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這種問題又豈是三言兩語可以回答的……作為一個考研黨,假裝是在做題吧:

(歡迎國關理論的大佬指出回答中的錯誤,本人將及時修改,希望大佬手下留情)

現實主義是在二戰後逐漸發展起來的學派,愛德華卡爾在《二十年危機》中批判了盛行的烏託邦主義,開始強調國家利益的重要性。漢斯摩根索是現實主義的集大成者,在《國家間政治》中總結出現實主義六原則,奠定了現實主義和國際政治作為一種學派和學科的獨立地位。華爾茲在摩根索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國際體系決定國家行為的新現實主義,將現實主義科學化與系統化。此外還有進攻性現實主義和新古典現實主義。

自由主義誕生於一戰結束,以威爾遜的「十四點」為代表,崇尚世界和平與公開外交。最開始的自由主義嚴格來說被稱為理想主義,又稱為烏託邦主義,倡導建立國際聯盟維護國際秩序。之後的幾十年,現實主義一直處於上風,直到約瑟夫奈和羅伯特基歐漢的《複合相互依賴》才標誌著自由主義的復甦。由於現實主義難以解釋和預測冷戰結束和東歐巨變,自由主義逐漸抬頭,其中基歐漢的新自由制度主義最具有代表性,和新現實主義有相似的理論假設,提出國際制度決定國家行為。此外還有共和自由主義、商業自由主義等。

建構主義是在實證主義理論與其它理論間的爭論中誕生的。亞歷山大溫特從理論基礎出發首先對實證主義對無政府狀態的假設進行批判,提出無政府狀態是由國家建構的,進而說明無政府狀態不是先驗的不可改變的狀態,比較了霍布斯洛克和康德三種無政府文化。強調了觀念對國際政治的構建作用。由於建構主義是一種體系理論,並且從溫特開始具有了較為系統的研究,成為了批判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主力軍。建構主義不是批判理論,因為它試圖將主流理論與邊緣理論相結合。

因為三者都算是體系理論,因此相對於其它理論有許多可比性。同一理論陣營中的不同學者間觀點各異,但是為了方便比較,本回答僅分享在三大理論中較為人熟知的一些觀點及其差異。(A代表現實主義,B代表自由主義,C代表建構主義)

一、人性觀

A邪惡,自私 B理性,自私 C由社會建構

二、行為體

A國家是唯一行為體B國家,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個人C國家是主要行為體,人

三、無政府狀態

A無序的,戰爭狀態B制度可以限制無政府狀態C由國家建構,反過來建構國家

四、戰爭與和平

A國家永遠處在安全困境中,合作是不可能的B相信集體安全,合作是可能的C國際關係中的文化可以導致安全困境或安全共同體的產生

五、國際制度

A國際制度是權力鬥爭的產物,國際組織是權力的工具

B國際制度能規範國家行為,限制或阻止戰爭,維護世界秩序

C國際制度又國家建構,是共有觀唸的產物,會建構國家身份

六、國際體系

A單極、兩極或多極的自助體系,關鍵在於國際結構和單元的排列。由於無政府狀態和國家這一行為體的穩定性,權力的變化是國際關係改變的主要動因。B由國際法為代表的國際制度下的國際體系,儘管處於無政府狀態,但由於制度的存在,國際關係是有秩序的。制度會提高國家發動戰爭的成本,影響國家的決策,進而改變國際政治C國際體系是由施動者建構的,無政府狀態和國際體系之間的關係不是因果關係而是相互建構的關係,因而都是可以被改變的。由於觀唸的不同,國家不能視作功能相同的單元,國內因素對於國家同樣具有建構的作用。

七、國際關係的未來or理想狀態

A無政府狀態,均勢or霸權B集體安全民主聯盟,集體安全C有序狀態,安全共同體

這些回答比較零碎,如果僅僅在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兩者時間比較其實回答起來會更簡單。一些學者強調,在三大理論間比較一定要重視建構主義的特殊性,不能想當然地與其它兩種理論進行對等的直接比較。


回答之前先感嘆一下自己第一次接觸這個問題已經是8年以前了。

············································································································································

首先自由主義,現實主義,建構主義不光存在於國關學科內,而國關內的三大流派的定義和社會學以及政治學的定義是不相同的。

具體到國關學科,三大流派只是一個大致得劃分,每個流派下邊都可以分出七八種不同的分支。不過一般問這個問題都是剛進入這個圈子的人,所以就說一下最最最重要的特點吧。

國關理論和任何社科理論一樣,有其自己的研究對象和範式。

研究對象很簡單,像經濟學研究市場及市場行為體一樣,國關研究的是國際」社會「的特點以及行為體是如何在這個「社會」中活動的。範式指的是理論的推理形式。比如古典現實主義認為:A. 國際社會無法限制國家行為。 B. 國家利益決定國家的具體行為.

在這個基礎上,自由主義和現實主義認為國際社會(或者叫做 系統 structure) 本身是具有不變的特點的。現實主義系統本身是無秩序的,而自由主義認為秩序在系統內是可以實現的,而建構主義則挑戰系統本身,認為系統的特點取決於其中行為體的特點。

至於其他的特點,很難一概而論。因為在現代國關理論中,結構現實主義和新制度主義在研究對象和範式上非常非常非常的接近。雙方都在承認國際組織的基礎上認為國家纔是最主要的行為體;雙方都認為國際結構決定國家行為。這也是建構主義興起的原因之一.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