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往年频繁宣传高考战况的常态,今年大苏州却陷入了失意之中。各种公众号保皇党有之,口诛笔伐者有之,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候,相信你需要我们冷静的声音。

1

对应试教育的傲慢

在素质教育这件事情上,苏州可能出发的过早了。

北京,上海的素质教育,是建立在整个城市强大的经济实力,高度集中的教育资源,还有明显的地方保护政策之上的。

重视道德培育、追求个性发展、加强能力培养、注重身心理健康,毫无疑问,素质教育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最终时间会证明,素质教育是对的,因为它是真正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教育的教育。

而苏州呢?没有堪比北京、上海,甚至是大多数省会城市的教育资源,又不像直辖市、北上广那样拥有名额倾斜的优势,但是它仍坚定的推行了素质教育。

受制于高考这个统一的指挥棒,苏州的素质教育并不纯正。在日常的教学中,苏州摒弃了苏北、衡水的军事化管理模式,早早放学给学生和老师减负,但与此同时,学生们若想在学习方面提优补差,需要花费重金去校外培训。校内仅有的基础款教育,给校外的培训机构提供了广大的市场。而校外补课的后果,就是家长掏钱又累,效果却往往一言难尽。

有多少人知道,苏州对各学校高考的最终考核指标,是平均分呢?

而苏州的心态,则是一边看不上军事化管理的县中模式,一边又暗羡上海北京的资源和地方保护政策。其结果就是,在省内,苏州考试比不过南通,保送、竞赛、留学又不如南京,几乎沦为双输的局面。究其原因,是其素质教育的初心,和苏州配套资源不足的现状形成了错配

但最终,苏州这座城市所反映出的态度,就是显而易见的对应试教育的傲慢。高考成绩落后于苏北的县中模式,只是这种态度造成的必然后果。

2

对学区房的偏见

2019年苏州高考成绩一放榜,对苏州学区房的口诛笔伐,几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比照无锡、南通在400分以上学生人数的全面胜出,恨铁不成钢的家长们,喊出了苏州高考的分数,对不起苏州学区房房价的口号。特别是在2019年上半年这一波波澜壮阔的涨幅之后,园区学区房,更成为众矢之的。

然而如果你仔细的分析一下苏州学区房的价格,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赤裸裸的偏见

学区房的价值极为恒定,可以粗略估算为房子自身的价值,加上对应的学票溢价部分。如果我们将新区、姑苏区、园区同档次非学区房和学区房做对比,大概可以算出,苏州重点学区的学票,大约在150-200万之间。

学票并非会无止境的上涨,它几乎是恒定的。因为一旦超过某一个界限,家长的选择将延伸至私立、国际学校等渠道,从小学到送出国,甚至是运作跨地区高考,费用也不过如此。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苏州的重点公立学校并非会成为唯一选择。

涨的并不是学票价值,真正刺痛你内心的,是苏州房子的涨价。

而更为关键的是,仅以2019年上半年的园区为例,其高昂的房价,其实与学区的关系并不大。相反受制于日渐老去的房龄,考虑到自身的地段和资源配套,学区房的价格仍维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上。

要知道,以前无人问津的湖东奥体板块,无任何学区概念,老破小都破4万,次新房的二手房已破6万。

带伪学区的景城、海尚一品等小区已经6万左右。

而紧靠园区核心东方之门,金鸡湖周边的湖东湖西,稍微高一点点的价格,已经可以买到市面上最好的学区房。

是学区房对不起苏州的高考成绩吗?不,是苏州的房价对不起。

更进一步讲,高考成绩和房价,本身就无任何逻辑上的联系。学区房只存在于大城市,衡水中学、苏北高中高考成绩再好,其与苏州房价的差距,也永远是天差地别,唯成绩论看待学区房,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都是狭隘的。

学区房真正的用途和价值,在于托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苏州外国语学校,小学后只有一部分人可以读到苏外初中,其余人是考不上的。那么考不上的那些人,怎么办?难道小学苏外,初中菜市场中学?

在孩子身心还未发育成熟的时候送出国,或者是送到应试教育较好的区域就读,其实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整体环境的变化,父母陪伴的缺失,经济人文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还不如老老实实选个学区房保底,能读苏高中最好,考不出来,考个普普通通的高中也是一条途径。

学区房,说到底,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啊。

3

路径依赖

苏州高考高分段人数占劣势,其实并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作为省内推行素质教育的先行者,近十年来,苏州和南京几乎都是高考成绩上的难兄难弟。

然而有意思的是,苏州人,和新苏州人,对苏州教育的认知,曾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而决定其认知的,四个字就可以概括:路径依赖。

什么是路径依赖?指的是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整体而言,对于苏州的教育,苏州人以前的一贯态度,是佛系的。

凭借著自己优良的教育传统,还有本土优秀的生源,苏州理应排到江苏省内教育前三的位置。排名并不是根本,根本是苏州的孩子这样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深造机会,更好的深造资源。

而实际上,是怎么样的呢?

一种并不个例化的现象,苏州本地小学生(特别是男生),如果成绩一般,家长并不像其它城市家长那样著急上火夜夜日提面命,只要老师不要打她电话就阿弥陀佛。再后来,面对著不到50%的高中升学率,要么读苏职,要么直接送出国。

你可以说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上升途径多,也可以说是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心灵健康和快乐成长。但要想取得高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埋头苦读的道路永远是漫长的,痛苦的。辛苦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

佛系的家长佛系的娃,长此以往,曾经为国家贡献过最多院士的苏州,真的堪忧。

而新苏州人,对此的态度,却大相径庭,他们甚至发明出了一个新的词:鸡娃(给娃打鸡血)。

因为大多数在苏州成家立业的新苏州人,都是靠著不差的大学和教育底子,在苏州谋得一席之地。苏州这个全国第二大的移民城市,也敞开怀抱欢迎著每一个人。

对于这些中产阶级来说,他们尚未真正的掌握生产资料和资产,唯一能够让下一代不至于发生阶级下滑的,唯有教育,唯有和自己一样,考上不错的大学,谋取一份还不错的职业。这就是一种路径依赖。

经历过应试教育、县中模式和军事化管理的新苏州人们,完全无法理解如此低下的高中录取率,落后无锡、苏北的高考高分段成绩,苏州这座城市怎么能不温不火,佛系面对?而面对温吞吞的苏州教育,最为著急上火的,对学区房关注度最高的,往往也是新苏州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绪,随著近几年飞涨的房价,已经渐渐蔓延到了整个苏州,所有人的焦虑感都一步步的加深。苏州人和新苏州人,面对著2019年这一言难尽的高考成绩,对视一眼,共同扑向了学而思,扑向了××教育。

4

未来的海阔天空

如果完全不考虑学区房这件事情,只是单纯思考如何用现有资源最大化的实现孩子的培养,你会发现,竟然海阔天空了起来。

随便数数,就有超过三条以上的路径,比如中考后考国际学校,中考后去国外读高中,甚至可以拿著绿卡参加华侨生联考。南师大的法国班,无锡的国王学校,加枫,苏外北外,北美高中,都向你敞开了大门。

所需的全部费用,也许还不到一套学区房。

无论何时,无论你选择何种途径,武装孩子的头脑,比赠与孩子任何物件都宝贵,都有用,一个拥有良好学习习惯,健康性格心理的孩子,是比多少套房子都宝贵的存在。

而更重要的是,相比单纯的选择教育,单一性的选择分数,选择苏州,将会更有意义。

苏州的地缘环境,经济实力,人文底蕴,政府服务意识,还有这片土地上温婉而不失节气,讲理亦讲义气的人,也是比单纯的高考分数,高考状元,更宝贵的存在。

一直被无锡(实际上的全省拔尖县中模式)、苏北和其他地区用高考高分段来比较和奚落的苏州并不用羞愧,要知道,能拿来比较,恰恰说明了自己标杆式的存在。即使是推行均衡和素质教育,苏州的本一本二率依然保持优势,也说明了整体教育的底气尚在。

好事的小编做了一个统计

2019年江苏考生总人数33.99万人

苏州考生26858人,以全省7.9%的考生,取得了全省本一上线数11.6%的成绩,比例上浮3.7%

无锡考生22631人,以全省6.7%的考生,取得了全省本一上线数9.1%的成绩,比例上浮2.4%

南京考生25017人,以全省7.4%的考生,取得了全省本一上线数8.2%的成绩,比例上浮0.8%

常州考生17000人,以全省5%的考生,取得了全省本一上线数7.3%的成绩,比例上浮2.3%

数据说明了什么?苏州本一上线数比例大幅领先无锡、南京、常州,本一上线数比例与考生数比例的增量大幅领先无锡、南京、常州,直接翻译过来就是——苏州的本一大幅领先无锡、南京、常州。

我们希望的,是在未来,苏州可以找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平衡点,学校可以以更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挑起教育的重任,老师能毫无保留的在课堂上倾囊相授。

我们希望能刹住校外补课的不良风气,尤其是除掉校外培训机构吸附在学校应试之上的恶性土壤。我们不希望看到在培训机构刚刚做的题目,过几天就原样或者是稍有变化的出现在学校月考、期末考试的试卷上。

毕竟,苏州的教育越好,苏州的明天会越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