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命名方法,可以說是對宋朝趙氏皇族命名法的一種模仿。

《宋史 宗室世系表》中稱:

「周官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於是敘昭穆而禮法之隆殺行焉。此世系之所以不可不謹也。

宋太祖、太宗、魏王之子孫可謂蕃衍盛大矣,支子而下,各以一字別其昭穆……」宋太祖趙匡胤和他的兄弟們,子孫太多了,為了辨親疏、別昭穆,於是給各房確定了不同的「行輩字」。

可見,老朱家的做法和老趙家的做法如出一轍。這種做法,不僅僅是為了防止子孫重名,還有更深一層次的思考:重建宗族的禮法秩序。

這種對宋室的模仿,暗含了元明易代之後,對王朝重新成為漢族文明繼承者這一事實的強調。這也是老朱對大明王朝合法性的某種重申。

朱元璋為什麼愛「五行」 《皇明祖訓》裏沒有過多強調。

《明史 諸王世表》中倒是說了,朱元璋除了確定每房子孫後代的「行輩字」之外,還要求宗人府取名時,最後一個字要取「五行偏旁者」,而且要以「火、土、金、水、木」為順序。

這個順序是從朱元璋的孫子輩開始的。考慮到朱元璋的兒子都以「木」字旁為名,整個循環便是:木、火、土、金、水,再到木……

但《明史》中沒有說明朱元璋這樣做的原因。 其實,這種命名方式,遵循了傳統文化中「五行相生」的原則。

如《春秋繁露 五行之義》中說: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父子也。」

老朱當然希望子孫後代,有如天之五行,生生不息,大明國祚可以千秋萬代。


古代皇帝做什麼都比較講究,比如建造的宮殿,衣食住行,後代稱謂,都遵循天道規則,講究天人合一,這些所有的出處,都來自於易經,中華文化5000年。都是從這裡衍生出來的,萬變不離根本。想要深入瞭解,你得下一番功夫去研究易經,去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