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服役近20年的老電梯被拆下,新電梯正在安裝,家住芙蓉區德政園小區陽光走廊B棟的居民開心不已。去年以來,通過社區牽頭、居民衆籌、多方聯動,該小區已有4臺老舊電梯成功換新。

社區搭臺幫解“老大難”

————

德政園小區建於2000年,是長沙市首批經濟適用房小區之一。其中,陽光走廊共有5棟高層居民樓,10臺電梯使用年限已近20年,故障頻發,多次被質監部門評定爲“不合格”,成了居民們的“心病”。

2017年起,電梯故障發生更加頻繁,近半數電梯完全停擺,要求更換電梯的呼聲愈加強烈。

但要換電梯,談何容易。居民楊浩告訴記者,小區沒有成立業委會,專項維修基金不足,物業公司長期虧損運營,無力承擔更換電梯的費用,只能由業主分攤。

可動輒數十萬元的費用如何籌集,數百戶業主意見如何統一,分攤方案如何制定讓居民們頭疼不已。加上業主們平日交往不多,羣龍無首,更換電梯一事屢次陷入僵局。

“社區我們信得過!”2017年,在居民們的請求下,德政園社區迅速介入,並將陽光走廊A棟作爲試點,由街道、社區、業主、物業四方成立更換電梯籌備委員會,通過居民自治的方式推進小區電梯更換。

隨着自治平臺建立,“電梯之困”迎來“破題”曙光。

更換電梯涉及的政策和流程相對複雜,每個環節都需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必須有人牽頭。

以黨員李娜爲代表的電梯籌備委員會成員們主動當起了“領頭羊”,從對比電梯品牌及型號,熟悉相關流程,到考察電梯公司及相關小區,收集各方建議,草擬出基礎方案,選定電梯品牌,進行公示,最終通過投票形成統一意見,以總價59萬元的費用定下兩臺上海三菱品牌電梯,並議定了費用分攤方式,“電梯之役”取得階段性勝利。

居民自治共譜“協奏曲”

—— ——

A棟選定的兩臺電梯總價59萬元,加上安裝、後期維護等費用共需70萬元。按樓層和居住面積分別乘以係數,每戶分攤費用從8700元到1.6萬元不等。

電梯品牌、費用和居民集資的方案通過了,但每戶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費用由誰管?經過商議,大家一致同意設置三方共管賬戶,由社區黨委委員和兩位籌備委員會成員每人設置兩位密碼,除存款業務外,其他業務都需三人共同辦理。

此外,德政園社區還引入社區法律顧問,全程免費提供專業指導意見。安裝新電梯至少需簽訂3份合同,但小區無業委會,物業公司也不具備法人資格,在法律顧問的建議下,最終56戶業主集體簽名委託社區代爲簽訂。

2018年1月30日,陽光走廊A棟成功更換第一臺新電梯,並在6月更換了另一臺。A棟的成功,激活了小區自治的“活力”。去年起,B棟通過複製A棟模式,於今年2月更換了一臺電梯,目前正在安裝第二臺。

配套設施的改善促使房屋升值,讓居民們得了實惠。A棟電梯更換前有一戶185平方米的房子出售,成交價是98萬元,該棟樓電梯換新後,一套165平方米的房子賣出了120萬元。

據悉,芙蓉區作爲中心城區,近年來老舊小區新裝和換裝電梯的需求日益突出。

2018年,芙蓉區制定了《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實施方案》,實施聯合審批,推出“一站式服務”,去年共完成老舊住宅小區電梯加裝20臺。今年,該區還將引導和支持老舊住宅小區加裝電梯60臺以上。

(來源:長沙晚報)

萬能房叔

上知樓政,下知房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