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宗义——为何要发展无人驾驶

一提到开车,让大家比较恼火的应该就是交通拥堵了,稍有不慎可能还会发生一些交通事故。周末得空出门逛街,你会发现很多人戴著口罩,原因是城市大气污染严重,而汽车排放的尾气则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全球能源危机给各国敲响节约能源的警钟,而提高道路运输的效率是有效的应对方法。

面对上述问题,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应运而生。车辆控制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子系统,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汽车在没有驾驶员参与下的完全无人驾驶,以达到提高安全性、舒适性、智能性和能源节约的要求。此外,无人驾驶还可以解放驾驶员的双手,使汽车成为生活工作的另一个空间。

最早的自动驾驶的案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由卡耐基梅隆大学研发。近些年来,例如特斯拉、奥迪、日产和博世等汽车及零部件厂商都致力于研发智能无人驾驶汽车,并带来了许多无人驾驶汽车方面的技术创新。比如日产就一直致力于与世界的一些顶尖大学合作一起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日产LEAF电动汽车就装配了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

除了汽车相关厂商,谷歌、百度和滴滴等互联网代表企业也努力占领无人驾驶的阵地。谷歌还专门成立了Waymo公司,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相关技术。

国内汽车厂商也不甘示弱,希望能在无人驾驶方面大有作为。

什么是无人驾驶?

所谓无人驾驶指的是在只有少量或没有驾驶员输入的情况下,车辆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并按指定路径行驶。

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包括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

  • 首先,环境感知模块主要通过安装在无人驾驶汽车上的感测器提供实时的数据,让系统获悉车辆的实时位置和周围环境并将感测器获得的原始数据处理为系统可利用的格式。
  • 其次,路径规划模块利用环境感知模块获得的数据规划出一条车辆安全可行的期望路径。
  • 然后,路径跟踪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演算法计算出控制输入,从而控制车辆跟踪这条期望的路径。

什么是无人驾驶分级

无人驾驶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的复杂系统,对其研究也需要循序渐进,所以美国工程师协会(SAE)对无人驾驶进行了分级。无人驾驶从有人驾驶到完全自动驾驶一共分成了6级。而现在各大汽车厂商能实现量产级别主要分布在2级的部分自动化和3级的条件自动化之间。

目前,各大车企都以能在量产车上安装更高水平的无人驾驶技术作为一大核心竞争力。这其中应当以上汽乘用车公司的智能汽车荣威MARVEL X为量产车型中的顶级科技技术。其装配有AI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实现更加智能的驾驶体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