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臨牀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楊劍橋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中心副主任,營養醫師、中藥藥師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運用食療學、營養學方法,調理各種偏頗體質狀態和亞健康狀態,例如:怕冷、倦怠、便祕、超重/肥胖、孕前調理、產後調理等。

  門診地點: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營養門診726室

  今日清明,推薦白扁豆鯽魚湯,以健脾祛溼。

  我國公曆二十四節氣中清明節氣與傳統中國“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中的清明節是同一天,也正因爲清明節氣與清明節重合,大大減弱了其作爲節氣的文化及養生特性。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明,乃上清下明之意,即清明節氣期間,大地漸暖,清氣上升,天空清而大地明。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界物候現象,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在清明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門口插上楊柳條,還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我國的傳統習俗。清明可分爲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爲鴽;三候虹始見”。

  清明節氣飲食養生要順於自然,應特別注意的是:

  1. 清明時節降雨增多,空氣溼度增大,中醫認爲脾喜燥惡溼,易被溼困。因此,這段時間宜在飲食中增加滲溼健脾之品,如薏苡仁、陳皮、茯苓、冬瓜等。

  2. 清明節氣前後是高血壓的易發期,應注意控制好思親悼友等極端情緒,多吃薺菜、韭菜等時令蔬菜,並以蘿蔔、紅薯、芋頭、白菜等溫胃除溼,以銀耳等甘平、潤肺生津之食物柔肝養肺。

  3. 清明有“吃寒食”的傳統習俗,應注意寒涼之品易克伐脾胃,不宜多食,且食物的溫度會影響其營養成分的性質,因此,脾胃虛弱人羣需慎食。

  推薦膳食:

  白扁豆鯽魚湯

  1. 材料準備

  主要食材:鯽魚1條、白扁豆75g、香菜20g、連須蔥白3段、生薑30g(帶皮煲湯)、鹽適量。

  食藥兩用材料:陳皮15g。

  2. 製作方法

  鯽魚清理乾淨,洗淨,備用;白扁豆提前用清水浸泡過夜,或可用冰箱冷藏過夜,備用;

  用小火將鯽魚稍煎至兩面微黃;

  將白扁豆、香菜、蔥段、生薑、陳皮、食鹽等一起放入湯煲中,武火煮沸,小火繼續煲約1小時,調味即食。

  膳食點評

  鯽魚營養豐富,其性味平和,口味鮮甜,可與很多不同的藥食材搭配食用,故選其爲煲湯的主料。加入健脾祛溼的白扁豆,健胃消食的香菜,行氣化溼的陳皮,解表散寒的生薑,發汗解表的蔥白。白扁豆鯽魚湯,十分適合陰雨連綿、空氣溼度大、溫度變化大的清明節氣食療保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