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進行修改),不接受反駁。我曾經在課堂上把一印尼人懟哭。

那個人非常討厭中國,嘴上又不明說。氣人的是她母語還是漢語。

我最開始認識那個人的時候,她堅持跟一個新加坡人講英文,我以為是歐美那邊過來的,也沒太在意。

那時候剛來日本,大家都忙著考大學。中國人多,人多力量大,對於學校的資料大家掌握很多,考學校的時候朋友間互幫互助。那個印尼人這個時候就湊來找我,問我一些學校的事情,我這個時候才知道她會漢語而且母語是漢語。她在我面前並沒有表達對中國的不滿或者討厭中國人,我就拿她當一個普通朋友對待。

有一次上課,老師讓大家說一下對別的國家的印象。這個時候,那個印尼人原形畢露,搶答:中國人、動物はすべて食べます。(中國人所有的動物都喫)。

我:インドネシア人は何を食べる?何にも食べない?どうして太すぎ?(你們印尼人喫什麼?什麼都不喫你怎麼還這麼胖?

一個女生,160不到,體重奔著200去,還好意思說別人什麼都喫?

這個時候全班有點尷尬,老師也不說話了,我又拿漢語補了一句:你吸收的好是麼?

這個時候她就開始哭了。我繼續:你要看不上我們就離我我們遠點,罵我們也別用漢語,用個我們聽不懂的爪哇語。

老師這個時候很懵逼,隨後讓我道歉,憑啥啊!你搞我開除我啊。隨後這個事就不了了之。

腦子不好用就別出來亂說話,長得醜也別說別人難看,否則到最後難堪的是自己。


親身經歷。

可能不算是現在的印尼華人,是2011年的。

2011年,我和老婆在巴釐島度蜜月,前往離島的途中,被一個大約50多歲的大嬸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叫住了,以下是對話:

大嬸:你們從哪裡來啊?

我們:福建。

大嬸:我是中國人啊,爺爺那代就來了。好羨慕你們皮膚好白啊,你看我,在印尼待久了皮膚都變黑了。

我們:不會不會的。

大嬸:中國現在建設得很棒「豎大拇指」,我每年都要去北京和上海玩啊,高鐵很棒「豎大拇指」。

我們:歡迎大嬸你經常回中國,中國現在越來越好了,到福建也聯繫我們「留電話」。

大嬸:是越來越好了,以前印尼人qifu我們,這幾年都不敢了。我每年都要回中國去看看。

......

後面還拉了家常,得知大嬸是做奶奶的人了,在巴釐島上有自己的土地,現在沒做具體工作,就是到處走走,生活很愜意。

這次經歷非常打動我:看見了不管在海外待了多久,經過了多少代人,海外華人始終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時刻想著要回家看看的真實表現。意識到中國的強大給海外華人華僑生活和尊嚴帶來的意義在哪。

所以,我會好好愛我的國家,也會教我的孩子好好愛它。


不久前去過印尼,我看到的情況是這樣的:

光鮮亮麗的別墅區住的大部分是華人,家裡土著傭人端茶送水,門口站著點頭哈腰的黑皮膚印尼守衛。一牆之隔就是看著像貧民窟的普通印尼人居住區。

高檔商場裏,服務員都是普通黑皮膚印尼人,顧客大部分是白皮膚華人。華人在印尼是經濟上的上等人!日子好著呢,但這樣的社會狀況,排花仇花真的一鼓動就來。

我發現國內很多人知道印尼排華,但對那邊的實際狀況瞭解很少。有的人說印尼華人是純粹外國人,這咋說呢,對南洋的移民一直持續到新中國建立初期,即使現在少數大陸出生的老人還活著呢。改開初還有印尼華僑到大陸捐款建學校醫院,他們就是出生於大陸的那代人,是心繫中華的。

但後來交流阻隔,政治壓迫,強制同化,加上新一代華人至少已繁衍至三四代,過分要求中華認同是不合適的。要知道當時越南緬甸菲律賓柬埔寨泰國都是華人主導工商業,就在解放前還和國內同氣連枝呢,現在的狀況想想不勝唏噓。

我在印尼獨立廣場遊玩的時候,一位老華人湊上來和我們搭訕,他大概六七十歲父母是中國人。他說他去過中國,非常好,祖國強大了他非常自豪,他的孩子有工程師有醫生,有一個在深圳。當時留有照片,可手機換了找不到了。我覺得他就是在那裡刻意找中國遊客分享他因為祖國強大,他作為華人的自豪感的!

關注的人那麼多,我寫點印尼的觀感介紹吧。

首先提醒大家,印尼華人和在那邊的中國人,很多是乾的騙大陸人錢的勾當,千萬擦亮眼睛。

我這人不愛拍照,我在網上找了類似的圖

整體上印尼還是相當窮的,首都雅加達大部分地區是下圖這樣的:

這樣的窮地方佔了有一大半,轉過一條街的河大部分是這樣的:

這個算好的,大部分垃圾蓋滿了見不到水!

窮人區遍地垃圾:

雅加達叫它垃圾城不過分。

酒店周圍觀感這樣:

普通印尼人住的比較好的地方:

華人別墅區:

別墅區有圍牆圍著,門口有印尼保安看守,看見中國人相貌的人非常恭敬。然後挨著圍牆外就是連綿的那種破房子。。

富人肯定不只有華人,印尼當官的也肯定富。

好了看了那麼多糟糕的地方,作為首都總不至於都這樣。

雅加達富人區和富人會用到的設施還是很完備很好的,和我們差別不大,甚至更國際化!高檔商場非常好,啥牌子都有。

酒店這樣:

再好的酒店周圍也是那些窮地方。

對,就好這一坨地兒。

粗逛下來有一條街很好,像這樣:

去過之後我可以肯定網上關於雅加達的照片,但凡不錯的,就是中間這一塊挑著位置拍的。

有這種高架公交站臺。

夜景像下邊這樣,貧民窟中間夾雜著光線大樓:

路上非常堵。

以前殖民時期的市中心留有很多歐式建築,那一塊是最高檔的,政府也在那裡,但面積不大,也就橫豎三條街的範圍吧。

總體上和印度類似,和我們差很多很多。

但我見到的華人,住別墅,僱印尼傭人,生活非常小資。

那邊的華人寺廟,風格詭異,外面花花綠綠像硬紙板糊的,裡面不新不古,有觀音菩薩,孔子,關公。照片我網上找了很久沒有特貼切的,有一張較接近。

當地飲食受到福建廣東的很大影響。


外表上看一切似乎和平融洽,但以文化以膚色宗教再以貧富程度來看的話,矛盾深得無法想像。

我是大馬華裔,馬來朋友跟我說馬來人家裡都會擺著至少一隻巴郎刀(parang)。

至於是什麼用途的不好說,但我一直在往壞的方面想..


印尼華人對土著仍然心存恐懼,這是印尼歷史上多次屠華的後遺症。其中以兩次最為著名:1965年930事件中,印尼殺害30萬華人和赤色分子;1998年印尼又再次掀起排華浪潮,當時拍攝的照片不忍卒睹。

930事件後,印尼華人都變得更加謹言慎行。

哪怕是身居高位的華人,面對當年的兇手仍然保持客套與順從。印中商務理事會蘇北分會會長的陳明宗是九三〇事件的受害者之一。1965 年爆發動亂時,他剛上大學。華人身份讓他在學校和社會上飽受歧視。

經商之後,警察經常無緣無故地找他麻煩。面對權力的恫嚇,陳明宗只能表現出客氣——送錢免災。

陳明宗唯一能做的反抗是裝聾作啞,「他們在場的時候,我們不講。我們就靜靜地,假裝啞巴。」

這種恐懼自屠殺開始後,根植在每一個受害者心中,它異化為「客氣」「巴結」「沉默」,在每一張受害者臉上呈現。

只可惜,我敬一尺,換來的不一定是「人敬一丈」。在印尼,九三〇事件的受害者被持續迫害著。

蘇哈託執政時期,形成了一種事實性的「制度性排華政策」。蘇氏掌權的 32 年中,印尼政府採用一種「歧視性同化」的矛盾手段,既打算將華人同化成同族,又極端歧視他們。蘇哈託取締了華人學校、華文媒體,還強令華人放棄中文名,並且禁止華人公開慶祝本民族的傳統節日。

華人文化被有意圖地消磨,在政策最嚴的時候,警察可以逮捕任何拿著中文書的華人。

同化之後,換來的不是一視同仁,而是更加赤裸裸的歧視。他們不願意跟華人握手,也不可能接受華人從政。比這更悲慘的是,許多華人甚至無法獲得印尼的國籍證明。

1992 年奧運會羽毛球女單冠軍王蓮香,為印尼奪下國家榮譽。可笑的是,因為華人身份,王蓮香遲遲無法獲得印尼國籍。印尼將這塊獎牌攬入名下,卻排斥王蓮香的華人身份。直到 2000 年,王蓮香在支付正常手續費和給政府官員一筆「勞務費」後,才終於獲得印尼國籍證明書。

在印尼國內,九三〇事件是一場「保護祖國」的運動,劊子手們都是英雄,倖存者和受害者不過是僥倖逃脫的敵人而已。

這種畸形錯位終於在 1998 年再次釀出禍亂。這便是中文互聯網上火爆的「98 印尼排華事件」。

1998 年,東南亞爆發嚴重經濟危機,印尼也陷入嚴重危機中難以自拔。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蘇哈託政府再一次將禍水引向華人羣體,並釀成「黑色五月暴動」。據人權組織統計,在印尼 6 個城市至少有 168 名華裔婦女遭到強姦,同時發現 2244 具被殺或被燒的屍體。

五月暴亂後,印尼官方一方面否認人權組織統計的死亡數據,一方面又繼續和稀泥,沒有讓施暴者得到應有的懲罰,正義繼續遲到。

可以想見,在一個把屠殺當「愛國」,把重大錯誤當「絕對正義」的國家,生活在其中的華人會是多麼惶恐。

悲觀的說法認為,九三〇事件並不是印尼屠華的開始,黑色五月也不是印尼屠華的終結。最有力的證據是印尼政府對屠殺事件的態度:2016 年 7 月 20 日,荷蘭海牙國際人民法庭判定印尼政府在九三〇事件中犯下大屠殺等人類罪,並建議印尼政府向受害者道歉,懲罰作惡者,賠償倖存者。

印尼政府拒絕接受這一裁決。

樂觀者不這麼看。華人在歷經多年的鬥爭後,已經逐漸掌握了部分話語權,其佼佼者已在政界、商界遍地開花。2018 年雅加達亞運會期間,曾經被排斥的華裔羽毛球手王蓮香點燃了亞運會主火炬。那一刻,印尼華人也融進了這個國家的驕傲與榮譽中。

只是,冤魂已去,存者含羞,悲觀樂觀的爭論更像是對施暴者的另一種妥協。可以肯定的是,假如受害者無法訴說,假如施暴者仍在炫耀,這場悲劇和折磨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貼個與此相關的個人專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他們是20世紀發生的超10萬人次大屠殺中的主角,開篇即是印尼930事件殺光所有中國人運動,裡頭介紹了930事件始末,以及殺人者和被害人的故事。

極惡非道:大屠殺下的普通人?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