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记者 柳军

图片来源:全景网

4月4日下午,国务院印发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为降低企业负担,在养老保险方面,“《方案》”提出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可降至16%;在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方面,“《方案》”明确延迟阶段性降低费率的期限至2020年4月30日,与此同时,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在18至23个月的统筹地区可以现行费率为基础下调20%,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在24个月以上的统筹地区可以现行费率为基础下调50%。

“《方案》”还调整了社保缴费基数的政策,以“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取代“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而降低部分参保人员和企业的社保缴费基数。

多位专家此前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本次养老保险费率从现行的19%左右,降低至16%,是中国社保制度建立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这将显著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中国企业的社保负担相对较重。据海通证券研报测算,2017年全国各省总社保费率均值为38.8%,单位和个人缴纳的费率均值分别为28.4%和10.4%。而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指出,在全球最大的20个经济体中,中国的社保费率排在第二,仅次于法国(51%)。

过高的社保费率导致企业用工成本提高,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的一项研究显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社会保险缴费率变动与就业变动存在反向互动关系,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增加1个百分点会导致就业人数下降3.84个百分点,社会保险的高缴费对就业存在挤出效应。

而武汉大学财税和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唐大杰援引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如果严格按照法定费率执行,中国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一半以上。

“很多企业在‘生死线’边缘,如果费率再不降低,这些企业将‘活’不下去,社保资源都将枯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此前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

此外,社保高费率也导致企业缴费普遍不合规。

据51社保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显示,2017年,仅有24.1%的企业社保缴费基数完全合规,这也意味着75.9%的企业没有完全按照员工实际工资来缴纳社保。

这其中,费率最高的养老保险出现了法定名义费率和实际费率之间的偏差。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9)》显示,从2002~2016年之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平均缴费率为16.33%,也就是说,法定名义费率和实际费率之间的差距高达8%。

唐大杰指出,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理顺“统筹等级低——高费率——低遵从度——低覆盖率——结余下降”这个恶性循环。要提高养老保险收入,实现社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先从提高企业、个人参保的遵从度和覆盖率着手,而要提高遵从度,则应先降低养老保险的费率。他认为,低费率可以提高遵从度和覆盖率,做大养老保险的基础,达致养老保险基金增收的良性循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