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38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第二年。

福建省福清縣海口鎮牛宅村村口。

一個壯實的青年帶著簡單的行李,準備離開這個生養他22年的地方。

這個青年名叫林紹良。

此時的中國大片國土淪喪,福建福清也未能倖免。兵荒馬亂中,整個福清百業凋敝、人心惶惶。

日軍在鎮子裏、村子裡大肆抓捕勞工為他們修建工事。為了避免被日軍抓去做勞工,許多青壯年紛紛逃離福清,遠渡南洋謀生。

林紹良也準備跟隨回鄉探親的印尼華僑去南洋闖蕩。

—(2)—

「下南洋」與「闖關東」、「走西口」,被並稱為近代中國的三次移民潮。中國人移民東南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從漢朝到明清時期,每當新老政權交替之時,不堪戰亂的百姓與沒落的權貴都會紛紛移居海外,東南亞因為易於到達而成為中國移民出國的首選之地。

如今,中國人的腳步已經遍及全世界。而海外華人中最大的一個羣體,就是東南亞華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就是幾百年前那些在南洋披荊斬棘的開拓者的後代。據不完全統計,印尼兩億人口中,約一千萬是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六百萬。泰國六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二千萬,佔了將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五百萬人,華人約佔75%,是海外華人佔所在國人口總數比例最高的一個國家。

華人在改變所在國的經濟狀況的同時,很多人也徹底改變了自己與家族的命運。東南亞華人,先後出現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豪、千萬富豪。

與此同時,東南亞華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印尼總統瓦希德曾向媒體承認自己有華人血統,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的丈夫是華裔,泰國前總理他信是華人。在泰國議會,三分之二的議員也是華裔。在馬來西亞,華人從政並取得成功,也已經不是什麼新聞。

從文化的角度看,中華民族是一個農耕民族。農耕民族的最大特點,就是喜歡固守一畝三分田,願意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靜生活。要做一個離家的遊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與開拓,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

鴉片戰爭後,近代中國人下南洋則是為了改變個人或家族的命運。當時英荷殖民統治下的南洋諸國為吸引華工,推出了許多優惠政策,比如給移民免費土地、臨時住所、交通工具,甚至免費的食物,許多中國人,尤其是華南各省的老百姓,或拖家帶口,或單身一人,滿懷著希望與夢想來到南洋。

林紹良下南洋要投奔的,也是已在南洋立足的叔父林財金和大哥林紹喜。

—(3)—

荷蘭客輪載著20歲的林紹良第一次離家遠行,而目的地則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印度尼西亞。

一個印尼紅頂商人場波瀾壯闊的創業史就此展開。

當時的印度尼西亞也不是安樂之邦,日本侵略的戰火已燃燒到那裡。爪哇島上烽火連天,經濟凋零。日本發動了更大規模的太平洋戰爭後,日軍登陸印度尼西亞,許多工商業被收歸國有或被徵軍用。

到達印尼後不久,叔父林財金和林紹良的小販生涯被無情地打斷了。

叔父一生的財富頃刻間被軍隊和政府國有化,那種炙痛的感覺永遠烙在了林紹良的心裡,也許就是在這一刻,奠定了他這一輩子唯一認可的真理――商業永遠屈服於政治。

機會很快就來到了林紹良身邊。

1946年至1947年之間,事業小有成就的林紹良受中華總會的委託,掩護一個為擺脫荷蘭軍方情報人員的追捕,隱蔽在古都日惹的印尼軍方高級領導人,此人名叫哈山?丁,是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加諾的岳父,他在林家藏匿了一年多,與林紹良結成了莫逆之交。      林紹良當時並沒有想到,這一年的掩護會給他的命運帶來多麼大的影響和轉變。通過哈山?丁的關係,林紹良結識了爪哇第四軍區蒂波尼哥羅師的軍官們,其中一位就是後來統治印尼長達32年之久的「鐵腕」總統蘇哈託。

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林紹良的事業得到巨大發展。

1965年,林紹良與他的好友兼同鄉林文鏡等人合資創辦了華仁誼集團,後來,華仁誼集團屬下的企業逐漸發展到了30多家,包括銀行、建築、地產、紡織纖維、水泥、麵粉、鋼鐵、航空運輸、貿易服務等諸多行業,而且均有不俗的業績。至此,一個兼有工業、商業、金融業的林氏集團矗立在了人們面前,林紹良也成為了印尼企業界的新巨頭之一。

—(4)—

20世紀60年代,東西方兩大陣營形成對峙狀態,而在印尼政治的生活中主要有三種政治勢力:總統蘇加諾、印尼陸軍以及印共。

總統蘇加諾一直站在第三世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前列,倡導「新興力量」的團結合作,發起並領導不結盟運動,還三次訪問中國。當時的印共是中、蘇以外擁有300萬黨員的大黨,羣眾基礎雄厚。蘇加諾甚至考慮到去世後,把國家權力移交到印共的手中。

蘇加諾的政治傾向引起了軍隊內部如陸軍參謀長雅尼、國防長納蘇蒂安等一些親美高級將領的不滿。親美將領們成立了「將領委員會」,在1965年9月21日的一次會議上還祕密組成新的內閣,策劃1965年10月5日建軍節時發動推翻總統的政變。

然而總統衛隊長翁東中校搶先行動。9月30日夜22時,7輛卡車裝滿身穿總統衛隊服的武裝士兵從哈林空軍基地出發,次日凌晨到達雅加達,然後分赴7名陸軍將軍的寓所進行搜捕。結果,陸軍參謀長雅尼中將、潘賈伊坦中將和哈約諾少將被打死,蘇普拉普託少將、帕爾曼少將和蘇多佐準將被綁架到了哈林空軍基地,後來遭到殺害。只有納蘇蒂安將軍一人翻牆逃匿。

越來越多的解密資料顯示,政變發生僅四天之後,美國當時駐印尼大使馬歇爾·格林就表示希望軍方能夠利用1965年9月30日六名將軍被殺的機會,指控印共陰謀奪權並控制印尼。

格林並不確定印尼共產黨是否參與了事件,但他於1965年10月5日發給華盛頓的電報中,仍強調軍隊必須行動果敢: 「如果行動神速的話,軍隊現在具有擊敗印共的大好時機……被害將軍屍體的發現,使上述洶洶勢頭達到了高峯。總而言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隨後,在北蘇門答臘省發生了大規模反共流血事件。當地一個同軍隊有聯繫的穆斯林青年組織四處搜尋並屠殺印共青年組織的領導人,他們還開始在棉蘭和其它北蘇門答臘城市襲擊華人中的印共人員,大批華人遭到毆打,房屋、商店被燒。在亞齊省,穆斯林狂熱分子幾乎襲擊了當地所有的印共人員,一些亞齊暴徒甚至將人殺死後,將他們的頭顱割下,掛在道路兩旁的柱子上。

在清共過程中,軍方還將目標對準了蘇加諾的總統權力。1966年3月11日,3名將領來到蘇加諾的茂物行宮,迫使蘇加諾簽署所謂的「三一一命令」,把行政權力移交給蘇哈託。1967年3月12日,軍方操縱的臨時人民協商會議一致通過撤銷對蘇加諾總統的任命,剝奪其所有職權。蘇哈託也開始了他對印尼長達30多年的鐵腕統治。

1965年那場屠殺將蘇哈託帶到了印尼權力的巔峯,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親美反共成了他對內實現印尼民族的認同,對外提升國際地位的快速途徑。對於「紅色革命蔓延到東南亞」的恐懼使得印尼更加緊了對中國的警惕和排斥。印尼軍方將中國視為印共的後盾,「9·30」事件因此把禍水東引到了華人身上。

根據倖存者的陳述,至少有好幾個地方發生「屠村」事件。「溝水都變成紅色」,「大雅人殺華人,就像殺雞殺鴨一樣」。美國中央情報局曾把這段悲劇稱為「20世紀最慘的集體謀殺」,具體罹難人數,迄今沒有確切數據。據中情局後來的調查報告,截止1966年4月,大約有25萬到50萬人被殺,另有大量入獄者;據印尼官方在1975年公佈的數據,則為45到50萬左右。真實數字當遠不止此。據美國駐印尼大使馬歇爾·格林披露,當年的大屠殺,「並不區分誰是華人共黨分子,誰是印尼公民」。

1965年的「9·30」事件,原本是諸方政治勢力的角逐,最終卻將矛盾引向華人,使華人成了犧牲品!

—(5)—

印尼「9·30」事件,數十萬華人死於非命,同為華人的林紹良卻未收到受到絲毫影響,其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此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也可能是發動者),在印尼獨立戰爭中和他結為生死之交的蘇哈託,出任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第二任總統。

次年,蘇哈託政府頒布了《國內投資法令》,鼓勵社會各界大力投資興業,開展經濟建設,這也為包括華人在內的國內外企業家提供了更多更大的發展機會和空間。林紹良緊緊抓住了這個機遇,利用他與蘇哈託總統以及其他軍政官員的良好關係,在事業上大展拳腳,以實現林氏企業集團的跨越式發展。

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林紹良已經建造起一個由兩大集團組成的,龐大得令人咋舌的企業王國。這兩大集團,一個是以林紹良三兄弟命名的三林集團。該集團旗下擁有「中亞銀行」以及經營進出口貿易、製造業、建築業的多個企業。另一個是由林紹良與林文鏡合資組成的華仁誼集團,該集團以專營金融業務的第一太平投資公司和專營貿易的第一太平企業公司為主,業務跨越亞、美、歐、非各洲。兩大集團下屬的企業多達數百家,分佈在印尼各個城市及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業務涉及到金融、地產、礦產、汽車製造、電子、交通、種植、木材、航運、建築、旅遊、保險等70多個行業。林紹良也以其雄厚的財力、龐大的勢力,稱雄印尼,威震東南亞,被譽為「百業大王」、「亞洲的洛克菲勒」。

從一碗麵條、一包咖啡賣起的林紹良用近50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個商人奇蹟般的蛻變。如今的林紹良,是印尼最知名的企業家,同時也是印尼擁有財產最多的人。在印尼,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幾乎都和林紹良及其企業集團有關,人們每喫一塊麵包、每抽一包香煙、每穿一件衣服、每一所居住的房子、每一次出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甚至每買一件電器都可能是在與林紹良的企業集團打交道。

—(6)—

然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一切美好化為泡影。

7月2日,泰銖貶值拉開亞洲金融浩劫的序幕。隨後,印尼盾開始跳水,國內經濟一片混亂,蘇哈託乞憐國際援助,但國際金融組織的苛刻條件使這位軍事獨裁者舉棋不定。

1998年1月5日,新年剛過,萬隆當地有媒體煽動性指出,物價飛漲,錢幣貶值的幕後操縱者是華人商家。

煽動的結果:幾百名青年手持刀具,棍棒,喊著「反漲價」口號,沖向購物街。搶劫砸毀華人商鋪,華人紛紛逃避,逃不走的當街打死打傷,印尼警方無動於衷。

1998 年發生在印尼的「黑色五月暴動」就這樣在棉蘭、巨港、楠榜、雅加達、梭羅和泗水等城市蔓延。

5月14日,一場嚴重的暴亂蔓延至雅加達地區,而此時沒有任何軍隊在街道上,印尼華人成為這場血腥暴亂的主要目標,而印尼軍方無視暴民們對華人的搶劫和對華人婦女的強姦。雅加達人權與婦女研究組織經整理後的報告顯示,5月發生的騷亂中,印尼各地總共發生5000多起暴徒強姦或輪姦華裔婦女的慘案,其中以雅加達每天發生100多起最為嚴重。

6月,暴徒穿著軍靴被軍用卡車運送到華人區,他們高呼「宰了中國人,燒死他們,這些中國狗」,然後開始搶劫商店和市場,隨後,他們開始把婦女集中起來進行集體輪姦,印尼警察到場之後,並沒有阻止暴徒的行動。

印尼雅加達等地發生的嚴重騷亂,導致1200多人在騷亂中喪生,其中大部分是華人,5000多間華人商店和住宅慘遭燒毀,更令人髮指的是,印尼暴徒還在光天化日之下,喪心病狂地強暴了數百名華人婦女。據婦女組織說,騷亂中約有170名華人婦女被強暴和輪姦,其中有20多名華人婦女因此而重傷死亡,包括一個9歲和一個11歲女童。另據估計被強姦的華人婦女總數多達300人。

1998年11月3日,印尼政府公佈了一個騷亂調查報告:報告證實五月騷亂確是一場經人策劃的騷亂,以華人為主要襲擊目標。

—(7)—

1998年的這場「黑色五月暴動」中,幸運之神再也沒有像1965年「屠華」事件一樣眷顧「百業大王」林紹良。

在這場暴動中,強權的蘇哈託倒臺了,家族面臨清算,與之相關的企業也受到了牽連,蘇哈託的親密戰友林紹良首當其衝。

他的銀行發生擠兌風波,他的企業資不抵債破產了,同時他的個人安全也受到了影響,1998年5月暴亂期間,林紹良在雅加達的住所遭到攻擊和洗劫,他的城市酒店被燒得面目全非。

之後,困境中的林將自己的企業交付給了小兒子林逢生,自己悲傷地離開了雅加達,前往美國避難和治療疾病。

98風波之後,林氏家族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海外市場,比如收購新加坡電話公司,加大對中國內地的投入,深受西方文明教育的林氏家族的新掌門人決定將王國之車駛入另一個不同於他父親信仰的領域――以商業技巧來奠定成功基礎,而不再依賴政治上的某種關係。

—(8)—

社會矛盾,經濟危機,……,所有的問題發展到無解時,就將矛頭指向當地華人,甚至以屠殺華人作為化解矛盾的突破口,這就是近代印尼的狀況。

即使像林紹良這樣的巨賈,都未能擺脫這種狀況的影響(當然林紹良的發跡史可以另外探討,簡單地理解,林其實是65年印尼屠華事件的收益者)。

印尼排華的原因,主要有這麼幾點:

歷史原因:早在荷蘭的殖民統治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者為了自身的殖民統治,對當地的華人和原住民實行了分而治之的統治政策,並且有意扶植華人經濟的發展,造成華人和原住民經濟上的巨大懸殊,這些惡意的分化在印尼原住民的心中種下了對華人仇恨的種子,並使這種情緒存在至今。

經濟原因:原住民和華人在經濟上的巨大差距,一直都是東南亞各個國家排華問題的根源所在。印尼華人從來到這片土地之後,數百年來憑藉著兢兢業業的努力和喫苦耐勞的精神創造了巨大的財富。據1984年資料統計,佔印尼總人口4%的華人,經營的商業共有21.6萬家,佔印尼總商家的25.6%;華資銀行超過70家,佔印尼民營銀行的80%。

華人和本地人之間的經濟差距仍然是使雙方關係遭到阻擾和隱藏衝突的主要根源。可以這麼說,只要華人與原住民的經濟差距存在一天,印尼人的排華情緒就容易被主張排華的政治勢力所煽動,印尼人對華人的仇視就會存在一天。

政治因素:1948年,印尼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回主權徹底獨立後,印尼一直在為建立一個大印尼主義的國家而努力。但此時其國內的政治經濟十分動蕩,急需一個強有力的民族向心力和民族精神對印尼國家進行重組和建設。於是民族主義應運而生,但民族主義卻在一些極端主義分子的手中變成了極端的種族主義,形成了盲目排外的情緒。極端的民族主義分子將華人經濟當成外國資本對印尼經濟的控制,盲目打擊和排斥當地的華人,制定了一系列極端的排華政策,在政治、經濟上對華人和華人經濟進行了嚴厲的排斥和打擊,使華人在印尼社會淪為了二等公民,長期受到歧視。

印尼事件是個教訓,海外華人今後可能還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不要幻想與某位領導人關係密切就可以避免災禍,背後強大的後盾纔是真正的港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