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除了要精準,還要足夠美觀,尤其是高級製表都會在機心打磨上花費一番功夫,並將此程序視爲指標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

機心的打磨可以分爲功能性打磨和裝飾性打磨兩種。 功能性打磨相對於裝飾性打磨要複雜昂貴很多。在機心裏面,每個部件都有自己的功能,打磨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它的工作和耐久性。從發條盒開始一直到擒縱輪和擺輪都不例外,打磨的好壞直接影響機心的運轉是否平穩,一個打磨粗劣或是有缺陷的零件會最終影響動輪的平滑傳遞,甚至出現機心卡死停擺的現象。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功能性打磨的最終目的是減少機心在運行的過程中的摩擦,通過對機心零件的光潔化處理,增強防塵,防鏽能力,提高傳統系統各零件之間的齒合度,去除機牀初始加工留下的毛刺,使機心運行更加穩定可靠,從而提高手錶精準度,提高機心的使用壽命。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而另一方面,裝飾性的打磨則爲匠氣十足的機心披上一層華美的外衣,使之在燈光下反射出漂亮的光澤感。很顯然,打磨後的這種通俗美感要比實用主義更加討人喜歡。

所以,功能性打磨主要是對錶面看不見的一些小細節小地方的打磨,如齒輪的齒間齒輪的中心軸面等部位;裝飾性打磨主要目的是通過打磨提升機心的觀賞性和藝術性,主要是對機心夾板的外表面進行打磨。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裝飾性打磨的紋飾多樣,常見的主要倒角、拉絲、鏡面拋光、魚鱗紋、日內瓦紋、太陽紋等等。


機心的倒角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倒角在打磨中是最常見的一種處理手法,也是最能體現製表師的功夫深淺,常見倒角打磨分爲斜面倒角和弧面倒角兩種。夾板、齒輪、寶石沉孔、螺絲槽口等等,幾乎所有需要打磨的地方都與倒角有關聯。倒角處理的好,能夠好好地表現機心光澤明暗交錯的質感,但真正能把倒角做的很好的品牌,鳳毛麟角。


拉絲工藝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拉絲工藝是手錶打磨工藝中最基礎的工藝,看似簡單,實則最能體現基本功,不同的技工,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力度,不同的方向,拉絲效果千差萬別。好的拉絲讓人賞心銳目,差的拉絲粗劣不堪。拉絲的方式分爲很多種,常見的有直線拉絲、環形拉絲等等。機心上使用拉絲的地方有很多,但使用拉絲工藝作爲機心夾板主要打磨方式的品牌不多。


鏡面拋光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鏡面拋光分成機械鏡面拋光和化學溶液鏡面拋光。機械鏡面拋光是在金屬材料上經過磨光工序(粗磨、細磨)和拋光工序從而達到平整、光亮似鏡面般的表面效果。化學溶液鏡面拋光是使用化學溶液侵泡,去除表面氧化皮從而達到光亮效果。在手錶裏面使用鏡面拋光的方法,一般都沿用傳統的黃楊木打磨鏡面。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機心的裝飾性打磨雖然對走時精準度不會做出太大的貢獻,卻與一款表的藝術價值聯繫緊密。針對機心打磨是鐘錶廠裏重要的一環,高端手錶的外觀與優質的機心都會進行細緻的人工打磨,許多表迷甚至以“機心有否經過精細打磨”來判斷一款表的檔次。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還有一些修飾性打磨圖案。珍珠紋、太陽紋、日內瓦紋等等。看似簡單卻非常考驗工人的手力。拉絲紋路早期用一種叫蟲膠石的材料打磨出來,後來換成用砂紙打磨。此外,看似最爲“粗放”的條形日內瓦紋,事實上工藝卻更難,需要手持黃楊木的刀頭用手一條一條推出來,這樣不僅需要在受力上非常均勻,還得保持每一條紋路的絕對平直、平衡,稍有彎折和不均勻則會報廢棄用。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這些對現代手錶打磨上的嚴格要求,實則來自1886年訂立的“日內瓦法則”,這個爲剔出次等產品、保障日內瓦機心品質的法則共12條,對機心每一部分都提出了必須遵守的苛刻要求,其中對“打磨”的強調無處不在,除了倒角等功能性打磨,還有純爲裝飾而定的打磨要求,如“肉眼能見之處包括螺絲、溝痕及螺線邊緣都必須拋光無毛邊”、“機板的外側寶石凹槽必須打磨、呈現半透明狀”等。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如今,這套法則已成爲鐘錶最高製作藝術的保證,無論哪個國家、地區的鐘錶廠都在自身的技術傳統上或多或少地遵循着其中的一些條款。因此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雖然絢爛的裝飾性打磨並不意味着優質的機心,但優質的機心一定會有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可供欣賞。


日內瓦紋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1920年代開始普及的日內瓦紋是常見的紋飾,因之頗似波光粼粼的日內瓦湖湖面得名。具體分爲:條形波紋、環形波紋和放射形波紋。環形波紋呈等寬的同心圓條帶狀,放射形波紋由中心向四周漸寬旋轉放射,而條形波紋則是較寬的豎直條帶。前兩種波紋如今使用較少,但條形日內瓦紋則經常大面積佔領機心的夾板和自動擺陀,尤其是透過大多數透明表背,看到的自動擺陀都是光芒低調的條形日內瓦紋,其上的紅、藍寶石軸承則成爲最好的點綴。


太陽放射紋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太陽紋 歐米茄 8500機心

太陽紋是更爲細膩的放射狀花紋,用在細小零件上,將放射形日內瓦紋的曲線拉直,就是太陽紋。此外還有樸實無華的直線拉絲與環形拉絲,乍一看像平面,細看會發現細膩均勻的紋理,常被安排在夾板周邊最外一圈及機芯內的各種連軸上。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魚鱗紋

魚鱗紋是圓形的魚鱗狀花紋,每一紋路都比較均勻,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地排列,具有重複謹慎的美感,由於其花紋小且碎,因此常常用在機心底板等不容易看到的地方。但如今只用在很小的部分用來輔助機心層次感的打造。然也有專家認爲魚鱗紋之所以受此待遇是因爲它不如日內瓦紋好看,於是放在不顯眼處僅表示“此處有打磨”,然而仍有不少手錶將它放在了擺陀、上層夾板等顯要位置。

璣鏤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璣鏤(Guilloche)”一詞是從法語guillochis演變而來的。它的本意是用機器創造的精確的規則的含有直線和環形圖案的雕刻工藝。因爲這種紋飾原本是珠寶行業的一種手工操作成分比較高的工藝。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璣鏤(Guilloche)有點像用尺子比着進行刻花。由於這種機器有一個玫瑰引擎和一個直刻機器,兩種工具可單獨或者組合起來使用。工匠們正是用直刻機刻出直線條紋而用玫瑰引擎刻出曲線條紋。工具刀頭接觸到金屬表面,切進一定的深度,然後開始削刮。傳統的刻花工藝是作品固定而刀具移動從而刻出各種圖案。而璣鏤工藝則是刀頭不動而被刻的作品根據圖案需要而移動。是工匠的手在控制着圖案的均勻度。同時,這種工藝理論上可以創造各種圖案。最流行的包括花籃波紋、大麥粒、平頭釘、磚垛、Z字花紋和絲綢波紋。這些圖案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一直在生產。


巴黎釘飾紋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巴黎飾釘是歐洲中世紀的建築裝飾藝術,曾出現在巴黎很多典雅的古建築上。巴黎釘飾紋是錶盤上的一種扭索狀裝飾圖案,由形成細小錐體形狀的交叉空心線所組成。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當時以“鑽石尖端”作制飾是該時期極具代表性的裝飾藝術。幾個世紀後爲法國珠寶商採用,將之命名爲“巴黎飾釘(Clous de Paris)”並應用於珠寶設計上,後來也被採用到錶盤中。


麥粒紋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麥粒紋是大家常見的一種紋飾,錯落有致的紋理使錶盤更精緻,什麼類型的表用什麼樣的紋理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具體的錶款需要不同的陪襯。其實,很多腕錶錶盤的設計經常會融合很多不同的花紋,將各種紋理融合交錯在一起。

薔薇花紋


機心上的藝術:美輪美奐的打磨工藝

以卡地亞爲代表的薔薇花紋,如同薔薇花瓣輪廓的紋理,線條清晰互不交織,這項工藝既耗時又繁複,稍有不慎使線條間隙不均等錶盤就有廢掉,更難的是在環形紋上還要間隔出類似於放射紋的菱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