂器會,演戲,放煙火,平時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彈琴,彈箏,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紙牌,擲狀元籤,打麻將,養花,釣魚等.除上述具有漢民族一般特點的節日民俗活動外,贛南還有一些其它漢施行地區(包括客家地區)所不見的大型民俗表演。如上猶“九獅拜象”、寧都竹篙火龍節、於都嗩吶等等。另外民間文藝也很豐富,如客家山歌,贛南採茶戲、歌謠等。

民居建築。客家傳統民居,幾乎都是用"板築"方法建造的,築牆時,兩邊用木製牆板夾定,填入土石等舉杵夯實,此方法起源於商代中葉。客家先民南遷後,繼承了中原漢人這一"板築"法,廣泛運用於民居建築之中。如永定等地的高層土樓。長汀的塗坊、宣城的圍龍屋、梅州各地的圍龍屋、殿堂式圍屋等都是沿襲中原先祖居住過的城堡、府第、殿堂等建築形式,運用"板築"方法建造的。圍屋是頗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僅被建築學家們譽爲民居建築史上的奇葩,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更使歷史學家、民俗學家、詩人、藝術家們乃至一般遊客爲之陶醉。贛南的客家圍屋,分佈在龍南、全南、定南三縣全境;信豐、安遠兩縣的南部以及尋烏的個別地方,總數約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龍南最爲集中。贛南的客家圍屋多爲方形,與閩西圓形的土樓和粵東內方外圓的圍龍屋呈現出不同的風格。此外,遍佈贛南各地的“上三下三”、“九井十八廳”等府第式民居也很有特色。如贛縣白鷺、石城的九十九間半等。

客家的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客家飲食習俗反映出濃厚的傳統文化觀念,體現深刻的文化內蘊 :

1.客家飲食民俗古風濃厚。探究客家菜系和客家飲食習俗,就會發現,不論是其烹飪技藝諸如“搗珍”、“酒”之類古法的繼承和演變,還是日常習俗中諸多禮儀禮規,都證明了客家人將古代中原文明一代代傳承下來,根基源遠流長;印證了客家民系歷盡滄桑,多次變遷的歷史。 

2.奇巧的烹飪技術是客家人勤勞、聰慧的結晶。生活的動盪,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客家人在與自然鬥爭中,磨練出了頑強的生存意志和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鬥精神。客家菜講究功與法,以法求奇,以功求妙,於奇妙中窮其食物之美味。“民以食爲天”,客家人注重烹飪之術,正是其生存觀的體現。

3.客家飲食習俗反映出濃厚的傳統文化觀念。其一儉樸好客。客家人平素飲食節儉,不事奢華,而待客則十分大方,講究“六碗八盆十樣”,菜餚實惠量足,盛器多用盆、鉢、大碗,有古民遺風;其二尊老知禮。客家人設筵用八仙方桌,依輩份排座次,席間禮規繁多,吃雞以雞頭敬老,上座留空位於已故先祖,以示敬禮,席間小輩給長輩敬菜敬酒等等;其三追求吉祥。如客家人筵席第一道菜上雞,有“無雞不成筵”之說,既取“雞、吉”諧音,又取雞爲掌管人間吉祥之鳥之意。過年吃“團圓飯”,元宵吃湯丸,都爲取“團圓”的好兆頭。 

4.客家飲食民俗中的養生保健意識尤爲鮮明。客家菜用料講究鮮嫩,講究野生、家養、粗種;加工講究煮、煲、燉,講究粗刀大塊,不破壞食物營養與纖維;烹調講究原汁原味,不使過濃佐料,清淡可口,利於消化;膳食講安搭配,講究效用,多用藥材調理陰陽,清降補瀉,並根據時令增減食物品種。所有這些,都反映出客家人在千百年的生活實踐中,勤於探索養生之道,善於總結保健經驗,注重利用自然中潛藏的科學道理。

客家飲食可以分爲兩大類:

一爲客家菜餚,另一爲客家小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鹹、熟”,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之美譽。其原汁原味主要源於三個方面:一是選料講求野生家養粗種的食物,即沒有污染的“綠色食品”;

二是烹調方法採用煮、煲、蒸和燉等居多,不破壞食物的營養與纖維;三是極少添加甚至不加過重過濃的佐料,一般用生蔥熟蒜調味。所謂可口可心,係指清淡的口感、實惠的價碼和調和的作用。其調和作用類似現代術語“飲食療法”。客家菜中不少有滋陰降火、清肝明目、壯腰補腎、養顏益氣等功效。目前,客家菜除有傳統的鹽焗雞、釀豆腐和紅燒肉這些“老三篇”招牌菜外,比較具特色的有:

1、全豬套餐。主要有選用豬最“精華”的八個部位的肉堡成全豬湯,蒸豬紅、豬雜,紅燒肉等,配吃一些青菜和家醃酸菜。這種吃法類似往時,客家人一年到頭在春節釘殺豬時方有的口福。

2、全牛套餐。則是吃牛肚崗、牛百葉、牛心頂和牛栓肉爲主,和其它地方不同,這裏吃的牛百葉沒有去掉上面的黑膜,據說主要是爲了健胃。

3、豆腐套餐。客家人釀豆腐源於中原時包餃子的習慣,因遷徙到嶺南無麥可包餃子,想出了釀豆腐的吃法。客家人吃豆腐各種煮法都有,所謂豆腐套餐包括了餐前吃用的豆腐花,當主菜的煎釀豆腐、豆腐煲、豆腐丸、糯米釀豆腐、炸豆腐皮等,還有當小吃的豆腐乳等等。

4、新港湖鮮。萬綠湖野生的桂花魚、鱔魚和石鮎魚仔,肉堅滑、味清甜,不帶泥腥,或蒸或燉或煎都很可口。

5、水蒸雞。選用家養或在山上用蟲草穀物羣養的雞,整隻放在鍋裏用水蒸熟,用手撕或切成六大塊趁熱吃,十分鮮甜滑嫩。另據資料介紹,這種用土法飼養的雞比用精飼料養的其含氨基酸要高出10餘倍,可見基營養價值極高。

客家酒俗。客家人十分好客,每當親朋戚友到來,他們都喜歡以家釀米酒相待,這種米酒又稱“水酒”,如是初開壇提取的酒,稱之爲“酒釀”。這種“酒釀”好喝,度數雖然不高,但後勁大,容易醉人,他們在喝酒時,很注意禮節。客家人很重視席位的安排,席間第一回斟酒(亦稱篩酒),是按尊卑長幼次序先後斟酒,最後再給自己斟酒。客家人喝酒時,爲了增添酒興和熱鬧氣氛,在各種宴會場合,都有猜拳助興的習俗。客家人酒令:猜“一”時叫“一品高升”;猜“二”時,叫“兩家和好”;猜“三”時叫“三星高照”;猜“四”時叫“四季發財”;猜“五”時叫“五子登科”;猜“六”時叫“六六順心”;猜“七”時叫“七巧成圖”;猜“八”時叫“八仙慶壽”;猜“九”時叫“九久長長”;猜“十”時叫“十全十美”,喊的就是吉祥語。

客家擂茶。在祖國博大精湛的茶藝中,擂茶是一枝獨秀的奇葩。 這一習俗一般只在客家人中存在。作擂茶時,擂者坐下,雙腿夾住一個陶製的擂鉢,抓一把綠茶放入鉢內,握一根半米長的擂棍,頻頻舂搗、旋轉。邊擂邊不斷地給擂鉢內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藥(香草、黃花、香樹葉、牽藤草等)。待鉢中的東西便搗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後,用一把撈瓢篩濾擂過的茶,投入銅壺,加水煮沸,一時滿堂飄香。據說,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藥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飢。又一說,擂茶源於中原,盛於長江中下游,至今仍流傳於閩、粵、贛客家居住區。  客家人熱情,多以擂茶待客。待客擂茶分葷素兩種。招待吃素的客人飲用,加花生、豇豆或黃豆、糯米、海帶、地瓜粉條、粳米粉幹、涼菜等;招待吃葷的人飲用,則加炒好的肉絲或小腸、甜筍、香菇絲、煎豆腐、粉絲、香蔥等配料。

歲時節日習俗。客家傳統歲時節日,大致與中原漢族節日相似。客家人的習俗大致上包括全國性的傳統歲序節俗,地方性崇拜、禮節等。諸如春節入年界大掃除、貼春聯、除夕夜吃團圓飯、舞龍燈、舞金獅等活動,元宵節放煙花、掛彩燈,清明掃墓,端陽節吃糉子、划龍舟,中秋用月餅、茶酒敬月,重九登高等歲時習俗,都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中原漢文化的傳承。歲時節令的民俗活動起源很早,如春節,源於上古社會的“臘祭”,“過年”的傳統也起源於上古。除過年過節,還有四時節令,以及其它俗信紀念。這些活動表達了人們的善良心靈,特別是隨着時代的前進,人們在傳承舊俗中,不斷摒棄陋俗、繼承良俗、增添新俗,使傳統的歲時節令民俗活動更加絢麗,展示出中華民族客家人的傳統文化風采。

婚姻習俗。客家人的正統婚儀,嚴格遵守古代"六禮"的封建婚姻規範。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是從周禮衍化而來的。婚姻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都無權作主,而且具有明顯的買賣婚姻性質。舊時梅州客家人迎親之日,男家須用"新娘轎"迎接,鼓樂鞭炮吹吹打打,女的身穿大紅霞被,配百摺羅裙,頭戴嵌珠鳳冠,腳穿紅色珠繡鞋等盛裝,坐進轎中被擡至男家,還有拜堂、鬧洞房及婚後第三天回孃家"轉門"等習俗,這些都是中原文化的傳承。汀州各地婚俗亦有相似之處。

民間文藝。客家人都喜唱客家山歌。客家山歌繼續了《詩經》和漢樂府民歌賦、比、興的藝術手法,受到《詩經》十五國風的深刻影響。兩地的山歌都是"七言四句"體,結構相似,內容都以愛情山歌爲主,曲調則差異較大。

(四)獨特的語言—客家話

客家語,簡稱客語,在非正式場合又稱客話、客家話等,在部分地區還稱涯話、新民話、廣東話(或土廣東話)、懷遠話、惠州話(廣西等地)等,是漢藏語系下漢語族內一種聲調語言(國際語言代碼:ISO 639-3 hak)。客家語言一般認爲在南宋便初步定型 ,直到20世紀纔開始定名爲客家語。語言學者對於該將其歸屬至漢語方言,或當成一門語言仍有一定爭論;特別在中國國內,漢語七大方言爲北方方言(官話)、楚方言、湘、贛、閩南方言、廣東白話、客家方言等,客家方言被學術界稱爲研究古漢語的“活化石”。語言學術研究中,以梅縣話爲代表,但現實中惠陽話影響較大;在臺灣以四縣腔爲代表。客家語集中分佈在粵東、閩西、贛南,並被廣泛使用於中國南方(含臺灣),以及馬來西亞等國一些華人社區。歷史上,客家語曾是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境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國的“國語”,廣泛用於其官方文書中。因客家人傳統地區長期處於封閉狀態,客語的傳承曾一度依賴於不受外界干擾的封閉社會和口口相傳的嚴厲祖訓。隨着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封閉社會被快速的城市化瓦解,傳承客家語的傳統法則也在信息時代逐漸被拋棄,客語因此成爲世界上衰落最快的語言之一 。臺灣地區曾於1988年發生了還我母語運動,後來逐步發展客家語現代媒體,使客語得以在現代社會中繼續傳承。客語流行音樂的誕生和發展,公共生活領域(如廣播電視、交通服務)語言服務的出現等,使客語走出封閉,邁向現代化,融入了時代潮流。目前,客家語是臺灣官方語言,蘇里南法定語言。

贛南客家話跟閩西和粵東客家話相比,比較有特色:第一,贛南是贛方言和客方言的交匯點,因此,從贛南客方言中更容易看見客贛方言的聯繫和差別。第二,贛南的客家方言既古敦,又呈同一的多樣性。說它古敦,是因爲這裏唐宋以來的世居客家姓氏較多,因此方言中保留中原古韻在成份就較多。說它呈同一的多樣性,是因爲明末清初粵東、閩西的客家人又大量回遷贛南,使贛南的客家方言不象粵東、閩西那樣統一,而是同中有異,縣與縣之間不一樣,甚至鄉與鄉之間、村與村之間也顯出差異。因而,贛南的客家方言也就更具研究價值。客家方言是中原古漢語衍化而來的。以長汀話爲代表的閩西客話與梅縣話爲代表的粵東客話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儘管有許多差異但也有不少共性,如兩地客話詞彙都保留了大量中原雅音,可以從古漢語中找到一致的對照。如稱我、你、他爲 “愚”,稱父親爲爺、爸,稱母親爲母(哀),合稱父母爲爺哀,稱妻父爲丈人老,妻母爲丈哀,妻稱夫父爲家官,夫母爲家婆(家娘)稱姐爲姊,稱太陽爲日頭,黑爲烏,美麗爲靚、勁,回來爲轉,就寢爲睡眠,房爲屋,巢爲藪,繩子爲索,移動爲徙,吃爲食,臉爲面,走爲行,做壞事爲作惡等,都是古漢語的保留。

(五)客家風水文化

從中原萬里迢迢南遷的客家先民對“風水論”情有獨鍾,並且有着某深刻的歷史根源。“風水論”中,首推“崇尚天地”思想完善。“崇天” :居所內專設香火壇位,逢年過節、初一、十五,燒香拜佛祖最勤,祈香火將人的心願帶上“天”與天祖相通。“尚地”:“遍投土地伯公”,保佑地長五穀雜糧,豐衣足食夢想成真。總之,“風水論”初衷是幫助人們合理選造屋場,實現“風水宜人,協調共生”的良好願望。風水術,又稱勘輿術,是一種從古代沿襲至今的擇吉避兇的風俗。客家人崇信風水,每逢婚喪喜慶,蓋房子、打竈、挖井、選墳地仍至於修橋築路等,都要請風水先生勘地利,看風水,擇良辰吉日。這種風俗,自古至今,長盛不衰。

風水術是隨着客家先民的南遷而傳入贛南的。從客家地區風水術士們世代相傳的口啤資料中,我們知道,將風水術帶入客家地區的主要是楊筠鬆。楊筠鬆又名楊救貧,屬唐末避亂南遷的客家先民。他由長安來到贛南以後,就在興國三僚村隱居下來,尋龍追脈,從事風水術的實踐活動,並授徒傳術。他繼承和發展了風水術中的形法理論,創立了江西形勢派(實際上是贛南派)。他的主要弟子有曾文辿、劉江東,二人都是於都縣人。自從楊筠鬆在贛南授業傳徒之後,風水術就成爲客家地區世代相傳的職業,楊筠鬆也因此成了風水術士共同尊奉的祖師,興國三僚村也就被稱爲中國風水第一村。兩宋時期,贛南風水術興盛,名流輩出,如廖媛、謝世南、賴文俊、劉潛、傅伯通、鄒寬等人。這些風水術士不僅在本地看風不,機時且聲名遠播,甚至聞達於朝廷,奉詔爲朝廷看風水。北京十三陵中定陵的選址設計者廖均卿,就是贛南人。 北宋後期至南宋時期,形勢派風水術向福建傳播,並從中衍生出一個新的流派——理法派。隨後,風水術進一步往粵東粵北等地傳播。至明清時期,風水活動已經成爲一種風俗普及於贛閩粵廣大客家地區,並隨着客家人的漂洋過海而根植於港澳臺和東南亞地區。風水觀念則作爲一種文化積澱深深浸透於客家人心靈之中。


二、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的內涵是很豐富的,其核心在於團結和奮進。這在客家遷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諸方面都有很突出很具體的表現。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團結的精神形成了很強的向心力。正是這種向心力使他們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把中原燦爛的文明帶到南方播衍而不被遷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贛南,廣東梅州的多層圍壠屋永定的土樓、長汀的九廳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築,既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團結奮進的象徵。在永定的一些大型土樓內,有石柱雕聯、石鼓承柱、雕樑畫棟;有天井、花園、假山、盆景、魚池,美不勝收。甚至還有土樓附設學堂,樓有樓名,柱有雕聯,如“振成樓”、“振綱立紀,成德達才”、教人遵綱紀,重德才,奮發進取。這些文化印記無不閃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耕讀傳家的精神光芒。其次,這種團結奮進的精神特質,還表現在對異族文化的博採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遷,是中原的漢人與遷徙地土著長期鬥爭而又走向團結的過程,並最終形成了共同體。在客家地區,人們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寬容和親善的,儒、道、釋以及基督等教可以親如一家、同居一寺。媽祖本是沿海地區人們航行的保護神,客家人也把她請到山鄉,作爲山鄉的保護神。客家文化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文化的精華,長期的遷移養成了兼收幷蓄取其長、開拓進取不保守的民風,使客家民系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1、遷徙精神。遷徙,是客家文化建立的根基。沒有遷徙,就無從有客家文化。由於遷徙,客家先民把中原先進的文化帶到落後的客家地區,所以,客家文化是中古漢族民間文化在封閉的客居環境中延續,保存至今的文化。

2、團結精神。這是指內外兩方面的團結互助精神。客家人無論是安處家園,還是身處異國,偶遇客家人,都能表現出聲應氣求,互相提攜的義舉。客家人無論遷徙到海內外任何一個新地方,都要和當地人友好相處,共同建設。首先要尊重當地人,尊敬他們爲開發當地,世代作出不懈的努力,纔有客家人立足安身之地。

3、崇文精神。客家先民把中原先進的文化帶到南方來之後,客家華僑又把客家地區的教育文化發展推進了一大步。客家男子志在四方,或在國內仕途和文化事業找崗位,而更多是出國經商。男子往往讀完小學、中學便離家到南洋謀生,因此畢業後必須學會打算盤,會記賬寫信,略懂一些外文。而熱心桑梓教育事業的華僑又捐款修建校舍,添置圖書儀器及頒發獎學金,迄今不斷。這是客家地區文化發達的原因。

4、尚武精神。由於遷徙,出外謀生,就要有強健的體魄,高超的武藝。客家人大都生活在山區,山區打游擊鬧革命是廿世紀的主旋律,客家人爲此做出過貢獻。廿一世紀是走向海洋文化的世紀,所以客家人要走向南海,走向太平洋。上山下海擴大活動空間,沒有強健的身體是不行的。

5、崇正精神: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正統的祖宗、正統的語言、正統的戲劇。

6、硬頸精神 。硬頸精神就是指客家人不屈不撓的精神。隨着歲月的前移,在客家地區,"硬頸"一度理解爲"脖子硬硬、不會轉彎"的負面字眼。於是包括臺灣在內的一些客家學者千方百計蒐羅一些新詞彙,試圖用"硬程"、"硬耿"來代表客家精神。"硬頸"含有執着、不怕死的意味,當然這種不怕死,不是貪財好色式的不怕死,也不是權迷心竅式的不怕死,而是對民族氣節的認同和堅守,客家人將它延續到近現代的中國革命史上。


客家精神具體體現:

1、吃苦耐勞 。世人對客家人的第一印象是刻苦耐勞。"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客家先民在紮根山區、艱苦創業中,歷盡千辛萬苦和艱難險阻,鍛鍊了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並世代相傳。改革開放中,又一批客家精英勇闖特區或戰商海,拓展國際市場,成爲新一代優秀的企業家。

2、勇於開拓。客家人的歷史是一部遷移史和拓荒史。客家人從北到南,飄洋過海,足跡遍天下,見多識廣,這在客觀上爲客家人吸取人類智慧精華提供了極爲有利的條件,也養成了心胸寬廣、海納百川、善於兼容各種文化營養的品格。這種品格的特徵,就是重視不同因素和諧相處,不同方面合理結合,相生相濟。因此可以說,客家民系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在兼容了古今中外、東西南北的各種成份而豐富起來的。客家人正是善於兼容、開拓創新的本領,衝出山門,走向世界,海外客家人多半是"扎條褲帶出遠門",飄洋過海創業。“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隨處開花結果,在廣闊的領域,衆多的方面,創造了偉大業績,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3、民族意識 。翻開數百年來的中國近代史,許多革命運動和客家人密切相關。客家人洪秀全領導了太平天國革命,震撼了清廷的統治根基。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一舉推翻了幾千年來的封建帝制。在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中,一批客家人如朱德、葉劍英、陳丕顯、陳奇涵、陳明仁等成爲革命中堅,馳名將帥。

4、溯本思源 。客家人在民俗文化方面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特別重視祖先崇拜,意在追遠,永遠不忘中原祖先的功德和業績。二是不忘客家方言。“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這是客家先民在遷移途中,用悲痛的骨肉生離的淚水凝鍊出來的聲音,囑子囑孫要用“祖宗言”作爲他日有幸相逢的認同標誌。難怪我們客家同胞,不管走到天崖海角,一聽到鄉音,彼此未通姓名,已露出七分親情。可見客家話是客家人感情的重要載體,是自己族屬的鐵證,也是認同祖國、認同故土的一種物質外殼。飄洋過海的華僑華人,在異國他鄉興建“唐人街”、“中國城”,這是尋求認同感的一種物化表現,體現着天崖處處故國情。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世界上有56條唐人街,分佈在五大洲26個國家。從唐人街人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生活習俗的寫照。那裏的一磚一瓦凝結着身居異國的中華兒女對祖國的一往深情。許多海外客家人雖身在異邦,但始終不忘自己是炎黃子孫,時刻想念"唐山"和出生地"胞衣跡",常講"阿姆話",教導子女溯本思源、尋根問祖,兜好香火,永遠不忘祖籍國與列祖列宗。抗戰時不少愛國華僑捐鉅款支持抗日鬥爭,"四化"建設中,又投資國內辦實業,熱心鄉梓,樂善好施,捐建橋樑、醫院、學校,善舉多多。

5、克勤克儉 。客家地區多半是文化之鄉,名人輩出,這與客家人崇尚文化、重教興學有關。不少客家父母再窮也要克勤克儉挑擔繳子女讀書。男人出門闖天下,有的報考黃埔軍校、雲南講武堂、保定軍校成爲一代將軍和高官(如葉挺、羅卓英、吳奇偉等),有的發奮讀書,攀登科學成爲優秀科技人才和精英(如當代文豪郭沫若、橋樑專家李國豪、數學奇才丘成桐等)。

6、精誠團結 。客家人是漢民族的支系,在長期輾轉、艱苦開拓的過程中,互助互愛形成了精誠團結的優良傳統。爲了抵禦天災人禍,立地生存,首先就團結同姓,以南遷之前的上祖爲感召,守望相助,並看作是義不容辭的任務。還因爲遷移客家人到處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擠、岐視,甚至遭到當地惡勢力的攻殺,出於自衛自保,必須團結更多的人。原有的僅限於血緣關係的空間已經大大不夠用了,於是就不能不強調以“義”作爲維繫超出血緣空間的新的人際關係,以適應新的生存環境的需要。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個諺語,也因此而來,含有很強的義氣成份。後來,這種精神在飄洋過海的客家人中得到更大的發揚。世界各地都有客家公會、客家同鄉會、崇正會。自1971年9月28日香港崇正總會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以來至今,五洲四海客家鄉賢,攜手舉辦了27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同根、同源、同心、同德,敦親睦族,全球客家大團聚、大聯誼,增進了親情、鄉誼,促進了客屬團結,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溝通了海內外信息和交流,促進了經濟繁榮。客家人尊老愛幼、孝順父母,衆口皆碑,不少傳爲佳話。

7、崇文重教 。客家人是中國最重視子女品德和文化教育的漢族族羣之一,客家人的聚集地之一梅州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之初,由周恩來同志領導的中央文字改革委員會在調查全國各地百姓的識字率,驚奇的發現:梅州地區的客家人中居然找不到不識字的人,哪怕是種地的農民和婦女,因爲在當時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依然比較強的社會裏,女子一般不能像男子一樣公平的接收到教育,但是客家地區則不同,客家人雖然在當時也有重男輕女的意識,但是出於對子女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視,幾乎所有客家女孩在當時也跟男孩一樣讀書識字,接受過較高水平的文化教育,這在當時的中國實屬一種較爲罕見的現象。因爲當時新中國農民識字率並不高,有相當一部分農民是目不識丁的文盲。

8、愛國愛鄉。客家人從小就養成愛國愛鄉情操。每當民族危難、國家危亡之時,客家人總是憂國憂民,,他們深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遂率先挺身而出,揭竿而起;爲了抵禦外侮,客家人總是奮勇抵抗,衝鋒在最前列,義無反顧,甚至於犧牲自己的生命。歷史上,客家兒女抗擊外敵入侵,視死如歸的英雄故事不勝枚舉。在偉大的抗日戰爭中建立的赫赫戰功,更爲世人尊崇。以葉劍英爲代表的梅州籍將士,在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根據地,在國民黨正面戰場,在長城內外,在大江南北,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在軍事高層指揮機關運籌帷幄,在戰場上俗血奮戰,在海內外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用鮮血捍衛了民族獨立,用錚錚鐵骨維護了國家尊嚴,譜寫出偉大的愛國主義新篇章。從大量的史實看來,自永嘉南遷至今,客家人都視民族氣節爲最理性的最高道德標準。客家精神是以堅決維護民族尊嚴,堅持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爲價值取向的愛國主義精神。簡言之,愛民族、愛祖國、愛家鄉,是客家精神的精髓。

客家精神膾炙人口、不勝枚舉,願客家精神不斷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三、義門客家四個鮮明獨特的文化

(一)譜牒文化 —族譜是傳家寶典

譜牒文化源遠流長,始於西周,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朝。一部族譜,記錄着一個家族起源、演變、遷徙、繁衍的歷史,可以說一部族譜是一部與時間並存的生命史,是一部有始無終的源流史、繁衍史。因此,編譜歷來爲陳姓家族所高度重視,成爲中華民族特有的優良傳統,代代相承,綿延不斷。 族譜全面記載整個家族的方方面面:論概況、敘源流、記世系、贊名賢、載文獻、述祖訓,幾乎成爲家族的百科全書。因此姓氏族譜是姓氏文化集中體現。從而成爲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它維繫着整個家族的生存和發展。

陳姓祖先歷來高度關注自己家族的生命史,歷代的開基始祖、德高望重的先賢總是率先倡導續修族譜,並親自撰寫序言,至今猶存的最早的譜序有:晉永嘉二年最早入閩始祖陳潤於晉咸和六年(331年)親撰《閩中草寓記》、興化始祖陳邁於隋恭帝元年(617年)親撰《陳氏譜序》、唐入仙始祖陳齊於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親撰《續修陳氏譜序》,這些名序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獻,它反映了所處時代的種種特徵,它真實記錄家族起源、遷徙、繁衍的歷史,它爲我們子孫後代樹立了光輝榜樣。正如毛澤東主席所說:“蒐集家譜、族譜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也可以爲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寶貴的資料”。

譜牒五善功能。前人總結的修譜五善,較好地貫徹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德、親、訓、睦、恩的思想。修譜五善爲:

1、本祖德。涵蓋了“人本乎祖,如木有根”,“子繼孫繩”是“祖德彌光”的思想,因而“尊祖之道”、“言念先人”是後嗣們應遵循的道德規範。

2、親同姓。體現的是本姓子孫的血緣觀念,強化屬於同一種族的認同意識。

3、訓子孫。主要體現在族譜的家訓中,它概攬了後人的爲人之道,其中提倡“耕讀”是其核心內容之一。

4、睦故舊。是在同姓的基礎上進一步以“睦”爲要,達到“第恭之友”、“尤宜親厚”、“相敬耐久”。

5、報國恩。也多在家範上反映,例如提倡“急公奉上”、“效忠大義”等。

譜牒價值:歷史上,譜牒的編撰方式分爲兩個時期,功能作用不一:宋以前主要是官修,是政治功能,修譜主要爲世家大族、朝廷用人服務。宋以後主要是私修,是道德功能,凝聚家族,維護族權,爲宗族睦族服務。當今時代,譜牒作爲歷史文獻,開發譜牒資源有以下幾方面的價值。

1、文物價值。存世的中國家譜是中華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不少屬於珍本,現存最早的《仙源類譜》系宋代內府抄本,至今近千年。還有明代的版本、名人批校本、鈔本,都具有文物的價值。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統計,列爲該書善本的家譜就有635種,均屬國家級文物。

2、資料價值。清代著名史學家梁啓超指出:“欲考族制組織法,欲考各時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齡、平均壽數,欲考父母兩系遺傳,欲考男女產生比例,欲考出生率與死亡率比較……等等無數問題,恐除族譜家譜外,更無他途可以得資料”。漢司馬遷作《史記》,在太史公自序第七十中言:“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數量可觀的家譜,不僅對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人口興替等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資料價值,即對歷史學、民俗學、社會學、經濟學、教育學等都能提供許多重要資料。

3、教化功能。家譜中一般都載有家訓、族規、家法之類內容,如敬長老、孝父母、尊師長、崇儉樸、戒奢侈、禁賭博等倫理規範,以及家譜中記載的很多志士仁人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獻精神等,對促進現代文明建設也有積極作用。傳統倫理與現代文明是辯證的統一,現代文明建設必須以傳統文化爲基礎,傳統文化也只有被賦予新的時代精神纔會有生命力。家譜中反映出來的優秀傳統倫理,實際上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奮鬥的結晶。

4、尋根價值。家族淵源和世系圖表是家譜中最爲重要的內容,這是當代人尋根問祖的重要資料,而且只有家譜才能提供這些資料。上海圖書館家譜閱覽室自1996年底對外開放以來,接待了海內外的數萬名讀者,都是爲尋根問祖來查詢家譜的。當他們從家譜中查到自己的祖先時,其興奮之情真是難以形容。通過家譜尋根問祖,對於增強海內外華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而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有着重要的意義。

5、敬宗睦族功能。譜牒在發展和延續過程中,由於時代的變遷,它的功能亦有所不同。現代家族,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各個村落仍與姓氏家族有着緊密的聯繫,因而仍然存在着較強的族羣觀念。因此,續修譜牒,仍然是一個家族不可忘卻和忽視的大事。


現代修譜仍然有以下幾個功能:

1、明確本族族人之間的親疏輩分關係。

2、將鬆散的家族關係,以譜牒的方式連成一個血緣關係的統一體,把永久崇拜共同的先祖,作爲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3、反映本族人丁的發展、生存狀況、居遷從業等一系列的現實活動。

4、記錄過去和現在,作爲傳統的家族檔案,並以此延續,是人類文明的特徵和表現,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延續。

5、家譜是族人根的依據,宗祠是族人基的象徵,家譜和宗祠是族人的根基。因此,當今很多家族仍然熱衷於續修譜牒和重建宗祠。

陳姓家族有着代代編譜的優良傳統,以使從古迄今代代相傳,綿延不斷。爲什麼能做到“宗祖不忘,家族不散,世系不斷”呢?竟其原因,就在於“由有譜之力”也。把古今一部部優秀的族譜銜接起來,就是一大部完整而翔實的陳姓宗族生命史、源流史。因此,族譜是姓氏文化豐富多彩的文化載體,譜牒文化是宗族文化的綜合體現,是家族文明、和諧、昌盛的象徵。也正因爲如此,我們可以說:族譜是根、族譜是史、族譜是紐帶、族譜是教科書、族譜是傳家寶。譜牒不可不修,編譜不可不慎,族譜不可不續,譜志不可不存。


(二)、祠堂文化—姓氏的祖根和聚族繁衍的象徵

祠堂文化發軔於夏商周,盛於唐宋,普及於明朝,以致發展到“族必有祠、祠必有產”(祭田),成爲姓氏家族活動的中心和祭祀聚會的場所。祠堂歷來是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場所,是姓氏的祖根和聚族繁衍的象徵。祠堂文化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一朵奇葩。

我國歷朝歷代,因以孝爲德行之本,於是祭祀祖宗成爲一種崇高的道德行爲。古人說:“入祠祭祖的意義,在於入祠思敬之意焉”。祭祖與祭神的內涵不同,祭神是出於畏懼心理,而祭祖是出於愛敬的心理。 祭祖的作用在於強化同姓子孫的血緣親情觀念;強化同一宗族的認同意識,生髮出同一祖根的自豪感,增強同一宗族的凝聚力,促進家族和睦團結、和諧發展,增進“同根同祖務必同心同德,興家興族更須興國興邦”的理念,爲家族的興旺發達作出不懈的努力,這就是祭祖的神聖目的。

祠堂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於以血緣親情爲精神紐帶,把普天下姓氏宗親凝結成一體。一箇中國人,不論從事何種職業,不管飄泊多遠,尋根認祖,入祠祭祖,託庇列祖列宗的福廕,總是他最大的心願。因此,祠堂文化具有最廣泛的認同感、最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隨着時代的發展,祠堂文化被賦予新的使命,充實新的內涵,拓展新的功能,實行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活動形式,展現時代精神和時代特色,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成爲倡導文明新風,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發揮積極的現實作用。 考其各地祠堂志,其實一座祠堂,就是一部家族史。爲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2009年8月,閩臺兩岸宗親攜手合作編纂了《閩臺陳氏文化-祠堂卷》(一、二),入編閩臺七百多座陳氏祠堂,這是閩臺有史以來第一部的光輝史冊,以豐富史料,足證閩臺陳氏宗親系同根同源同祖同宗、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爲此兩岸宗親理應共同努力,爲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和平統一作出積極的貢獻。

(三)、祖地文化與與祭祀祖先文化

義門客家陳氏的根在哪裏?陳氏子孫必去的地方有哪些?

舜帝是陳氏的血緣太始祖,河南潁川是義門客家陳氏第一故里,浙江長興是第二故里,江州義門是第三故里,福建汀州是第四故里。這些故里都是我們的祖地,是我們的根,都是義門客家子孫有生之年必去的地方。

舜帝的故里,史籍記載:“舜生於姚墟”。經史學界、考古界專家實地考證:姚墟,後爲徐鎮,過去是屬山東省的鄄縣,現屬於河南的濮陽縣。舜帝的故里就是現在河南省濮陽縣的鄄城,這就是聖祖的根,亦是中華舜裔最早的祖根。湖南寧遠縣九嶷山舜帝陵就是陳氏血緣親族史上最早的祖墓,舜帝陵便是海內外舜裔尋根竭祖之聖地。

“陳氏遍天下,淮陽是老家;陳氏八千萬,始祖皆胡公”。陳胡公滿建都於宛丘,宛丘歷史上稱爲太昊之墟,曾是三皇之一的伏羲氏太昊的故都。宛丘就在今河南省淮陽縣城東三裏,全部領土位於豫東的一片大平原上,土地肥沃,是古代物產豐富、文化發達的優越地域,歷來被視爲中原地區一塊寶地。所以陳國在西周初期諸侯國中,可算是一個富強的大國,後遷都於許昌、潁川(今河南周口市,治所在淮陽)。因此,宛丘、潁川這一帶便是陳姓的發祥地。陳胡公名嬀滿,虞舜後裔。周武王滅商後,把他封到陳地,並把女兒太姬嫁給他。嬀滿雄才大略,建陳國,築陳城,興百業,造福民衆,使陳國雄踞十二大諸侯國之列。嬀滿死在陳國,就葬在這裏。周武王以國賜姓,稱他爲陳胡公,陳胡公自然就是陳氏的得姓始祖,這就是陳姓的由來。據史書記載,胡公墓是用鐵汁澆鑄而成,又稱陳胡公鐵墓。1995年在故地上修復“陳胡公陵園”,此乃是海內外陳姓裔孫尋根竭祖之聖地。陳胡公的裔孫枝繁葉茂,多達八千多萬,遍佈海內外。至今,已有3000餘年,120餘代,尤其是福建和臺灣省,素有“陳林半天下”的美譽,陳氏可謂是一個了不起的泱泱大宗。

潁川始祖陳實公安葬在河南長葛縣;南朝派始祖陳霸先公廟建在浙江長興縣;義門陳始祖伯宣公安葬在江西瑞昌市,義門陳開基祖旺公陵園及義門五祖祠在江西德安車橋鎮義門陳村;義門客家汀州莊始祖陳魁公與東陂莊始祖陳羣公合葬在福建汀州長汀縣松鶴陵園內,稱三公陵園。以上標誌性祖先的祖墳和祖祠(廟),都是義門客家子孫一定要去祭祀朝拜的莊嚴場所。

祭祖,是後輩人對祖先生育之恩的虔誠膜拜,是高尚的人倫道德行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倫道德,以孝爲本。由孝敬父母,上溯到孝敬父母的父母,直達遠古的歷代祖宗。氏通過祭拜活動,緬懷先祖功德,弘揚宗族文化,傳承陳氏家風,激發陳氏宗親敬祖愛族的熱情,增進陳氏家族的共同榮譽感。陳氏家訓首條便是:“要孝,父母面前無違拗,在生不見子承歡,死後唸經有何效?爾子在旁看爾樣,忤逆之人忤逆報,當知孝。”

宗祠祭祖,是敬宗收族的重要儀典,認爲“祠堂祭祀,一家之大事也,禮雖未備,敬必有餘。”有學者對祭祖的作用和目的概括爲:“強化本姓子孫的血緣觀念,強化屬於同一宗族認同意識,生髮出同一根的自豪感,使家族成員和睦友善,精誠團結,爲本族的興旺發達作出不懈的努力,這就是宗祠祭祀的神聖目的。”同時,祭祖反映了後人不忘先祖功德及養育之恩。正因爲有了這種精神,幾千年來,不論貴賤貧富,中華民族都保留和繼承了這種傳統美德。由一家之祭至一族之祭,到全中華炎黃子孫的公祭,體現了民族的凝聚和大團結。

陳氏祭祖的傳統儀式十分莊重肅穆,有春分、清明節的掃墓祭,冬至節的祠堂祭(族衆聚集,執事結轉交下屆執事)、七月初十至十五日接送歷代先祖在天之靈的家祭、八月初四的墓祭(中心是祭奠家族的一至三世祖)。其中以清明節和八月初四的墓祭最爲隆重。祠堂祭期,由值年的族首房長負責運籌全部祭祀活動。祠堂列祖列宗牌位靈前,於頭天晚上便陳設香案、香爐、燭臺、帛匣、燈爐、祭席二、酒菜湯飯及各種時令果疏,供品齊備;香案一、香柱三、蠟燭二、酒尊一,座前祭席二,每席酒尊三、筷子三、飯湯各一、饌(飯、飲食)九、果品三、麪食三、羊豚(豬)各一,各項事宜精潔。由賢秀者爲執事,行省牲禮,注血於盆中。主祭一人,分獻四人,擇賢而衣冠者。凡與祭者,必須成童,衣冠整潔,隨班序立。無論尊卑老幼,均不得大聲疾呼,爭長論短,違者,該族長在祠堂執法不貸。正祭禮儀的程序十分繁細,按班列隊,依次入祭,讀祝嗣孫詣讀祝位,以下皆跪。樂聲止,讀祝。祝文:“維某年某月某日,主祭嗣孫某某,分獻嗣孫某某,與祭嗣孫某某等”,謹以不腆之儀,致昭告於潁川堂(或某某堂)上歷代祖先考妣神位前: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溯淵源之有自,典重丞嘗,根仁孝之無窮,感深霜露。緬維吾祖,遷由湖南,派衍錢塘,克勤克儉之模,推原祖考;俾熾俾昌之象,施及子孫。聚族於斯,愛則存而則著;如在其上,猶乎見亦愾乎。肆神保之式臨,冀考孫之有慶,保族滋大,綏百祿以無疆。謹告!起樂,俯伏,復位。以下按班依次照例跪祭。禮畢,退位。


(四)楹聯文化——傳播姓氏文化的有效載體

義門客家陳姓宗族楹聯文化,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文字簡練、寓意深遠。它分佈在祠堂、陵園、紀念堂、民宅、族譜、史冊、姓氏志等各個方面,處處展現楹聯文化的風彩和獨特的魅力,它爲廣大羣衆所喜聞樂見,大家看得懂、記得牢、傳得廣。可以說,楹聯文化是傳播姓氏文化、道德文化的有效載體,是姓氏文化、道德文化之精華所在。特精選以下陳氏專用楹聯,供參考。

1、元龍豪氣;華嶽希夷。上聯典出三國時期的陳登,字元龍,有威名。許汜言:“元龍湖海之士,豪氣未除。”下聯典出五代時期的陳摶,隱居華山,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

2、太丘德望;潁水淵源。全聯典指東漢時期的陳寔,爲太丘長,修德清靜,百姓以安。世人稱爲“陳太丘”。

3、名高七彥;才擅六奇。上聯典出東漢時期的陳琳,爲“建安七子”之一。下聯典出漢時期的陳平,六出奇計,助高祖得天下。

4、昌期五世;望重三君。上聯典出《左傳?莊公二十五年》:“懿氏卜妻敬仲,其妻佔之曰‘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鏘鏘,……五世其昌,並於正卿’。”下聯典出東漢時期的陳寔,與其子陳紀、陳諶並著高名,時號“三君”。

5、濟時偉略;經國文章。上聯典出東漢時期的陳琳,爲曹操書記室,軍國書檄,多出其手。下聯典出東漢時期的陳登,具豪氣,有濟時偉略。

6、潁川世澤;太丘家聲。下聯典出舜之後嬀滿,周初封於陳,春秋陳國,建於潁川(今河南淮陽)。下聯典出東漢時期的陳寔,爲太丘長,人稱“陳太丘”。

7、 潁水流芳;敦睦家聲。全聯典指東漢時期的陳寔之子陳紀、陳諶,二人才德俱優。

8、張楚開紀元;文佳第一人。上聯典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曾建國號張楚。下聯典出唐朝農民起義女首領陳碩真,曾號文佳皇帝。

9、風雷驅大地;浩氣貫長虹。集自陳毅元帥句。

10、九重天上旌書貴;千古人間義字香。唐僖宗李儇賜江州義門陳氏聯。

11、義聚三千口世間第一;居同五百載天下無雙。此聯爲江州義門陳氏宗祠聯。

12、臥元龍之樓,耿耿濟時偉略;讀孔璋之檄,巖巖經國文章。上聯典指三國時期的陳登。下聯典指三國時期的陳琳。

13、箕裘全子,袍笏文孫,潁川郡鳳毛世胄;南國旌旄,東宮衣鉢,李唐時虎拜龍庭。此聯爲臺灣省臺北市全臺陳氏宗祠聯。

14、孝友景先賢,難弟難兄,恍見德星長聚;祠堂臨古渡,羣昭羣穆,共分明月無邊。此聯爲陳氏宗祠聯。

15、一門二丞相 九代八太師。莆田玉湖陳氏專用聯。

16、繩其祖式 貽厥孫謀。臺灣省金門縣陳氏家廟聯 。

17、同祖同根務必同心同德 興家興族更須興國興邦。陳氏門聯。

18、系出潁川支分鄞水,靈鍾拜相毓秀萬魁。汀州陳魁公墓聯。

19、發宛丘巍巍聖績垂千古;立陳姓綿綿子孫遍五洲。陳胡公石牌坊門楹聯。

20、承先祖孝悌傳家博古通今同進退,啓後人讀耕爲本知書達理效忠良。 橫批:義簿雲天。陳氏門聯。

21、“潁水家聲大 義門世澤長” 橫批“ 潁水流芳”

“潁川家聲遠 戶牖世澤長” 橫批“ 潁川流芳”

“潁水衍脈家聲遠,仙谿傳蕃世澤長” 橫批“源遠流長”

楹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部激起子孫追憶的壯麗史詩,是一股傳遞世人崇敬的偉大精神,是一篇倡導後人傳承的崇高風範,是一種表達族親心聲的共同理念。這就是楹聯文化的巨大魅力之所在,是閃爍着陳氏家族的光輝篇章!


              撰稿人:陳汀州 


超聲波驅蟲器 老鼠蚊蟲哪裏跑!!!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或加管理員微信:chen70739837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