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倖存者偏差」作文詳評6篇

一一渤大附中師生作文選編

全國卷2

【文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 分)

「二戰」期間,為了加強對戰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後倖存飛機上彈痕的分布,決定哪裡彈痕多就加強哪裡。然而統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範文一】

思維雖「反」,方向卻「正」

教師/劉美琳

將思維禁錮在一個老框框里,永遠不會取得進步。與眾不同的新思維,才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二戰」時為了保護戰機,軍方決定重點防護倖存戰機彈痕多的地方。但沃德指出應牢固彈痕少的部位,事實證明他是對的。倖存飛機某部位彈痕多,正說明這個部位已足夠牢固才讓其倖存。反之彈痕少的部位才是陣亡飛機的致命弱點。可見,打破桎梏的逆向思維,常常是引領人走向正確方向的智慧明燈。

【引材料、做簡單分析、提出中心論點是材料作文開頭的鐵律。引的恰當,立意精準,且引材料與提出的觀點無縫對接。】

那麼什麼是逆向思維?所謂逆向思維,並不是逆反心理的思維,而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新思維,它是將人們深以為然的事物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敢於「反其道而思之」,反方向地進行探究,換個角度解決問題。逆向思維的火花常常能碰撞出真理,古往今來很多偉大成就,幾乎都離不開逆向思維的運用。

【第一句緊承上文,從正反兩面詮釋核心概念,釐清了含意,圈定了論述的範圍。第二句指出逆向思維的意義、價值,為下文展開論述做好了鋪墊。本段是全文的論證提綱。】

逆向思維能讓人輕鬆破解難題。司馬光獨闢蹊徑,沒有「救人離水」,而是「讓水離人」,砸破水缸放出水救了小夥伴;田忌第一局敢用下等馬對付對方的上等馬,而不是用同樣的上等馬迎戰,贏得了賽馬的勝利;背水一戰本是兵家大忌,韓信卻大膽運用逆向思維,採取這一策略切斷士兵後路,讓他們拚命一戰,大敗趙軍……人們習慣於沿著事物發展的慣常方向去思考問題,尋求辦法,其實,對於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想,倒過來思考,從求得結果追溯到已知條件,常常會解決正向思考無法解決的問題。

【首先提出分論點,接著列出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典型事例,然後結合「人們習慣」緊扣「反」與「正」進行價值分析。乾淨利落、說服力強。舉例證明,一是事例不能單一,二是事例要有典型性,三是要概括敘例。作者做的都非常好。】

逆向思維能讓人抓住事物的本質。人們往往喜歡只看事物的現象就得出膚淺的結論,如果運用逆向思維,會幫助人們找到隱藏的真相,讓人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大文豪蘇軾有一首頗具理趣的小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山中不知真面目,逆向思考,跳到山外,就能「識得廬山真面目」了。要想看到真相,抓住本質,從眾心理要不得,要 「眾人皆醉我獨醒」。如果一味地因循守舊,墨守成規,那麼永遠會停滯不前,無法探究到事物的真相,無法超越前人取得屬於自己的成就。

【這段在論證層次上較之前一段有變化了。在提出分論點之後,進行了詮釋性分析,一方面詮釋了分論點的含意,一方面為引出論據做好了準備。後面的分析獨到而深刻。】

逆向思維能讓人提高創新能力。許多科技發明都是逆向思維的成果。電動機,是電產生磁場,然後磁場移動物體。那反過來呢?讓移動產生磁場,磁場生電,就是發電機的原理。電吹風,是電使輪子轉動製造空氣流動,風向向外。運用逆向思維的發明就是電動吸塵器,風向向內。人在樓梯上走,是人動樓梯不動。能不能將這個狀態反過來呢?於是就有了自動扶梯。工人鋸木頭,是木頭不動,鋸子動。反過來,鋸子不動木頭動,就是台式電鋸。怎麼樣?是不是覺得逆向思維很神奇?「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我們反過來思考問題,能給創新之路增添一抹亮色。

【這一段集合了前兩段的優點,有分論點、有詮釋、有事例、有分析、有結論。非常可貴的是用極簡的語言列舉了我們生活中極常見的例子,使得觀點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

「二戰」時沃德運用逆向思維保護的戰機,扭轉了許多戰局。當今進入改革開放「深水區」的我們,也唯有創新思維方式並投入到實踐行動中,才能攻堅克難,啃下硬骨頭。習大大曾說「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的前列。」正處在最美年華的我們,應開動腦筋,轉變思維方式,嘗試逆向思維,鑄民族進步之魂,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結尾寫得太好了。第一句回應了文章的開頭,結構完整;第二句聯繫當下社會現實,點出了作文材料、改革開放的實質:創新思維方式;第三句指出青年人的使命責任。叫人拍掌擊節。】

【點評】

詮釋概念 確定提綱

這是一篇極佳的下水文,堪稱範本。值得學習的地方實在太多。像第二段,學生往往在提出中心論點後,就急於設立分論點進行論證,缺少像這樣的詮釋核心概念,總括意義的段落。像主體部分那三段,分論點的設立、用簡明語言敘例,特別是言簡意賅的深刻的分析議論。等等。吳炳忠

【範文二】

跳出視野的圍牆

教師/李茜

統計學家沃德對於飛機上的彈孔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給出飛機加裝裝甲位置的建議並非來自於返回飛機的數據,而是由未返回飛機相關數據推知的,最終得出了與他人所見所想恰恰相反的結論。沃德對於飛機彈痕的分析是基於全部飛機的彈痕情況,而其他人則無視了未返回飛機的彈痕,忽略了未見之處的關鍵。他與別人的不同正在於此,見所未見,分析全面,結論自然更接近事情的本質。

【採用邊敘邊議的手法,使得前提(作文材料)與結論(觀點)有機結合起來,關聯性非常強。】

見,目之所及也。然其廣有度,其象或虛或闕。目之所見,人人可得,其所未見,方為根本。

【詮釋概念含意,是議論的基礎性工作。】

視線之內,我們看到的只是一部分客觀存在。正如夜裡我們只能看到繁星的閃爍和煙火的絢爛,而無法看到天空的深邃;雨後我們大多看到七彩的虹而忽視潔白的雲;世界存在四面八方,而我們最多只看得到三面;我們看得到他人的各個角度,卻永遠無法看到自己背後。曾經有位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點了一個圓點,問大家看到了什麼。多數同學的回答是:白點、蚊子、星星、石頭等,很少有人說:我看到了這個點以外的空白、黑板以及整個世界。

【許多人的視域是有限的,阻礙了我們對事物的的全面的認識,因而,很難發現事物的真相、本質。這是一般人的局限。】

沒錯,視覺,有時只呈現給我們部分內容,但事實上,另外一部分才更為重要。只憑所見有時會難以發現事物的真象,以致被表象蒙蔽而深信不疑。故見人之所未見,跳出視野的圍牆,見得廣泛,見得完全,才有可能經由表象或局部的長廊抵達事物本質的殿堂。硬漢作家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指出文學創作如同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萬分之一角,而海平面下卻是巨大的山體。生活中,此類現象同樣存在。山東省壽光縣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為靜山。此山最高處距地表0.6 米,最低處僅0.1 米,而地表以下卻逐漸擴展龐大,其深莫測。這山,遠看近看都不過是塊低矮的大石,誰知視線之外的部分才是它的真容?而作為一座山,誰又知它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卻大部分被人踩在腳下?海明威的冰山理論象徵著他創作的沉潛與內蘊,而靜山的地下部分才證明了它是一座山的事實。所以,有時,未見之處更加關鍵;所以,我們更應見所未見,以見其真。

【本段首先概括事實,接著分析詮釋,然後列舉事實材料,最後得出結論。本段有兩個點值得學習:一是兩個例子之間的的過渡(「生活中,此類現象同樣存在。」),自然流暢;二是兩個例子敘議結束後,在得出結論前,對兩個例子進行總括揭示,為得出結論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使得結論,水到渠成。論證力度大大提高。】

跳出視野的圍牆,需要縱目於物外,更要縱思想於天地,使目之所及與思之所致相輔相成。比如見得人前的光鮮,也該見得背後的苦澀;見得現實的殘忍,也該見得理想的神聖;見得眼前的當下,也該見得過去的歷史;見得飛速的發展,也該見得消逝的美好......不囿於視野,不困於表象,我們才會發現更廣闊的空間,去觸碰未知的世界。

【前邊是分析問題,本段是解決問題。「比如」句,整齊而概括,全面而蘊藉。語言簡潔,思維周密。】

沃德看到常人看不見的,並非偶然。是不盲從,是獨立思考,是全息推論,更是科學思維方法,是貫徹「問題導向」的科學精神。

【點評】

中心意識 證明意識

題目擬得好,即生動形象有揭示問題的本質,好的原因在於對作文材料的內涵的深刻把握。全文緊扣題目、論點,無論是舉例、議論,都絕無旁顧,可見作者有著強烈的「中心」意識、論證意識。論證就是提供理由證明結論。本文的證明意識非常強烈。吳炳忠

【範文三】

人當「逆」,以制勝

學生/李欣然

「二戰」期間,英美軍方在調查了倖存飛機上的彈痕分布後,皆同意加固彈痕較多之處,在常人看來合情合理。而身為統計學家的沃德卻反其道而思之,他認為修復彈痕較少之處才更恰當。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沃德以科學家的敏銳,逆向思維,察常人所不易察,得常人所不易得。逆向思維的特性是發現,反轉,查缺。

【作者簡述作文材料,概括地提煉出並解釋、說特性,表明態度。】

沃德並未順從眾人的意見,逆而思之,諸葛亮亦如此。己弱敵強之時,諸葛亮大開城門,並在城樓上撫琴,缺乏兵備而故意示人以不設兵備。他一反平常的謹慎周密,走了一步險棋,結果,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不僅僅在行軍打仗之時,這種思維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另闢蹊徑,在山窮水盡之後展現出柳暗花明來,制勝於出人意料。我們要應用反轉思維,獲得更佳的方法和途徑。

沃德在已有數據基礎上發現了沒有,毛主席亦如此。毛澤東並沒有走城市包圍農村的道路,發現農村包圍城市更符合中國革命的實際。發現需要審時度勢,需要智慧,更需要

創新,從實際出發。中國革命才從成功走向成功。發現「空白」,走「特色」之路,全面

、多角度的思考問題,才能得到最適合的答案,用發現思維,尋找中國方案。我們要應用

發現思維,以求更完美的解決問題的方案。沃德在有未返航的飛機的訊息中找到了可利用的訊息,一些科技發明亦是如此。洗衣機克服了洗衣服體力勞動過重的弊病,然而最初的洗衣機功能單一,使用不便,潔凈度低。聰明的使用者沒有停止對漏洞、空缺的思考,他們發現了這正是可以利用的地方,於是自動洗衣機面世。生活中運用查缺補漏思維,可以改進、創新,恰恰就具有了大師水準。我們要應用查缺思維,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以上第三段的特點是從作文材料出發,分解材料信息,準確抓住材料的特點,引出論述點,緊緊扣住第二段說的三個「特性」,結合實例,詮釋特性的含意,分析議論的落腳點是特性的作用、意義。設計精心、構思精巧。行文技巧非常值得學習。】

人總是拘守舊準則,參照周圍去行事,思維被拘策在一條徑道上。殊不知,這種僵硬的,不變通的思考方式是何等愚笨。陳寅恪提倡「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人的進步從不起於故步自封,只有打破慣性思維,突破「常理」,才能獲得進步的靈光。

【這裡是從正反兩面進行歸納總結,是強調、概括,是揭示本質(思維方式),是提出措施(變通、打破慣性、突破「常理」)。】

逆向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而凡事都要逆,也斷然不可行。在同齡人都去求學時,有人逆反而迷戀電腦,沉迷遊戲,這不叫「逆」;有意採取與其他人不同的態度和行為,言行偏執,求取認可,這不叫「逆」。粗暴、怪異、孤僻,一切非得反著來,這也不叫「逆」!

【作者這段也是「逆向思維」,說了什麼是正確的「逆」,接著說什麼不是「逆」,正反論述相結合,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

「逆」應該是沃德的「逆」。這種「逆」是一種求異思想,是一種反思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反其道而思之,是為求得真相,獲得真理。

人當「逆」,以制勝。

【結尾部分,呼應開頭、順接上文十分巧妙。結尾句揭示出逆向思維的實質,對逆向思維認識深刻、透徹。】

【點評】

整體設計 精心布局

作者文章的「全局觀念」、「整體觀念」非常強,全文寫什麼、怎麼寫,主體部分寫什麼、怎麼寫,各部分如何過渡銜接,都要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從容不迫」。對作文材料的認識、對逆向思維的認識,深刻到位。不但訓練有素,且思想深刻。吳炳忠

【範文四】

衝破霧靄見青山

學生/于思涵

登高望遠唯見天地之遼闊,撥開雲霧方遇悠悠之青山。

人們被看得見的數據迷惑了,唯有沃德力排眾議,見微知著,看到了看不見的,尋事物本真、規律,他成功了。可見,只有透過現象,尋覓真相,究其本質,方可決勝千里。

【這種極簡潔的引述材料是很高級的,一是作者概括能力強,一是對材料的分析透徹。提綱挈領的引述材料與作者自己的觀點對應得十分恰切。】

衝破霧靄,看透本質,是洞察事物,運籌帷幄的智慧。馬雲洞察到了大勢,決定發展電商。起初有人質疑、譏笑,沒有阻礙他前進的腳步。傳統商業與高科技的互聯網,一經結合,便使阿里巴巴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叔本華說:「一個明智的人就是不會被表象欺騙的人。」馬雲是明智的,他的明智就是沒有被霧靄遮住雙眼,看到了發展的機遇,抓住了事物的本質,順應時代的腳步,理想的種子開出了驚心動魄的花。馬雲是中國的沃倫·巴菲特。

衝破霧靄,看透本質,是鷹擊長空,見微知著的能力。哥白尼,沒有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他汲取前人對宇宙的研究成果,加之自己日復一日的探究,提出震懾世界的「日心說」。他撥開霧靄,探尋究竟,以超凡的知識能力,為自己演繹了一份輝煌,鑄就出自己的巍巍青山。也打破了長期以來居於宗教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哥白尼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巨人。

衝破霧靄,看透本質,是洞察變幻,大膽決策的敏銳。《平凡的世界》中的農民孫少安,看到了改革開放後時代發展的潮流,開辦工廠、分組種田,蓋燒磚窯。多次虧本、失敗,他依舊苦苦追尋。帶領鄉親們勤勞致富。孫少安終於成功緻富。追求理想,贏得尊嚴。他成功了,他嗅到了時代的足音,看到了雲霧的變化,聽到了時代的呼喚。給我們樹立了奮鬥的榜樣。

【作者採用的是演繹論證,先觀點後理由。其實,你仔細閱讀這三段會發現一個規律:作文就是詮釋概念的含意+判斷+概念的外延+分析。】

真相藏於霧中,且變幻莫測,如繁星,時隱時現,難以捕捉。本質常隱於現象之後,不易識破。談論現象,人皆能之,尋覓真相,進而抓住本質,則需要衝破霧靄,需要理性,需要專業,需要探究。

【作者在論證了「為什麼」要「衝破霧靄,看透本質」之後,這裡講的是「怎麼辦」。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是論述文必須有的內容。】

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沃德是正確的,他懂得「被忽略」的不應該被忽略,只有撥開雲霧,跳出此山,廬山才能露出真面目。衝破霧靄,方可遇見遠方無語的青山。個人發展,民族進步,無不如此。

【結尾照應開頭、總結全文。可貴是由此及彼的境界的升華:「個人發展,民族進步,無不如此。」語雖簡短,而意境大開。照應開頭、總結全文、升華主旨是作文結尾的三要素。】

【點評】

詳略得當 重點突出

本文擬了個比喻性的題目,無疑給自己的論證增加了些許難度,可作者卻駕輕就熟,語文功底可見一般。論證的角度有四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會怎樣。作者從「是什麼」切入,著力論證「為什麼」,而「怎麼樣」做簡要處理,「會怎樣」在論證分析中也有涉及。可見論述文也有一個「詳略得當」的問題,向本文學習,處理好詳略得當問題。吳炳忠

【範文五】

突破常規,成就自我

學生/關旭

面對英美雙方均要加強彈痕多的部位的決定,統計學家沃德卻能夠提出應加強彈痕少的部位,事實也證明沃德是正確的。而這正是因為沃德能夠運用科學思維,理性思考一一突破了常規。

突破常規,思維發散、獨闢蹊徑,從而獲得自身的提高,成就自我。

京劇「四大名旦」之首的梅蘭芳在傳統京劇的造詣可謂家喻戶曉。在眾多京劇大家紛紛研究青衣、花旦和刀馬旦等傳統京劇角色時,梅蘭芳卻獨闢蹊徑,著重研究女性角色,並創造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路子——花衫。梅蘭芳也因此塑造出了《霸王別姬》中虞姬那樣對愛情忠貞不渝、敢愛敢恨深入人心的形象。

【緊扣「突破常規」,著力論證「發散思維、獨闢蹊徑」。】

著名戲劇大師卓別林曾經說過:「如果能夠打破常規,完全自由地進行創作,其成績往往是驚人的」。梅蘭芳正是突破了常規的思維模式,在尊重京劇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使思維充分發散並形成了廣大觀眾喜愛的獨具風采的梅派藝術,成就了自我,更成就了京劇。

【獨立一段敘例,獨立一段議論,巧妙巧妙,一事一理,相得益彰。】

突破常規,科學思維,獨立思考,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素質,還可以對社會產生重要影響。

【過渡自然,用「不僅------還------」,輕鬆搞定,看似較難的問題。又鮮明地表明了觀點。】

20世紀50年代,我國石油煉製催化劑領域還是一片空白。在催化劑一直依賴於進口的情況下,我國化學家大多無動於衷。如今我國石油煉製催化劑早已躋身世界先進水平前列。在這一成就的取得上,中國的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閔澤恩功不可沒。他突破常規思維模式,運用科學思維,意識到長期以來進口是十分不可取的。於是他獨立思考,最終研發出了最適合國內生產需要的催化劑。這一成果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最具影響力的一大突破,並且為日後中國化學領域乃至中國的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成就了自我,更成就了社會。

【緊扣「突破常規」,著力論證「科學思維、獨立思考」。】

突破常規,理性思考,大膽改革,更是對一個民族的振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個分論點,獨立成段,形成遞進關係。】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正處於經濟恢復階段。有俄羅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驗借鑒,有美國資本主義的成功例證。可鄧小平卻突破常規體制,理性思考,大膽改革,建立了另一個符合中國實際國情的經濟模式——計劃與市場有機結合。這大大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俄羅斯卻未從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局限,由往昔的世界工業強國到如今輕工業消費品嚴重缺少的國家。由此可見。一個民族若想興盛,突破常規是必不可少的。可知道:模式是用來打破的。

正因中國的突破常規,所以「天眼」成功研發;人民幣直接購買石油;中國能夠有力反擊美國貿易保護主義。這無一不在證明著中國的成就,中國的崛起!「突破」帶來輝煌。

【緊扣「突破常規」,著力論證「理性思考,大膽改革」。】

突破常規,沃德獲得了成功,梅蘭芳創造了「梅派」,閔澤恩成功研發催化劑,中華民族走上了復興之路!

但是,常規是什麼?常規是沿襲下來經常實行的規矩、做法。所以,不是任何常規都需要打破的。面對常規,需要我們好好思量。

【這個「但是」的內容,值錢了,特別有價值了。】

【點評】

分解概念 遞進演繹

突破常規,作者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有力的論證。各有側重,遞進演繹。作者巧妙的使用表示邏輯關係的關聯詞語,輕輕鬆鬆的就把主體部分的三個方面銜接起來了。本文在詮釋核心概念,分解核心概念的內涵,設立分論點,以及如何銜接等方面,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吳炳忠

【範文六】

衝破雲霧 堅定自我

學生/米雲飛

二戰期間,統計學家沃德就加強戰機防護問題,力排眾議,據理力爭,在英美調查組作出決定後,堅定認為應加強彈痕少的地方。事實證明他是對的。可見,衝破雲霧,堅定自我,十分重要。

堅定自我,堅持己見,不隨波逐流。

在眾臣全都反對的情況下,商君毅然變法,與當時權貴頑強鬥爭,面對百般勸說阻撓更是毫不動搖,堅持自己的看法,不隨波逐流。如果沒有商君歲自我意見的堅守,恐怕秦統一天下還得再需多年,甚至成為泡影。可見,衝破雲霧,堅定自我釋放重要。

【敘例後進行假設分析,增強論證力量。】

堅定自我,堅持己見,彰顯人格魅力,增強精神力量。「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是一種堅定自我的瀟洒。南昌起義失敗後,在眾人都繼續右傾錯誤時,唯有湖南代表毛澤東舉著煙桿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有團結廣大工人農民的力量才能救中國。說完一人發動了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正是毛澤東摒棄他人的意見,敢于堅定自我,不畏艱難,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他瀟洒凜然的正氣讓人敬仰,他的思想給予無數人精神力量,為革命而奮鬥。

【敘例後進行結果分析,體現觀點的意義。】

堅定自我,貴在堅持。仲永沒有堅定自我,任憑父親安排,泯然與眾人。布魯諾在神學統治的年代,堅持「日心說」,直至被處以火刑也從未後悔。堅持真理是多麼的不易啊!他堅定自己的信仰,他的犧牲引起人們的思考,推動世界宇宙學的發展。由此可知,堅持很艱難但又十分必要。某些時候,唯有堅定自我,方能改變局勢。

【敘例後進行分析,必須呼應觀點,得出結論。】

當然堅定自我,不是盲目固執己見,一味排除其他觀點,而是要堅持真理,對科學知識的執著。如果我們一直朝著錯誤方向堅持下去,豈不是南轅北轍,白白浪費精力?堅持己見就是堅持真理。

【這段很有價值,避免了思維的平滑,體現了思辨能力,論證也更加全面。】

沃德衝破雲霧,堅定自我,取得了預想的成功。今天,我們邁進了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堅定自我,堅定「四個自信」,少年強則國強,中華復興的偉大中國夢一定會實現。

【「升華」是結尾的要義。從「堅持自我」的意見到「堅定『四個自信』」,從「我」到我們「少年強」,從堅持意見到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結尾的點睛之筆,大大提升了文章的境界。】

【點評】

結尾升華 提升境界

文章觀點十分鮮明,基本做法就是開頭、結尾,主體論證部分,時時出現主題句。這是防止走題的好方法。作者讀者意識較強,在正面論述之後,怕讀者誤解,在第五段進行了說明。其實,作文好不好,開頭、結尾非常重要。開頭結尾一定要出現「金句」,出現點出問題本質的關鍵概念、關鍵句子。這樣的語句是文章的主旨,更是作者思維深刻的體現。吳炳忠

【首發《2018~2019高考滿分作文》江蘇人民出版社】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