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委员张武修揭露台湾公共卫生重大疏失,疫苗接种数据竟造假,更发现背后巨大的结构性问题。(摄影/黄威彬)

最近疫苗的状况特别多,在中国是黑心假疫苗风暴,台湾则是流感疫苗接种数据造假,同样都是「假」,原因却是很不一样。

今(10)日监察委员张武修、蔡崇义等召开记者会,揭露台湾医疗公卫体系的防疫大漏洞。

张武修会后接受《信传媒》采访表示,有医生向他密报,指出新北市三重卫生所,有向上级浮报疫苗施打数据,让表面上看起来「民众都有打疫苗」,但私底下却是自迳将疫苗销毁,统计全台去年更有高达31万只疫苗不知去向。

当监察院深入调查之后,针对「究竟谁打了疫苗?」这问题向相关单位询问,发现新北市卫生局,乃至于中央卫福部疾管署,至今仍一问三不知,白白浪费政府每年花70008000万准备的疫苗、人力等,导致疫苗涵盖率低,社会防护网根本没有完善展开。

三重卫生所数据造假

地方卫生所有时会到国小、活动中心等社区民众的集散地,进行疾病防护的工作,如:施打疫苗。台湾政府于1998年开始推行流感疫苗施打政策,逐年扩大公费施打对象,目的是提升疫苗施打的人口涵盖率,通常会选在入冬前、流感发威时,进行施打作业。

然而,一个良善的中央政策,在基层落实时却开始出问题。

监委张武修描述了基层卫生所人员无法消化完疫苗,最后自己销毁的过程。他说,卫生所基层会到国小、活动中心去设站,首先从冰箱拿300剂疫苗出去,结果只来了150个人,基层人员心想:「上级希望带300支出去,就要全打光再回来啊!」所以回去之后,就上系统登入纪录写有300人打疫苗,但实际上却是把剩下的150剂再拿回冰箱冰,等到周末没有人的时候,再偷偷的把针头拿掉,丢到卫生所的废弃医疗用品垃圾桶去。

这就是监察委员经过了解后新北三重卫生所所发生的事情。然而,这只是第一线的基层,再来是三重卫生所的上级新北市卫生局,没有事前察觉以外,事后处理方式也让监委怀疑「有纵容包庇之咎,更有失公平与正义。」

新北市卫生局于今年1月,收到三重卫生所护理长及流感疫苗承办人自行销毁数千支疫苗的消息,先是未即时向中央卫福部疾管署通报,迟至4月监察院张武修委员受医师友人检举后,才让整起事件曝光。

八千万丢到垃圾桶?

而在1到4月这段期间里,新北市卫生局自行调查,发现三重卫生所的流感疫苗数据落差近达16,000剂,却未全面清查新北市各处卫生所状况,而且迟至3月才开始约谈部分承办人员,让相关人员有充裕时间可能进行串证,「新北市政府监督不力,难辞其咎。」张武修表示。

在今年4月,监察院与疾管署介入调查后,更发现新北市三重卫生所在2015年早就有数据造假事件,而更严重的是在后头,调查发现去年全国共370家卫生所的疫苗接种纪录,在系统上的数字竟多出实际接种纪录高达31万剂,究竟这些消失的疫苗都去哪了?很有可能像三重卫生所一样被丢掉,更危险的不排除可能有私下贩售、施打等行为。

「所以本来一支疫苗可以给一个人施打,现在全变成垃圾。」张武修说,他怀疑这种浮报疫苗施打数据已行之有年,且范围可能不只新北市。相关承办人员都已调离三重卫生所,也有受到处分,但这起事件背后,其实是告诉大家,国家的公卫系统已出现结构性的问题。

张武修发现,现行卫生所使用的流感疫苗资讯系统IVISInfluenza Vaccine Information System)非常繁杂、难用,且不需要纪录施打对象的名册,让整个系统无查核机制,「想填多少、就填多少。」才导致卫生局、疾管署全都一问三不知,除了政府设计的登报系统漏洞百出以外,卫生所存在的必要性也受到挑战。

血汗卫生所

卫生所为因应政府推广公费疫苗接种,不但疾管署会做各种疫苗接种业务进行年度考评作业,例如:「计划完成绩优奖」、「流感防护绩优奖」等,均以IVIS的数据为凭,成绩挂帅主义,导致各基层为此奔波,许多接种站都得利用晚间或假日时间办理,造成卫生所基层人员难以承受,抱怨「那我干脆去诊所当护士比较好。」

这次疫苗数据造假多发生在卫生所,医院、诊所反而因有健保卡机制而没有问题。

张武修指出,卫生所是政府为推广医疗、公卫的重要机关,不过随著时代变迁,在许多都会区,卫生所的功能与现在许多医院、诊所重叠。在都市地区,越来越少人会去卫生所看病,反倒是偏乡地区,卫生所的重要性就大大增加,如:兰屿唯一医院就是政府的卫生所。「规定医生要打80剂才能拿到薪水,但去偏乡本来人就比较少,打不到这么多人啊!」张武修解释,

张武修表示,希望能赶在入冬要施打疫苗季节来临前,包括地方卫生局、中央卫福部、疾管署等,能积极改善检讨整个现行公卫体系的结构问题,包括无查核机制的登报系统、卫生所定位、血汗问题,当基层得负担沉重业务时,又鼓励成绩挂帅,作假、浮报便出现。

更多信传媒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