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是珠海普陀寺僧俗四众弟子专修专弘的法门。在开山方丈上明下生大和尚的倡导下,普陀寺每日不间断共修持诵大悲神咒,同时加持“大悲甘露水”与一切有缘大众免费结缘。

设入大火 火不能烧

诵〈大悲咒〉,还要忏悔和做善事──这两件事也是很重要的。

比丘尼恒居法师 讲于万佛圣城大殿

2012年10月30日星期二晚

诸佛菩萨、上人、各位法师、各位佛友:我是恒居,今天轮到我在这里和大家结法缘。

我们打观音七已经进入第三天了。诵〈普门品〉,里面提到“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为什么可以在大火中,火不可以烧到呢?所以今天就想以这个“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作为一个主题。

在《楞严经》二十五圣中,观世音菩萨是修耳根圆通,也称作“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楞严经》上说的三十二应、十四无畏,与《法华经》上说的有不同的地方。

《法华经》上说,是从菩萨的大悲心流露出来的;《楞严经》上说是从金刚大定显现出来的,也就是金刚大定的功用。所以能成就三十二应化身,随机赴感,千处祈求千处应,而且能任意游诸国土,普度众生,同登彼岸。所以《楞严经》上关于十四无畏的描述,每一条都联系到金刚三昧,而且着重指出这是三昧不可思议的功德所起的功用。

在“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这条,《楞严经》先分析观世音菩萨,是旋转缘外尘的妄执妄见,然后返归自性的真知真见。见觉属于火,就是反妄归真;它里面见觉的火熄掉了,世间的外火就不能危害,以这个功能起徳用,加被众生。所以,诸众生若入大火之中,只要一心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不会被火烧。

我另外再讲一个跟火有关系的故事。在佛在世时,有一次文殊师利菩萨对大众宣讲大乘空意,他说:“不用见佛,不用求法。”当时有两百位比丘,以为他是在错乱说,于是就舍佛而去了。

文殊师利菩萨就在途中,用神通化作大火;比丘们想以神足在空中跳过去,结果看到上面有铁网,而生大恐怖;再回头看,祇树园的途中,遍地布满金莲花,因此比丘就到佛的地方,告诉所看到的情况。佛就对比丘们说,“内火未尽,欲度外火,无有是处;你们这些比丘,都堕在见网上面,想度铁网,亦无有是处。这个爱见,无所从来,无所从去,都是从妄想生的,没有一个所,也没有一个我所。”两百比丘听到佛的教导,遗漏永尽,都成了阿罗汉。

由以上所说的,观世音菩萨,他已经把里面见觉的火熄掉了,所以世间的外火不能伤害;以这个功能起徳用,加被于众生。所以诸众生如果遇到火灾的话,在大火之中,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不会被火所烧伤。

佛同样对比丘说,“你们的内火没有尽,想度外火,无有是处”;由这个可以知道,我们里面的瞋火没有除去,想教化他人也是无有是处。

有时候也许你会发现,跟一个脾气很大的人说话,总觉得浑身不舒服;尤其他正在发大脾气的时候,你会觉得简直好像在大火坑里面被火烧了。以此类推,我们的贪瞋痴如果没有除去,想要教化众生也是很难,无有是处。所以呢,我们应该向观世音菩萨学习,回光返照,把我们的贪瞋痴都除掉,才可以教化众生。在这里讲一个真实的公案。

在清朝时,有位名叫蔡思襄的人,委托朋友帮他租一个民房,作为官署办公的地方。那间房间四周没有围墙,而且与民宅是相连接的。忽然有一天,邻居失火了;每一家都在抢救杂物,唯有这位蔡思襄安住不动。他的仆人恳求他出去避避火灾,他都不顾;等到火烧到时,竟然越过他的官署,再烧了好几家,火才熄灭。

有人问他是不是有什么法术啊?他说我只是虔诚地诵〈大悲咒〉。有人就说,神咒固然很灵验,但是万一没有感应,你岂不是白白地丧生了?

他说,“我家历代都是诵持〈大悲咒〉,而且都脱离刀兵、水灾、火灾及那些危险的灾难。这种感应的事迹数不过来那么多。到我的时候,已经诵持二十年了,凡遇到急难都有感通。在乾隆年间,我居住在京城,南边邻居起火,刚好遇到刮南风,火势非常猛烈迅速,即使想离开都来不及,所以就诵〈大悲咒〉一遍。还没有诵完,风就转向了,反方向折回去,只有我家没有烧到。所以我深知,这个咒有诸神在护卫着,可以转危难。如果不是信得很真诚,怎敢轻易地冒生命的危险,而陷入危险中呢?但是,诵咒还要忏悔以前的过错,而且要尽量做善事。每天早晚虔诚地诵持五或者七遍;这样有所求,无不遂意的。”

大家听了这个故事感想如何?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如果遇到火灾,一定惊慌失措,逃命要紧,怎么还会安住不动呢?他之所以安住不动,表示他对观世音菩萨和〈大悲咒〉非常有信心,才能如此,普通人是不容易做到的;就算你一天持一百零八遍的〈大悲咒〉,乃至于数百遍,当遇到火灾的时候,还是逃命要紧:这是在于信心的足与不足。

这位蔡居士还提到,诵咒还要忏悔和做善事──这两件事也是很重要的。忏悔可以说是去恶,也就是把瓶子里面的毒水清除干净了,才能装甘露水;这样子持咒更加灵验。做善事呢,就是增加你的善功德;这样子持咒更能增加咒的功力。因为这位蔡居士每天早晚只虔诚地诵五遍到七遍,他并不贪多,而重于真诚。而我们一般人往往会贪着于数量,以为越多越好,反而忽略了至诚心;即使在诵持的时候,仍然是妄想纷飞。这样子诵持的话,即使一天诵百遍千遍,也是在数数数量而已。

所以我们持〈大悲咒〉呢,应该是重质不重量;不是重量不重质。而且,我们应该反省,我们每天在道场的修行是不是跟这位居士一样,有忏悔心,有善心,有真诚心,还有信心。他这四种心,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这样的修持才能真正地和观世音菩萨感应道交。

还有两分钟,我可以再讲一个。慈云忏主在盖天竺寺的时候,有数百间;每架一个圆木,就必须诵〈大悲咒〉七遍。后来经过三次的火灾,火都自己熄灭了。

或许我们以后盖大雄宝殿的时候,也可以效仿这个方式;遇到火灾,都可以自动熄灭。阿弥陀佛!

【编注】恭录自“万佛圣城中文官网”之“法语缤纷”单元

编辑声明:普陀寺每天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图文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