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哈囉出行COO韓美對外表示:「我們正在招募順風車車主,1月份會在一些城市進行試運營。」。韓美還表示,接下來將以智慧單 車為入口,滿足用戶多種出行需求,串聯城市智慧交通體系。

在春運即將來臨之際推順風車業務,哈囉意欲何為?

從春運看哈囉順風車業務

璽哥認為,哈囉在春運之際推出順風車業務,選擇了一個很好的時間點。同時,也說明瞭哈囉已經確立了一套自己的順風車系統邏輯。 一套區別於滴滴順風車的系統邏輯。

從歷年的情況來看,春節期間必然是跨省、跨城交通需求最旺盛的時候。前半程的返鄉、後半程的回城,都會對常規的鐵路、高鐵、公 路、航空交通體系造成巨大壓力。一些經濟上較充裕、或者對時間、舒適性要求高的乘客,就會轉向順風車這種新興的出行模式了。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17年40天的春運期間,僅滴滴順風車就運送了多達848萬乘客跨城出行,這個數字是2016年同期的將近350%。可 見需求規模有多大,哈囉出行趁這個時機推出順風車業務,將能夠獲得很好的推廣效果。

實際上,無論在春運還是平時,乘客對順風車的需求都是剛需。過去幾年中,是滴滴打著公益順風車的旗號卻做著網約車的業務,把順 風車帶偏了。另外,由於滴滴不恰當地將「社交」等功能融入了順風車應用中,加上對司機「人、車、證相符」的規定執行不嚴,造成 了後來一系列的嚴重問題。

從目前曝出的信息來來,哈羅順風車與滴滴順風車在對乘客需求和司機需求匹配上邏輯是有區別的。比如在春節期間推出順風車,除開 搭春運順風車推廣之外,也凸顯出哈羅順風車的一些邏輯。顯然是考慮了跨城,跨省乘客剛需,以及司機回家「順路」載客,節省油費 ,賺點小錢的實際情況。哈羅的這個邏輯區別於滴滴無所謂長短距離,更接近順風車本質。

如前所述,每年春節期間乘客對順風車的需求是極大的。今年滴滴由於各種問題下線以後,人們出行的問題急需解決。哈囉順風車的及 時推出,無疑將提供相當大的額外運力,對今年春運的安全、高效運行會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相信監管部門也會樂見其成的。

哈囉不一樣的「網約車」玩法

哈囉推出順風車的舉動,真的說明其把未來發展的目標放在了滴滴那樣的常規網約車市場嗎?璽哥認為未必如此。

早在2018年10月份,哈囉出行就已經表示要「跨界」網約車,不少人都議論哈囉要同滴滴等已有的網約車玩家進行正面對抗。但後來的 事實表明,哈囉網約車應用只對計程車開放。

哈囉推出網約車應用後,選擇了與計程車司機們慣用的嘀嗒出行平臺進行合作。乘客可以通過哈囉出行APP以及支付寶上的哈囉小程序 「打車」入口,相當便捷地實現一鍵叫車。在這個合作模式下,哈囉出行提供流量入口,而嘀嗒出行則提供運力,共同為乘客帶來優質 服務。

璽哥認為,相比直接和滴滴等網約車玩家硬抗的做法,哈羅把自己當入口的做法更聰明。當前,要合法跑網約車,必須要有車輛營運證以及司機的從業資格證。由於雙證要求較高,多數人都不能滿足要求。當如果沒有雙證,跑網約車在多個城市都是違法的。司機有司機的煩惱,平臺也有平臺的煩惱。由於雙證的要求,平臺端符合要求的實際也很少。璽哥在和上海的網約車師傅聊天中瞭解到,截止2018年11月,上海的符合要求的雙證網約車司機不足1萬,而且都是各家平臺爭搶的香餑餑。

業務還不熟悉的情況下,選擇為計程車導流的做法,對哈羅來說省事得多。這一次,哈羅選擇接入司機,顯然有更多的考量。

順風車司機是一個很大的羣體,順風車也是一個巨大的剛需市場,做好這一塊,哈羅也是一個大出行平臺。在上一輪與計程車公司的合作中,哈羅成為了各地計程車公司的賦能平臺。服務+技術,或是哈羅出行的兩大發展方向。前者為哈羅出行帶來更多的延展性服務,成為阿里大出行旗下的排頭兵。後者將有機會一統全國正規計程車市場,成為一個跨城市、跨地域的計程車技術服務平臺。

屆時,哈羅出行可以通過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或者為地方計程車公司提供技術服務來建立營收模型。

哈羅出行的未來

總的來說,璽哥還是相當看好哈囉出行未來發展的。

相比滴滴,哈羅出行的優勢在於背靠大阿里生態,有更多的想像空間。比如在出行安全上,背靠阿里的哈羅,接入芝麻信用後,對用戶的認知上,就有更多的維度。

2018年哈囉單車就是藉助了芝麻信用免押金的支撐,在ofo、摩拜兩大對手的擠壓中竟然實現了後來居上。在順風車業務中,哈囉也在與螞蟻金服深度合作引入芝麻信用。

從哈囉順風車的車主註冊界面上我們可以看到,系統要求註冊必須通過芝麻信用認證。這種做法,一方面能夠為乘客和司機帶來更大的信任度,讓順風車的安全係數得到提高,同時也為市場引入了新的管理和約束機制。在璽哥看來,隨著順風車業務的推廣,芝麻信用甚至可能成為行業的新標準。

芝麻信用之外,哈羅還將獲得阿里更多的支持。去年9月份,在螞蟻金服等領投之下,哈囉又完成了一筆40億人民幣左右的融資。有阿里系這個強大的體系支撐,哈囉出行在馬雲的「大出行」版圖中將有大作為。哈囉截止到2018年的年中,已經實現了超過500萬輛單車的投放,覆蓋300個城市和260個景區,並實現了註冊用戶超過2億、日訂單量2000萬單的業績。有了智慧單車這個入口,加上助力車、網約車、順風車等多個入口,哈囉將能向滿足用戶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將城市智慧交通體系串聯起來。

縱觀阿里系整體的大出行佈局,不但有哈囉出行與嘀嗒、首汽的合作平臺,而且還將聯合高德地圖打造智慧出行平臺,並正在啟動「地鐵+單車一體化智慧接駁」項目。藉助這些平臺以及合作項目,阿里通過對公共交通入口的深度佈局,已經對C端用戶和流量有了極大的掌控力。未來這個大體系還能夠對阿里籌謀已久的無人駕駛、車聯網佈局提供完善和補充。

在阿里系打造大出行體系的長遠戰略之下,背靠阿里生態的哈囉出行充滿了想像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