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微博好友的提醒下,关注到了哈啰出行在招募顺风车主,借著这个机会在安利大家到同时,也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接入支付宝

认证第一步,就锁定了你到支付宝账号,抛开阿里入股的原因,可能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认证方式,支付宝有你的信用记录,有你的信息,有你的芝麻信用分,而且都是实名制的。这个门槛虽然不高,但是比单纯的三证+手机号来的更加符合现在社会的潮流。当然顺风车并不需要网约车资质,所以更适合普通上班族。

认证信息中途会自动保存

认证后续就是拍照验证身份,驾照,和车辆信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高效的OCR识别技术,以及贴心的自动保存功能,不用每次都重填一次真的不要太爽。

目前平台规模

从2018年初已公开的数据来看

用户量:哈啰用户量在2亿,嘀嗒用户量大概是其一半。(网路搜索)

月活:哈啰686万,嘀嗒大概在955万(易观 2018年12月top1000app数据)

车主数:嘀嗒200万,滴滴顺风车,根据推断大概车主量在千万级别。

哈啰出行入局,意味著什么

暂时还无法预估哈啰的车主招募数量,但是ofo的事件,会导致接近千万量级的用户流向摩拜和哈啰,考虑到摩拜单车的价格高于哈啰,大家很有可能在ofo退押金的同时,陆续开始使用哈啰单车,这会更进一步增加哈啰的乘客和车主数量,用户数的增加意味著什么,我不用多说了吧。

40亿的融资,以及哈啰的出行合作生态(高德地图,首汽约车,嘀嗒出租,上海地铁),哈啰再造一个更接地气的出行生态不是没有可能。

哈啰以单车起家,这个足够高频和刚需的场景,和顺风车(计程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地铁一族仍然占据了大城市的绝对上班主流;将这部分人引导到电单车(没错,哈啰有电单车)解决了用户在冷天热天时候,不需要优雅骑车时候的痛点;然后整合再相对低频一点的骑车出行,给最广大的出行刚需用户群不同阶段的选择:天气好骑个车,有点冷电单车,下雨下雪打个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app就够了。

自从滴滴顺风车下线后,看微博上关于顺风车的帖子,除了很多人希望滴滴恢复顺风车之外,还有一部分都是在吐槽其他平台的。滴滴培养了用户的顺风车习惯,大家习惯并且喜爱上这种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但是由于缺乏监管,和定位的偏差,让滴滴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我之前也分析过为什么其他平台为什么起不来,哈啰的入局,很可能在非常快的时间,去抢夺其他平台的市场,但这也要看哈啰如何处理用户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行程安全,如何展示以及匹配,这些暂时无法被验证,所以一切也只是猜测。

阿里腾讯的出行争夺战一直在上演,从滴滴Vs快的,到摩拜Vs小黄,到如今的哈啰vs?,滴滴顺风车恢复看来指日可待了。希望这场改变格局的竞争,腾讯尽快入场。

普通顺风车主对哈啰的期待

顺风车已经为广大上班族所接受并喜爱,但是现在大多数平台并没有遵守政府的规则,加上审核的不严格,以及车主层次的问题,导致口碑极差,体验极其不好。所以希望哈啰可以善加利用支付宝,真正服务于上下班顺路的车主和乘客, 明确顺风车「顺风为主,盈利为辅」的原则。

类似拼单拼车的行为,不应该是顺风车来承担的,本著节约彼此的时间,可以鼓励发展长期固定搭乘,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同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不惯乘客,也不惯车主,一视同仁。

顺畅的提现渠道,和方便的资金流通,可以提现也可以用于平台其他服务,把用户真正留在这里。

总结

市场竞争总是好的,但是无下限的竞争最终受害的依然是用户,提升用户体验,平等用户权利,明确用户义务,是服务好用户的最根本原则。希望顺风车这种出行方式在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好。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致顺风车平台:你们最终还是惯坏了乘客

嘀嗒顺风车普通用户的体(tu)验(cao)友情链接

if顺风车回来了,一招告诉你如何pick车主

5星好评+100%愿意同行的顺风车好乘客都这么做

为什么没了滴滴顺风车,其他平台依然起不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