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客家文化(含义门客家)?概括地说,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它包括历史文物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精神代代相传。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风水术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三种文化特质的外化。义门陈文化的融入,又增加了更多的内涵。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征上也有所不同。义门客家人遍布中国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重庆、海南、湖南、湖北、河北、天津、浙江、台湾、香港等省区,甚至远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韩国、泰国、缅甸、北美、欧洲等地,分布广泛,影响深远。 

一、义门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闽粤赣三角地区是义门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大本营,汀江、梅江、赣江贯穿其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义门客家文化即三江文化包括汀江文化、梅江文化和赣江文化,承袭了中原汉文化的基本特征。义门客家人在不断的迁移和长期的客居生活中,逐渐地形成了特有的人文精神:崇尚读书、崇先报本、吃苦耐劳、勤俭创业、团结互助、勇于开拓、爱国爱乡,并具有超强的革命精神。

(一)崇尚读书,兴学育才

汀江文化形成较早,唐末至宋初开始兴学育才。汀州郡学创建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在州府建文庙,培育人才。各县相继创设县学,兴办书院。汀州客家读书成风,人才辈出。据《客家风情》一书收录自唐宋至清代进士以上及其他人物的汀州客家名人计148人。如文状元张显宗,宁化人,武状元丁锦堂,上杭人。清代著名画家有上杭的华岩、长汀的上官周、宁化的黄慎、武平的李灿等;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还有著名书法家、惠州知府伊秉绶(伊汀州)是宁化人,著名爱国华侨胡文虎是永定人。从书中所记,可见汀州人文鼎盛。 梅江文化发源于宋,盛于明、清。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嘉应州后,每年应童子科考试的都有万人以上、嘉应州知州王之正在州衙照壁上题"人文秀区"四字,盛赞梅州好学之风。嘉应州主考官吴鸿撰文云:"嘉应之为州也,人文为岭南元均是嘉应州人,有"五科五解"之佳话。自宋至清代。梅州人登进士者有121人,翰林院学士33人,举人1645人。其中,梅县有清中叶著名诗人、书法家宋湘,晚清有著名爱国诗人、外交家黄遵宪,大埔有不辱使命的外交官何如璋,丰顺有军事家、诗人丁日昌,蕉岭有抗日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等等,都较为出名。清嘉庆年间,梅州读书人数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直至今天,梅州、汀州客家人重视教育的传统仍得以发扬,办教育的热情源于中原而又超过中原。

(二)崇先报本,尊祖敬宗

客家人佛、道、儒三教都信,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祠堂及族谱很能反映其宗教文化。祠堂是过去客家人宗族兴盛和崇祖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每个自然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有的姓氏除建有总祠外,还建有分祠、支祠,如宁都县洛口乡南岭村卢氏就有一个总祠,四个分祠和两个支祠;上犹县营前镇压黄氏除有总祠外,还建有四个分祠。赣南各地现存明清时期的祠堂不少,如赣县夏府村的戚氏宗祠,宁都洛口乡灵村的丘氏宗祠,南康凤岗的董氏祠堂等等就是代表。这些祠堂不仅规模宏伟,建筑风格别致,而且文化内蕴深厚,是我们研究古代家庭文化的最好的实物资料,同时又是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问祖的精神载体。谱籍资料则是研究客家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据。客家人的谱籍经“十年浩劫”,虽多有遗失,但因客家人对族谱爱护有加,保存不少。正因为如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家人士和专家学者来赣南寻根问祖或探源追流。因而,客家人的谱籍也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珍视。在梅江、汀江流域客家城乡,多建有宗祠,在祠堂内设龛立祖宗牌位,每行考妣共列,记明世系,穷源究委,昭穆分明。逢年过节,各姓普遍备牲仪祭祖。除祭祠外,还有祭墓之俗,多在清明节进行。扫墓又称"挂纸"。据《帝京景物》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以纸置坟头。"可见"挂纸"之俗是古代中原文化的传承。老人去世后,丧事不可马虎,是为"慎终"。梅州、汀州客家葬俗极为相似,其过程有报丧、安灵、入殓、家祭、埋葬、改葬等繁文缛节,其清规戒律是从儒家的周礼传袭衍化而来。

客家人的崇本源意识,本属儒文化范畴。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梅江、汀江流域客家人受传统儒文化的直接影响,崇先报本、尊祖敬宗的意识源于中原,而又比中原人更强烈。这种崇本源意识在海外同胞中尤为突出。他们千里迢迢回家园,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拜祭祖先,把爱国爱乡与纪念上代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不忘桑梓和祖宗的虔诚情怀。

(三)独特的民俗文化

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姐”等活动。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除上述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赣南还有一些其它汉施行地区(包括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表演。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等。另外民间文艺也很丰富,如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歌谣等。

民居建筑。客家传统民居,几乎都是用"板筑"方法建造的,筑墙时,两边用木制墙板夹定,填入土石等举杵夯实,此方法起源于商代中叶。客家先民南迁后,继承了中原汉人这一"板筑"法,广泛运用于民居建筑之中。如永定等地的高层土楼。长汀的涂坊、宣城的围龙屋、梅州各地的围龙屋、殿堂式围屋等都是沿袭中原先祖居住过的城堡、府第、殿堂等建筑形式,运用"板筑"方法建造的。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仅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们乃至一般游客为之陶醉。赣南的客家围屋,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三县全境;信丰、安远两县的南部以及寻乌的个别地方,总数约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此外,遍布赣南各地的“上三下三”、“九井十八厅”等府第式民居也很有特色。如赣县白鹭、石城的九十九间半等。

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客家饮食习俗反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观念,体现深刻的文化内蕴 :

1.客家饮食民俗古风浓厚。探究客家菜系和客家饮食习俗,就会发现,不论是其烹饪技艺诸如“捣珍”、“酒”之类古法的继承和演变,还是日常习俗中诸多礼仪礼规,都证明了客家人将古代中原文明一代代传承下来,根基源远流长;印证了客家民系历尽沧桑,多次变迁的历史。 

2.奇巧的烹饪技术是客家人勤劳、聪慧的结晶。生活的动荡,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客家人在与自然斗争中,磨练出了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客家菜讲究功与法,以法求奇,以功求妙,于奇妙中穷其食物之美味。“民以食为天”,客家人注重烹饪之术,正是其生存观的体现。

3.客家饮食习俗反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观念。其一俭朴好客。客家人平素饮食节俭,不事奢华,而待客则十分大方,讲究“六碗八盆十样”,菜肴实惠量足,盛器多用盆、钵、大碗,有古民遗风;其二尊老知礼。客家人设筵用八仙方桌,依辈份排座次,席间礼规繁多,吃鸡以鸡头敬老,上座留空位于已故先祖,以示敬礼,席间小辈给长辈敬菜敬酒等等;其三追求吉祥。如客家人筵席第一道菜上鸡,有“无鸡不成筵”之说,既取“鸡、吉”谐音,又取鸡为掌管人间吉祥之鸟之意。过年吃“团圆饭”,元宵吃汤丸,都为取“团圆”的好兆头。 

4.客家饮食民俗中的养生保健意识尤为鲜明。客家菜用料讲究鲜嫩,讲究野生、家养、粗种;加工讲究煮、煲、炖,讲究粗刀大块,不破坏食物营养与纤维;烹调讲究原汁原味,不使过浓佐料,清淡可口,利于消化;膳食讲安搭配,讲究效用,多用药材调理阴阳,清降补泻,并根据时令增减食物品种。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客家人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勤于探索养生之道,善于总结保健经验,注重利用自然中潜藏的科学道理。

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咸、熟”,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之美誉。其原汁原味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选料讲求野生家养粗种的食物,即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

二是烹调方法采用煮、煲、蒸和炖等居多,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与纤维;三是极少添加甚至不加过重过浓的佐料,一般用生葱熟蒜调味。所谓可口可心,系指清淡的口感、实惠的价码和调和的作用。其调和作用类似现代术语“饮食疗法”。客家菜中不少有滋阴降火、清肝明目、壮腰补肾、养颜益气等功效。目前,客家菜除有传统的盐焗鸡、酿豆腐和红烧肉这些“老三篇”招牌菜外,比较具特色的有:

1、全猪套餐。主要有选用猪最“精华”的八个部位的肉堡成全猪汤,蒸猪红、猪杂,红烧肉等,配吃一些青菜和家腌酸菜。这种吃法类似往时,客家人一年到头在春节钉杀猪时方有的口福。

2、全牛套餐。则是吃牛肚岗、牛百叶、牛心顶和牛栓肉为主,和其它地方不同,这里吃的牛百叶没有去掉上面的黑膜,据说主要是为了健胃。

3、豆腐套餐。客家人酿豆腐源于中原时包饺子的习惯,因迁徙到岭南无麦可包饺子,想出了酿豆腐的吃法。客家人吃豆腐各种煮法都有,所谓豆腐套餐包括了餐前吃用的豆腐花,当主菜的煎酿豆腐、豆腐煲、豆腐丸、糯米酿豆腐、炸豆腐皮等,还有当小吃的豆腐乳等等。

4、新港湖鲜。万绿湖野生的桂花鱼、鳝鱼和石鲇鱼仔,肉坚滑、味清甜,不带泥腥,或蒸或炖或煎都很可口。

5、水蒸鸡。选用家养或在山上用虫草谷物群养的鸡,整只放在锅里用水蒸熟,用手撕或切成六大块趁热吃,十分鲜甜滑嫩。另据资料介绍,这种用土法饲养的鸡比用精饲料养的其含氨基酸要高出10余倍,可见基营养价值极高。

客家酒俗。客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酿”。这种“酒酿”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他们在喝酒时,很注意礼节。客家人很重视席位的安排,席间第一回斟酒(亦称筛酒),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再给自己斟酒。客家人喝酒时,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在各种宴会场合,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客家人酒令:猜“一”时叫“一品高升”;猜“二”时,叫“两家和好”;猜“三”时叫“三星高照”;猜“四”时叫“四季发财”;猜“五”时叫“五子登科”;猜“六”时叫“六六顺心”;猜“七”时叫“七巧成图”;猜“八”时叫“八仙庆寿”;猜“九”时叫“九久长长”;猜“十”时叫“十全十美”,喊的就是吉祥语。

客家擂茶。在祖国博大精湛的茶艺中,擂茶是一枝独秀的奇葩。 这一习俗一般只在客家人中存在。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待钵中的东西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又一说,擂茶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至今仍流传于闽、粤、赣客家居住区。  客家人热情,多以擂茶待客。待客擂茶分荤素两种。招待吃素的客人饮用,加花生、豇豆或黄豆、糯米、海带、地瓜粉条、粳米粉干、凉菜等;招待吃荤的人饮用,则加炒好的肉丝或小肠、甜笋、香菇丝、煎豆腐、粉丝、香葱等配料。

岁时节日习俗。客家传统岁时节日,大致与中原汉族节日相似。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诸如春节入年界大扫除、贴春联、除夕夜吃团圆饭、舞龙灯、舞金狮等活动,元宵节放烟花、挂彩灯,清明扫墓,端阳节吃粽子、划龙舟,中秋用月饼、茶酒敬月,重九登高等岁时习俗,都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中原汉文化的传承。岁时节令的民俗活动起源很早,如春节,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过年”的传统也起源于上古。除过年过节,还有四时节令,以及其它俗信纪念。这些活动表达了人们的善良心灵,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在传承旧俗中,不断摒弃陋俗、继承良俗、增添新俗,使传统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更加绚丽,展示出中华民族客家人的传统文化风采。

婚姻习俗。客家人的正统婚仪,严格遵守古代"六礼"的封建婚姻规范。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是从周礼衍化而来的。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都无权作主,而且具有明显的买卖婚姻性质。旧时梅州客家人迎亲之日,男家须用"新娘轿"迎接,鼓乐鞭炮吹吹打打,女的身穿大红霞被,配百折罗裙,头戴嵌珠凤冠,脚穿红色珠绣鞋等盛装,坐进轿中被擡至男家,还有拜堂、闹洞房及婚后第三天回娘家"转门"等习俗,这些都是中原文化的传承。汀州各地婚俗亦有相似之处。

民间文艺。客家人都喜唱客家山歌。客家山歌继续了《诗经》和汉乐府民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受到《诗经》十五国风的深刻影响。两地的山歌都是"七言四句"体,结构相似,内容都以爱情山歌为主,曲调则差异较大。

(四)独特的语言—客家话

客家语,简称客语,在非正式场合又称客话、客家话等,在部分地区还称涯话、新民话、广东话(或土广东话)、怀远话、惠州话(广西等地)等,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国际语言代码:ISO 639-3 hak)。客家语言一般认为在南宋便初步定型 ,直到20世纪才开始定名为客家语。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其归属至汉语方言,或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特别在中国国内,汉语七大方言为北方方言(官话)、楚方言、湘、赣、闽南方言、广东白话、客家方言等,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语言学术研究中,以梅县话为代表,但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在台湾以四县腔为代表。客家语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含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华人社区。历史上,客家语曾是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境内主要流通语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广泛用于其官方文书中。因客家人传统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客语的传承曾一度依赖于不受外界干扰的封闭社会和口口相传的严厉祖训。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封闭社会被快速的城市化瓦解,传承客家语的传统法则也在信息时代逐渐被抛弃,客语因此成为世界上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 。台湾地区曾于1988年发生了还我母语运动,后来逐步发展客家语现代媒体,使客语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客语流行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公共生活领域(如广播电视、交通服务)语言服务的出现等,使客语走出封闭,迈向现代化,融入了时代潮流。目前,客家语是台湾官方语言,苏里南法定语言。

赣南客家话跟闽西和粤东客家话相比,比较有特色:第一,赣南是赣方言和客方言的交汇点,因此,从赣南客方言中更容易看见客赣方言的联系和差别。第二,赣南的客家方言既古敦,又呈同一的多样性。说它古敦,是因为这里唐宋以来的世居客家姓氏较多,因此方言中保留中原古韵在成份就较多。说它呈同一的多样性,是因为明末清初粤东、闽西的客家人又大量回迁赣南,使赣南的客家方言不象粤东、闽西那样统一,而是同中有异,县与县之间不一样,甚至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也显出差异。因而,赣南的客家方言也就更具研究价值。客家方言是中原古汉语衍化而来的。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话与梅县话为代表的粤东客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尽管有许多差异但也有不少共性,如两地客话词汇都保留了大量中原雅音,可以从古汉语中找到一致的对照。如称我、你、他为 “愚”,称父亲为爷、爸,称母亲为母(哀),合称父母为爷哀,称妻父为丈人老,妻母为丈哀,妻称夫父为家官,夫母为家婆(家娘)称姐为姊,称太阳为日头,黑为乌,美丽为靓、劲,回来为转,就寝为睡眠,房为屋,巢为薮,绳子为索,移动为徙,吃为食,脸为面,走为行,做坏事为作恶等,都是古汉语的保留。

(五)客家风水文化

从中原万里迢迢南迁的客家先民对“风水论”情有独钟,并且有着某深刻的历史根源。“风水论”中,首推“崇尚天地”思想完善。“崇天” :居所内专设香火坛位,逢年过节、初一、十五,烧香拜佛祖最勤,祈香火将人的心愿带上“天”与天祖相通。“尚地”:“遍投土地伯公”,保佑地长五谷杂粮,丰衣足食梦想成真。总之,“风水论”初衷是帮助人们合理选造屋场,实现“风水宜人,协调共生”的良好愿望。风水术,又称勘舆术,是一种从古代沿袭至今的择吉避凶的风俗。客家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仍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衰。

风水术是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赣南的。从客家地区风水术士们世代相传的口啤资料中,我们知道,将风水术带入客家地区的主要是杨筠松。杨筠松又名杨救贫,属唐末避乱南迁的客家先民。他由长安来到赣南以后,就在兴国三僚村隐居下来,寻龙追脉,从事风水术的实践活动,并授徒传术。他继承和发展了风水术中的形法理论,创立了江西形势派(实际上是赣南派)。他的主要弟子有曾文辿、刘江东,二人都是于都县人。自从杨筠松在赣南授业传徒之后,风水术就成为客家地区世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了风水术士共同尊奉的祖师,兴国三僚村也就被称为中国风水第一村。两宋时期,赣南风水术兴盛,名流辈出,如廖媛、谢世南、赖文俊、刘潜、傅伯通、邹宽等人。这些风水术士不仅在本地看风不,机时且声名远播,甚至闻达于朝廷,奉诏为朝廷看风水。北京十三陵中定陵的选址设计者廖均卿,就是赣南人。 北宋后期至南宋时期,形势派风水术向福建传播,并从中衍生出一个新的流派——理法派。随后,风水术进一步往粤东粤北等地传播。至明清时期,风水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普及于赣闽粤广大客家地区,并随着客家人的漂洋过海而根植于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风水观念则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深深浸透于客家人心灵之中。


二、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这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广东梅州的多层围垅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在永定的一些大型土楼内,有石柱雕联、石鼓承柱、雕梁画栋;有天井、花园、假山、盆景、鱼池,美不胜收。甚至还有土楼附设学堂,楼有楼名,柱有雕联,如“振成楼”、“振纲立纪,成德达才”、教人遵纲纪,重德才,奋发进取。这些文化印记无不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精神光芒。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在客家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的,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妈祖本是沿海地区人们航行的保护神,客家人也把她请到山乡,作为山乡的保护神。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幷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1、迁徙精神。迁徙,是客家文化建立的根基。没有迁徙,就无从有客家文化。由于迁徙,客家先民把中原先进的文化带到落后的客家地区,所以,客家文化是中古汉族民间文化在封闭的客居环境中延续,保存至今的文化。

2、团结精神。这是指内外两方面的团结互助精神。客家人无论是安处家园,还是身处异国,偶遇客家人,都能表现出声应气求,互相提携的义举。客家人无论迁徙到海内外任何一个新地方,都要和当地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首先要尊重当地人,尊敬他们为开发当地,世代作出不懈的努力,才有客家人立足安身之地。

3、崇文精神。客家先民把中原先进的文化带到南方来之后,客家华侨又把客家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推进了一大步。客家男子志在四方,或在国内仕途和文化事业找岗位,而更多是出国经商。男子往往读完小学、中学便离家到南洋谋生,因此毕业后必须学会打算盘,会记账写信,略懂一些外文。而热心桑梓教育事业的华侨又捐款修建校舍,添置图书仪器及颁发奖学金,迄今不断。这是客家地区文化发达的原因。

4、尚武精神。由于迁徙,出外谋生,就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武艺。客家人大都生活在山区,山区打游击闹革命是廿世纪的主旋律,客家人为此做出过贡献。廿一世纪是走向海洋文化的世纪,所以客家人要走向南海,走向太平洋。上山下海扩大活动空间,没有强健的身体是不行的。

5、崇正精神: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正统的祖宗、正统的语言、正统的戏剧。

6、硬颈精神 。硬颈精神就是指客家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随着岁月的前移,在客家地区,"硬颈"一度理解为"脖子硬硬、不会转弯"的负面字眼。于是包括台湾在内的一些客家学者千方百计搜罗一些新词汇,试图用"硬程"、"硬耿"来代表客家精神。"硬颈"含有执着、不怕死的意味,当然这种不怕死,不是贪财好色式的不怕死,也不是权迷心窍式的不怕死,而是对民族气节的认同和坚守,客家人将它延续到近现代的中国革命史上。


客家精神具体体现:

1、吃苦耐劳 。世人对客家人的第一印象是刻苦耐劳。"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客家先民在扎根山区、艰苦创业中,历尽千辛万苦和艰难险阻,锻炼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世代相传。改革开放中,又一批客家精英勇闯特区或战商海,拓展国际市场,成为新一代优秀的企业家。

2、勇于开拓。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迁移史和拓荒史。客家人从北到南,飘洋过海,足迹遍天下,见多识广,这在客观上为客家人吸取人类智慧精华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养成了心胸宽广、海纳百川、善于兼容各种文化营养的品格。这种品格的特征,就是重视不同因素和谐相处,不同方面合理结合,相生相济。因此可以说,客家民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在兼容了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的各种成份而丰富起来的。客家人正是善于兼容、开拓创新的本领,冲出山门,走向世界,海外客家人多半是"扎条裤带出远门",飘洋过海创业。“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随处开花结果,在广阔的领域,众多的方面,创造了伟大业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民族意识 。翻开数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许多革命运动和客家人密切相关。客家人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革命,震撼了清廷的统治根基。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中,一批客家人如朱德、叶剑英、陈丕显、陈奇涵、陈明仁等成为革命中坚,驰名将帅。

4、溯本思源 。客家人在民俗文化方面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特别重视祖先崇拜,意在追远,永远不忘中原祖先的功德和业绩。二是不忘客家方言。“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这是客家先民在迁移途中,用悲痛的骨肉生离的泪水凝炼出来的声音,嘱子嘱孙要用“祖宗言”作为他日有幸相逢的认同标志。难怪我们客家同胞,不管走到天崖海角,一听到乡音,彼此未通姓名,已露出七分亲情。可见客家话是客家人感情的重要载体,是自己族属的铁证,也是认同祖国、认同故土的一种物质外壳。飘洋过海的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兴建“唐人街”、“中国城”,这是寻求认同感的一种物化表现,体现着天崖处处故国情。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有56条唐人街,分布在五大洲26个国家。从唐人街人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生活习俗的写照。那里的一砖一瓦凝结着身居异国的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一往深情。许多海外客家人虽身在异邦,但始终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时刻想念"唐山"和出生地"胞衣迹",常讲"阿姆话",教导子女溯本思源、寻根问祖,兜好香火,永远不忘祖籍国与列祖列宗。抗战时不少爱国华侨捐巨款支持抗日斗争,"四化"建设中,又投资国内办实业,热心乡梓,乐善好施,捐建桥梁、医院、学校,善举多多。

5、克勤克俭 。客家地区多半是文化之乡,名人辈出,这与客家人崇尚文化、重教兴学有关。不少客家父母再穷也要克勤克俭挑担缴子女读书。男人出门闯天下,有的报考黄埔军校、云南讲武堂、保定军校成为一代将军和高官(如叶挺、罗卓英、吴奇伟等),有的发奋读书,攀登科学成为优秀科技人才和精英(如当代文豪郭沫若、桥梁专家李国豪、数学奇才丘成桐等)。

6、精诚团结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支系,在长期辗转、艰苦开拓的过程中,互助互爱形成了精诚团结的优良传统。为了抵御天灾人祸,立地生存,首先就团结同姓,以南迁之前的上祖为感召,守望相助,并看作是义不容辞的任务。还因为迁移客家人到处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挤、岐视,甚至遭到当地恶势力的攻杀,出于自卫自保,必须团结更多的人。原有的仅限于血缘关系的空间已经大大不够用了,于是就不能不强调以“义”作为维系超出血缘空间的新的人际关系,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的需要。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个谚语,也因此而来,含有很强的义气成份。后来,这种精神在飘洋过海的客家人中得到更大的发扬。世界各地都有客家公会、客家同乡会、崇正会。自1971年9月28日香港崇正总会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以来至今,五洲四海客家乡贤,携手举办了27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同根、同源、同心、同德,敦亲睦族,全球客家大团聚、大联谊,增进了亲情、乡谊,促进了客属团结,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沟通了海内外信息和交流,促进了经济繁荣。客家人尊老爱幼、孝顺父母,众口皆碑,不少传为佳话。

7、崇文重教 。客家人是中国最重视子女品德和文化教育的汉族族群之一,客家人的聚集地之一梅州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之初,由周恩来同志领导的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在调查全国各地百姓的识字率,惊奇的发现:梅州地区的客家人中居然找不到不识字的人,哪怕是种地的农民和妇女,因为在当时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依然比较强的社会里,女子一般不能像男子一样公平的接收到教育,但是客家地区则不同,客家人虽然在当时也有重男轻女的意识,但是出于对子女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几乎所有客家女孩在当时也跟男孩一样读书识字,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文化教育,这在当时的中国实属一种较为罕见的现象。因为当时新中国农民识字率并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8、爱国爱乡。客家人从小就养成爱国爱乡情操。每当民族危难、国家危亡之时,客家人总是忧国忧民,,他们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遂率先挺身而出,揭竿而起;为了抵御外侮,客家人总是奋勇抵抗,冲锋在最前列,义无反顾,甚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历史上,客家儿女抗击外敌入侵,视死如归的英雄故事不胜枚举。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建立的赫赫战功,更为世人尊崇。以叶剑英为代表的梅州籍将士,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在长城内外,在大江南北,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在军事高层指挥机关运筹帷幄,在战场上俗血奋战,在海内外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用鲜血捍卫了民族独立,用铮铮铁骨维护了国家尊严,谱写出伟大的爱国主义新篇章。从大量的史实看来,自永嘉南迁至今,客家人都视民族气节为最理性的最高道德标准。客家精神是以坚决维护民族尊严,坚持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为价值取向的爱国主义精神。简言之,爱民族、爱祖国、爱家乡,是客家精神的精髓。

客家精神脍炙人口、不胜枚举,愿客家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三、义门客家四个鲜明独特的文化

(一)谱牒文化 —族谱是传家宝典

谱牒文化源远流长,始于西周,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朝。一部族谱,记录着一个家族起源、演变、迁徙、繁衍的历史,可以说一部族谱是一部与时间并存的生命史,是一部有始无终的源流史、繁衍史。因此,编谱历来为陈姓家族所高度重视,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传统,代代相承,绵延不断。 族谱全面记载整个家族的方方面面:论概况、叙源流、记世系、赞名贤、载文献、述祖训,几乎成为家族的百科全书。因此姓氏族谱是姓氏文化集中体现。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它维系着整个家族的生存和发展。

陈姓祖先历来高度关注自己家族的生命史,历代的开基始祖、德高望重的先贤总是率先倡导续修族谱,并亲自撰写序言,至今犹存的最早的谱序有:晋永嘉二年最早入闽始祖陈润于晋咸和六年(331年)亲撰《闽中草寓记》、兴化始祖陈迈于隋恭帝元年(617年)亲撰《陈氏谱序》、唐入仙始祖陈齐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亲撰《续修陈氏谱序》,这些名序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它反映了所处时代的种种特征,它真实记录家族起源、迁徙、繁衍的历史,它为我们子孙后代树立了光辉榜样。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

谱牒五善功能。前人总结的修谱五善,较好地贯彻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德、亲、训、睦、恩的思想。修谱五善为:

1、本祖德。涵盖了“人本乎祖,如木有根”,“子继孙绳”是“祖德弥光”的思想,因而“尊祖之道”、“言念先人”是后嗣们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2、亲同姓。体现的是本姓子孙的血缘观念,强化属于同一种族的认同意识。

3、训子孙。主要体现在族谱的家训中,它概揽了后人的为人之道,其中提倡“耕读”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4、睦故旧。是在同姓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睦”为要,达到“第恭之友”、“尤宜亲厚”、“相敬耐久”。

5、报国恩。也多在家范上反映,例如提倡“急公奉上”、“效忠大义”等。

谱牒价值:历史上,谱牒的编撰方式分为两个时期,功能作用不一:宋以前主要是官修,是政治功能,修谱主要为世家大族、朝廷用人服务。宋以后主要是私修,是道德功能,凝聚家族,维护族权,为宗族睦族服务。当今时代,谱牒作为历史文献,开发谱牒资源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1、文物价值。存世的中国家谱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属于珍本,现存最早的《仙源类谱》系宋代内府抄本,至今近千年。还有明代的版本、名人批校本、钞本,都具有文物的价值。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列为该书善本的家谱就有635种,均属国家级文物。

2、资料价值。清代著名史学家梁启超指出:“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汉司马迁作《史记》,在太史公自序第七十中言:“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数量可观的家谱,不仅对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人口兴替等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资料价值,即对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都能提供许多重要资料。

3、教化功能。家谱中一般都载有家训、族规、家法之类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以及家谱中记载的很多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对促进现代文明建设也有积极作用。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是辩证的统一,现代文明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传统文化也只有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才会有生命力。家谱中反映出来的优秀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

4、寻根价值。家族渊源和世系图表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是当代人寻根问祖的重要资料,而且只有家谱才能提供这些资料。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自1996年底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了海内外的数万名读者,都是为寻根问祖来查询家谱的。当他们从家谱中查到自己的祖先时,其兴奋之情真是难以形容。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对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5、敬宗睦族功能。谱牒在发展和延续过程中,由于时代的变迁,它的功能亦有所不同。现代家族,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各个村落仍与姓氏家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仍然存在着较强的族群观念。因此,续修谱牒,仍然是一个家族不可忘却和忽视的大事。


现代修谱仍然有以下几个功能:

1、明确本族族人之间的亲疏辈分关系。

2、将松散的家族关系,以谱牒的方式连成一个血缘关系的统一体,把永久崇拜共同的先祖,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3、反映本族人丁的发展、生存状况、居迁从业等一系列的现实活动。

4、记录过去和现在,作为传统的家族档案,并以此延续,是人类文明的特征和表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

5、家谱是族人根的依据,宗祠是族人基的象征,家谱和宗祠是族人的根基。因此,当今很多家族仍然热衷于续修谱牒和重建宗祠。

陈姓家族有着代代编谱的优良传统,以使从古迄今代代相传,绵延不断。为什么能做到“宗祖不忘,家族不散,世系不断”呢?竟其原因,就在于“由有谱之力”也。把古今一部部优秀的族谱衔接起来,就是一大部完整而翔实的陈姓宗族生命史、源流史。因此,族谱是姓氏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谱牒文化是宗族文化的综合体现,是家族文明、和谐、昌盛的象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族谱是根、族谱是史、族谱是纽带、族谱是教科书、族谱是传家宝。谱牒不可不修,编谱不可不慎,族谱不可不续,谱志不可不存。


(二)、祠堂文化—姓氏的祖根和聚族繁衍的象征

祠堂文化发轫于夏商周,盛于唐宋,普及于明朝,以致发展到“族必有祠、祠必有产”(祭田),成为姓氏家族活动的中心和祭祀聚会的场所。祠堂历来是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场所,是姓氏的祖根和聚族繁衍的象征。祠堂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一朵奇葩。

我国历朝历代,因以孝为德行之本,于是祭祀祖宗成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行为。古人说:“入祠祭祖的意义,在于入祠思敬之意焉”。祭祖与祭神的内涵不同,祭神是出于畏惧心理,而祭祖是出于爱敬的心理。 祭祖的作用在于强化同姓子孙的血缘亲情观念;强化同一宗族的认同意识,生发出同一祖根的自豪感,增强同一宗族的凝聚力,促进家族和睦团结、和谐发展,增进“同根同祖务必同心同德,兴家兴族更须兴国兴邦”的理念,为家族的兴旺发达作出不懈的努力,这就是祭祖的神圣目的。

祠堂文化的巨大魅力在于以血缘亲情为精神纽带,把普天下姓氏宗亲凝结成一体。一个中国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不管飘泊多远,寻根认祖,入祠祭祖,托庇列祖列宗的福荫,总是他最大的心愿。因此,祠堂文化具有最广泛的认同感、最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祠堂文化被赋予新的使命,充实新的内涵,拓展新的功能,实行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活动形式,展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倡导文明新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发挥积极的现实作用。 考其各地祠堂志,其实一座祠堂,就是一部家族史。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09年8月,闽台两岸宗亲携手合作编纂了《闽台陈氏文化-祠堂卷》(一、二),入编闽台七百多座陈氏祠堂,这是闽台有史以来第一部的光辉史册,以丰富史料,足证闽台陈氏宗亲系同根同源同祖同宗、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为此两岸宗亲理应共同努力,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和平统一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祖地文化与与祭祀祖先文化

义门客家陈氏的根在哪里?陈氏子孙必去的地方有哪些?

舜帝是陈氏的血缘太始祖,河南颍川是义门客家陈氏第一故里,浙江长兴是第二故里,江州义门是第三故里,福建汀州是第四故里。这些故里都是我们的祖地,是我们的根,都是义门客家子孙有生之年必去的地方。

舜帝的故里,史籍记载:“舜生于姚墟”。经史学界、考古界专家实地考证:姚墟,后为徐镇,过去是属山东省的鄄县,现属于河南的濮阳县。舜帝的故里就是现在河南省濮阳县的鄄城,这就是圣祖的根,亦是中华舜裔最早的祖根。湖南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就是陈氏血缘亲族史上最早的祖墓,舜帝陵便是海内外舜裔寻根竭祖之圣地。

“陈氏遍天下,淮阳是老家;陈氏八千万,始祖皆胡公”。陈胡公满建都于宛丘,宛丘历史上称为太昊之墟,曾是三皇之一的伏羲氏太昊的故都。宛丘就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三里,全部领土位于豫东的一片大平原上,土地肥沃,是古代物产丰富、文化发达的优越地域,历来被视为中原地区一块宝地。所以陈国在西周初期诸侯国中,可算是一个富强的大国,后迁都于许昌、颍川(今河南周口市,治所在淮阳)。因此,宛丘、颍川这一带便是陈姓的发祥地。陈胡公名妫满,虞舜后裔。周武王灭商后,把他封到陈地,并把女儿太姬嫁给他。妫满雄才大略,建陈国,筑陈城,兴百业,造福民众,使陈国雄踞十二大诸侯国之列。妫满死在陈国,就葬在这里。周武王以国赐姓,称他为陈胡公,陈胡公自然就是陈氏的得姓始祖,这就是陈姓的由来。据史书记载,胡公墓是用铁汁浇铸而成,又称陈胡公铁墓。1995年在故地上修复“陈胡公陵园”,此乃是海内外陈姓裔孙寻根竭祖之圣地。陈胡公的裔孙枝繁叶茂,多达八千多万,遍布海内外。至今,已有3000余年,120余代,尤其是福建和台湾省,素有“陈林半天下”的美誉,陈氏可谓是一个了不起的泱泱大宗。

颍川始祖陈实公安葬在河南长葛县;南朝派始祖陈霸先公庙建在浙江长兴县;义门陈始祖伯宣公安葬在江西瑞昌市,义门陈开基祖旺公陵园及义门五祖祠在江西德安车桥镇义门陈村;义门客家汀州庄始祖陈魁公与东陂庄始祖陈群公合葬在福建汀州长汀县松鹤陵园内,称三公陵园。以上标志性祖先的祖坟和祖祠(庙),都是义门客家子孙一定要去祭祀朝拜的庄严场所。

祭祖,是后辈人对祖先生育之恩的虔诚膜拜,是高尚的人伦道德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伦道德,以孝为本。由孝敬父母,上溯到孝敬父母的父母,直达远古的历代祖宗。氏通过祭拜活动,缅怀先祖功德,弘扬宗族文化,传承陈氏家风,激发陈氏宗亲敬祖爱族的热情,增进陈氏家族的共同荣誉感。陈氏家训首条便是:“要孝,父母面前无违拗,在生不见子承欢,死后念经有何效?尔子在旁看尔样,忤逆之人忤逆报,当知孝。”

宗祠祭祖,是敬宗收族的重要仪典,认为“祠堂祭祀,一家之大事也,礼虽未备,敬必有余。”有学者对祭祖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强化本姓子孙的血缘观念,强化属于同一宗族认同意识,生发出同一根的自豪感,使家族成员和睦友善,精诚团结,为本族的兴旺发达作出不懈的努力,这就是宗祠祭祀的神圣目的。”同时,祭祖反映了后人不忘先祖功德及养育之恩。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几千年来,不论贵贱贫富,中华民族都保留和继承了这种传统美德。由一家之祭至一族之祭,到全中华炎黄子孙的公祭,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和大团结。

陈氏祭祖的传统仪式十分庄重肃穆,有春分、清明节的扫墓祭,冬至节的祠堂祭(族众聚集,执事结转交下届执事)、七月初十至十五日接送历代先祖在天之灵的家祭、八月初四的墓祭(中心是祭奠家族的一至三世祖)。其中以清明节和八月初四的墓祭最为隆重。祠堂祭期,由值年的族首房长负责运筹全部祭祀活动。祠堂列祖列宗牌位灵前,于头天晚上便陈设香案、香炉、烛台、帛匣、灯炉、祭席二、酒菜汤饭及各种时令果疏,供品齐备;香案一、香柱三、蜡烛二、酒尊一,座前祭席二,每席酒尊三、筷子三、饭汤各一、馔(饭、饮食)九、果品三、面食三、羊豚(猪)各一,各项事宜精洁。由贤秀者为执事,行省牲礼,注血于盆中。主祭一人,分献四人,择贤而衣冠者。凡与祭者,必须成童,衣冠整洁,随班序立。无论尊卑老幼,均不得大声疾呼,争长论短,违者,该族长在祠堂执法不贷。正祭礼仪的程序十分繁细,按班列队,依次入祭,读祝嗣孙诣读祝位,以下皆跪。乐声止,读祝。祝文:“维某年某月某日,主祭嗣孙某某,分献嗣孙某某,与祭嗣孙某某等”,谨以不腆之仪,致昭告于颍川堂(或某某堂)上历代祖先考妣神位前: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溯渊源之有自,典重丞尝,根仁孝之无穷,感深霜露。缅维吾祖,迁由湖南,派衍钱塘,克勤克俭之模,推原祖考;俾炽俾昌之象,施及子孙。聚族于斯,爱则存而则著;如在其上,犹乎见亦忾乎。肆神保之式临,冀考孙之有庆,保族滋大,绥百禄以无疆。谨告!起乐,俯伏,复位。以下按班依次照例跪祭。礼毕,退位。


(四)楹联文化——传播姓氏文化的有效载体

义门客家陈姓宗族楹联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文字简练、寓意深远。它分布在祠堂、陵园、纪念堂、民宅、族谱、史册、姓氏志等各个方面,处处展现楹联文化的风彩和独特的魅力,它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大家看得懂、记得牢、传得广。可以说,楹联文化是传播姓氏文化、道德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姓氏文化、道德文化之精华所在。特精选以下陈氏专用楹联,供参考。

1、元龙豪气;华岳希夷。上联典出三国时期的陈登,字元龙,有威名。许汜言:“元龙湖海之士,豪气未除。”下联典出五代时期的陈抟,隐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

2、太丘德望;颍水渊源。全联典指东汉时期的陈寔,为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世人称为“陈太丘”。

3、名高七彦;才擅六奇。上联典出东汉时期的陈琳,为“建安七子”之一。下联典出汉时期的陈平,六出奇计,助高祖得天下。

4、昌期五世;望重三君。上联典出《左传?庄公二十五年》:“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五世其昌,并于正卿’。”下联典出东汉时期的陈寔,与其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5、济时伟略;经国文章。上联典出东汉时期的陈琳,为曹操书记室,军国书檄,多出其手。下联典出东汉时期的陈登,具豪气,有济时伟略。

6、颍川世泽;太丘家声。下联典出舜之后妫满,周初封于陈,春秋陈国,建于颍川(今河南淮阳)。下联典出东汉时期的陈寔,为太丘长,人称“陈太丘”。

7、 颍水流芳;敦睦家声。全联典指东汉时期的陈寔之子陈纪、陈谌,二人才德俱优。

8、张楚开纪元;文佳第一人。上联典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曾建国号张楚。下联典出唐朝农民起义女首领陈硕真,曾号文佳皇帝。

9、风雷驱大地;浩气贯长虹。集自陈毅元帅句。

10、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唐僖宗李儇赐江州义门陈氏联。

11、义聚三千口世间第一;居同五百载天下无双。此联为江州义门陈氏宗祠联。

12、卧元龙之楼,耿耿济时伟略;读孔璋之檄,岩岩经国文章。上联典指三国时期的陈登。下联典指三国时期的陈琳。

13、箕裘全子,袍笏文孙,颍川郡凤毛世胄;南国旌旄,东宫衣钵,李唐时虎拜龙庭。此联为台湾省台北市全台陈氏宗祠联。

14、孝友景先贤,难弟难兄,恍见德星长聚;祠堂临古渡,群昭群穆,共分明月无边。此联为陈氏宗祠联。

15、一门二丞相 九代八太师。莆田玉湖陈氏专用联。

16、绳其祖式 贻厥孙谋。台湾省金门县陈氏家庙联 。

17、同祖同根务必同心同德 兴家兴族更须兴国兴邦。陈氏门联。

18、系出颍川支分鄞水,灵钟拜相毓秀万魁。汀州陈魁公墓联。

19、发宛丘巍巍圣绩垂千古;立陈姓绵绵子孙遍五洲。陈胡公石牌坊门楹联。

20、承先祖孝悌传家博古通今同进退,启后人读耕为本知书达理效忠良。 横批:义簿云天。陈氏门联。

21、“颍水家声大 义门世泽长” 横批“ 颍水流芳”

“颍川家声远 户牖世泽长” 横批“ 颍川流芳”

“颍水衍脉家声远,仙谿传蕃世泽长” 横批“源远流长”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激起子孙追忆的壮丽史诗,是一股传递世人崇敬的伟大精神,是一篇倡导后人传承的崇高风范,是一种表达族亲心声的共同理念。这就是楹联文化的巨大魅力之所在,是闪烁着陈氏家族的光辉篇章!


              撰稿人:陈汀州 


超声波驱虫器 老鼠蚊虫哪里跑!!!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加管理员微信:chen70739837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