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墙/现任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专任教授及两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为富华创投及兆丰第一创投董事、品丰投顾荣誉顾问。

蔡英文总统元旦谈话表示,「税收超预期,要让收入较少民众优先分享」。据悉,行政院已拟出四大运用方向,包括抵减负债,纳入负所得税制度、加强国民旅游补助刺激、补助换购节能设备。除此,财政部亦于去(2018)年底祭出减税大红包,今(2019)年只要是年所得低于40.8万(台币,以下同)的「小资族」、夫妻合计年所得81.6万以下的「顶客族」,或是一家4口且小孩都是5岁以下,年所得少于123.2万元的家庭,只要符合规定均可免纳所得税,预计全台将会有 542 万户受惠。

另外,财政部也公告2018年度基本生活费额度,由16.6万元调高为17.1万元,今年5月报税时适用,预估有177万户享有减税利益;这项优惠估算调整后税损将从42.56亿元增加至55亿元。但目前台湾租税负担率偏低于全球平均水准、政府长短期债务仍相当高、税基流失、税制不公等问题未解;看似讨好民众的政策,并非长久之良策。

一、台湾租税负担率偏低

租税负担率定义为「总税收除以GDP的比例」,用以衡量一国国民的租税负担程度,比率越高者表示国民支付给政府的税收越高;反之,则愈低。此指标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比较各国租税水准程度。如表1、表2所示,台湾近10年来的「平均每人税负」并不高,2008年为76,561元,2017年为95,586元,10年的年平均成长2.485%;此外,租税负担率(不含社会安全捐,即劳工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险支出)最高为2008年的13.4%,最低为2010年的11.5%,平均值为12.4%;据统计,OECD国家的租税负担率平均是20%左右,国际间平均水准则是14%、15%左右。由表2所列举的2017年主要国家比较可看出,台湾除了与新加坡的13.5% 较为接近外,低于邻近的韩国,更远低于欧美主要国家。

 ▲台湾近10年来的「平均每人税负」并不高。(图/作者李沃墙整理提供,资料来源:财政部。)

台湾租税负担率为何如此低?笔者以为有几个因素?(一)台湾采行「简政轻税」措施,再者,亦有不少减税措施是选举考量;而欧美主要国家为社会福利导向国家,需庞大税收支应,因此租税负担率一向相对较高。诸如表2所列,北欧丹麦高达45.9%、瑞典为34.3%;法国则是29.3%、加拿大为27.6%、英国26.9%等。

▲欧美主要国家租税负担率一向相对于台湾较高,其中丹麦比例达45.9%。(图/作者李沃墙整理提供,资料来源:财政部)

(二)税基缺乏弹性:台湾偏重直接税,这种租税结构无法有效配合经济发展。例如,许多新经济及商业模式无法有效课税。(三)经济成长缓慢,加上租税减免金额庞大及税式支出增加、投资减少促使得税收流失。(四)富人及企业避遁严重,亦是导致税收减少的主因。

二、与其实施负所得税制度,无宁优先还债

据财政部统计,过去几年随著景气回温、企业获利增加、税制调整及公告地价调涨等因素;截至2017年,政府税收已连续4年超征,合计达5,204亿元。若加上2018年该年度预估可能超收600亿元,5年政府税收超征约5,800亿元。因而,「还税于民」的呼吁不绝于耳。坦然言,税收「超征」意谓「税收的预估数小于税收的实际数」,但实际上政府预算仍是赤字。又根据2018年12月22日的财政部国债钟资料显示,中央政府长短期债务未偿余额达5.3421兆,平均每人负担债务为22.7 万元。有道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与其「还税于民」的小确幸,无宁拿来还债或减少举债,勿债留子孙。

三、扩大税基,健全税制应与时俱进

以2017年实际税收来看(如表3),总计2.2512兆中,所得税为9,864亿占比最大、其次为营业税3,849.78亿、土地税的1,886.38亿、关税1,149.56亿。准此以观,如何把饼做大,让政府税收增加,除了提升这几个主项的税收外,就是要设法扩大税基。

▲实际税收中,所得税占比最大。(图/作者李沃墙整理提供,资料来源:财政部)

众所周知,台湾富豪、家族企业常利用设立境外公司或信托,将财产移往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等「避税天堂」躲避税收,至少让国库损失千亿,早已成为台湾租税的最大漏洞。再者,台湾过去的租税法规缺乏与国际接轨,也成了避税天堂。有鉴于此,台湾版的「肥咖条款」「金融机构执行共同申报及尽职审查作业办法」,于2017年11月16日由财政部正式拍板,预计今(2019)年实施共同申报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CRS),2020年与其他国家做首次税务资讯交换;若能严格实施,或可降低富豪们不当的海外避税,进而增加政府税收。

针对扩大税基方面,财政部拟将租税负担率提高到15%;估计租税负担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增加1,700亿元税收,以此推估,租税负担率提高到14%~15%,约可增加1,870亿至3,570亿元税收。举例而言,在数位经济下,很多经济行为没有课到税,实不符公平原则。例如,注册的境内电商售出商品每一笔均要课税,但海外网购商品进口金额只要2,000元以下即可免税。换言之,实体店面一毛钱税都跑不掉,但网路交易却能轻易闪避课税责任。

综合来说,政府施政应在「藏富于民」;短期对个人税负减免及「还税于民」都是讨好民众的「小确幸」,但却造成税收减损及债留子孙等后遗症。长期来看,还不如促进经济成长、提升国民所得及人均所得、合理扩大税基、健全税制的「一举两得」效果。

热门文章》
►开启「蒋经国模式」必能战胜2020

►看更多【李沃墙】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