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微博好友的提醒下,關注到了哈囉出行在招募順風車主,借著這個機會在安利大家到同時,也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接入支付寶

認證第一步,就鎖定了你到支付寶賬號,拋開阿里入股的原因,可能這是目前最靠譜的認證方式,支付寶有你的信用記錄,有你的信息,有你的芝麻信用分,而且都是實名制的。這個門檻雖然不高,但是比單純的三證+手機號來的更加符合現在社會的潮流。當然順風車並不需要網約車資質,所以更適合普通上班族。

認證信息中途會自動保存

認證後續就是拍照驗證身份,駕照,和車輛信息。第一次見識到如此高效的OCR識別技術,以及貼心的自動保存功能,不用每次都重填一次真的不要太爽。

目前平臺規模

從2018年初已公開的數據來看

用戶量:哈囉用戶量在2億,嘀嗒用戶量大概是其一半。(網路搜索)

月活:哈囉686萬,嘀嗒大概在955萬(易觀 2018年12月top1000app數據)

車主數:嘀嗒200萬,滴滴順風車,根據推斷大概車主量在千萬級別。

哈囉出行入局,意味著什麼

暫時還無法預估哈囉的車主招募數量,但是ofo的事件,會導致接近千萬量級的用戶流向摩拜和哈囉,考慮到摩拜單車的價格高於哈囉,大家很有可能在ofo退押金的同時,陸續開始使用哈囉單車,這會更進一步增加哈囉的乘客和車主數量,用戶數的增加意味著什麼,我不用多說了吧。

40億的融資,以及哈囉的出行合作生態(高德地圖,首汽約車,嘀嗒出租,上海地鐵),哈囉再造一個更接地氣的出行生態不是沒有可能。

哈囉以單車起家,這個足夠高頻和剛需的場景,和順風車(計程車)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地鐵一族仍然佔據了大城市的絕對上班主流;將這部分人引導到電單車(沒錯,哈囉有電單車)解決了用戶在冷天熱天時候,不需要優雅騎車時候的痛點;然後整合再相對低頻一點的騎車出行,給最廣大的出行剛需用戶羣不同階段的選擇:天氣好騎個車,有點冷電單車,下雨下雪打個車。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app就夠了。

自從滴滴順風車下線後,看微博上關於順風車的帖子,除了很多人希望滴滴恢復順風車之外,還有一部分都是在吐槽其他平臺的。滴滴培養了用戶的順風車習慣,大家習慣並且喜愛上這種便捷舒適的出行方式,但是由於缺乏監管,和定位的偏差,讓滴滴瞬間成為了眾矢之的。我之前也分析過為什麼其他平臺為什麼起不來,哈囉的入局,很可能在非常快的時間,去搶奪其他平臺的市場,但這也要看哈囉如何處理用戶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行程安全,如何展示以及匹配,這些暫時無法被驗證,所以一切也只是猜測。

阿里騰訊的出行爭奪戰一直在上演,從滴滴Vs快的,到摩拜Vs小黃,到如今的哈囉vs?,滴滴順風車恢復看來指日可待了。希望這場改變格局的競爭,騰訊儘快入場。

普通順風車主對哈囉的期待

順風車已經為廣大上班族所接受並喜愛,但是現在大多數平臺並沒有遵守政府的規則,加上審核的不嚴格,以及車主層次的問題,導致口碑極差,體驗極其不好。所以希望哈囉可以善加利用支付寶,真正服務於上下班順路的車主和乘客, 明確順風車「順風為主,盈利為輔」的原則。

類似拼單拼車的行為,不應該是順風車來承擔的,本著節約彼此的時間,可以鼓勵發展長期固定搭乘,建立順暢的溝通機制,同時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不慣乘客,也不慣車主,一視同仁。

順暢的提現渠道,和方便的資金流通,可以提現也可以用於平臺其他服務,把用戶真正留在這裡。

總結

市場競爭總是好的,但是無下限的競爭最終受害的依然是用戶,提升用戶體驗,平等用戶權利,明確用戶義務,是服務好用戶的最根本原則。希望順風車這種出行方式在市場環境下越來越好。

點擊下面鏈接 查看歷史文章

致順風車平臺:你們最終還是慣壞了乘客

嘀嗒順風車普通用戶的體(tu)驗(cao)友情鏈接

if順風車回來了,一招告訴你如何pick車主

5星好評+100%願意同行的順風車好乘客都這麼做

為什麼沒了滴滴順風車,其他平臺依然起不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