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回國當了晉文公以後,介子推不願封賞,因為他覺得忠君的行為發乎於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並以接受獎賞為恥辱。因為鄙視跟隨者的邀功行為,對於未跟隨者仍舊邀功而感到氣憤,所以隱居深山成為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

所以介子推的隱居並不是晉文公忘記了他的功勞,而是介子推不願與邀功者為伍罷了。

寒食節到了,我們再來品味一下那位高潔的雅士介子推的事蹟。

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去翟國避難,隨行多賢士,主要有五人:狐偃、趙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

介子推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不可謂不盡心儘力。有一年他們逃到衛國,一個隨從偷光了他們的糧食和盤纏逃入深山,重耳飢餓難忍,只能向農夫乞討,可農夫不但沒有給他們飯喫,反被用土塊當成飯戲謔了他們一番。

嗚呼,一代霸主,龍遊淺灘被蝦戲!

重耳餓的快暈過去了,介子推跑到山溝,將腿上的肉割了一塊,將肉與採摘來的野菜一塊煮成湯給重耳。後來重耳知道自己喫的其實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會好好報答介子推。

重耳後返回晉國做了晉文公,如前面所講,雅士介子推不屑於像其他人一樣邀功請賞,而是帶著母親隱居到深山。他曾賦詩一首"有龍於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

晉文公得知後,便派人去請介子推,介子推藏得更嚴了,文公無法可尋。有小人進言,燒山可逼介子推出山,然而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仍舊沒有出來。倒是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樹下發現了介子推母子的遺骸。

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山,其實一是對自己當初沒有留住功臣的悔恨,二是為了拉攏人心,收留忠臣,為自己的霸主地位積蓄人才。至於燒死介子推,非他所願。

黃庭堅讚歎介子推,「士甘焚死不公侯,滿眼蓬蒿共一丘」。


恰逢寒食節之時,又曾有幸去往介休綿山,便藉此機會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情。

關於介子推的故事我們先來瞭解一下:

春秋時期,晉國內部發生叛亂,太子被皇帝寵妃害死,公子重耳畏懼其勢倉皇出逃,一同陪在其身邊的便有介子推。為了保護公子重耳一路的安全,介子推風餐露宿19年,直至重耳重返晉國成為晉君。

在這十九年的時間裡,重耳不僅要面對路途的遙遠和疲憊,還要防備父親和兄弟的追殺,也由此,重耳經常喫不好、穿不暖,有時還會被當成要飯的受盡別人的取笑。一路的舟車勞頓,重耳經常食不果腹,最嚴重的一次竟然餓暈過去。為了讓重耳活下去,介子推悄悄的躲起來,從腿上割下一塊肉搭配採來的野菜煮成湯給重耳喫。當重耳喫完後知道是介子推的肉後,大為感動,並在眾人之前說到,若有一日當了君王,一定會好好報答介子推的。

結束了逃亡生涯之後,重耳終於坐上了一國之君的位置。論功請賞,一起在外逃亡的諸位便成為獲得賞賜最多的一羣人。但介子推卻認為,自己所做的不過是應盡的臣子之職,不足以接受賞賜。而且介子推還對其他人主動請賞的行為表示鄙夷,認為盡臣之事發乎自然,主動討賞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介子推對這羣人追逐榮華富貴的行為發自內心的討厭,「難於處矣」便隨同自己的老母親一同隱居到介休綿山。

而此時的重耳終於想起患難與共的介子推來。他聽說介子推隱居到綿山後,便親自帶隊去尋找介子推。豈料綿山數十里全是草木,重耳對此也無跡可尋,手下有人出主意,讓人放火燒山,介子推一定會出來。大火燒了三天,綿山著了三天,但最後帶給重耳的只是介子推和母親的屍骨。介子推還在遺書上寫了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這個故事看完感覺脊背發涼。首先是介子推的割肉奉君,其行為一直被儒家所推崇,認為是臣子之行的典範,也是忠君的代表人物。但是,在我看來,這種忠君行為和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兒的行為並無他異。介子推割肉給重耳,這種行為難道僅僅包含著對重耳的忠心嗎?假如介子推侍奉的不是重耳而是其他人,那麼介子推還會不會一如既往的拿自己開刀?再有就是,重耳並不是把介子推遺忘,他一當上國君後便對患難與共的人給予獎勵,為何卻獨獨漏掉了介子推?

在長達十九年的逃亡生涯中,如果沒有介子推的那塊肉,重耳很有可能就會餓死,面對救了自己一命的介子推,重耳斷然是不會忘記的。那麼為何會漏掉介子推的那一份賞賜?試想一下,逃亡路上介子推立下大功,回來之後所有人都有榮華富貴享受,難道介子推還不值得更高的賞賜?但這就有點難度了,重耳能給的無非就是更多的榮華富貴。可介子推在這時卻顯示出他不屑於高官厚祿的想法,那麼作為君王的重耳來說,該給其什麼樣的賞賜就成了一個難題。

介子推不屑於那羣人爭寵,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功勞是最高的。人心裡都有桿秤,介子推最需要的是重耳對其的認可和重視,這比所謂的賞賜要高出許多。可惜重耳一直沒有明白這個道理,以為介子推隱居是在和自己賭氣。

小時候見過一件事情:一隻蛇鑽進了乾草垛,為了找到那隻蛇,大人們會用叉子將乾草垛周圍的雜草清理乾淨,然後點燃乾草垛逼蛇出來。為什麼不用叉子一下一下地把草叉開來找出蛇呢?因為所有人都明白,蛇會咬人

那麼同樣的道理,介子推會不會像蛇一樣呢?如果重耳找到了介子推,並許其高官厚祿,天下人心中會認為:君王做錯了事,找到介子推是為改正自己的錯誤的。這個說法很致命,但現實卻就是這樣的情況。所以,在正常人的腦迴路里,在大山中放火找人的做法更多的是意味著想這個人離開這個世界。


寒食節,清明節這個問題提得很應景。因為後天就是清明瞭,明天就是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

介子推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晉文公落難的時候,衛國看他是個落難公子而不接待他,衛國的農民都看不起他甚至捉弄他,沒有人願意施捨一點飯給他喫。饑寒交迫之時,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一塊肉割了下來,配以野菜給重耳做了一道「水煮肉」。

重耳喫飽之後,才得知自己喫的是介子推腿上的肉,便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要好好報答介子推。我覺得這個故事到了這裡的時候有些噁心了,難道他不會嘔吐出來嗎?難道那個時候喫肉是習慣?

介子推隨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盡了犬馬之勞,晉文公做了國君之後,介子推他就功成身退自己跑去隱居山林了。後來晉文公想起非常慚愧,就親自跑到介子推居住的地方去請他,但是他死活不出來。

這個時候有一個熊手下幫他出了個主意,說你把火燒起來,肯定會出來。結果晉文公真的把整座山點起來,接著介子推和他媽就死活不出來,活活燒死掉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重耳是一個非常重情重義的人,親自去請介子推,說明他對介子推是非常看重,如果只是一般的話,派個人去就可以了,也沒有必要國君親自出馬。

最後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晉國國內不準生火做飯,要喫冷食,稱為寒食節,從這裡也看得出晉文公對介子推打心裡的疼愛,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這就是清明寒食節的來歷。


這個故事很動人,就發生在春秋時代的山西。介子推被燒死的地方,就是現在山西省介休市。介子推被燒死的山,稱為綿山,已是山西省的名勝。而且這個故事也衍生了兩個節氣「寒食節」和「清明節」,這兩個節氣捱得很近,僅僅隔了兩日。清明節的前兩天就是寒食節,相傳在寒食節,家家戶戶不應該點火做飯,而是喫生食,源自於紀念這位介子推先生。

介子推和晉文公重耳的故事不多敘述了,簡短來說,就是在重耳遭難的時候,介子推歷盡千辛萬苦保護重耳的安全,在重耳飢餓的時候,介子推還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給重耳喫。後來重耳當上了晉國的國君,自然得意洋洋,也慷慨地賞賜那些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幫過他的人,唯獨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卻很清高,並沒有去邀賞,而是帶著老母親默默地在綿山隱居起來。晉文公重耳突然想起他時,就請人來接介子推下山,介子推拒絕了。重耳假說你不下山就燒山,看你下不下來。於是下令燒山,沒想到的是,介子推楞是堅決不下山,最後他和他的母親均燒死在山上。重耳悲痛萬分,下令在介子推罹難這天,全國的老百姓均不許生火做飯,這個風俗延續下來,就成了寒食節。

這是小時候讀《東周列國志》記下來的一些情節。當時,我想的和這位題主的問題是一樣的迷惑:晉文公重耳接介子推下山,本是一片好意,介子推何以拒絕?重耳燒山也未必就是想害死介子推,何以不就坡下驢,何必執拗地付出自己和母親的生命?自此這個疑問縈繞在腦子裡很久。

介子推的行為或許很多人認為迂腐,不圓滑。我想,這恰恰是古代大丈夫將「忠君」和「不食功名利祿」的品德,進行了頂格展現。何為頂格?就是將理想化的精神在現實中徹底地表現出來。我們試想,如果介子推在得到重耳的邀請,就喜滋滋下山領賞,我們也不會苛求他什麼,因為他的付出理應得到這樣的回報,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故事是那樣的發展,介子推的事蹟還能流傳至今嗎?既然忠君,就徹底無所回報,既然不食功利,就徹底與利祿絕交。這是難能可貴的一種信念堅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沒有半點折扣,所以介子推因此而名垂千古。

我想,後世人很難做到這點。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令您滿意。歡迎關注先啟歷史,歷史類問答達人幫助您開通悟空問答收益。

重耳放火燒山確實是要逼介子推出來,結果卻導致介子推「抱樹而死」實在是個意外。

這事要從「驪姬之亂」說起:晉國獻公的寵妃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做太子,設計害死了太子申生,並離間了獻公和兒子重耳、夷吾父子兄弟間的感情,最後導致重耳被獻公追殺,在外逃亡19年。

重耳在外逃亡的19年中,經常是風餐露宿、食不果腹,即便如此,有幾個人對他始終跟隨、不離不棄,介子推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年,逃到衛國,他們僅有的一點糧食被人偷走了,在重耳幾乎快餓死的時候,介子推用刀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了一塊,合著野菜煮了給重耳喫,重耳很受感動,發誓以後一定要報答介子推。

公元前636年,逃亡了19年的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到晉國,殺了晉懷公後自立為王,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等到重耳做了國君,那些曾經跟隨他的人紛紛向他表功請賞,唯有介子推沒有受封。他是個淡泊名利的人,也看不慣那些追求功名利祿之人,所以就躲進了綿山隱居。

但是介子推的鄰居得知此事後很為他不平,就偷偷的把介子推寫的一首詩掛到城門上。重耳看到介子推的詩後很是慚愧,感覺自己對不起介子推,所以就派人去綿山尋找他。可是山高林密無法找到,結果就有個小人出了個餿主意「放火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最終介子推抱著樹被燒死了。

重耳本來想用燒山來逼介子推出來,結果適得其反,這令他非常難過,他下令厚葬介子推,並親自到墳前祭奠。

由此可以看出,重耳並非忘恩負義之輩,介子推也非爭名逐利之人,他的死只是重耳誤聽小人之言放火燒山而引發的一個意外。


寒食節的結局,讓人扼腕嘆息當年介子推對晉文公忠心耿耿,卻因為不願受封賞而攜帶母親,歸隱山林。

晉文公對於介子推一直比較感恩。卓人不斷去搜尋介子推的下落,終於鎖定了目標,但歷史的記載在這裡給我們開了一個大玩笑。

晉文公幾次派人,尊請介子推,但介子推拒不出山,為此,晉文公不息讓士兵下令用火焚山,結果不肯下山的介子推和母親,就生生被大火燒死在山間。這樣的結果真的讓人不寒而慄,我們實在很難想像,當時晉文公為何會做出如此幼稚的決定?我們也想像不出介子推為何寧可死也不愛願意出山。

最終只能說,可能晉文公也不想介子推出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