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關於詹青雲的微博發言,有人說「她錯誤的用了辯手思維對這件事發表言論,但是政治問題要先有立場,後有邏輯。」如何理解這裡的「政治問題先有立場,後有邏輯」?


立場依託於人的價值判斷,之後才能用邏輯推演。

但人的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依然是符合邏輯的。

前者是人的邏輯,後者是物的邏輯。

人的邏輯應當服從物的邏輯。

立場歸根結底應該服從於事實。

且必定服從於事實。


邏輯是為立場服務的嗎?這個問題可以毫不猶豫地正面回答:。就本質而言,所有的話語、行動等都是為了某個目標,也可以說是為了某種「立場」而服務。

本文到此似乎可以終結了:答主也認為「應該要立場不要邏輯」

不過且慢(在我看來,許多言論的最主要問題就是結論下得實在太快了),這裡仍然存在著一個盲區,由此可能產生一系列的問題:邏輯是為立場服務的,那是否可以說,「不講邏輯」是更適宜的「服務於立場」的方式?邏輯與立場為什麼會產生衝突呢?

邏輯在生活中的作用顯而易見,無論你持有什麼「立場」,想必把川普當成一棵樹、相信白馬非馬之類的都沒有什麼好處。邏輯是從前提得到結論的過程,例如,如果一個人的立場是「我無條件支持中國」,那如參軍抵抗侵略、反對抹黑等就是合乎邏輯的做法。符合邏輯在這裡的意思是:結論和前提的關係是恰當的。

而立場,有兩種可能的來源,他們或者是一些更原始的「終極」立場的邏輯推論,或者是完全非理性的態度。我們堅持某個立場,要麼是因為它符合我們心中的價值觀,要麼是因為它就是我們心中的價值觀。

搞清楚立場是什麼,邏輯是什麼之後,我們就能知道,指責詹青雲們「只知邏輯不知立場」,其實是把牛頭安在了馬嘴上——詹青雲的結論是建立在「指控行為需要論證」的基礎上的,反對詹青雲的人自以為是反對邏輯,但邏輯本身並無問題(這句話等價於「假設詹青雲的前提是對的,她的結論就是對的。」),你反對的其實是詹青雲的立場。於是你可以就「這兩個立場我們更應該持有哪個」展開討論,而不至於跑去反對「邏輯」這種難以想像要怎麼反對的東西。

不過由於我至今沒有見到對「輿論戰」目標的具體描述,甚至連什麼是輿論戰我都沒見過,我只能合理地假設一下大家的「立場」是「維護中國國家形象」或者是「爭取更多人輿論上對中國的支持」,到此問題就變成了「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指控美國是否是達成上述目標的合理方式」,我認為這個問題完全可聊,甚至在善意推測的情況下,一個人完全可以在十分愛國的情形下持有詹青雲和周玄毅的結論。就我個人而言,我傾向於認為這不是合理的方式,如果你在這個問題上的結論和我相同,至少你和詹青雲的結論沒有矛盾,你還有相當的可能性和她不存在「立場」的矛盾。

但許多人思維跳躍實在是太快了:罵街是因為愛國-&>反對罵街就是反對愛國。這就像買保健品是為了保健-&>你反對我買保健品就是反對我保健一樣。太快了不好,真的。

我想,搞清楚上述問題,對於喫瓜羣眾甚至是新人辯手理解什麼是「辯論」都是有益的


數學依託公理才能進行邏輯推理,而任何政治觀點的推導必須依託價值判斷也就是立場來進行邏輯推理,立場是政治問題的起點。


瀉藥。對詹青雲不熟悉,也沒細看其爭論的是非曲直,單就「政治問題現有立場,後有邏輯」答下。

立場和邏輯與其說是先後,不如說是建立在立場,即價值觀基礎上的邏輯分析更合適。任何問題,都會形成一定的立場才會運用邏輯去argue,但最初的立場,則來源於邏輯思考和事實判斷。培根講「邏輯學使人善辯」就是這個道理。立場和邏輯在關係上形同目的和形式,與其分先後,不如分層次。

比如對待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態度上。很多人都是先有立場,即建立在狹隘民族主義基礎上的反美排美情緒。立場基於生活經驗、知識積累和價值判斷,是廣義上的價值觀的建立過程。但這不是一種正常的邏輯思考的結論,事實證明恰恰相反,這是沒有邏輯的結論。比如西安手持u型鎖的男青年,他一定不認為砸車是錯誤的,他內心的無邏輯感使他誤認為這種舉動正義而崇高,他站在自己的立場——亦不能說是他是完全無邏輯的,但是他的立場是錯誤的,錯誤的根源在於自己沒有形成對世界分析和價值判斷的方法論,就是缺少邏輯思考和判斷能力。

所謂邏輯思考和推演能力,就是無限接近事實的過程。所以,歸根結底是尊重事實,尊重常識,就是實事求是。中國人普遍缺少邏輯思考和推理能力,這當然和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有關,根源在於受到的教育灌輸的形式和內容偏頗導致。所以,沒有邏輯分析推演的立場,沒有方法論的立場,多數情況下是有問題的立場,即便是在某個問題上,其立場誤打誤撞恰好正確。


任何問題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角度下都有與之相對應的邏輯,所謂的立場也就是角度吧,這並不難理解,例如一隻獅子,在素食動物的視角下,顯然是邪惡和可怕的存在,而在獅子家族顯然就是家庭重要成員和支柱,任何的邏輯都有其現實的前提,沒有現實存在的前提的邏輯是不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是先有立場後有邏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