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體檢時,病人和家屬們對於檢測報告經常是懵懂的。CEA、CA125這些都是什麼啊?這個是腫瘤標誌物?高了就是癌症啊!我這癌了還能活幾年啊?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這些腫瘤標誌物,說到標誌物,需要先談談什麼是腫瘤。腫瘤在醫學上的定義是什麼?

腫瘤是指機體局部組織的細胞在各種內在和外界的致瘤因素長期作用下,逐漸發生的過度而不協調生長所形成的異常新生物。腫瘤由正常細胞獲得了新的生物學遺傳特性轉化而來,並伴有分化和調控的異常,其誘發的刺激因素消除後,仍繼續與機體不相協調地過度生長。

腫瘤都是癌?

腫瘤可以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一般根據腫瘤的組織來源(分化方向)和生物學行為進行命名:

①良性腫瘤在其組織來源名稱後加一「瘤」字:例如,來源於纖維結締組織的良性腫瘤稱為纖維瘤;來源於腺體和導管上皮的良性腫瘤稱為腺瘤。

②來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癌,命名時在其來源組織名稱後加一「癌」字:例如,來源於鱗狀上皮的惡性腫瘤稱為鱗狀上皮癌;來源於腺體和導管上皮的惡性腫瘤稱為腺癌。

③由間葉組織(包括纖維結締組織、脂肪、肌肉、脈管、骨、軟骨組織等)發生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其命名方式是在來源組織名稱後加「肉瘤」二字:如纖維肉瘤、骨肉瘤等。

通過名稱我能自己診斷嗎?叫瘤的就都是良性的?很可惜,這種做法並不夠科學,從名稱判斷腫瘤的良惡性也存在例外:

①有些冠以「瘤」的病變並非真性腫瘤,如錯構瘤是由所在器官相同組織組成但結構紊亂、比例失常所形成的包塊;動脈瘤是指動脈管壁的侷限性病理性擴張形成的包塊。

②來源於幼稚組織的腫瘤為母細胞瘤,其中大多數為惡性的,如神經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等;也有良性腫瘤如骨母細胞瘤、脂肪母細胞瘤等。

③有部分腫瘤並不依據上述原則命名:如霍奇金氏淋巴瘤、燕麥細胞癌等。

腫瘤標誌物究竟是什麼?

目前,臨牀上最常用的腫瘤標誌物的檢查為C12多腫瘤標誌物聯合檢測,簡稱C12。C12是目前國際上應用於早期腫瘤篩查的最先進的技術,它是對12種腫瘤標誌物進行聯合檢測,以達到對10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原發性肝癌、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初步的篩查和監測,為醫生提供臨牀診斷的有效依據。其檢出率達90%以上。具體包括以下12種腫瘤標誌物:

癌胚抗原(CEA)

是一種存在於結腸癌、正常胚胎腸道、胰腺和肝內的蛋白多糖複合物,是一個廣譜性腫瘤標誌物。它能向人們反映出多種腫瘤的存在,對大腸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療效判斷、病情發展、監測和預後估計是一個較好的腫瘤標誌物,但其特異性不強,靈敏度不高,對腫瘤早期診斷作用不明顯。若與CEA升高有關的腫瘤切除後,觀察CEA水平可用於該腫瘤複發的檢測。

甲胎蛋白(AFP)

是一種糖蛋白,正常情況下,這種蛋白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後約兩周甲胎蛋白從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μg/L。AFP陽性對肝癌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升高可達250μg~6mg/mL(甚至達到9mg/mL),相當於正常人的數十倍乃至數萬倍。

癌抗原15-3(CA15-3)

癌抗原15-3是一種糖蛋白,它的抗原決定簇一部分是糖,一部分是多肽。在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中可見CA15-3的水平明顯升高,所以對乳腺癌有重要的輔助診斷作用,但其特異性有限。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是參與糖酵解途徑的烯醇化酶中的一種,存在於神經組織和神經內分泌組織中。NSE在腦組織細胞的活性最高,外周神經和神經分泌組織的活性水平居中,最低值見於非神經組織、血清和脊髓液。在與神經內分泌組織起源有關的腫瘤中,特別是小細胞肺癌(SCLC)中有過量的NSE表達,導致血清中NSE明顯升高。

糖鏈抗原19-9(CA19-9)

是一種低聚糖類腫瘤相關的糖類抗原,是結腸直腸癌和胰腺癌的腫瘤標誌物。

糖鏈抗原242(CA242)

消化系統尤其是胰腺癌、結直腸癌的腫瘤標誌物。胰腺癌、結直腸癌患者該指標明顯升高。它的Cutoff值一般在20kU/L,惡性腫瘤時檢出率可達60%~85%,且含量較高。另外,某些胃癌患者該指標也會升高。

鐵蛋白(Ferritin)

機體內一種貯存鐵的可溶組織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鐵蛋白,當急慢性肝臟損害和肝癌時鐵蛋白含量升高。國內報道肝癌患者陽性率高達90%。肝癌治療有效者血清鐵蛋白下降,而惡化和再發者升高,持續增高則預後不良,故血清鐵蛋白測定可作為療效監測手段之一,特別是對AFP陰性的患者尤有意義。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是由胎盤的滋養層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葡萄胎、惡性葡萄胎、絨毛膜上皮癌及睾丸畸胎瘤等患者HCG顯著升高,可達10萬到數百萬IU/L。如男性HCG升高,要考慮睾丸腫瘤如精原細胞癌、畸形及異位HCG瘤等。

遊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Free-PSA)

主要由前列腺上皮細胞產生的蛋白分解酶,正常情況下被分泌入前列腺液或精液中,以有活性的遊離形式(free-PSA)存在。一般認為,PSA、Free-PSA聯合測定可使前列腺惡性疾病的檢出率提高到90%以上。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

是由前列腺腺泡和導管的上皮細胞分泌的一種單鏈糖蛋白,在功能上屬於類激肽釋放酶的一種絲氨酸蛋白酶,參與精液的液化過程,是臨牀常規用於前列腺良性與惡性疾病診斷與鑒別診斷及前列腺癌患者術後隨訪的重要指標。

糖類抗原125(CA125)

為一種糖蛋白性腫瘤相關抗原,存在於卵巢腫瘤的上皮細胞內。當患有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時,病人血清CA125水平可明顯升高。

生長激素(HGH)

是腺垂體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是一種肽類激素。臨牀上常輔助垂體瘤、胰腺癌等相關疾病的診斷。

腫瘤標誌物是癌症診斷的標準麼?

目前腫瘤診斷的確診標準仍然是病理學診斷!影像學和腫瘤標誌物只是參考指標。

腫瘤標誌物是指特徵性存在於惡性腫瘤細胞,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或是宿主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物質,它能反映腫瘤的發生、發展以及監測腫瘤對治療的反應。

這類物質可以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泄物中,也可存在於正常人體內,能用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進行檢測,一般情況下正常體內含量較低。

腫瘤科專家建議

儘管腫瘤標誌物是惡性腫瘤診斷中的重要手段,但並不能單純根據一個或幾個腫瘤標誌物指標確診。

1)腫瘤標誌物並不是惡性腫瘤所特有的。在很多良性疾病、慢性疾病甚至是正常人羣中也可以出現檢測水平的升高或者陽性表達情況。如:懷孕時可出現AFP水平的升高;女性盆腔炎、慢性肝炎的患者可出現CA125水平的升高。

2)理想的腫瘤標誌物需要滿足以下條件:高靈敏度、高特異度、具有器官特異性、與病情分期相關、能檢測腫瘤療效及複發。然而,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腫瘤標誌物能完全滿足上述要求。因此,腫瘤標誌物的檢查是一種具有「指示性」、「指導性」、「提示性」的指標,不能作為「絕對事件發生」來解釋和看待。

3)腫瘤標誌物的檢查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不能僅依據一次的檢查正常或者升高進行武斷的判斷;腫瘤標誌物是一個波動的指標,需要臨牀進行較長時間的連續跟蹤、檢測。

當然還有很多時候,腫瘤在非常早期時,雖然在CT或者B超裡面發現了腫瘤,但相應的標誌物濃度還沒有升高,在這種情況下,也不能否認腫瘤的存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