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見習記者 邢驍

  全區223棟各類商務樓宇,其稅收貢獻率超過60%——這份“樓宇經濟”成績單,讓芙蓉人不約而同地感受到了“老樹新枝”的興奮。

  42.8平方公里,作爲長沙市幅員最小的行政區,芙蓉區一度遇到了發展的瓶頸,面臨城區空間不足、土地資源匱乏等持續發展難題。

  思路一變天地寬。步入新世紀,芙蓉區聚焦“樓宇經濟”,逐步爲城市發展打開了新的空間。近年來,該區用心澆灌“樓宇經濟”這朵“空中之花”,在改造老舊樓宇、“定製”專業樓宇、強化政府服務等方面發力,繼續推動“樓宇經濟”轉型升級。

  4月1日,記者來到該區商務樓宇最密集的“芙蓉中央商務區”,看到僅僅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33棟高樓大廈高聳入雲,氣勢如虹。

  改造老舊樓宇 提升企業入駐率

  歷經多年風吹雨打,芙蓉區不少樓宇已顯露“疲倦之態”。這些年散落全區的老舊樓宇不少,達63棟,五一大道旁的銀華大廈便是其中一棟。

  空調老化、水管鏽蝕、配套設施陳舊……2017年4月,芙蓉區着手對銀華大廈提質改造,目前改好的樓層不僅相應問題得到解決,且裝修格調高雅、辦公環境更舒適,早已被企業搶租一空,連租金也增長了40%。

  提質改造不只限於大廈內,還延伸到了樓宇外,距銀華大廈不到50米,區政府新建了九如巷智慧停車場,新增近300個車位。

  不只是銀華大廈。如今,香澤南湖大廈、惠農大廈的提質改造工程也緊鑼密鼓進行,華菱大廈已完成改造……在政府全力支持下,全區老舊樓宇“蝶變”成風。重新煥發“第二春”的老舊樓宇像一塊磁石,不斷吸引企業入駐,目前,芙蓉區樓宇的平均入駐率接近90%。

  與此同時,芙蓉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在《促進產業發展扶持辦法》中,該區單列發展樓宇經濟8條激勵政策,明確提出對老舊樓宇改造進行補貼。除了直接補貼,該區還鼓勵樓宇產權單位通過包裝策劃、置換改造等形式,讓閒置樓宇、效益不高樓宇等“重煥生機”。

  “定製”專業樓宇擴充經濟“容積率”

  繼續提高樓宇“畝產”,推動“樓宇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芙蓉人花了大力氣。

  原科佳大廈曾是傳統的老舊“賣場”,近些年效益急劇下滑,經廣泛調研,芙蓉區將其打造成“影像創意大樓”,並在大廈內創立“湖南影像創客空間”。在這裏,創業者享受着優質辦公場地和設備設施,政府還設立了產業扶持專項資金,全力構建集影像原創知識產權、產品孵化和共享於一體的產業鏈。

  如今,“湖南影像創客空間”已被評爲“國家級衆創空間”,吸引了不少“有點子、缺票子”的影像創客來此大膽創業。

  “因樓制宜”何止於科佳大廈。2014年8月以來,該區還成功將中石油大廈、中天廣場、華泰尚都、新南天古漢廣場等打造成“總部大樓”“金融服務大樓”“律政服務大樓”“文化創意大樓”等專業樓宇。

  樓宇的專業化擴充了該區樓宇經濟“容積率”,幫助樓宇內要素“貢獻度”持續增強。“因樓制宜”,在留住優質企業的同時,還進一步提升了“上樓”龍頭企業的產業集聚效應,促進了相關產業集聚化發展,帶動了整棟樓及周邊地區的經濟活力。

  廣建“紅色驛站”練好樓宇“服務功”

  盤活“樓宇經濟”,服務不能缺位。“吸引更多資源促進樓宇經濟發展,必須在比服務、比效率、比環境上練好內功。”芙蓉區委書記於新凡說。

  位於文藝路街道的華美歐大廈,如今建起了“紅色驛站”——樓宇黨羣服務中心。這裏主要提供黨務服務,樓宇內黨員的組織關係接轉、黨費繳納、學習培訓等,都能在“紅色驛站”完成。

  像這樣的“紅色驛站”,芙蓉樓宇內還有不少。廣泛建起的“紅色驛站”激活了樓宇服務動能,在韭菜園街道的亞大時代,各企業工會、職代會也跟着“動”了起來,積極組織開展聯誼交友、文體健身、志願服務等活動,大大提升了企業職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要爲樓宇提供全面服務,幫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芙蓉區委副書記、區長周春暉多次強調。爲更好服務企業,2017年3月開始,芙蓉區的31名縣級幹部又多了一個身份:“樓長”,聯繫31棟重點樓宇。“樓長”和相關服務團隊既是政策“宣講員”,也是企業“親友團”,需及時掌握樓宇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幫駐樓企業解決發展難題。

  從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商事登記模式,到率先全市推出“限時辦結制”“服務代辦制”等一系列政策紅包,再到今年發佈“芙蓉區優化營商環境20條”,發展“樓宇經濟”,芙蓉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持續發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