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君聽說,在我們廣西

也有很多愛喝茶的朋友

今天,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廣西人也有自己的鬥茶大會啦

這是一場茶王的巔峯對決

這是一場茶界大咖的聚會

這是廣西頂級茶品

直接碰撞的舞臺

廣西人自己的鬥茶大會來啦!

中國(廣西)六堡茶鬥茶大會

時間:2019年4月10-11日

地點:南寧南湖名都大酒店49樓凌雲廳

本次鬥茶大會,

以廣西特產六堡茶爲主

六堡茶有歷史、有故事

是傳承了千百年名聲不墜的歷史名茶

它有着1500多年的歷史,

興於唐宋,盛於明清

同治版《蒼梧縣誌》載

“茶產多賢產六堡,味厚隔宿不變”

說的即是蒼梧六堡茶

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六堡茶是朝廷貢品,並以其特殊的檳榔味而入中國名茶之列。經過發展,六堡茶的產地有蒼梧、賀縣、橫縣、恭城、三江、河池、柳城等20餘縣。在六堡茶區範圍內,有恭村茶、黑石村茶、羅笛村茶、離涌村茶、蠶村茶等,在歷史上最爲有名的是恭州村及黑石村的茶葉最好,橫縣嶺溪所產茶葉品質和製法與六堡茶相近,亦統稱爲六堡茶。蒼梧縣申報的六堡茶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務院公佈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

一條“茶船古道”見證着六堡茶的興衰

六堡茶通過“茶船古道”

成爲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

暢銷港澳和南洋

更成爲了著名的僑銷茶

喝過六堡茶的人都會對它的“中國紅”情有獨鍾。

六堡茶素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

紅——茶湯顯獨特琥珀紅;

濃——指的是內含物豐富的“濃”;

陳——“陳香”自然散發,如“檳榔香”、“板倉陳香”、“年份陳香”等特有的陳香會逐一展現;

醇——是茶性的平和、滋味的純厚,主要體現在“氣”與“味”。

專業評委陣容(排名不分先後):

廣西茶葉流通協會會長 羅振平

廣西茶業大師、資深老茶人 侯兆海

廣西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唐銘

梧州六堡茶研究院副院長 於翠平博士

廣西六堡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梧州海關高級工程師 吳平

梧州學院中國廣西六堡茶研究院副院長 彭慶中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六堡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韋潔羣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廣西日報傳媒集團、梧州市人民政府

支持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

承辦單位:中共梧州市委宣傳部、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全媒體產品營銷中心、梧州市農業農村局、梧州市商務局、梧州市茶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蒼梧縣人民政府、《茶道》雜誌社

協辦單位:廣西茶葉學會、廣西茶葉流通協會、廣西茶文化研究會、梧州六堡茶研究會、梧州市茶業商會、廣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南湖名都大酒店、梧州學院中國廣西六堡茶研究院

技術支持:廣西茶文化研究會、梧州六堡茶研究院

來源丨廣西雲發佈廳

值班編委丨羅 銳

值班主任丨陳韶烽

值班編輯丨林 飛

值班校對丨麥雪莉

相关文章