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建了武衛軍,以大學士管理部務,位居首席軍機大臣,權傾一時。他在慈禧清理「顧命八大臣」時嶄露頭角,又參與了戊戌政變,己亥建儲,庚子事變,深受慈禧信任,在整個的晚清時期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就是榮祿,晚清忠臣,滿族大佬,也有人戲稱他為「慈禧手下第一寵臣」。

瓜爾佳.榮祿(1836——1903),字仲華,滿洲正白旗人,政治家。榮祿出生於軍人世家,祖上世代從軍,為大清朝立下赫赫戰功。除了根正苗紅,榮祿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嫁給了大學士穆彰阿的兒子,也就是晚清唯一的滿人狀元崇琦,一個嫁給了宗室昆岡,昆岡後來也是大學士。

在慈禧整治「顧命八大臣」的行動中,榮祿的忠勇得到了慈禧的信任。從此,榮祿的官運也是節節攀升,還不到四十歲,就把工部尚書,步軍統領和總管內務府大臣一併收入囊中。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站在權力巔峯的榮祿不久就遭到了兵部尚書沈桂芬的暗算,先是撤銷了工部尚書和內務府大臣兩個職位,後來又被推薦去做了西安將軍,這一去便是整整十五年。直到1895年底榮祿才東山再起,重新出任步軍統領,低調回歸。

磨練多年的榮祿更加圓滑,他先後把兩個女兒攀了高枝,長女嫁給了禮親王世鐸的兒子,次女嫁給了後來的醇親王載灃。世鐸是慈禧的心腹,長期擔任領班軍機大臣,而載灃是慈禧指定的接班人。如此一來,榮祿與慈禧的關係更近了。

戊戌年,得知慈禧想法的榮祿出主意逮捕了康梁等人,讓才百日之久的維新運動早早夭折,此事功勞最大者非榮祿莫屬。

庚子年,榮祿又幫助慈禧廢黜了光緒帝。後來的七八年間,榮祿在宮廷內外集結了一批心腹: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河南巡撫陳龍,兩江總督端方等等,就這樣,大清的重權,讓榮祿佔了半壁江山。

可惜,本該有大作為的榮祿尚未一展身手,便病死於家中。昔日的心腹羣龍無首,分崩離析。政局也因此動蕩不堪。尤其是袁世凱,沒有了榮祿的壓制,不久就自立了山頭,將清末時局攪得天翻地覆。

隨著榮祿的病逝,存留了幾百年的大清王朝也逐漸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晚清的時候,滿人當中普遍缺乏人才,所以纔有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等漢族大員的崛起,以往的認知中許多人把恭親王看作清廷中央支持改革的最重要人物,實際上,到了1884年後,恭親王基本上就已經賦閑在家。而滿人當中在清朝最後三十年裡面還是湧現了一批比較傑出的人物的,榮祿就是其中之一,曾經有人用「大榮、小那、端老四」來評價榮祿等滿族大臣中比較有才華的幾位。

榮祿因為在晚清政壇上面比較低調,所以給人留下了陰險狡詐的形象,雖然榮祿由於慈禧太后的寵信而一直處於晚清政壇的中心,但是榮祿因為沒有留下足夠的資料,所以後人對於榮祿總有一種只見其地位,而不見其面目的印象。

以往的一些傳統說法中認為榮祿是一個保守派和頑固派,原因就在於戊戌政變期間,榮祿參與了慈禧太后的重新垂簾,但是實際上從近年來關於榮祿的研究發現,榮祿並不是一個頑固派,而是一個比較溫和的漸進改革派,在戊戌維新之前,榮祿致力於軍事改革,甲午戰爭爆發後,榮祿擔任新成立的督辦軍務處的軍務大臣,榮祿的軍權得到擴張,同時他在練兵、修鐵路等領域還做出了一些成績。以往的研究和認知多認為榮祿是政治家,但是忽略了他是軍事將領的這樣一個身份。

戊戌政變之所以發生,與榮祿的策動有很大關係,榮祿實際上也是主張走新路線的,但是他不贊成康梁式的激進式的變法,所以在袁世凱告密後,榮祿就開始遊說慈禧太后終結變法,但這並不代表榮祿是反對新政的。其後榮祿與滿族頑固派剛毅之爭就可以說明榮祿不是一個守舊排外的人。

榮祿長期任職於中樞,自然也就會形成一個班底,與榮祿親近的人包括陳夔龍、鐵良、袁世凱等人,但是所謂「榮黨」實際上並不存在,可見榮祿之低調與圓滑。

榮祿的研究這幾年已經成為熱點之一,小編希望隨著史料的進一步發掘和研究的深入,榮祿的研究會走向更廣的領域。


榮祿和慈禧太后那些花邊新聞就不說了,談談我對榮祿這個人能力的看法吧。

1、榮祿非常有才幹,是清朝末年滿族權貴中少有的精通兵事的幹才。自天平天國起義開始,清朝軍權長期由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督撫把控。甲午北洋海軍戰敗後,榮祿以自強編練新軍為名逐步將軍權收回。從胡燏棻定武軍易帥、袁世凱小站練兵,到戊戌年榮祿出督直隸、統領北洋各軍,再到創建武衛軍,自始至終,榮祿都將軍權牢牢控制在手中,這是清末罕見的現象。只不過慈禧、榮祿等人去世後,載灃、載濤等人無能讓袁世凱將軍權又奪回去了。

2、榮祿是支持變法的,只不過不贊成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方式。說實話戊戌變法中的很多措施過於激進,康有為、梁啟超根本沒治理過天下,很多方針都是想像出來的不具備可行性,一旦改革全面鋪開後出事清廷立馬滅亡。作為一個歷經宦海沉浮的老人以及實際負責政府運行的大員榮祿不可能拿清朝的命運去賭,所以必然反對戊戌變法。

但榮祿也是知道唯有變法才能使中國擺脫危亡的。早在光緒任命林旭等四人在軍機章京上行走時,榮祿就致信林旭,主張變法改革以補偏求弊下手。政變後榮祿在一封給伊藤博文的信件中,認為中國應以整軍豐財、力圖自強為急務,但中國「積習相仍,驟難移易。譬之起虛弱而仁痿痹,輔以善葯,效雖緩而有功;投以猛劑,病未除而增劇」。榮祿中國變法關鍵是要有正確的變法次序。

3、榮祿並不是頑固保守、只聽從慈禧命令的人,有國際視野。像義和團的時候慈禧對各國宣戰,利用義和團殺戮洋人。榮祿很明白當時的清朝打不過列強,所以他為慈禧留了後路。慈禧讓他進攻東郊民巷、外國兵營,榮祿故意放水不開炮還暗地裡給外國兵營送水果表示慰問,榮祿還給列強在華的重要人物提供庇護,這給之後的和談提供了良好基礎,保住了慈禧以及清廷的統治地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