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這平時小便不暢的情況已經好幾年了,您怎麼就給開了幾味藥啊!是不是再多加幾味藥?”

“您啊,就先照着我的方子吃一段時間的藥,如果效果不理想咱再調整一下。”

古有滋腎丸,方小顯奇效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在治病之時開始傾向於“大方劑”,有時候恨不得一張方子裏寫滿中藥,彷彿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才能給他們心理上的安慰。可難道咱們中醫的小經方就不能解決“大問題”了麼?其實不然,滋腎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滋腎丸又名“通關丸”、“坎離丸”,爲“補土派”代表人物李東垣所創,方中僅有知母、黃柏、肉桂三味藥物。關於它的來歷還有一段趣聞:話說在長安有一王姓富商,他因長期的小便不通暢,而出現腹滿腫脹,堅硬如石,雙睛凸出,晝夜不得眠,飲食不下等等症狀,可謂痛苦不可名狀。雖邀遍名醫,但服用甘淡滲泄之藥皆不效。

古有滋腎丸,方小顯奇效

李東垣的老師看後,認爲“疾急矣,非精思不能處”,李東垣回家之後,思慮很久卻不知如何治療,卻在深夜裏忽從睡夢中驚醒,大喊:我想到了!這不正是《內經》中所說“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遂予患者黃柏(鹽水制)、知母(鹽水炒過制,各三兩)、肉桂(二錢) 上爲細末,水泛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沸湯送下。

古有滋腎丸,方小顯奇效

爲何僅有3味藥組成的“滋腎丸”卻有如此療效呢?這便是中醫的魅力及精髓所在。李東垣認爲此種類型的小便不暢多因奉養太過,膏粱積熱 損及腎陰所致,以滋腎丸(通關丸)清熱滋陰,通關利尿,主治熱在下焦之癃閉,症狀多表現爲小便不通,小腹脹痛,尿道澀痛。方中知柏苦寒,水之類也, 故能滋益腎水;肉桂辛熱,火之屬也,

古有滋腎丸,方小顯奇效

又以黃柏苦寒,善清下焦之熱,使熱去而津存,爲君藥。知母苦寒而質潤多脂,寒可清熱,以增強黃柏清泄下焦邪熱之功,且可滋陰養液,使已傷之津液得補,陰足陽化,氣化出矣,爲臣藥。肉桂辛熱,既可引火歸源,使火安其位,不肆虐傷津;又可通陽化氣,使膀胱氣化得行而小便自通,爲佐藥。

古有滋腎丸,方小顯奇效

所以目前臨牀上,在辨證準確的前提下,滋腎丸可以用於治療前列腺肥大、尿儲留、妊娠期急性尿路感染、急性腎小球腎炎等屬於熱在下焦之症,正如李東垣所說,以滋腎丸治療小便不通,可有“服之如神”之效。但是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滋腎丸雖好,但對於脾虛便溏、尿道瘀阻,腎氣虛弱所導致的小便不利,不宜使用本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