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腎友在初次發現腎病時,都會遇到“變胖”的問題,體重也上升不少。實際上,此“變胖”並非是真的變胖了,而是腎功能下降導致的腎性水腫。

  腎性水腫是慢性腎病早期典型的症狀之一,由於體位等因素,主要分佈在雙下肢、腳踝、眼瞼部及臉部,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全身的浮腫。相比其他水腫,腎性水腫有自己獨特的特點:長時間難消。尤其是雙下肢及腳踝部水腫,具有指凹性,一按會出現一個坑,且長時間難以恢復。

  長期水腫不僅影響形象,還對腎功能恢復不利,讓不少腎友想“除之而後快”。一般在腎病治療過程中,隨着腎功能的穩定,水腫會慢慢緩解,但有些患者的水腫卻很難消,甚至發生全身水腫,主要是沒有找到水腫的原因。

  你之所以“變胖”,發生水腫,兩點原因是“罪魁禍首”!

  一、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尿量減少、水鈉瀦留

  腎臟受損導致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下降,腎小球濾過率降低,無法及時生成尿液並排除體外,尿量減少,必然體內的水分就會多出來。多餘的水鈉會積聚在組織間隙中,形成組織間液,正常情況下組織間隙中的液體會被回收到毛細血管中,但由於積蓄的太多,無法完全被回收,就會滯留在組織間隙中,從而引發水腫。

  組織間隙,大家可以理解爲表皮與肌肉之間的“空隙”。所以但水腫發生時,按一下會發生凹陷的情況,但卻“反彈”不回來,就是水鈉滯留較多導致的。

  二、大量蛋白漏出,血管“吸收組織間液”的能力下降

  蛋白尿也是腎病早期典型的症狀。其中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腫、低蛋白血癥是腎病綜合徵典型的三大症狀。大量蛋白漏出導致血漿蛋白過低,引發低蛋白血癥,而蛋白質在體內具有吸水的作用,大量漏出體外會導致血管內血液中的“水分”增多,爲保持血液流通平衡,血液內多餘的水分就會滲出到血管外,繼而引發顏面部及雙下肢水腫等情況。

  針對不同的水腫處理方式不同,這些能儘快消除水腫的方法,你做到幾個?

  一、選擇合適的利尿劑

  針對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水腫的患者來說,腎臟本身的過濾功能下降,無法在正常形成尿液,因此必須藉助利尿劑促進尿液排出,以緩解水腫的情況。比如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氟噻嗪、袢利尿劑如呋塞米,還有保鉀利尿劑如螺內酯等。不同病情的患者要選擇合適的利尿劑,要注意區分,例如存在高血鉀症的患者,則不能選擇保鉀利尿劑。

  二、堅持低鈉鹽、優質低蛋白飲食

  攝入太多含鹽量高的食物,會導致體內鈉離子增加,從而加重水腫的情況。伴有水腫的患者,每天攝入鹽要低於3g,對有嚴重水腫的患者,要逐漸減量,但切忌不要無鹽飲食。日常生活中一些含鹽量高的食物如果脯、薯條等零食、鹹菜等醃製品儘快不要吃。

  爲避免體內血漿蛋白過低,腎友可以適當攝入一些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肉、蛋、奶及部分豆製品,此外適當攝入蛋白質還能避免營養不良,降低感染的風險,有助於保證腎功能穩定。但攝入量方面通常也有所限制,一般有大量蛋白尿的患者,每天每人攝入蛋白在0.6-0.8g/kg體重,蛋白尿不嚴重的患者每天每人攝入蛋白在0.8-1g/kg體重。

  看看你是哪種情況?消腫消對了嗎?

  (注: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